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侯鹰, 李波, 郝利霞等.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2, 1: 436-440.
|
|
[2]
|
任恢忠, 刘月生. 生态文明论纲[J]. 河池师专学报, 2004, 24(1): 82-83.
|
|
[3]
|
关琰珠, 郑建华, 庄世坚.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发展, 2007, 7(2): 21-26.
|
|
[4]
|
宋马林, 杨杰, 赵淼.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基于AHP的构建脚本[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4): 45-48.
|
|
[5]
|
何爱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内涵、指标与建设路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C],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1-9.
|
|
[6]
|
房安文.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
|
[7]
|
王文清.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 30(5): 16-19.
|
|
[8]
|
万本太.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思考[N]. 中国环境报, 2011- 12-09.
|
|
[9]
|
刘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
|
[10]
|
杜宇.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
|
[11]
|
赵芳.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
|
[12]
|
张黎丽.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
|
|
[13]
|
蒋小平. 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42(l): 61-64.
|
|
[14]
|
雷清.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例[D]. 重庆师范大学, 2009.
|
|
[15]
|
戈蕾.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 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
[16]
|
杨雪伟. 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 1: 51-53.
|
|
[17]
|
王蓉.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D]. 长安大学, 2011.
|
|
[18]
|
姬振海. 生态文明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
|
[19]
|
沈国明. 21世纪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
[20]
|
宋永昌, 戚仁海, 由文辉等.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12(5): 16-19.
|
|
[21]
|
赵永梅. 保定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规划[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
|
[22]
|
梁伟, 张慧颖.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PCA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11, 30(6): 254-261.
|
|
[23]
|
方创琳, 毛汉英. 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 地理学报, 1999, 54(5): 410-419.
|
|
[24]
|
方创琳, 蔺雪芹. 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10): 1211-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