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家长参与的策略研究
A Study of Strategies for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DOI: 10.12677/ae.2024.145667, PDF, HTML, XML, 下载: 42  浏览: 106 
作者: 邓乐深: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商学院,白俄罗斯 明斯克
关键词: 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策略Parental Involvement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Educational Strategies
摘要: 本研究专注于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参与及其对儿童顺利过渡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揭示了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构建高效家校沟通机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等措施在促进家长积极角色扮演上的显著作用。这些策略有助于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多维度平稳过渡至小学阶段。同时,研究强调了根据不同家庭背景和地域特点,对家长进行个性化教育指导与培训的必要性,以确保每个孩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支持,实现全面而有效的发展过渡。
Abstract: Focusing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at the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stag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children’s smooth transition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study reveals the significant roles of 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parental educational literacy, constructing an efficient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integrating social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facilitating active role-playing by parents. These strategies contribute to children’s smooth tran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in multiple dimensions, including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social.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guidance and training for par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o ensure that each child receives the most suitable support for his/her own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bridging the early childhood and primary school years, and achieves a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al transition.
文章引用:邓乐深. 幼小衔接中家长参与的策略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5): 133-13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667

1. 引言

幼小衔接,作为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关键时期,不仅涉及儿童知识技能的学习准备,更关乎其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的形成,乃至身心健康的整体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家长的参与程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幼小衔接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当前我国在幼小衔接实践中,家长参与的程度与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不清晰,参与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无法有效地支持儿童平稳度过这一重要转折期。因此,探索和研究家长如何有效参与幼小衔接,建构科学合理的家长参与策略,不仅是完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基于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系统地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策略体系。研究期望能为推动家校合作深化、优化幼小衔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期实现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无缝对接,切实保障儿童在这一关键时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2. 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

2.1. 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

家庭教育资源理论:该理论强调家庭作为关键的教育资源库,在幼小衔接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及教育观念构成了丰富多元的家庭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能有效填补学校教育可能存在的空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家长的积极介入有助于补充学校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助力幼儿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的高质量和高效能。

亲职教育权理论: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小衔接这一特殊阶段,享有并承担着重要的教育权利与责任。这一理论强调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决定权,即家长有权了解并参与幼小衔接阶段的所有教育活动和规划,有权根据子女个体差异作出教育决策。因此,应当积极倡导并创造条件,鼓励家长深度介入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进程,尤其是在幼小衔接阶段,通过行使和履行亲职教育权,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顺利过渡,并确保其个性化教育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1] 。

协同教育理论:强调家校合作在儿童教育全过程中,尤其是在幼小衔接这一关键阶段的重要作用。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是对该理论的具体践行,旨在通过整合家庭与学校各自的教育资源和优势,构建一个协同一致、相互补充的教育环境,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家长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弥补家校教育的差异与不足,还能够满足儿童在知识、技能、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平稳过渡与健康成长,实现教育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与儿童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2] 。

2.2. 幼小衔接与家长参与的内涵解析

幼小衔接作为一个复杂的教育过渡阶段,指的是幼儿从幼儿园阶段迈入小学阶段这一时期内,经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适应与转变过程,涉及到了认知结构的重组、情感调控能力的提升、社会交往技巧的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等多个至关重要的维度。这一阶段不仅是幼儿从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模式转向以学科为基础的小学教育模式的转换,同时也是儿童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3] 。

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主动参与者角色,其参与内涵的深度与广度超越了单纯对孩子学习适应的支持,而是涵盖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多个方面。家长不仅要在认知发展层面关注并支持孩子的学习适应,还需在生活教育领域积极介入,通过日常生活情境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社会性成熟和自主性提升的重要标志。

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具体内涵具有多重性与多元性,首先体现在家长对幼小衔接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与尊重,这要求家长秉持科学的教育观念,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一道,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其次,家长应积极投身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参与各类亲子活动、家长会以及与教师的常态化沟通,共同为孩子定制适宜的教育计划,确保家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教育内容的连贯性。

此外,家长还需着力营造一个利于孩子适应小学新环境的家庭氛围,包括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以满足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关爱与激励,通过正面的家庭教育氛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价值观,使其在幼小衔接阶段能够克服各种挑战,自信从容地步入小学生活的新篇章,从而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阶段的成功过渡。

3. 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现状与问题

3.1. 当前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状况描述

目前,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参与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已经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比如陪同完成作业、参与学校举办的亲子活动、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等 [4]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还尝试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定期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制定幼小衔接方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参与的形式和深度并不均衡。一部分家长能够做到理性适度参与,注重平衡孩子的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以及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表现为过度干涉或疏离失责,过度干涉体现在代替孩子完成任务,过度包办代替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而疏离失责则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不足,未能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3.2. 家长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认知误区与角色定位不清:在幼小衔接阶段,部分家长的认知误区与角色定位不清成为影响教育目标有效实现的关键问题。他们过于专注知识技能的衔接准备,却忽视了情感、社会性适应及自主能力等非认知层面的培养,这是对幼小衔接本质认识的不足。同时,这部分家长未能准确定位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既未能充当初导者与陪伴者的角色去关注幼儿的全面成长,也未能与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协作伙伴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家长的参与行为偏离了幼小衔接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亟需通过纠正认知误区和明晰角色定位来提升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与方式单一且有效性不足: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参与方式主要体现在局限于接送、作业辅导等浅层互动,而未能深入到家庭教育中融入幼小衔接理念并与学校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环境。家长的参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并未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易造成过度干预或施加不必要的压力,这不仅未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幼小衔接过渡,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负担,阻碍其健康成长。迫切需要家长改变单一且低效的参与模式,转而采用更深层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参与方式,以协同学校共同为孩子的幼小衔接阶段创造更为科学、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在家校合作机制方面,当前在幼小衔接阶段暴露出显著的不健全性问题。家长与学校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教育观念与方式的潜在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教育目标和实践中的不协调,进而影响家长有效参与幼小衔接过程,难以与学校形成有力的教育协同效应,这对提升幼小衔接教育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消除家校间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分歧,是优化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效能,确保儿童顺利过渡的关键所在。

资源分配与公平性问题:受到地域、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等多元因素的交织制约,不同家长在获取教育资源、教育能力和参与机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部分家长由于资源匮乏、经济限制或文化背景的影响,无法平等参与和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公平性问题。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一问题,以实现所有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公正参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

4. 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策略探析

4.1.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参与策略设计

家庭层面:家长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理解和尊重儿童成长规律,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以普及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与方法,提倡亲子阅读、游戏互动等日常生活中自然渗透衔接内容的方式,引导家长在实际操作中兼顾知识教育与情感支持 [5] 。鼓励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疏导,以促进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全面发展和顺利过渡。

学校层面:强化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参与,需要构建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家长会,共享幼小衔接的教学计划和要求,确保家长对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清晰的了解。通过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直接参与课堂观察和教学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的深入理解。学校开设家长培训课程,系统指导家长如何科学、有效地辅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从而实现家校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的顺利过渡与全面发展。

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政府、社区及相关社会组织应通力合作,构建多元化、实用性强的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服务平台。通过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幼小衔接咨询与指导服务,强化家长的教育参与意识和能力。同时,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利用线上教育资源,开发家长教育应用程序或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幼小衔接相关的教育知识与案例,以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教育支持。全社会共同构建一个立体化、便捷化的家长参与体系,有效提升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参与质量,助力儿童平稳过渡并全面发展。

4.2. 具体策略案例分析与效果验证

通过对S市幼儿园和小学的实践案例研究,我发现如下几种策略在家长参与幼小衔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一:“家长课堂”项目通过定期邀请教育专家,针对幼小衔接阶段的关键要点和难点进行专业讲解,并结合实例演示与现场答疑,有效提升了家长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这一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显著增强了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教育参与度,从而带来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这一项目,学校成功搭建了一个教育知识与经验共享的平台,促进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有力推动了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平稳过渡和全面发展。

案例二:“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家长每日陪伴孩子进行阅读,并通过创新性的互动方式,例如共同撰写并分享读书笔记、参与故事讲述比赛等,极大促进了家庭内部深层次的亲子交流,有效提升了孩子入学前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学习兴趣,成为一种融合情感培育与知识技能发展的重要家庭教育手段。

案例三:社区幼小衔接工作坊通过联合并整合地方教育资源,推出系列家长工作坊活动,其中包括免费咨询服务和体验式教学,旨在提升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实践教育能力。这些工作坊不仅增强了家长在实际操作层面的育儿技巧,还通过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内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从而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社区内教育合作与交流,为社区儿童的幼小衔接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与效果验证,可以看出,多层面、多角度的家长参与策略在提升幼小衔接质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今后的家长教育和家校社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经验。

5. 结语

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参与对于孩子的顺利过渡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诸如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构建高效的家校沟通机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等措施,家长能够在幼小衔接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和培训,尤其是针对不同家庭背景和地域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参与策略,以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成长支持。

参考文献

[1] 蒙艺, 袁璐. 保护未成年人: 亲职教育理论回溯与现实启示[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2(4): 59-67.
[2] 翟杰明. 协同教育理论下的职业学校家校共育[J]. 家庭科技, 2022(1): 39-40.
[3] 吴旻烨.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教育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 2022(35): 21-23.
[4] 孙华. 浅谈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5): 124-125.
[5] 张梦伟. 科学指导, 合理参与——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J]. 幸福家庭, 2021(12):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