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全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中CKD的患病率高达17% [1] ,而肾病数据系统(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统计表明美国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比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预计将于2020年突破77万 [2] ;王海燕等 [3] 对我国CKD患病率的抽样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CKD患病率为10.8%。ESRD以透析治疗为主,但有相当部分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的病人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到维持性透析治疗。对这部分病人的治疗方法不多,预后差。我们采用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治疗100例CRF患者,取得较好疗效,达到了改善肾功能,延缓CRF进展的目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00例CRF患者选自我院肾内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符合CRF的诊断标准 [4] 。治疗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浮肿等。排除有引起肾功能恶化的可逆因素。均为非透析患者。血肌酐(Scr)在125~707 μmol∙L−1之间,随机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肾功能损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16~78岁,平均54 ± 11.2岁;病程1.5~18年。慢性肾小球肾炎116例,糖尿病肾病35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20例,慢性肾盂肾炎13例,梗阻性肾病4例,其他肾疾病12例。
2.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严格遵循优质低蛋白、低磷、适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治疗贫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宁颗粒(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503,规格:5 g/袋)保留灌肠,1次/d,每次肾衰宁颗粒15 g加200 ml温水溶解后,维持药液温度36℃~38℃,患者取屈膝左侧卧位,用一次性灌肠器,缓缓插入肛门内15~20 cm,将药液由肛门缓缓注人,速度不宜过快,注完后嘱患者平卧休息,控制排便,肠道保留1~2 h,然后排出体外;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肾衰宁颗粒(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503,规格:5 g/袋) 5 g,tid。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
2.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Ib)及前白蛋白(PA)、血钙(Ca2+)、血磷(P3−)、临床症状改善等。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
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轻,乏力心悸症状好转,皮肤瘙痒有所缓解,见表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缓解,有统计学差异。
3.2.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变化
从观察中发现治疗两组患者的血BUN、Scr、AIb、TC及TG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血Hb、Ca2+、P3−的变化无显著意义。见表2、表3。

Table 1.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P < 0.01,治疗后组间对照t检验,▲P < 0.05。

Table 2. Comparison of Scr, BUN and Cc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Ccr比较(
)
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P < 0.01,*P < 0.05;治疗后组间对照t检验,▲P < 0.05,●P < 0.01。

Table 3. Comparison of TC, TG, Hb and AIb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b、AIb比较(
)
注:治疗组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P < 0.01,*P < 0.05;治疗后组间对照t检验,▲P < 0.05。
3.3. 不良反应
观察组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未见不良反应。
4. 讨论
近年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替代疗法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技术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长了CRF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并发症,然而因费用昂贵,病人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这些方法目前在我国尚难普及 [5] 。我们在慢性肾衰竭保守治疗过程中,坚持优质低蛋白、低钠高热量饮食,针对病因治疗,及时去除诱发肾衰竭恶化的病因(如:感染、心衰、水电解质失衡等),我们选用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治疗。临床观察发现,其对患者的BUN、Scr的下降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可显著提高血浆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从而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
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又称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分子量5.4万,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9天。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比之白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祖国医学认为湿浊水毒潴留是CRF病机的关键。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利用肠粘膜直接吸收药物,后者直接作用于结肠,起到通腑降浊、加速血中毒素从肠道排出,从而达到结肠透析的治疗目的。这种给药途径比内服药在肠壁内的浓度要高许多,而且CRF患者多有恶心,这样可避免患者因口服带来的痛苦。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起病隐匿性强,早期治疗往往被忽视,进而发展成ESRD,又因为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较局限且经济花销巨大、发病率不断上升,已逐渐引起社会关注。肾衰宁颗粒是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太子参、黄连、半夏(制)、陈皮、茯苓、大黄、丹参、牛膝、红花、甘草等 [6] ,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之功效。方中太子参能防止脂质过氧化,有效抑制血脂的合成,改善肾功能;还可激活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丹参、红花均有活血化瘀,补气健脾之功效,用于瘀血阻滞成积所致的倦怠乏力、腹胀、纳差等症;丹参还能降低肾小管的阻力,增强肾血循环,提高供养能力,并抑制肾素的排放,延缓肾脏细胞死亡功能,从而抑制肾功能的衰竭;同时还能降低机体血脂含量,调节血浆容量,改善肾功能;大黄可抑制肾脏高代谢状态,使氮质血症得到改善,防止脂质过氧化,并有纠钙作用;有研究证实,大黄可以减轻残存肾单位的高代谢和氧耗,能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改善慢性肾衰竭时的脂代谢紊乱,减轻肾间质病变和肾小球硬化,从生理学方面和组织形态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大黄还能抑制机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肾衰竭患者的氮质代谢,使得经肠道吸收的氨基酸减少,降低尿蛋白、血Scr和BUN。此外,大黄还具有保护残存肾单位、解除肾组织高代谢状态、纠正脂肪代谢紊乱、改善肾循环、降低血黏度等多种有利于控制病情的药理作用。甘草调和诸药、清理解表、补肾益气;牛膝具引药下行、补肾益气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之功效,可以有效减少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 [7] 、预防继发性感染和增强肾血管血液循环,从而可以控制肾脏细胞的死亡 [8] 。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具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的作用,而且其整体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时,患者临床自觉症状亦明显好转,血浆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 < 0.01),提示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既改善了临床症状,又改善肾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迟进入透析时间,能有效延缓肾衰竭的发展,且该药物服用方便、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由于慢性肾衰竭本身病理的复杂性,病变几乎涉及全身系统,单一的中医疗法,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必须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