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热障涂层(TBCs)是指由金属缓冲层或称金属粘结层和陶瓷表面涂层组成的涂层系统。陶瓷层是抵抗高温冲刷、腐蚀和隔热的最重要部分。利用热障涂层来保护金属基底,在航空、航天、航海和大型火力发电等方面都有广泛而重大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达到提高抗腐蚀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目的,而且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1] -[5] 。
典型的TBC材料是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具有高韧性、高强度、线胀系数大、抗热冲击、耐腐蚀、工艺成熟和价格便宜等优良特性,在燃气轮机方面已经大量使用。但是,YSZ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如在1170℃以上容易发生相变,1200℃以上容易烧结。这些缺点阻碍了未来燃气轮机向高效率、高温度工作发展的需要 [6] [7] 。所以,寻找能替代YSZ在更高温度下使用的陶瓷层材料是当今热障涂层研究的急迫工作。
锆酸镧(La2Zr2O7)陶瓷就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热障涂层材料,它的熔点是2573K,在熔点以下不发生相变;热导率为1.56 W/(m·k),低于7YSZ的热导率(2.3 W/(m·k))。LZ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发动机的热障涂层、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电解质、及传感器等领域备受关注 [6] [8] [9] 。而其纳米粉末性质更具有一些优点:1) 烧结温度降低;2) 热膨胀系数相对非纳米提高:3) 断裂韧性提高等 [10] - [13] 。所以采用合适的方法制备纳米锆酸镧成为现在研究工作的热点。
水热法是制备锆酸镧(La2Zr2O7)的一种的重要方法 [14] ,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 设备简单,仅需高压釜与加热装置;2) 得到的粉末粒径小,颗粒的团聚程度也较小;3)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结晶形态的产物。聚乙二醇具有水溶性好,熔点高(>250℃),闪点高(272℃)的优点,采用聚乙二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高,安全性强,同时由于其存在的立体网状结构,更容易得到纳米La2Zr2O7粉末。
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水热法液相合成的方法,探讨了在较低温度下合成纳米为主体的La2Zr2O7粉末的工艺,并对已获得的La2Zr2O7粉末进行了结构的表征。
2. 实验方法
本研究以La(NO3)3∙6H2O(纯度 > 99.9%)、Zr(NO3)4∙5H2O(纯度 > 99.9%)、聚乙二醇、氨水、K2CO3为原料。实验时,先分别将La(NO3)3和Zr(NO3)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0.5 mol/L的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将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缓慢滴加至稀氨水中并剧烈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清洗多次,过滤,所得沉淀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不同浓度的K2CO3溶液,以及滴加适量聚乙二醇,将混合溶液倒入反应釜中。将混合溶液倒入反应釜中,在225℃下反应66 h,得到LaCO3(OH)纳米粉末。然后将得到的纳米粉末在高温下烧结,以得到La2Zr2O7纳米晶。以下为实验流程图(图1)。
反应后得到的LaCO3(OH)粉体在箱式热处理炉中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温度分别采用900℃,1000℃,1100℃、1200℃和1400℃。纳米晶的物相分析利用德国bruker 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XRD),采用CuKα靶辐射扫描,扫描范围为15˚~90˚,扫描速度为12˚/min。粉末的形貌观察采用JSM-7000F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根据XRD的结果,由Scherrer公式:d = kλ/B cosq分析粉末的粒径。其中,d为晶体直径,B为衍射峰半高宽度,λ为X射线波长,q为衍射峰对应的角度,k为比例常数。
3. 实验结果
图2表示了经水热法处理后,反应产物的XRD衍射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由K2CO3和聚乙二醇参与的合成反应,在225℃的较低温度下,并没有直接生成La2Zr2O7。而是仍残余大量的LaCO3(OH)晶体。同时,从图中很宽的背底还可以判断出,粉末中还存在大量的无定形的化合物。
900℃煅烧后产物的XRD谱见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经
900 ℃
煅烧后,LaCO3(OH)已经分解,并与无定形粉末中的ZrO2反应,生成了以La2Zr2O7为主体的粉末。同时,还可以看出,由于CO2和H2O的快速挥发,有部分LaCO3(OH)转变成为La2O3。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
900 ℃
煅烧并没有使无定形的ZrO2完全晶化。
图4表示了经1000℃煅烧后产物的XRD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经1000℃煅烧后,不仅LaCO3(OH)已经完全分解,与ZrO2合成反应生成了以La2Zr2O7为主体的粉末,以及部分LaCO3(OH)转变成为La2O3。同时,1000℃煅烧已经使一些无定形的ZrO2开始晶化。
图5表示了经900˚烧结(a)和1000℃烧结(b)后的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900℃和1000℃烧结后,La2Zr2O7已形成一些纳米尺度的颗粒,而这些颗粒可以是由一些更小尺度的纳米晶粒所组成。
图6和图7表示了分别经1100℃和1200℃煅烧后产物的XRD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经1100℃和

Figure 2. XRD patterns of precursor after polyethylene glycol hydrothermal method
图2. 水热法处理后反应产物的XRD谱

Figure 3. XRD patterns of product after sintered at 900˚C for 2 h
图3. 900℃煅烧2 h后产物的XRD谱

Figure 4. XRD patterns of product after sintered at 1000˚C for 2 h
图4. 1000℃煅烧2 h后产物的XRD谱

(a) (b)
Figure 5. SEM images of product after sintered at (a) 900˚C, (b) 1000˚C
图5. 经900℃烧结(a)和1000℃烧结(b)后La2Za2O7的扫描电镜照片

Figure 6. XRD patterns of product after sintered at 1100˚C for 2 h
图6. 1100℃煅烧2 h后产物的XRD谱

Figure 7. XRD patterns of product after sintered at 1200˚C for 2 h
图7. 1200℃煅烧2 h后产物的XRD谱
1200℃煅烧后,整个前驱体粉体的晶化程度越来越完善,而反应生成的La2Zr2O7晶粒尺寸也越来越大(XRD中衍射峰的半高宽越来越窄)。但是,少量的La2O3和ZrO2仍然和La2Zr2O7共存。
图8表示了进一步经1400℃煅烧后产物的XRD谱,从图中可以看出,经1400℃煅烧后,反应产物基本上已成为La2Zr2O7,ZrO2已完全消失,仅存极少量的La2O3和La2Zr2O7共存。而存在少量的富余的La2O3 正是制备La2Zr2O7热喷涂粉末所希望的。
表1表示了在不同温度下La2O3、ZrO2和La2Zr2O7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从表中可以看出,La2Zr2O7具有最低的生成自由能,所以,从热力学角度上来看,La2O3和ZrO2合成为La2Zr2O7是必然趋势,特别在高温满足La和Zr离子扩散的动力学条件下,该反应更容易完成。从表中还可以看出,La2O3具有比ZrO2更低的生成自由能,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低温条件下(900℃)LaCO3(OH)粉体率先形成La2O3,而到了较高温度下才形成ZrO2纳米晶体。
图9表示了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的La2Zr2O7晶粒尺寸。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La2Zr2O7晶粒尺寸是逐渐增加的,特别是在1100℃以上烧结,晶粒有一个迅速增加的过程。在900℃~1100℃条件下烧结的La2Zr2O7晶粒尺寸仅有10~30 nm。即使在1400℃条件下烧结,La2Zr2O7晶粒尺寸也仅60 nm。

Figure 8. XRD patterns of product after sintered at 1673 K for 2 h
图8. 1400℃煅烧2 h后产物的XRD谱

Figure 9. Change of grain size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2 h
图9. 不同温度下煅烧2 h的晶粒大小变化曲线

Table 1. Standard free energy of La2O3, ZrO2 and La2Zr2O7 in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KJ)
表1. 不同温度下La2O3、ZrO2和La2Zr2O7的标准生成自由能(KJ)
4. 结论
1) 在以K2CO3作为矿化剂的条件下,较低的温度(225C)水热处理率先得到的产物是LaCO3(OH)前驱体和一些无定形物体,而不能直接得到La2Zr2O7相。
2) LaCO3(OH)前驱体经900℃煅烧至1400℃的煅烧,将可以得到以La2Zr2O7为主体,并伴有少量La2O3和ZrO2相的混合体。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将发生从LZ + La2O3 到LZ + La2O3 + ZrO2,又LZ + La2O3的演变过程。
3) La2Zr2O7相的晶粒尺寸在900℃~1100℃条件下烧结时小于30 nm,即使在1400℃条件下烧结,La2Zr2O7晶粒尺寸也仅60 nm。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