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The Path Choice of Promot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VE.2024.132066, PDF, HTML, XML, 下载: 61  浏览: 8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雅茜, 张林凤*: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重庆;丁希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关键词: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Path
摘要: 当前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由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和差异化发展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本文从促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状以及指标构成,对实现民办高校内涵式路径选择进行了探索。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s a change from the extens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scale expansion to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dex composition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杨雅茜, 张林凤, 丁希祥. 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 职业教育, 2024, 13(2): 402-407.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206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日益重视,民办高校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面临着从数量扩张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的转型压力。这一转型不仅关乎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解决了部分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教学质量不均、办学资源分配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民办高校重视内涵式发展,强调了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规划专业设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性,这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需要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此外,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 。通过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持续的教师培训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综合实力的基础 [2] 。同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办学效率,也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 [3] 。

总体而言,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4] 。在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更应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确保民办高校能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5]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索和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转型发展过程,特别是其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和差异化发展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随着国家教育发展方针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民办高校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研究的目的包括对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发展的关键指标构成,并提出促进民办高校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具体路径。通过本研究,旨为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实用的策略和建议,帮助民办高校更好地适应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同时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如何有效地实现民办高校的质量提升和特色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对于推动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现状

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民办高校面临着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特色化发展转变的挑战 [6] 。这种转变不仅涉及到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包括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管理模式的优化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服务 [7] 。

关于民办高校发展的研究正日益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质量保障体系、师资力量构建以及市场适应性等方面 [8] 。尤其在内涵式发展方面,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在保持教育多样性的同时,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和学校的社会声誉。此外,还有研究关注政策环境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9] 。

然而,尽管已有诸多研究涉及民办高校的各个方面,但针对如何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为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具体、实用的策略和路径的研究仍相对不足。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国家教育政策背景下,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民办高校发展模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2. 我国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教师队伍整体经验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是公办高校退休后返聘到民办高校的老教授,一部分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对于老教授来说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但是他们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毕竟占少数,而且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他们也不可能一周上太多的课程,所以更大比例的教学任务就落在年轻教师头上,他们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民办高校大多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民办高校很难招到高职称、高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型人才,就算招到,也很难留住。因此导致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强有力的中年力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2. 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国内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最早建校的也不过二十年历史。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仅靠学费的滚动积累,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要完成从无到有的硬件设施建设,其建设速度和质量必然要受到影响。民办高校一味地靠学生的学费积累来发展学校,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民办高校最重要的不是一味扩大招生,扩大规模,而是专心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3. 为求生存,专业设置不合理

民办高校的一大特点即专业设置比较灵活,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急社会之所急。但在生源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使一些民办高校利用这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特点,根据社会上的热点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会灵活设置专业,导致民办高校各种专业层出不穷,又没有多余的资金为这些新专业聘请教师,置办教学设施设备等,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毫无特色,一味追求热门,带来了教学质量和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

2.4. 模式单一,内涵建设跟不上

民办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一般都是在公办高校相应专业聘来的专家,他们因对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不了解,基本上都是在公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的照搬照抄,而民办高校学生的情况导致他们不能适应这高分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的单一,导致民办高校无法在细节上做好内涵建设,必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3. 民办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原因

3.1. 国家教育发展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所以,民办高校应该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战略,实行内涵发展,鼓励学校特色办学,办出高水平、高质量,有地方特色的大学。前教育部长袁贵仁2007年曾指出:今后,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重点将从规模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型,转移到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2009年11月召开的“省部共建暨中西部高教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强调指出:“中西部办学条件较好的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国家的历史方位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应新形势和新趋势,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3.2. 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80年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快速发展,其中涌现出一批在规模上可以与公办高校相媲美的万人大学,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了解民办高校由于自筹资金维系运营必然会导致其为了求生存,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选择采取一种“以学养学”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方式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重硬件设施忽视软件实力,与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的要求相违背。民办高校要想在当今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必然要选择内涵式发展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4.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指标构成

民办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为实现四大职能,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应具备以下四个关键要素: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制度建设。四个关键要素在民办高校内涵式建设中起到了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作用。

4.1.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从教师队伍的选拔、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队伍的激励、教师队伍的考核、教师队伍未来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建设。民办高校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教师队伍的质量是首先要保证的。

4.2. 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学科建设方面可以根据民办高校自身实际情况,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的发展热点,未来发展趋势等,制定属于民办高校自身的未来发展道路,而不是大众化,随波逐流。

4.3. 科研工作

民办高校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忽略了科研的重要性,科研工作无论对于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同样重要。民高高教教师队伍教学任务重,但科研水平才是高校教师评职称最重要的凭证。所以民办高校要提高科研对教师的激励水平,对于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的需求,尽量满足。

4.4. 制度建设

民办高校整体文化科目水平与公办高校高分同学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培养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培养模式。民办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的培养方案。

5. 改进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对策

5.1. 提高师资质量,高校要用人,更要培养人

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建设一支素质强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和平台,例如:参加学术会议、参加新知识的培训、企业挂职实践、国外进修等。时代在发展,教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只有教师知识、能力提高了,才能将更新、更全面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2. 保证资金投入

建设高水平的民办高校,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撑。民办高校从几个方面努力保证资金投入:一是努力争取国家公共教育财政的专项资助;二是适当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三是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第二学历教育等;四是成立校属公司,获得经营性和不动产等方面稳定的收人,完善仅靠学费收人维持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建立教育公益性基金,积极吸纳社会、校友、慈善捐助等。

5.3. 均衡专业

民办高校办学理念是为国家、为社会培社会适应型、应用型、职业型的高级职业人才和专业人才。因此要明确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至于出现从民办高校走出去的人才找不到工作,与社会脱节等问题。但是也不能过度追求专业设置的灵活,一年一个新专业,导致民办高校没有自己的核心专业,所以民办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但是也要结合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灵活设置新专业。

5.4. 加大制度建设

民办高校要想使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好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在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多办一些考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比赛项目,让学生积极参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其次,可以创建民办高校特色性实践活动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实习。最后还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讲座、名家讲坛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6. 总结

内涵式发展是我国民办高校突破自我、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当下面临诸多问题和挣脱发展乏力困境的有效良方。实现内涵式发展不是一件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发力;更不只是解决某一问题,做好某一方面的就能达成的事,它需要民办高校重新树立和完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从更深层次更加广泛的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脚踏实地地推动民办高校发展到更强更大,实现民办高校的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年项目(项目编号:CRKSK2022015),项目名称:“物流金融存货质押策略研究”。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RKGS202303),项目名称:我国乡村振兴都农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视角。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黄文富.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 5(20): 78-79.
[2] 刘妍. 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8(3): 62-63.
[3] 杨山峰. 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物流科技, 2018, 41(3): 136-138.
[4] 刘妍.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J]. 决策探索(下), 2018(2): 53.
[5] 刁连成. 师资队伍建设对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9): 8-9.
[6] 孙畅.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对策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3(14): 191-192.
[7] 曹文秀.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2(11): 92-93+96.
[8] 彭宁. 广西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浅论[J]. 高教论坛, 2015(12): 17-19+27+130.
[9] 王蔷馨.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与思路转变[J]. 江苏高教, 2015(6): 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