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国民旅游休闲方式,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乡村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1] 的旅游形式。
“农家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我国最早关于农家乐的研究是在上世纪末,主要以介绍国外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主 [2] 。从1998年开始,对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农家乐概念上,目前我国的学者并没有统一意见,邹统钎认为“农家乐”就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1] 。田喜洲认为“农家乐”旅游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家乐”旅游即狭义的农家乐旅游 [3] 。进入21世纪,对国外的研究和总结性的文章逐渐增多。在农家乐研究内容上,理论研究多,基于实践的研究少,农家乐的基础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对农家乐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山东省是全国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发展速度较快,逐渐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重点与热点领域,农家乐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探讨能够厘清农家乐的空间发展情况,同时能够精确判别不同地域农家乐发展的推动性或限制性因素。滨海地区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滨海地区农家乐以其典型的海洋特色与民俗特色正逐渐成为旅游者最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此,本研究基于Arcgis10.1技术、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对山东滨海7地市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山东省星级农家乐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建议及对策。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从山东旅游发展委员会评定的2011~2016年4316家星级农家乐名单中摘取出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七个滨海城市的样本数据,共有1640家,其中包括滨州市50家、东营市25家、潍坊市129家、烟台市1004家、威海市60家、青岛市149家、日照市223家。
根据1640家星级农家乐的样本信息,利用Google earth地球确定1640家星级农家乐样本数据的经、纬度坐标位置,根据坐标位置等相关信息查找样本数据的地理坐标并按照星级、年份整理成表格;在国家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利用ArcGIS10.1软件,对1640家星级农家乐样本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根据矢量数据制作山东省星级农家乐样本空间分布图,具体如图1所示:

Figur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star-rated Nongjiale in coas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图1. 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图
2.2. 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概况
由表1可知,2011~2016年,滨海7地市星级农家乐分布并不均匀,烟台数量最多,共有1004家,占到总数的61.22%。东营数量最少,仅有25家,占到总数的1.52%。这是因为烟台市长岛因具有优良的地理环境而较早的发展“渔家乐”,目前“渔家乐”主要分布在北长山岛和南长山岛,集中在13个旅游民俗村,长岛“渔家乐”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有1.3万人,这也就造成了长岛“渔家乐”的繁荣景象 [4] 。
由表1可知,2011~2016年,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2015年逐年上升,到2015年达到最大值,2016年数量有所下降。从数量上来看,2015年数量最多,有505家,占到总数的30.79%。可以看出农家乐的发展势头较好,游客对于农家乐的需求以及市场环境的需要推动农家乐不断发展和完善。2011~2016年,一星级农家乐有8家、二星级173家、三星级825家、四星级589家、五星级45家。分析可知,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星级数量差异比较大,三星级数量最多,有825家,占到总数的50.31%;四星级次之,占到总数的35.92%;而一星级数量最少,仅有8家,占到总数的0.49%。可见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是以中档型星级为主,游客对于农家乐的消费多以三星级、四星级为主。这说明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缺乏精品,缺乏高档型“农家乐”,目前山东滨海地区农家乐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Table 1. Distribution table of star-rated Nongjiale in coas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表1. 山东省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分布情况表
综上所述,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在时间序列上呈现不均衡变化,且每个地市在时间上也具有不均衡性。因此需要探讨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不均衡性在空间区域的具体体现,由此揭秘其空间分异特征。
3. 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异研究
3.1.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是计算点状要素在区域内的分布凝聚状况,它以一个个网点为中心,搜索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统计这一范围内的数量值,进而求出每一个网点的密度值。
运用ArcGIS10.1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进行核密度分析。进行核密度分析时选取的搜索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半径选取越小,密度值就越大,曲线就越突兀;半径选取越大,密度值就越小,曲线就越光滑。本研究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取山东滨海地市星级农家乐的搜索半径分别为0.41 km来绘制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核密度分析图。
由图2对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进行核密度分析可知,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分布呈现不均衡性:首先在烟台长岛、日照山海天形成了高密度集聚分布区;其次是在日照五莲山、青岛崂山、烟台蓬莱、莱阳地区、昆嵛山地区形成了次级密度分布区;再次在滨州博兴和东营广饶交界处、潍坊昌乐、烟台莱州、威海荣成、青岛莱西、环胶州湾地区形成第三级密度分布区;最后在其他区域呈零星分布。通过对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核密度分布的研究证明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3.2. 均衡度分析
3.2.1. 基尼系数分析
基尼系数是1943年赫希曼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指标。在经济地理学中,基尼系数是用来描述空间要素分布的方法,用于研究对象区域之间分布差异,进而找出其地域分布规律。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5] 为:
(1)
公式(1)中,Pi表示第i个地市农家乐数量占全部农家乐数量的比重,N表示地市的数量,Gini表示基尼系数的值,C表示农家乐分布均匀程度。Gini的取值应该在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越不均衡,越集中;数值越小,表示越均衡,越不集中。

Figure 2.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Star-rated Nongjiale in coas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图2. 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核密度分析图
运用上述基尼系数公式,对山东滨海7地市的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其分布是否均衡。经过计算可得Gini = 0.6582,C = 0.3418。所以我们得到基尼系数Gini为0.6582,分布均衡度C为0.3418。所以结果表明山东滨海7地市星级农家乐分布不均衡,集中程度较高。
3.2.2. 洛伦兹曲线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的非均衡分布趋势,本研究将会借助洛伦兹曲线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统计山东滨海7地市星级农家乐样本数据,计算各个城市数量占总数量的比重,并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如图3),然后计算其累计比重。以7地市比重顺序为横坐标,累计比重为纵坐标,制作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图,具体如图:
由图3可知,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洛伦兹曲线具有典型的下凹形式,仅烟台市星级农家乐数量就占总数量的61.22%;青岛、日照星级农家乐数量占到总数的22.7%;而东营星级农家乐数量仅占到总数的1.52%。进一步说明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非均衡性特征显著。
4. 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影响因素分析
4.1. 客源因素
客源因素是影响农家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外出旅游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主要形式。城市居民追求享受田园风光,随着小长假的出现以及私人小轿车的增多,距离近、乡村性强的农家乐旅游成为一大首选。2017年,私人小轿车数量达到1140.1万辆,比上年增长11.7%;全省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3.8次,增长11.3% [4]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私人拥有小轿车数量的增长为人们外出旅行提供了条件。2017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3,972.1亿元、96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和6.0% [4] 。从中可以看出滨海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优美的海岸景观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选择。因此,以客源市场为导向的星级农家乐优势将更加明显。

Figure 3. Lorenz graph of star-rated Nongjiale in coas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图3. 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洛伦兹曲线图
4.2. 地形因素
山东省的典型地貌类型主要为东部的半岛丘陵地形、中部的山地地形以及西部和北部的平原地形 [6] ,运用ArcGIS10.1把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图层与山东省地形地貌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图4。从图4中分析得到,山东滨海7地市星级农家乐有1395家分布在平原地区,占到总数的85.06%;而潍坊29家、青岛49家、日照33家、烟台124家、威海10家星级农家乐分布在丘陵和山地地形,占到总数的14.94%。说明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这是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便于农家乐的开发与发展。
4.3. 水文因素
水源是形成聚落的重要因素,也是“农家乐”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 [6] 。由图4可知,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大多沿河流或者海岸线分布。山东滨海7地市濒临海洋,全省有多条河流分布,如:黄河、胶莱河、白浪河等,水系发达,河网密布,较多的干支流水量为发展农家乐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证;且经过各大河流以及海洋形成的冲积平原及海岸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另一方面,山东拥有3345 km的海岸线,这里有质地良好的沙滩,特别是有“黄金沙滩”之称的日照。众多以海岸景观为依托的旅游项目得以发展,“渔家乐”沿海岸线分布的规律尤其明显。特别的地域(滨州、东营)在缺少山地地形的条件下,星级农家乐沿河流分布的规律尤其显著。因此,水文要素成为影响山东省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6] 。

Figure 4. Map of star-rated Nongjiale and terrain and hydrology in coas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图4. 山东省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与地形、水文要素关系图
4.4. 交通因素
旅游交通成为农家乐发展与分布的重要指标。由于农家乐旅游主要发生在乡村、客源人群主要为周边及城市居民、人们多以短期度假旅游为主,因此游客们大多选择公路出行,所以公路交通通达性程度成为影响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因素。2017年,山东省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6.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9%。仅公路运输量就达到4.9亿人次,同比增长0.6%;周转量达到4.8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8% [4]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山东滨海农家乐旅游与交通的发展息息相关,公路通达度、便捷性对于农家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研究基于ArcGIS10.1对山东省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图层与山东省交通图层进行叠加(如图5)得到两者空间分布关系图。由图可知: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主要分布于公路、铁路附近,且大部分星级农家乐距离交通干线的直线距离在10 km以内。这是因为交通可达性高使得公路缓冲带附近开发力度较大,为星级农家乐沿交通线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游客集散创造了便利条件。
4.5. 政策因素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工作高度重视,2017年,山东省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省份;全域旅游被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完成旅游投资2231.8亿元,同比增长11.2%。省政府印发《山东省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乡村旅游消费2549亿元,同比增长15.9%。旅游助推近2万户、4.5万余人实现脱贫,间接带动26万人增收 [4] 。2018年出台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以及《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7] ,山东省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其中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在其中占据重要角色。而且山东省海岸线长,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滩质量当属前列;沿海文化底蕴深厚,民俗色彩浓厚,具有发展滨海旅游的良好资源优势。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仙境海岸”等旅游品牌为优势,带动山东滨海旅游释放全新活力、高速发展 [8] 。

Figure 5. Map of star-rated Nongjiale and traffic in coastal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图5. 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与交通分布图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对山东省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概况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及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地市以及星级都具较大差异。
在数量上,烟台星级农家乐数量最多,共有1004家,占到总数的61.22%。在星级上,三星级数量最多,有825家,占到总数的50.31%。烟台农家乐数量最多原因在于烟台发展“渔家乐”较早,尤其是长岛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渔家乐”为代表的休闲渔业,这也就造成了长岛“渔家乐”的繁荣景象 [9] 。而三星级农家乐数量最多说明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是以中档型星级为主,山东滨海城市农家乐缺乏精品、高档型,农家乐同质化现象严重。
第二,山东滨海地区星级农家乐在空间分布上呈明显的不均衡性,地区差异较大。
在烟台长岛、日照山海天形成了高密度集聚分布区,其他区域各星级农家乐次级集聚区分布略有差异。这是因为日照、烟台发展“渔家乐”历史悠久。日照“渔家乐”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王家皂村,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以王家皂村、桃花岛村、任家台村作为代表的日照市“渔家乐”缩影 [9] 。而烟台长岛地区发展“渔家乐”较早,已经形成了以“渔家乐”为代表的休闲渔业。而其他地区农家乐发展较晚,大多农家乐由农户自发经营,千篇一律、缺乏规划与部署,发展速度慢,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
第三,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的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
平坦的地形、优质的沙滩是滨海城市发展农家乐的重要基础条件;便捷的交通尤其是公路系统的“四通八达”为游客出游提供了可能性;政府制定的各种优惠发展政策鼓励农户们参与到农家乐开发中,在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同时又为农户们带来收益,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5.2. 建议
山东滨海城市星级农家乐的地域差异以及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主要受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客源、交通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为此,本研究结合山东滨海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依托“增长极”,带动区域联合发展。
在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初始阶段,可以选择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文化程度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农户进行规划,指导他们参与农家乐开发,成为农家乐开发的开拓者,成为本区域发展农家乐的“增长极”,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农家乐的热情,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10] 。
第二,强化交通线建设,形成“点–轴”式发展。
在农家乐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各级旅游街店以及他们之间的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形成本区域的“点”和“轴”,通过“点–轴”式发展,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最终形成农家乐区域系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农家乐的快速发展 [11] 。
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参与的舒适度。依托政府政策,修建旅游交通通道,完善旅游交通条件 [6] 。
第四,构建产业化发展战略。
对滨海地区农家乐旅游做出整体规划,构建滨海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山东滨海农家乐旅游的整体旅游形象。
第五,开发与保护并重,做到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在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到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的农户适应模式与制度设计研究” (14BGL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