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新型生物能源作物 [1] 。世界上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甘薯种植 [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根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调查结果,我国目前甘薯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60万hm2左右。按照用途,甘薯主要可分为加工型和鲜食型等2大类。近年来,随着对甘薯营养和保健价值的充分了解,鲜食甘薯市场供不应求,鲜食型甘薯所占比例逐年提高。
但是,受遗传基础狭窄等诸多限制因素影响,在甘薯中选育有突破性的品种困难 [3] ,专用型新品种选育制约着鲜食甘薯生产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优异种质资源,拓宽甘薯遗传基础,解决了甘薯育种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选育出包括济薯18、济薯22、济薯26、济薯27等在内的一批产量高、食味好、抗性好、适应性广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系),以满足甘薯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4] - [7] 。其中济薯27薯形美观,商品性好,鲜薯产量高,食味优,耐贮存,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可作为食用型品种推广利用,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济薯27在2014年开始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3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丘陵山地。
2. 品种选育过程
为了培育出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2008年山东农科院作物所采用“计划集团杂交育种法” [8] ,用红香蕉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实生种子,通过实生苗、初选圃、复选圃以及品系比较等试验,逐级选拔,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性突出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济薯27。
济薯27的母本红香蕉是以西农43-1为母本,豫薯10号 × 绵粉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品种,该品种产量高,食用品质较好,适宜鲜食烤薯和加工薯脯;早熟性强,适合早春覆膜栽培,7、8月份即可上市,经济效益高 [9] 。
2012~2013年济薯27参加了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山东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根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综合评价济薯27鲜薯和干产均显著高于对照,抗3种甘薯主要病害,其中根腐病抗性为高抗。2015年3月经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3. 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济薯27顶叶、成年叶、叶脉、脉基和柄基均为绿色,叶片心形;茎蔓紫色,中等长度,较细,茎基部分枝数6~7个左右,匍匐型;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桔黄色,萌芽性中等,结薯集中整齐,大中薯率高;烘干率26%~32%左右,薯干淡黄色,平整,食味优;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较耐贮;根据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结果,济薯27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4. 品种的产量表现
4.1. 产量比较试验
2008年获得实生种子,2009~2011年进行初选、复选和品比试验。初选试验中,鲜产比对照徐薯18增产37.2%;复选试验中,鲜产比对照徐薯18增产35.0%;多点品比试验中,济薯27春薯平均亩产3419.8 kg,比对照徐薯18增产27.4%,烘干率28.1%,比对照徐薯18低1.7个百分点;夏薯平均亩产2811.1 kg,比对照徐薯18增产29.7%,烘干率26.2%,比对照徐薯18低1.5个百分点。在上述试验中,济薯27的熟食味评为优,均好于对照。
4.2. 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在2012~2013年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鲜薯亩产2353.26 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19.72%,居第二位;薯干亩产667.67 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14.27%,居第四位;平均烘干率28.37%,比对照低1.36个百分点。
在2014年生产鉴定试验中,济薯27平均鲜薯产量2789.93 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26.56%;薯干产量871.81 kg/667m2,比对照增产19.38%;烘干率31.35%,比对照低2.07个百分点。
5. 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
2012~2013年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抗病鉴定结果,该品种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6. 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6.1. 种植地块的选择
土层较厚、土质砂性较大、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种植济薯27,能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因此,济薯27最好种植在丘陵山地的沙土或沙壤土上。
6.2. 适期栽插、合理密植
济薯27应适期早栽,陆地栽培当气温稳定在15℃,10 cm地温稳定在18℃时开始栽插,北方薯区一般在4月20日以后,地膜覆盖栽培可以适当提前。该品种适合密植,种植密度为57,000~63,000株/hm2。
6.3. 测土配方施肥
待栽地块取土样,测定氮磷钾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进行配方施肥。高产地块应重施钾肥,多施有机肥,配合使用氮磷钾肥。一般地块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2,000 kg/hm2~35,000 kg/hm2、腐植酸钾生物肥或氮磷钾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上述肥料在整地起垄时一次性施入,甘薯生长期间一般不再追肥。
6.4. 控制旺长
在济薯27的栽培管理中,控制旺长是最关键的增产措施。为了保证苗齐、苗壮,栽插时须浇足窝水。生长期间一般不再浇水,若遇久旱不雨年份,可适当轻浇;雨水多的年份,应注意及时排水,增加土壤通透性。
6.5. 覆膜栽培,化学除草
地膜覆盖栽培可增温保墒、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盖膜前造好墒。选用壮苗,采用船底形栽插法,使种苗第3~5节入土,浇足窝水,封严窝。然后整平垄面,用乙草胺或72%杜尔1.5 kg/hm2,加水750 kg均匀喷洒垄面,以防除杂草,注意不要喷在种苗上。化学除草可以节省大量人工。
栽后立即覆膜,要拉紧封严,每隔5 m中间压一个土带,防止透风鼓膜。盖膜后破孔将薯苗放出膜外,并在苗周围用土封好,以增温、保湿、防风。封垄后撤掉地膜,以利雨水下渗。
7. 结语
随着对营养学家对甘薯营养和保健价值的再认识[10] ,鲜食甘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食用甘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11] 。但是,受自交不亲和、遗传资源匮乏和渝中手段单一等诸多限制因素影响,甘薯品种选育难有重大突破,制约着鲜食甘薯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我单位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优异种质资源,采用定向集团杂交等育种手段,选育出济薯27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并探索了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品种和技术支撑。
基金项目
该研究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DAIT-10-011-04)和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鲁农良种2009-5)资助。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