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y, 1, 34-43.
|
|
[2]
|
张陆, 左斌(2007). 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期, 134-139.
|
|
[3]
|
Alan, C., 郑雪译(2008). 积极心理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 40.
|
|
[4]
|
李义安, 张金秀(2011).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7期, 797-799.
|
|
[5]
|
Fuynham, A., & Petrides, K.V. (2003).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happines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8, 815-824.
|
|
[6]
|
郑雪, 王玲, 邱林等(200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期, 105-107.
|
|
[7]
|
邱林(2006). 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
|
[8]
|
邹鸿, 刘艳, 李小青等(2008). 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期, 57-64.
|
|
[9]
|
Argyle, M. (2001).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Routledge.
|
|
[10]
|
Diener, E., & Seligman, M. E. (2002). Very happy people. Psychology Science, 1, 81-84.
|
|
[11]
|
钱铭怡, 武国城, 朱荣春等(2000).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心理学报, 3期, 317-323.
|
|
[12]
|
范兴华, 方晓义(2004). 大学生友谊质量量表中文版信度与效度的初步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期, 133-134, 136.
|
|
[13]
|
李义安, 陈彦垒(2013). 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1, 34-37, 41.
|
|
[14]
|
Burger, J.M., 陈会昌等译(2011). 人格心理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44-145, 166-168.
|
|
[15]
|
林春梅(2002).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情绪稳定性的民族差异.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期, 102-107.
|
|
[16]
|
包海兰(2006). 大学生性别角色期待的双维度研究. 苏州: 苏州大学.
|
|
[17]
|
于晓波(2009). 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友谊质量、孤独感的影响.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
|
[18]
|
严标宾, 郑雪, 邱林(2003).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用心理学, 4期, 22-28.
|
|
[19]
|
辛自强, 池丽平(2001). 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心理学报, 5期, 442-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