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当前贸易战形势下,大豆贸易作为中美贸易往来的重要一环,不得不做出战略性的调整。研究贸易战形势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大豆贸易相关政策提供思路,并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警,在国际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我们要如何处理好自身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此应对好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李开鹏 [1] 表示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大豆在内的对美反制清单以后,国内大豆及相关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迅速放大,文章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国际大豆的影响,借鉴日德贸易经验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国际大豆的影响,提出通过农产品以及服务贸易对美进行贸易反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深入改革开放三项应对策略。魏浩 [2] 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大豆进口第一大国,其反制美国大豆进口将改变大豆的全球贸易格局。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以及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进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农产品如此,资源能源类产品如此,技术类产品更是如此。徐斯 [3] 通过分析中美大豆贸易的发展情况,关注加征关税对双方产品市场产生的影响。指出大豆作为敏感度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变化会对种植农户、大豆压榨企业产生影响,需密切关注。应加强中美进出口细分产品的分析研究,预判贸易摩擦对大豆产业链的影响,积极稳妥应对贸易摩擦。
贸易战打响之后,我国拟定对美反制清单以来,学者们在贸易战背景下,从价格、关税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选取了2017年度以及2018年度我国大豆进口数据,对贸易战前后我国大豆贸易变化情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做出了更为详尽的分析,更全面,也更具说服力。
2. 2017~2018年大豆进口量描述性分析
2.1. 2017~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不断上涨,大豆进口数量持续增加。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6万吨,价值2769.8亿元,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了13.9%,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我国大豆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及俄罗斯等。如图1可知,2017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5092.73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53%;进口美国大豆3285.54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34%;进口阿根廷大豆658.2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7%。

Figure 1. Proportion of soybean imports from major soybean exporting countries in 2017
图1. 2017年我国从主要大豆出口国进口大豆量占比
大豆需求持续上涨,大豆进口量一路攀升。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占我国整体大豆需求量的85%,2017年,我国大豆产量仅为1420万吨,占比不到我国进口量的15%。大豆需求如此依赖国际市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2017年,全球大豆贸易量约为15,200万吨,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为9556万吨,占比高达63%。其中美国大豆产量11,951.8万吨,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数量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比重为57%,中国市场巨大的大豆需求量促进了美国大豆产业的蓬勃发展,但中国大豆产业却日渐萎靡。
截止到2018年10月,我国2018年大豆进口数量为7696万吨,相较于2017年1月到10月的进口数量7733万吨有所减少。如图2所示,与2017年前十个月相比,进口巴西大豆5662.88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74%;进口美国大豆1657.07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22%;进口阿根廷大豆124.11万吨,占进口大豆总量的2%。贸易战背景下,我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与同期相比,显著减少。

Figure 2. Soybean imports by major importers in 2018
图2. 2018年大豆主要进口国进口量
由图3可知,我国2018年进口巴西大豆由2017年的4622.56万吨增加到了5662.88万吨,增加23%的进口量;美国由2200.39万吨减少到了1657.07万吨,减少幅度高达25%;阿根廷由527.68万吨减少到了124.11万吨,减少了76%;俄罗斯由36.34万吨增加到了65.45万吨,增加了80%。巴西和俄罗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贸易战形势下美国大豆进口量的战略性调整,大大减少了从美国的进口量。阿根廷进口量减少主要是由于阿根廷3月预期成熟的大豆,产量比预期的大大减少,故而中国将国内大豆需求转向巴西,俄罗斯等国。
2.2. 全球大豆定价情况分析
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世界第一,这样一个大豆消费大国,本身的大豆生产能力却如此低下,只能依赖于国际大豆贸易来满足自身的大豆需求。作为头号大豆贸易国,中国本该对全球大豆定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事实却是大豆定价一直采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定价作为参考的基准价,全球贸易大豆的价格,都是参照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形成的。2017年度美国农场的大豆平均价格为9.33美元每蒲式耳(1蒲式耳相当于35.238升),2018年度美国农场的大豆平均价格为9.35美元每蒲式耳。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巴西作为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对大豆定价只能袖手旁观,大豆定价权早已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在当前贸易战的形势下,我国已经意识到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暂时无法避免的大量进口大豆的情况,我国大豆贸易开始走向多元化。全世界60%以上的大豆贸易都在中国,如果在国际市场的大豆贸易规则中能够将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大豆期货合约能够在未来的国际大豆贸易中发挥作用,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具有话语权之后,大豆定价权就将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Figure 3. Soybean imports from major soybean importing countries in 2017 and 2018
图3. 2017及2018年我国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量
2.3. 美国大豆库存量情况分析
近年来,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呈增长趋势。2010/11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660万英亩,2016/17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340万英亩,到了2017/18年度达到了9010万英亩。大豆播种面积的增长,连年的风调雨顺,以及大豆种植科技的进步,导致大豆收成量不断增加。2010年美国大豆的产量为9066万吨,2017年美国大豆产量增至11,952万吨,大豆产量增长了32%。产量大幅增长,且有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要产出国的竞争,使得美国库存连续增长。2017年美国大豆库存为821万吨,2018年由于贸易战的影响,预计库存会超过1200万吨。美国大豆主要出口国及地区为中国、墨西哥、日本、印尼、台湾等。2009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量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55%,2012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量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59%,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量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57%。中国对美国大豆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见一斑,美国大豆出口的头号市场是中国,贸易战必将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大豆进口量,必将使得美国大豆库存量进一步增加,势必引起美国国内大豆市场的不安。
2.4. 贸易战形势下大豆进口量变化情况分析
针对我国大豆贸易现如今的形势而言,大豆需求比较刚性,本不适合用来作为贸易战的反制衡措施。但在2018年四月,为积极应对贸易战,我国仍拟以大豆对中美贸易战进行反制,对美国向我国出口的大豆加增25%的额外关税。由图4可知,与往年同期相比,拟反制措施之后,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明显减少。以2017年作为参照,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77.62万吨,5月进口量为147.02万吨;虽然我国大豆进口量有小幅度的下降趋势,但是8月之后就开始持续上升。反观2018年,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41.89 万吨,比同期增加了36%。拟反制措施之后,5月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急剧下降,只有48.95万吨,此后进口量持续下降,在10月大豆进口量只有6.7万吨,与2017同期132.49万吨相比,减少了近19倍。

Figure 4. 2017-2018 Imports of United States soybean and amount
图4. 2017~2018进口美国大豆量及金额
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量减少,势必会增加从其他大豆出口国的进口。阿根廷3月预期成熟的大豆产量大幅减少,我国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数量相应减少。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则大大增加。由图5可知,2017年5月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量793.81万吨,2018年5月进口大豆量达到了912.38万吨,往后几个月,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与同期相比都在增加。截止到2018年十月,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数量为653.05万吨,而在2017年十月从巴西进口大豆数量仅为337.50万吨,涨幅接近1倍。

Figure 5. Quantity and amount of Brazilian soybean imported 2017-2018
图5. 2017~2018进口巴西大豆量及金额
3. 2017~2018年大豆进口量统计分析
对2017年及2018年的大豆进口量以及进口金额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大豆进口量整体的变化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大豆进口量与2017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说明与往年进口量上升趋势不同 [4] ,2018年大豆进口量呈下降趋势。

Table 1. Analysis of soybean imports and amounts imported
表1. 大豆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分析
对我国从美国、巴西等主要大豆出口国2017年度及2018年度的大豆进口量进行比较,分析贸易战形势下近两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情况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2017年度及2018年度我国从巴西及俄罗斯进口大豆量处于上升趋势,同往年大豆进口量呈上升趋势相吻合。但是从美国与阿根廷进口大豆量则呈下降趋势。在大豆进口量总量呈下降趋势的同时,我国从主要大豆出口国进口大豆情况却大不相同。阿根廷主要是由于3月预期成熟的大豆产量大幅减少,大豆出口量相应减少,我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数量也就随之减少了。但是美国在库存连年增加的情况下,作为大豆主要出口国,我国从其进口大豆数量却减少了,主要原因就是贸易战背景下,我国反制措施施加了压力,使得我国从美国的大豆进口量急剧减少。美国大豆2018年收成颇丰,但是贸易战带来的大豆滞销,加剧了美国豆农的库存压力,中国大量减少从美国的大豆进口量,美国大豆市场面临空前的压力。

Table 2. Analysis of soybean imports from major exporting countries
表2. 主要出口国大豆进口量分析
4. 结论及建议
我国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1995年仍是大豆净出口国,如今,我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进口量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大豆产量却不容乐观,大豆需求极度依赖国际市场供给。贸易战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改变大豆贸易过度依赖进口对我国大豆市场自身发展的不利局面,使国内大豆市场能够有相对健康、公平的成长环境。
改变我国大豆极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重中之重就是提升我国自身供给大豆的能力,也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尽可能地减少进口量。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大豆种植面积的合理增加,种植技术的提高,都能大大提升我国大豆的产量,减少我国大豆市场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在当前贸易战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将大豆进口集中在几个国家不利于我国国内大豆市场的稳定。我国大豆贸易开始走向多元化,除了从几个主要的大豆出口国进口大豆以外,要增加如俄罗斯等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大豆贸易的多元化,更利于我国大豆市场的稳定。
大豆定价权是关键。全世界60%以上的大豆贸易都在中国,国际市场大豆贸易规则如果能将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大豆期货合约能够在未来的国际大豆贸易中发挥作用。凭借中国大豆贸易占世界大豆贸易的比重,在不久的将来大豆定价权就将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使中国大豆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良好环境。
中国市场是美国大豆贸易的主战场,贸易战必将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大豆进口量,美国大豆库存会进一步增加,势必引起美国国内大豆市场的不安。加增关税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对美国的进口量才能起到实质性的震慑作用,让美国看到我们应对贸易战的决心,打好贸易战,为今后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作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