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海荣, 洪立洲, 杨智青, 等 (2008) 盐生植物碱蓬及其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8, 35-37, 40.
|
[2]
|
王佳丽, 黄贤金, 钟太洋, 等 (2011) 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 地理学报, 5, 673-684.
|
[3]
|
周和平, 张立新, 禹锋, 等 (2007)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现代农业科技, 11, 159-161, 164.
|
[4]
|
林成谷 (1983) 土壤学(北方本). 农业出版社, 北京.
|
[5]
|
Doran, J.C. and Turnbull, J.W. (1997) Australian trees and shrubs: Species for land rehabilitation and farm planting in the tropics. 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anberra.
|
[6]
|
马晨, 马履一, 刘太祥, 等 (2010)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 28-32.
|
[7]
|
王春娜, 宫伟光 (2004) 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 防护林科技, 5, 38-41.
|
[8]
|
牛东玲, 王启基 (2002) 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6, 449-455.
|
[9]
|
张建锋, 张旭东, 周金星, 等 (2005)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 水土保持研究, 6, 32-34, 111.
|
[10]
|
郝秀珍, 周东美 (2003) 沸石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土壤, 2, 103-106.
|
[11]
|
刘阳春, 何文寿, 何进智, 等 (2007) 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农业科学研究, 2, 68-71.
|
[12]
|
陈敏, 王宝山 (2000) 覆麦秸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效应.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3, 307-310.
|
[13]
|
荆学民, 杨洪兵, 王宝山 (2001) 滨海盐碱地冬小麦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 山东科学, 1, 11-14.
|
[14]
|
杨洪兵, 荆学民, 邱念伟, 等 (2001) 麦业丰对滨海盐碱地覆膜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效应. 山东农业科学, 1, 29-30.
|
[15]
|
俞仁培, 杨道平 (1984) 土壤碱化及其防治. 土壤, 5, 163-170.
|
[16]
|
王立志, 陈明昌, 张强, 等 (2011) 脱硫石膏及改良盐碱地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 241-245.
|
[17]
|
崔志祥, 董进亚 (1995) 磷石膏改良河套地区碱化土的效果. 土壤, 4, 216-218.
|
[18]
|
车顺升, 罗三强 (2000) 磷石膏改良盐碱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效果. 陕西农业科学, 9, 16-18.
|
[19]
|
李焕珍, 张玉龙 (1999) 脱硫石膏改良强度苏打盐渍土效果的研究. 生态学杂志, 1, 25-29.
|
[20]
|
陈义群, 董元华 (2008)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生态环境, 3, 1282-1289.
|
[21]
|
刘建红 (2008)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12, 51-53.
|
[22]
|
赵可夫, 李法曾, 张福锁 (2013) 中国盐生植物(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北京.
|
[23]
|
Zhao, K.F. (1991) Desalinization of saline soils by Suaeda salsa. Plant and Soil, 135, 303-305.
|
[24]
|
赵可夫, 李法曾 (1999) 中国的盐生植物. 植物学通报, 3, 201-207.
|
[25]
|
钦佩 (2002) 我国海滨盐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 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成都, 147-152.
|
[26]
|
钦佩, 周春霖, 安树青, 尹金来 (2002) 海滨盐土农业生态工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
[27]
|
聂肇正, 刘玉新, 翁森红 (2005) 东营盐生植物园的前景展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9, 43-45.
|
[28]
|
邵秋玲, 谢小丁, 徐化凌, 等 (2011) 东营盐生植物园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湖北农业科学, 22, 4649-4652.
|
[29]
|
谢小丁, 刘玉新, 徐化凌, 等 (2009) 唐古特白刺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引种. 湖北农业科学, 9, 2114-2117.
|
[30]
|
于德花, 常尚连, 徐化凌, 等 (2009) 黄河三角洲滩涂耐重盐植物的筛选实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 640-646.
|
[31]
|
张新果, 陈显扬, 姜丹, 等 (2008) 耐盐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愈伤组织筛选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7, 1202-1209.
|
[32]
|
张新果, 李银心, 陈华, 等 (2008) 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耐1.5% NaCl变异体的筛选及特性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2, 262-271.
|
[33]
|
骆江兰 (2008) 海水蔬菜无土栽培实用新型技术. 农家之友(理论版), 5, 30-31.
|
[34]
|
骆江兰, 刘汉才, 周祥 (2008) 海芦笋盐碱地栽培技术. 农家之友(理论版), 7, 34-35.
|
[35]
|
于德花 (2010)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二色补血草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1, 73-74.
|
[36]
|
周祥, 骆江兰 (2008) 叶用菾菜海水化有机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3, 28-29.
|
[37]
|
周祥, 骆江兰, 蔡金龙, 等 (2008) 海芦笋的高效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 27-28.
|
[38]
|
周祥, 骆江兰, 刘汉才 (2007) 菊苣海水化无土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 21, 23.
|
[39]
|
徐姗楠, 陈作志, 黄洪辉, 等 (2010)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尼罗罗非鱼的食源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101-106.
|
[40]
|
徐姗楠, 陈作志, 黄小平, 等 (2010) 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学意义. 生态学杂志, 4, 812-820.
|
[41]
|
徐姗楠, 李纯厚, 李适宇 (2010)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中国水产科学, 17, 393-403.
|
[42]
|
林永青, 吴佳鑫, 郑新庆, 等 (2011) 浮床栽培海马齿对海水中悬浮颗粒物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909-914.
|
[43]
|
张志英, 黄凌风, 姜丹, 等 (2009) 浮床种植海马齿对富营养化海水氮、磷移除能力的初步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武汉, 50-55.
|
[44]
|
赵可夫, 范海, 江行玉, 等 (2002) 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 31-35.
|
[45]
|
范运梁 (2010) 盐生植物对黄河三角洲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
[46]
|
Blair, J.M., Bohlen, P.J. and Freckman, D.W. (1996) Soil invertebrates as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In: Methods for Assessing Soil Quality 1996 (Methods for Asse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Madison, 273-291.
|
[47]
|
付颖, 谢桐音, 谢桂林, 等 (2012) 三种不同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2, 139-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