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厨余垃圾处理现状
厨余垃圾主要是指家庭、食堂、饭店所产生的蔬菜、果皮、果核、蛋壳、贝壳、动物骨头、生菜剩饭等,占生活垃圾的30%~40%不等。2015年我国一共产生了2.48亿吨,其中用填埋的方式处理了1.78亿吨,焚烧0.66亿吨,堆肥0.04亿吨 [1] 。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营养丰富、重金属含量低的特点,故而厨余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理均较为困难,同时因其极易滋生有害微生物,也不便于直接饲喂动物 [2] 。目前对厨余垃圾的利用主要有以下方法:堆肥处理技术、蚯蚓处理技术、昆虫处理技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在垃圾投放的方式上均为混合投放,未能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导致厨余垃圾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不符合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3] 。厨余垃圾己经成为垃圾处理过程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城乡环境质量。因而,厨余垃圾从源头开始分类收集并合理处置显得极为重要。本项目研究在发放问卷、食堂后厨取厨余、试点实践等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2. 调查方法及内容
2.1. 问卷调查
于2018年3月9日至2018年3月20日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调查区域范围为邢台市区。此次的问卷一共包括15个问题,调查对象为邢台市普通市民和高校学生两类。问卷问题涉及到厨余垃圾组成、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生活垃圾投放的方式、人们对于现在街道分类垃圾桶的认识、人们对未来垃圾处理的想法这五个方向。一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3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其中,共回收高校学生问卷288份,邢台市区居民问卷275份。学生问卷发放方式为纸质版问卷校园内随机发放、现场回收,以及电子版问卷的发放与统计。居民问卷的发放方式为纸质版问卷公园及小区内随机发放、现场回收,以及电子版问卷的发放与统计。
2.2. 走访调查
对校园和市政的环卫人员进行走访,调查校园垃圾及市区生活垃圾的去向。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1.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问题涉及到厨余垃圾组成、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生活垃圾投放的方式、人们对于现在街道分类垃圾桶的认识、人们对未来垃圾处理的想法这五个方向。问卷题目及数据如表1所示,所有题目均为不定项选择,表中所示比例为选择此选项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

Table 1.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表1. 问卷调查结果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邢台市区居民及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相关概念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有以下特点。
1) 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不足
对垃圾分类了解较少,对厨余垃圾这个概念界定不清。从第1题可以看出,选择选项A、B、C、D、K的问卷占有较高比例,均在55%以上,尤其是选择“家庭的剩菜、剩饭”和“家庭厨房丢弃的菜叶、果皮、烂水果”这两项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3%和89%,说明多数参与调查的人员对于厨余垃圾这个概念有相对较为清晰的认识。但仍有较高比例的人选择了“塑料食品包装袋捆菜的塑料绳子”和“啤酒瓶、矿泉水瓶、易拉罐、泡沫箱子”这两个选项,根据询问得知,选择这些选项的人认为,只要是厨房出来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垃圾分类这个大框架仍然不够了解,不能准确判断生活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需要进一步进行宣传教育。从第2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废弃物适合堆肥,在这一题目中,选择“塑料食品包装袋捆菜的塑料绳子”和“啤酒瓶、矿泉水瓶、易拉罐、泡沫箱子”这两个选项的比例极低,均为3%,这个判断是基于民众的生活常识,所以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中,在普及厨余垃圾分类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堆肥的知识融入其中,有助于民众准确进行厨余垃圾的分类投放。
2) 垃圾分类的意愿较高
第3、4、5、9、10、15这六道题目是为了调查民众的分类意愿,选择“有必要,我也有分类意愿,但是分了没用,在家里分得再好,垃圾车也是一车拉走”的比例为81%;认为厨余垃圾是一种可以被充分回收利用资源的人占80%,愿意将厨余垃圾单独分开投放的人共占80%,而听说过垃圾分类这一概念并进行过思考的人共为76%。从选项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多数民众均具有潜在的垃圾分类意愿,但是由于垃圾分类后期工作一时难以到位,而前期的培训和动员力度不足,导致邢台市目前仍未开展实质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工作。第15题可以看出,如果能保证垃圾分类的后期工作到位,绝大多数民众(97%)均愿意从自身做起进行垃圾的分类投放,而剩余3%的民众也并不是不愿意分类,而是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亦不愿意参与。
3) 垃圾分类的意识及厨余垃圾回收利用率较低
第6、7、8、13这几道题调查的是民众现在扔垃圾的方式,从选项占比可以看出,民众有一些简单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比如会将纸箱、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单独摆放的比例共为77%,会充分利用各种塑料包装袋作为垃圾袋的人占28%。多数人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为垃圾分类做过贡献,比如有48%的人会将电池放入回收箱,75%的人会将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售卖。
但民众扔垃圾的方式普遍仍为混合投放,并没有将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明确为日常生活理念,在大的社会环境不具备垃圾分类条件的情况下,多数民众工作繁忙,真正能够从自身做起致力于垃圾减量,做家庭厨余堆肥的人仅有不到10%,大部分都是退休的老人,他们有充分的空余时间,有时间去自己堆肥和做酵素。
4) 垃圾分类的可行性较差
第11、12题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垃圾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进行调查,选项结果表明,这样的垃圾桶由于描述并不清晰,从而导致53%的民众无法准确判断手中垃圾应该投放于哪边。而真正在扔垃圾的时候,有47%的民众出于无法判断和觉得分开仍也没用这两个原因随意投放所有垃圾,有53%的民众只会按分类投放自己能够做出判断的垃圾,自己无法判断的垃圾仍为随意投放。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种过于笼统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
第14题是针对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进行调查,从选项结果可以看出,多数人认为大规模和中等规模的厨余垃圾堆肥处理是切实可行的,而认可家庭规模堆肥的人数为26%,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实际操作时,应因地制宜,灵活推动这三种规模的堆肥方式同时开展。
这一次的调查对象为邢台市区居民和高校学生,整体来看各选项所占比例差别不大,但是第8题的C选项“不买垃圾袋也尽量不消耗一次性塑料袋,充分利用一些无法避免的塑料袋比如快递袋、衣服包装袋、米面袋、卫生纸袋、零食包装袋等”,学生选择此选项的人数为103,居民为53,说明在校学生具有更强烈的潜在的环保减塑意识;而第14题A选项“自己进行家庭堆肥桶的厨余堆肥,堆好后设法找到土地还田”,学生选择人数为101,居民为47,说明在校学生具有更高的进行家庭堆肥的可能性,校园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社区,对学生的教育应为方方面面,如果在校园中开展可降解垃圾就地处理工作,并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理念和实践的教育,将有利于垃圾分类这一概念的传播 [4] 。
3.2. 走访调查结果分析
3.2.1. 走访调查结果
对校园和市政的环卫人员进行走访、沟通了解,调查校园垃圾及市区生活垃圾的去向。邢台市区生活垃圾走向如图1。
由图1可知,校园垃圾除去被运至养猪场的泔水和就地填埋的园林垃圾,其他的垃圾或者集中于各垃圾桶,或者集中于校园垃圾池,由市政环卫工作人员运送出校门并送至市区小型垃圾站,食堂后厨的菜叶、塑料袋等垃圾则是由泔水车送至垃圾站;邢台市区小区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是首先运送至垃圾站。约有30个左右的小型垃圾站分布于邢台市区的不同位置,生活垃圾先就近运送至各垃圾站,在垃圾站装入小型集装箱,再由小型货车将集装箱统一运送至邢台市的垃圾中转站。
3.2.2. 走访调查结果分析
在邢台市区的郊区,共有两个大型垃圾中转站,分别位于市区南和市区北,北站位于森林公园西侧,白马河附近。在垃圾中转站北站,可观察到许多垃圾车来往,每天运送至垃圾中转站的小型货车约为300~400车次,每车次载量为3~4吨,相当于每天一个中转站送入垃圾约1225吨,两个中转站共2450吨左右。垃圾的收集运送方式为混合清运,未从源头进行分类,直接将各种生活垃圾、园林垃圾等混合集中堆放于垃圾中转站。在北站之外,能够观察到一个约10米高,20~30米宽,几百米长度的土丘,向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了解后得知,此土丘是以前邢台市区的垃圾填埋场,待超出填埋场的负荷能力后,将填埋场做封堆处理——在垃圾的底部和顶部做防渗,用土壤进行覆盖,并进行绿化。在封堆后的几年中,邢台市区垃圾运往邢台市管辖县城进行填埋处理。2018年初,邢台市管辖县城巨鹿县建成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从年初开始至今4个月的时间内,邢台市的生活垃圾均运送至发电厂,压制成为砖块状之后,入焚烧炉作为发电使用。

Figure 1. The direction of domestic garbage in Xingtai City
图1. 邢台市区生活垃圾走向
通过对环卫工作人员和垃圾流向线路的走访调查,发现当前邢台市区的生活垃圾为混合投放和清运,并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环卫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大,对于垃圾分类这一概念并不关心。垃圾填埋这一方式处理能力有限,污染面积大且长期存在,垃圾焚烧相对更有利于垃圾的消纳。垃圾站环境较为恶劣,干湿垃圾的混合投放,湿垃圾极易腐败,能闻到较强地腐败臭味,有大量苍蝇等昆虫,不利于环卫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环境,且在后期投入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时,湿垃圾所含的大量水分也会影响燃烧热值,干湿垃圾的分离和湿垃圾的有效利用是垃圾分类的第一步。
4. 总结建议及措施
调查显示,邢台市还没有从垃圾的源头开始进行垃圾的分类,也并没有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和推广,垃圾分类的后期处理手段并不完善。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邢台市居民,以及环卫工作人员,对于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的了解都并不清晰。民众对垃圾分类这一概念均较为关注,具有强烈的潜在分类的意愿,对政府有较高期待。干湿垃圾分离将有利于改善垃圾站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并有利于后期焚烧处理。垃圾分类对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着重要意义,而做到干湿垃圾分离和湿垃圾的有效利用是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利用电视广播、公益广告、网络公共平台等渠道,加强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在中小学、高校开设关于垃圾分类的选修课,逐步使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由政府及各事业单位牵头建立试点,推动垃圾分类,并做好垃圾分类后期处理工作,保持与民众的良好互动等都是推动邢台市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的有效措施,尤其需要关注湿垃圾的综合处理,建立一套成本低且行之有效的综合处理方法是保障回收厨余垃圾有效利用的根本。
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科技类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QN2018323);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项目批准号:xtskfz2017039)。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