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欧洲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而在我国的引种栽培却比较晚,上海地区直至80年代后期才小规模的实验性种植。近年来各种园艺品种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郁金香品系,也为推动本地区露地栽培提供了更多的素材[1] 。但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诸多栽培环节问题逐步显现[2] 。上海地区栽培时,春季平均温度较高会缩短郁金香的生长期,由于郁金香不同器官生长发育历期变化,造成始花期提前,盛花期缩短;早花、中花、晚花类群郁金香的花期也较北方栽培时差异显著,某些品种物候记录无法作为花卉配置的依据,增大设计配置的不确定性[3] ;另外郁金香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有关此类的研究仍是空白[4] [5] 。
目前应用的郁金香品种,尚未就品种表现差异开展较为系统的实验和研究,郁金香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管理简单等特性,因此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对郁金香的生理习性和生长规律的开展栽培研究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6] -[8] 。本次试验从生长势、物候观察、有效积温三个角度入手,研究休眠到萌发所需的积温变化,试图根据植物所需的温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累积,预测植物的发育历程;并且根据植物所需的积温和当地的热量资源,合理选择、安排花卉的种类或品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取15个郁金香品种,分别是“美国梦”AMERICAN DREAM、“蟒蛇”ANACONDA、“阿帕尔顿精英”APELDOORN'S ELITE、“杏色印象”APRICOT IMPRESSION、“克里斯蒂娜范库滕”CHRISTINA VAN KOOTEN、“金阿帕尔顿”GOLDEN APELDOORN、“金色仪仗队”GOLDEN PARADE、“橙色之光”ILE D’ORANGE、“奶油旗”CRÈME FLAG、“蒙戴尔”MONDIAL、“红色印象”RED IMPRESSION、“雷诺阿”RENOI、“罗纳尔多”RONALDO、“华盛顿”Washington、“白梦”White Dream,种球采购自北京金凯撒花卉有限公司。
其中,所有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3次重复,实验面积1.5 m × 3.0 m。
2.2. 试验方法
2.2.1. 土壤改良
土宜用腐叶土2份、砂土2份、腐熟厩肥1份混匀配制。
2.2.2. 种植密度
选用健壮顶芽扦插繁殖,定植株行距15 cm × 15 cm。12月20日定植于地块中。
2.2.3. 种植深度
覆土深度一般为8~10厘米;栽后浇一次透水。
2.2.4. 测定指标
物候记录:记录郁金香的萌芽、展叶、现蕾、开花对应的发生日期和持续时间。
有效积温:花卉在某个或整个生养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称作[有效积温]。
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超过25℃即进入休眠状态。
日平均温度与作物生长下限温度之差为有效温度,在某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即为有效积温。
[5] 。
K:植物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用“日度”表示;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N: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天数;C:该植物的发育阈温度。
2.2.5.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包对实验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郁金香露地栽培生长势的调查研究
目前分为3类11型,另有4系(原种),简介如下。除重瓣及某些特别品种之外,郁金香为典型的杯状花。
(I) 早花类EARLYTULIPS
(1) 单瓣办早花型(SingleEarly, SE)株高15~40 cm,花径8~14 cm。花白色至深紫色,带彩缘、斑点或火焰状花心。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 重瓣早花型(DoubleEarly, DE)株高30~40 cm。花型重瓣杯状,花径8~10 cm,花色白经黄至红,带彩缘或斑点。花期4月上、中旬。
(II) 中花类MID-SEASONTULIPS
(3) 胜利型(Triumph, T)主要是单瓣早花系与各种晚花郁金香杂交的结果。株高45~50 cm。花单瓣,白色经黄、橙、粉、红至深紫色,带彩缘或斑点。花期4月下旬。
(4) 达尔文杂种型(DarwinHybridTulips, DH)主要是达尔文郁金香与福氏郁金香和其它具有同样习性郁金香杂交的结果。株高60~70 cm。花单瓣,鲜橙色、黄色至亮红色。带彩缘或花心。花期4月中旬。
(III) 晚花类LATETULIPS
(5) 单瓣晚花型(SingleLate, SL)包括达尔文和卡特芝郁金香。达尔文郁金香高60 cm,坚挺的花梗上着生正方形大花。卡特芝郁金香是较矮和更古老的种类,花瓣办细长,有时扭曲,有的品种多头着花。高60~70 cm。花矩形,象牙黄经黄、橙红、粉、红至黑色,常带彩缘或羽状边缘。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6) 百合花型(Lily-flowered, L)高45~60 cm。花细长,扭曲,花瓣突出,白色至深蓝紫色,有彩缘。花期4月中旬。
(7) 皱边型(Fringed, n)花瓣皱边,常水晶状透明且色彩对比分明。花期4月中旬。
(8) 绿花型(Viridiflora, V)约45 cm高。花瓣有各种绿色的变化。花期4月中旬。
(9) 端木班特型(Rcmbrandt,R)具有条带或羽状花纹的“碎色”,幼苗花色显明,易受碎色病毒的感染。碎色郁金香可在白、黄或红色背景上出现棕、青铜、黑、红、粉、紫色斑纹。
(10) 鹦鹉型(Parrot, P)大花被片深裂,或条纹状颜色的芽变。花被裂片蕾期互相盘结,状如鹦鹉嘴而得名。高50~60 cm,花径20 cm,常双色,边缘皱折、深裂或波状。花期4月下旬。
(11) 重瓣晚花或牡丹花型(DoubleLateorPeony-flowered, DL)具有许多花被片组成牡丹型的花朵,常在温室盆栽以避免恶劣气候弄断花头。高45~60 cm,花径达10 cm。花期4月中旬至4月下旬。
(IIV) 原种(植物学郁金香) SPECIES (BOTANICALTULIPS)
(12) 考夫曼系(Kaufmanniana, K)花期很早,带状花被片在阳光下平展,又名睡莲郁金香。高15~25 cm,叶片平展或有暗绿紫色条纹;花白色至鲜红色,有彩缘、喙或火焰斑花心。花期3月上旬至3月中旬。
(13) 福斯特系(Fosteriana, F)至暗绿色或彩斑;花卵形至长方形,火焰状花心。高20~65 cm,叶片苹果绿白色经黄色至粉色或暗红色,有时具缘或。花期4月上旬至中旬。
(14) 格里格系(Greigii, G)高20~30 cm。叶片或浅或深带棕紫色斑块。花黄色、杏黄至红色,彩心或彩缘。未提及。
(15) 其它种(Other Species, S)最适合冷室盆栽或岩石园的种。未提及[6] 。
3.2. 郁金香生物学特征的观察
花的性状是衡量花卉应用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由表1可见:郁金香的颜色变化丰富,包括红、黄、粉、白、黑等品种。分别属于早花、中花和晚花品种;从着花高度观察,可将株高划分为不同层次,以10 cm为一层阶,结果显示,31~40为低矮品种2种,41~50为中等品种12种,51~60为较高品种1,60为极高品种;郁金香的冠幅以5 cm为一层级,<20为窄冠幅品种5种,21~25为中等冠幅品种6种,26~30为较宽冠幅品种4种,>30为极宽冠幅品种。由于冠幅直接影响郁金香的配置方式,通常模纹花坛使用三角形种植法或四边形种植法进行种植。三角形种植法种植时,每3株植物均呈三角形状,四边形种植法种植时植物在行或列,水平或垂直对齐。因此通过测量花卉的冠幅,再计算单位植株的占地投影面积,便可以作为种植密度重要参考,上表列举了各个品种采用不同种植法时,推荐种植密度区间。采用三角形种植法,郁金香用球量较四边形种植法提高一倍,叶面彼此不重叠而不影响生长,与此同时,相等面积可以展示花量也提高一倍。
3.3. 郁金香品种物候的研究(表2)
供试郁金香品种生长期历时从40~66天,生长期最短的为红色印象,最长的白梦;两者相差26天。
15个品种在物候观察中表现出较大差异,萌芽期极差14天,展叶始期极差11天,展叶盛期极差11天,从现蕾期至枯萎期极差维持平稳;由种之间的个别观察可见,最早开花的品种为“美国梦”,为3月12日,最晚开花的品种为“克里斯蒂娜范库滕”,为3月30日;三月中旬开花品种9个,占比达到60%,3月下旬开花品种6个,占比30%。“金色仪仗队”和“红色印象”花期最短16天,蒙代尔花期最长达到31天。
3.4. 郁金香品种有效积温研究
由表3可见,供试品种的萌发平均温度6.74,其中杏色印象最早萌发,萌发平均温度5.63,雷诺阿萌发最晚,萌发平均温度9.14,当温度高于发育阈温度时,才进入生长发育阶段。为满足花蕾发育和开花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时,奶油旗需要的总积温最小,为130.06℃,“克里斯蒂娜范库滕”所需积温最大,达到297.78℃。虽然不同的发育历期积温的积累绝对值各不相同,但品种间积温增幅趋势总既能保持一

Table 1. Varieties of Radix Curcumae incense flower traits
表1. 郁金香品种花性状

Table 2. The tulip phenology observation
表2. 郁金香品种物候观测

Table 3. Temperature~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表3. 积温–生物学特性
致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4. 讨论
4.1. 关于种植植株高度和密度
有关郁金香栽培品种高度的确定依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有的数据资料表明,由于栽培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园艺栽培水平的差异,常常导致郁金香的株高和蓬径处于窄幅的波动区间,为了更合理的种植空间,节约用球数量,应根据品种栽培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配球,种植方式以十字种植最合理,效果最佳;低矮、窄冠幅品种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株高高、冠幅大应适当降低用球数量,使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达到有效的统一。
4.2. 关于积温对花期配置的影响
郁金香品种按照花期可分为早花、中花和晚花品种,本研究结果表面,同一类型的郁金香种球发育不同阶段需要的积温量并不相同,各品种配置前,应将积温作为展示效果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选择开花积温差距较小的品种进行配置,可以保证不同类群能在预期设定的时段开放,达到花期集中;另一方面,即使早花型、中花型和晚花混种,通过积温调控,也能使花期趋于一致。以萌芽~开花积温为依据,栽培时通过调控积温,使不同类群的郁金香品种花期保持一致。根据实验,可将供试品种分为4组(见表4):
栽培期遮阴调控温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9] -[11] ,由观测可知,不同郁金香品种萌发温度差异不显著,但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则大不相同。调控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Table 4. Varieties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表4. 积温–品种对照表
(1) 选择积温量较小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控
以AMERICAN DREAM为例:AMERICAN DREAM萌芽期发育积温31.13℃,展叶期发育积温93.34℃,在萌芽期调控可以通过较少的遮阴减少植株积累温度,延缓生长发育,这较展叶期更加容易,而且短时的遮阴对郁金香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选择日温差变幅较大时进行调控
遮阴调控可以选择在上午升温后进行,由于春季温差变化大,早晚温差大,过早的调控往往不能有效的减少温度的积累,遮阴调控可在温度上升后开始,在黄昏前结束。
(3) 积温的计算
积温调控计算的重点是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记录与汇总,每次调控应该于上午,下午分别记录遮阴处理下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取平均值后乘以处理持续时间。将空白条件下,积温量减去遮阴处理时积温量作为积温调控量,用于推算郁金香品种的发育积温。另外计算单位应该一致。
4. 结论
郁金香植物配置应根据品种栽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球,冠幅和种植方法是决定种植密度的主要因素。种植时应该确保植株单体既能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又能保证花坛景观花量达到设计意图。通常低矮、窄冠幅品种(“美国梦”、”阿帕尔顿精英”“金色仪仗队”等)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株型高、冠幅大品种(“蟒蛇”、”金阿帕尔顿”“蒙戴尔”等)应适当降低用球数量,种植方法的选择和适度的种植密度能降低种植成本。
供试郁金香品种发育阈温度6℃~7℃;设计配置前应以萌芽–开花积温为依据,选择积温量接近的品种搭配种植;当郁金香有效积温量差异大却又需要同期开放时,通过遮阴调控积温,可以使不同类群的郁金香品种花期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