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表现形式
The Cultural Origins and Express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I: 10.12677/ASS.2017.67124, PDF, HTML, XML, 下载: 2,105  浏览: 4,22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周志彬: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摘要: 本文对中医药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将中医药的文化表现形式概括为十个方面:汉语、汉字与古籍文献;社会、哲学和宗教思想;伦理道德;历史、文学、艺术;民俗节庆;师传、家传与官办教育;武术气功;百年老字号;医圣药王;文物考古。通过对中医药文化渊源与文化表现形式的考察,笔者认为中医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显著的人文特征,是体现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Abstract: To expound the cultural origins and express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stematically, the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covers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ten aspects: Chines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ncient literatures; society,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ideology; ethics and morals; history, literature and arts; folk festivals; learning from masters, family and government schools; martial arts and Qigong; lifetime honored Brand; King medicine; cultural relic archaeology. In this research, It was found that TCM, in terms of the form of expression, has a lot of remarkable humanistic features, and it i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flecting the distinguished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文章引用:周志彬. 中医药的文化渊源与文化表现形式[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7): 874-88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7.67124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 严文明, 张传玺, 楼宇烈.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96-402.
[2] 韩红杰.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事业的形式化危机及对策[J]. 新疆社会科学, 2005(1): 80-83.
[3] 楼宇烈. 中国的品格[M].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215-234.
[4] 方文辉. 中医古籍典故[M]. 广州: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5] 温长路. 对成语典故与医学关系问题的一些看法[J]. 中医药文化, 2007, 2(1): 16-19.
[6] 薛凤奎. 中医文献学[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3.
[7] 曲黎敏. 汉字与中医[J]. 中华养生保健, 2004(15): 33-34.
[8] 廖育群. 古代印度眼科概要及其对中国影响之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8, 17(1): 9-22.
[9] 方玲. 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的影响[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4(4): 228-230.
[10] 周海金. 道家与中医[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1): 34-37.
[11] 刘宁. 论中医学与“道”的关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6, 4(7): 23-24.
[12] 林殷.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7-58.
[13]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6.
[14] 甄志亚, 等. 中国医学史[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77-79.
[15] 张英强, 谢克庆, 廖品清. 古典诗词散曲中的祖国医药学内容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22(4): 39-40.
[16] 胡献国, 胡爱萍, 孙志海. 看红楼, 说中医[M]. 济南: 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1.
[17] 周志彬. 文学、人学与中医学——读金庸小说杂议[J]. 中医药文化, 2006, 1(6): 18-20.
[18] 王清华, 和中浚. 《目经大成》中诗歌体裁的运用[J]. 中医药文化, 2006, 1(1): 25-27.
[19] 周志彬, 石达炜, 臧京京. 古代音乐的“和”、“节”与中医[J]. 中医药文化, 2008, 3(2): 24-25.
[20] 马士琳. 中医与书法[J]. 亚太传统医药, 2006, 2(12): 75.
[21] 李永谦. 文字书法对中医药传播的相关作用[J]. 中华医史杂志, 2003, 33(3): 17-19.
[22] 何国樑, 谭国辉. 中华上品药材养生大全[M].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6: 35.
[23] 刘更生. 中医文化概说——兼论中医“申遗”的内容[C]. 载曹洪欣, 柳长华, 主编. 中医药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 2007: 32-35.
[24] 鞠宝兆, 赵鸿君. 传统民俗节日与中医药文化[C]//载曹洪欣, 柳长华, 主编. 中医药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年卷. 成都, 2007: 83-85.
[25] 周志彬. 中国私塾教育及其对中医教育的借鉴[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17(1): 69-74.
[26] 甄志亚, 等. 中国医学史[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70-71.
[27] 甄志亚, 等. 中国医学史[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77-79.
[28] 甄志亚, 等. 中国医学史[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31-132.
[29] 吴鸿洲, 程磐基. 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 34(12): 10-13.
[30] 林峰, 巫宗智. 中医院校应成为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场所[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3(1): 53.
[31] 张国华, 王平, 等. 我国运动医学的中医特色[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4(5): 97-98, 122.
[32] 丁铭. 中国佛家骨伤流派剖析[J].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4, 2(5): 58-60.
[33] 李声国. 论佛教少林功夫的骨伤科辨治特色[J]. 中国骨伤, 1997, 10(2): 40.
[34] 丁继华. 伤科古文献的整理研究[J]. 中国骨伤, 2004, 17(1): 59-60.
[35] 黄端. 佛山: 黄飞鸿的真实世界[J]. 南方周末, 2003.7.3.
[36] 王单一, 马颖. 少林伤科学派剖析[J]. 中华武术, 2004(12): 34-35.
[37] 王单一, 王耐. 传统武术功法对中医推拿学科的促进作用[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2(1): 25-27.
[38] 薛文礼. 中国传统药业史论——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药业的关系[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 2.
[39] 薛文礼. 中国传统药业史论——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药业的关系[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46.
[40] 薛文礼. 中国传统药业史论——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药业的关系[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 31-69.
[41] 陈新谦. 清代的中药店老字号[J]. 中华医史杂志, 1996, 26(4): 238-244.
[42] 张放涛, 罗开明, 李永新. 中华圣人[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43] 常大群. 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观[J]. 齐鲁学刊, 2007(2): 37-40.
[44] 高毓秋. 试论医学考古学[J]. 医古文知识, 1997(3): 24.
[45] 和中浚. 医学考古与医文物研究[J]. 医古文知识, 1999, 16(4):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