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它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来精心设计并加以开发,是一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便于交流和重复使用的教育资源。自2011年其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出以来,就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 [1] 。这种新型资源能够很好地适应“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其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
2.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热点
国外有关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v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
国内关于微课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的提法,但其涵义不尽相同。刘运华等人在介绍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中提到微型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 [2]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3] ;李玉平认为微课程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4] 。
资源微化可以让学习者有更多的自主性,提高教育资源的可用性,虽然内容短小,却很实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可以重复利用微视频资源,以将其方便地嵌入或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当前,微课建设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和中小学也在积极投入精力和各种资源进行微课制作。同时,各级各类微课大赛层出不穷,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尝试,希望借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3. 目前外语微课制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3.1. 主要问题
据一项针对参加“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教师的不完全统计显示,75%的外语教师觉得“微课制作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是视频的录制、剪辑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因此,只有降低技术门槛、提高微课核心质量,才能很好地推广和应用外语微课。目前外语教师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主要有如下问题:
1) 外语教学的知识点注重情境化和实用化,而非物理化学等学科门类的条理化,因此教师的讲解示范作用相对被弱化。外语微课除了具备一般科目的“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等几大特点之外,还应具备最重要的一点“资源结构情景化”。
2) 外语教学一线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薄弱,信息技术素养不高,技术层面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知识结构层面的难度。大规模的外语微课制作必须要解决“效率问题”,教师的精力不能放在“视频制作”上,而要放在微课内容构思、讲解流程设计、语言知识点的合理导入等方面。
3.2. 发展趋势
微课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分类设计,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的教学各有其内在特点,因此微课设计也应区分不同的学科类别。外语微课设计不能简单地模仿其他学科微课制作的外表形式,需避免简单的“录课”或者“录屏”,而要深入挖掘其内涵理念,借力优质平台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基础,开展基于设计的教学。
4. 视频语料库为外语微课设计提供了“大规模、高效率、趣味化、通用化”的立体语境教研平台
据某项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应用效果的调查显示,70.5%的学生认为交互式微视频资源能够激发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而文字、音频、图像等资源形式少受青睐,这说明在流媒体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微视频作为一种可用的教学资源形式具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目前微课教学所使用的视频,多是依靠专门拍摄的教学影片或者教师自己的收集。由于教学影片是专门设置场景进行拍摄,其缺点表现在缺乏真实性和生活气息,使学习者有脱离实际之感。而教师自己收集的教学片段虽然取材广泛,学生更易接受,但主要依靠教师个人能力,因此缺乏通用性。
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开发出一种新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方法,让广大外语教师借助视频语料库立体语境教研平台,快速便捷地编辑海量的视频素材,然后利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将各种相关联的视频片段组织在一起,进行微课制作。我们利用视频语料库为外语教师提供海量的贴近现实生活场景的“经典示范案例”,其上传下载功能也使资源的“可切割性”“可重复性”得到了实现,极大地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制作效率。
4.1. 视频语料库平台简介
视频语料库JV-Finder是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外语教学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多媒体立体语境教学与科研平台(http://www.japanesecorpus.com)。库中现存3万多分钟双语视频和五十万字的双语字幕,资料主要来源于日剧、电影、动漫、新闻、歌曲MTV以及各类纪录片。其内容涵盖面广,贴近日语真实语境。目前已实现“基于字幕的搜索”和“基于功能场景的搜索”,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搜索核心词,查找相应的视频片段并且下载。同时,教师用户拥有标签加注的权限,可以按照各类专题对原始的视频资料进行功能标注。比如,按“功能”来分,有“请求”“拒绝”“感谢”“道歉”等各种功能;按“场景”来分,有“学校”“公司”“银行”“邮局”等各个场景,等等。所有已经加注标签的片段都可以供普通用户直接搜索并下载,这样就使个体教师的劳动成果能够为其他教师所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通用化。
4.2. 利用视频语料库平台的诸多功能实现外语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诸多特性
视频语料库JV-Finder的海量资源和智能搜索功能可以实现外语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诸多特性:
1) 便捷性:本系统使用网站形式构建,不需要用户安装任何客户端,不受操作系统的限制,利用浏览器即可访问,完全适用于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既可利用互联网在线实时使用本系统,也可在备课阶段下载所需视频片段,应用于无网络环境。外语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大量有效的视频资源用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2) 主动性:本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视频、字幕上传与下载方法,用户可以下载所需的视频片段,且下载视频片段的长度由用户裁剪决定;允许具有教师权限的用户参与视频语料库建设,教师在观看相应视频片段时可对该片段添加标签,决定该片段所属场景,亲自参与视频功能和场景的分类;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相应场景标签找到已分类的视频片段,实现对视频资源利用的主动性。
3) 多样性:本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关键词、场景,一种附加查询方式“视频范围”。其组合方式有:关键词 + 场景、关键词 + 视频范围、场景 + 视频范围、关键词 + 场景 + 视频范围。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查询组合,以满足不同的教学设计,实现微课展示的多样性。
4) 灵活性:在一定范围内,用户可自主决定所需视频片段的起止时间,也可以自主选择核心词的前后查询句数,提高视频利用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围绕“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型”,根据教学内容展示的不同需求,灵活多变的剪辑加工,从而更加合理地表达语言的使用情境,实现微课的设计目标。
5. 基于视频语料库的外语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案例
微课的主要用途有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二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应统筹规划,可以按照两种不同用途分别集成应用[5] 。
5.1. 资源型微课
此类型的微课以语言展示为主,几乎不涉及到教师的讲解。微课视频片段的内容是从日剧、电影、动漫、纪录片等原版影视作品中截取出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借助视频语料库平台的搜索和下载功能,围绕一定的知识点,截取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视频片段,作为微课的素材来源。这种微课视频不添加任何教师的组织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生语料”,纯粹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场景,语言更加地道,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来说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流程见图1)。
我们尝试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为蓝本,基于视频语料库平台,围绕48课的192个句型剪辑出768个视频语法片段。每个片段40秒~100秒不等,主要体现一个核心语法点的生活场景应用。比如第20课有一个句型“~ことです”,我们选取了日剧《Good Life》第八集中的一个片段,小主人公在幼儿园里朗读自己写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就用到了这个句型:“僕の夢、2年2組、澤本羽雲。僕の夢は、新聞の記者になることです。普通の記者じゃなくて、すごい記者になることです。”小孩子奶声奶气的朗读,令人印象深刻,学生通过观看这个片段很容易就能掌握该句型的用法。
资源型微课案例参照网址:http://vibook_1.japanesecorpus.com/index。
5.2. 设计型微课
此类型的微课以教师的设计活动为主,“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也是现在通常意义上所讨论的微课。

Figure 1. Japanese micro-course design flow chart based on video corpora
图1. 基于视频语料库的日语微课设计流程图
我们以日语教学中常见的三个表示喜悦之情的拟态词“うきうき”“わくわく”“どきどき”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为例,讲解一下视频语料库在其中的应用。拟态词是日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翻译方法很难解释出相似拟态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因此,在设计微课的时候,除了从基本语义上对三个词进行讲解之外,还要通过图片、动画和日剧片段等手段,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我们通过对视频语料库进行关键词搜索,找到了它们各自相应的视频例句片段。
1) うきうき
昨日のデートはどうだったんですか?
デート?
でしょう?
権藤刑事から電話かかってきたら、うきうきしちゃってさ。お店、私に任せて、インターコンチ年たるに行ったじゃない?
誰がうきうきしてた?
2) わくわく
世の中はまだまだ知らないことで満ちあふれている。それを思うと、何だかわくわくしてこないかい?
ええ、そうですねえ。
3) どきどき
主任、何でしょうか?あらたまって呼び出されるとどきどきするな~。
通过视频例句的对比观看,学生可以从直观上对这三个拟态词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弥补了平面文本语料中语境表现不足的缺点。
设计型微课案例参照网址:http://weike.cflo.com.cn/play.asp?vodid=171562&e=1。
6. 结语
微课从引入国内到发展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逐步深化。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反思,诸多专家学者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微课不能止于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形式,唯有创新才是其核心价值;应用优质资源建设微课是保证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微课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使微课的可切割性高,能方便其他教师的重用;要避免明显的误区和偏差,提高产品的可重用性和利用率,抑制跟风粗放制作、节约教育资源。”
基于视频语料库的外语微课设计与制作,无论是资源型微课,还是设计型微课,都具有共通的几个特点: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主题突出、语料来源便捷、成果重复利用。视频语料库海量的视频资源为大规模外语微课的设计制作提供了保障;便捷的搜索功能减少了教师制作微课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日剧、动漫等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的影视作品视频资源,增加了微课素材的趣味性;允许用户亲自添加场景标签的功能使个体教师的劳动成果能够为其他教师所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通用化。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基于视频语料库进行大规模外语微课制作的实践活动,为将来进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储备教学资源。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46242332);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3020);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3DB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项目(DUT14RW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