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PM2.5浓度对北京居民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尤其是对焦虑、抑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的空气质量下,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00名北京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PM2.5浓度对北京市居民的焦虑情绪影响显著(P < 0.05)。当PM2.5浓度为优时北京市居民的焦虑显著低于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轻度污染时北京市居民的焦虑显著低于重度污染时(P < 0.05)。2) PM2.5浓度对北京市居民的抑郁情绪没有显著影响(P > 0.05)。3) PM2.5浓度对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P < 0.05),当PM2.5浓度为优时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P < 0.05),轻度污染时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重度污染时(P < 0.05)。结论:PM2.5浓度会对北京市居民的情绪状态产生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M2.5 concentration on the emotional state of Beijing resi-dent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400 residents in Beijing by using SAS-CR, SDS, and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 Being Scale. Results: 1) PM2.5 concent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nxiety of Beijing residents (P < 0.05).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was better, the anxiety of Beijing resi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mild and severe pollution. The an-xiety of Beijing residents at the time of mild pollu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evere pollution (P < 0.05). 2) PM2.5 concentr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pression of Beijing residents (P > 0.05). 3) PM2.5 concentration affected Beijing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significantly (P < 0.05).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was better, Beijing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ild pollution and severe pollution (P < 0.05).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Beijing residents at the time of mild pollu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vere pollu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can affect the emotional state of Beijing residents.
1. 引言
PM2.5,又称细颗粒物,是大量漂浮在空气中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这种细颗粒物能够在空气中长期存在,进而造成空气污染。细颗粒物的浓度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由于PM2.5的微粒直径小,表面活性强,所以更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进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有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中,会导致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冯晶,宋素涛,铃木平,2015)。同时也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齐爱,张亚娟,杨惠芳,2016)、生殖系统等产生危害(张蕴晖,丁佳玮,曹慎等,2016),甚至会增加致癌的风险(李卫霞,刘晓霞,王奇志等,2016;覃辉艳,彭晓武,蒙智娟等,2012)。而且据研究发现,孕妇长期暴露在PM2.5中,可能会抑制新生儿的成长发育(王双青,王艳梅,董淑英等,2014)。目前较少有关于PM2.5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研究,目前仅有的研究发现PM2.5会造成人的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李钇冰,2016)。在有关环境污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铅会对儿童的神经行为(王舜钦,张金良,王圣淳等,2007)、智力(Needleman, Gunnoe, Leviton et al., 1979)造成损伤;长期暴露在室内的挥发性物质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社交退缩、容易产生攻击性(朱中平,杜海荣,钟逶迤等,2011);而且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会加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并对其认知造成损害(杨伟,白志鹏,周晓华,2015);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导致新生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长期暴露在高浓度PM10的环境下,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鲁可,高乐,陈丽,2015)。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PM2.5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关于空气污染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研究中更多的是具体的污染物质如汽车尾气中的铅、装修中释放的甲醛等的对人的认知、心理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更多的关注于环境对于人生理或病理学的研究,缺乏PM2.5与城市居民心理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北京市居民,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PM2.5浓度对于北京市居民情绪,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400名自愿参加调查的市民,并填写问卷,剔除普查问题中“是否在京居住满三月”题目中选择否的问卷以及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60份,问卷有效率为90%。被试平均年龄为33岁,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2. 调查方法
通过查看PM2.5预报,在2016年4月内选取三天,按PM2.5浓度分类: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选取一周内有三种PM2.5污染情况分别为优,轻度污染,重度污染。在选取好的三天中,室外环境的温度,风向风力,天气情况均相似,只有PM2.5浓度显著不同,在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发放问卷,并记录当天当时的PM2.5浓度。
根据中央气象局以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预报数据结合当天9时的天气以及PM2.5浓度信息,确定出当天9时气象指数相似,PM2.5浓度分别为优、轻度污染、重度污染的三天发放问卷,这三天的气象指数和PM2.5浓度如表2所示。
2.3. 调查工具
2.3.1.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是由邢占军(2003)编制,共20个项目。在该量表中,主观幸福感被划分为:目标价值体验、身体健康体验、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成长进步体验、心态平衡体验、杜会信心体验、人际关系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等十个维度。量表为6点计分,其中1表示很不同意,6是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475。以被试在单项目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为效标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561。表明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

Table 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s
表1. 被试的基本情况

Table 2. Meteorological index and PM2.5 concentration
表2. 气象指数和PM2.5浓度
2.3.2. 焦虑自评量表(SAS-CR)
焦虑自评量表最初由Zung (1971)年编制,共20个项目,为4级评分,其中“1”表示没有或很少有,“4”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有。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过去一周”。陶静等人针对国人的情况,将部分题目的计分方式做适当调整,修订后的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1,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且平行效度较好。结果表明SAS-CR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2.3.3. 抑郁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DS)由Zung (1965)年编制的,为自评量表,由20个陈述句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1~4级评分。其中总分越高,表明被试的抑郁水平越高。其信度效度系数分别为0.778和0.783。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4. 数据统计
将数据录入SPSS 19.0,并采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检验空气质量对焦虑、抑郁、幸福感的影响。
3. 数据分析
方差分析发现,PM2.5浓度对北京市居民的焦虑情绪有显著的影响(F(2,357) = 52.123,P < 0.001),经过两两比较并结合表3发现,当空气质量为优时,北京居民的焦虑情绪得分显著低于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时的得分(P < 0.05),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时,北京市民的焦虑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重度污染时的得分(P < 0.05)。PM2.5浓度对北京居民的抑郁情绪不会产生影响(F(2,357) = 1.045,P = 0.353)。PM2.5浓度对北京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F(2,357) = 208.428,P < 0.05),经过两两比较并结合表3发现,当空气质量为优时,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显著强烈于轻、重度天气时(P < 0.05),而轻度污染时,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强度显著高于重度污染天气中的强度(P < 0.05)。
4. 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发现,PM2.5浓度会对北京居民的焦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对抑郁情绪不对产生影响。当空气质量为优的时候,居民会体验到更强烈的主观幸福感,同时,体验到较少焦虑情绪,而当空气质量变差的时候,居民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情绪,同时其主观幸福感也会降低。
有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脑功能及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吕小康,王丛,2017)。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人体内的松果腺体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分泌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进而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郑筱妍,2009)。以往的研究发现,空气中的O3、SO2等有害物质会唤起人们的焦虑情绪(王立鑫,姚旭辉,贾海燕等,2016)。在本研究中也发现,当空气质量变差时,会唤起人们更多的焦虑情绪。有研究发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满意度可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段雯祎,2016)。本研究中,当空气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 the influence of PM2.5 concentration on emotion
表3. PM2.5浓度对情绪影响的描述性统计
质量良好时,居民可以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PM2.5浓度低,天气晴好时,人们在感到舒适的同时,也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而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空气质量对居民的抑郁情绪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因为空气质量对抑郁情绪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抑郁情绪可能存在累积效应(王立鑫,姚旭辉,贾海燕等,2016)。
本研究确定了PM2.5浓度对于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适宜本地区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预防或减少雾霾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例如,在高浓度PM2.5环境中,学校更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危机干预的力度和频率,防止或减少危机事件在高浓度PM2.5天气下高频率的发生;在社会维稳工作中,相关单位更应该在高PM2.5浓度天气下的监控和巡逻,防止在高PM2.5浓度天气下更多的暴力犯罪,社会冲突等;在重大节庆等重要时间采取人工降霾等措施。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FA14153);“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CIT&TCD201704073)。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