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亚健康人群的上升,人民群众对健康维护及改善需求的日益增长,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并且帮助人们建立起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摆脱亚健康状态,提升健康水平。中医健康管理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等核心理念,结合健康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的方法,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规律、数量关系,以及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的某些规律、特征和结构的一门科学 [1] 。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近年来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了解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使用主题词“中医”并含“健康管理”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收录开始至2018年6月。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研究人员首先对文献标题、关键词进行逐条阅读,必要时对摘要、关键词和全文进行阅读,遵循以下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纳入标准:所有我国大陆发表的中医健康管理相关的文献,重复文献仅算一篇;排除标准:与本研究无关、资讯报道、科普文摘、知识简介、征文通知、会议论文及一稿多投的文献。
2.3. 数据处理
将检索结果全部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管理。根据分析需要及文献的数据信息,预先建立Excel数据表,内容主要包括:发文年份、发文数量、文献地域分布及高产机构、文献期刊分布及被引情况、著作者合作撰文情况、文献基金资助情况、文献关键词频次分布情况。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根据预先建立的Excel数据表对纳入文献提取所需数据,再进行交叉核对,对结果进行统计。
3. 结果
本次共检索到1478篇文献,其中896篇来自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582篇来自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剔除无效文献后,最终获取有效文献328篇,其中期刊论文300篇,学位论文28篇。
3.1. 文献量信息统计分析
文献量信息统计分析是统计某领域在某一时段发表文章的数量,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发展趋势以及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 [2] 。328篇中医健康管理文献发文年份分布见图1。2006年开始,有相关文献刊出;2006~2010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这一阶段发文量较少,总量仅为30篇,占发文总量的9.1%;2011~2018年发文量快速增长,发文总量为298篇,占文献总数的90.9%。
累计发文量是发文量增长规律的重要体现,2006~2018年累计发文量见图2。图2表明,累计发文量呈J型增长。曲线整体呈增长趋势,且未转化为逻辑曲线增长模式,即对中医健康管理的研究尚未达到成熟稳定期。发文数量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06~2010年,累计发文量呈一字型增长,这一阶段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较少;增长阶段:2011~2018年,累计发文量以指数形式快速增长,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Figure 1. Annual distribution of papers
图1. 论文量文献年份分布

Figure 2. Cumulative number of papers issued
图2. 累计发文量
3.2. 文献地域分布及机构
机构论文数量可以揭示科研产出的空间分布,体现机构的科研活跃度,评判机构的科研水平 [3] 。本研究对机构认定遵循同单位不同院系、科室归入同一机构、单位更名归入同一机构、单位与下属法人单位分别计算机构的原则统计 [4] 。根据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划分行政区域 [5] 。发文情况如下:华北83篇、华东120篇、华中45篇、西南13篇、华南63篇、东北12篇、西北6篇、海外1篇。参与发文的机构共计217家,发文篇数排名在前10位的机构发文情况见表1。

Table 1. Status of agency communications
表1. 机构发文情况
3.3. 文献期刊分布
300篇期刊论文分布在145种中文期刊,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文献19篇,占总文献数量6.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文献83篇,占总文献数量27.67%;普通期刊收录文献198篇,占总文献数量的66%,文献发表期刊收录数据库分布见图3,发文数量在5篇以上的期刊见表2。
3.4. 著作者合作撰文情况
中医健康管理研究的328篇文献均提供有作者,作者总数为899人,每篇文章作者最少为1人,最多为11人,其中110篇文章是由作者独立撰文完成,文献合作度为2.74 (899/328),即每篇文章平均由2~3人合作完成,低于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的3.43的指标 [6] ,表明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研究方面的

Figure 3. Distribution pie chart of published journal database
图3. 发表期刊收录数据库分布饼图

Table 2. Publication of TCM health management literature in periodicals
表2. 中医健康管理文献在期刊发表情况
文献合作度比较低。218篇文章为2人及以上合作完成,合著率为66.46%,低于自然科学论文的平均合著率 [6] 。本研究中328篇文献的作者不同合著类型情况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authorship types in 328 articles
表3. 328篇文献的不同合著类型的发文量比较
3.5. 文献基金资助情况
统计显示,在纳入的328篇文献中,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数为114篇,占总文献量的34.76%。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有39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8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论文7篇;地市级基金资助论文55篇,科研院所资助论文4篇,高等院校资助论文13篇,国际机构资助论文1篇,其他资助论文2篇。从时间上看,年份跨度为2007~2017年,基金论文比重在2007年最小为1.75% (2篇),2016年最大为30.7% (35篇),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3.6. 文献关键词频次分布
文献的关键词可以从一个高度概括的角度反映研究的内容,通过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研究的聚焦点,是判断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 [7] 。328篇文献共涉及720个关键词,剔除“中医健康管理”等相近关键词后,对词频 > 1的65个关键词进行归类合并,截取词频不小于5的10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占全部关键词的18.2%,关键词分布情况见表4。
4. 讨论与建议
4.1. 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发展态势良好,地域分布不均衡
通过分析论文的年代分布可以反映科技文献的产出随时间推移情况,是研究科技文献增长规律的基础 [8] 。从图1文献数量的分布可以看出,自2006年起,中医健康管理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稳中有升,尤其在2013年后中医健康管理相关研究增长幅度较大,75.3%的文献出现在2013年之后,分析原因可能与国内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有关。2013年至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颁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9] [10] ,要求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要求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说明这些国家政策性文件的发布对中医健康管理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引发了国内学者对中医健康管理研究等方面的思考。通过对发表地域的统计可以看出,全国有26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中医健康管理的研究,说明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中医健康管理已经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华东发文最为活跃,华北、华南次之。机构排名也显示目前中医健康管理的文献发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直辖市,除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地区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关,而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落后的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各发文1篇,全国各地区中医健康管理的研究极不平衡,应引起国家及地区卫生部门的重视和思考。
4.2. 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研究文献质量较低,期刊分布分散,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研究发现,国内关于中医健康管理的300篇期刊文献,有19篇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占总文献数量6.3%;而发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期刊,仅有两种属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由此可见,国内高质量的中医健康管理文献较少。期刊因其时效性强,因此学术科研成果往往最先发表在期刊上,通过分析期刊,可以了解该学科涉及的主要期刊以及核心期刊群,进而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11] 。本研究中328篇文献分布在145种中文期刊,刊文量从1~14篇不等,其中载文量在5篇以上的期刊有:《中医药管理杂志》、《中医药导报》、《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卫生产业》、《光明中医》、《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中医临床研究》、《内蒙古中医药》、《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0种中文期刊。10种期刊载文量共81篇,占文献总量的24.7%。上述说明10种期刊仅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不到四分之一的信息量,因此,提示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相关研究的发文期刊分布较为分散,研究领域核心期刊群尚未形成。对899名作者进行分析,发文1篇的作者为672人,占74.75%,发文2篇及以上者仅有98人,占10.9%,提示作者分布较为分散,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在表3文献的合著类型中,合作撰写的论文141篇,文献合著率为81.50%,其中“同单位合著”文献数量为148篇,占合著类型的45.12%。建议相关研究人员加强多层次、跨单位、跨地区的合作性研究,使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得到深入可持续的发展。
4.3. 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基金支持力度较大,研究内容以治未病和中医体质辨识为主
基金论文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资助而产生的研究论文,其产出能力、资助规模、资助渠道,通常代表着一门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科研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 [12] 。通过对基金论文的统计可以看出,328篇文献中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数为114篇,占总文献量的34.76%,基金资助论文数量较少;从基金资助类别看,目前主要来源于国家级、地市级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基金,资助来源较广,说明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重视,研究者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由量变向质变演进。本研究关键词分布基本表明我国中医健康管理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医治未病、中医体质辨识、慢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等。邓翠丽等 [13] 研究表明,运用中医体质及养生学原理和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提供辨体调养的个性化方案,包括辨体施膳、辨体养神、起居调摄、运动养生等健康计划,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黄守文 [14] 在分析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如完善运行和管理机制、建立人才队伍的培养模式、构建传播平台和增加资金投入等。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采用“大云移物”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研发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已逐渐成为热点研究方向。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中医健康管理文献的分析,反映中医健康管理研究已受到社会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年来文献数量增长幅度及基金支持力度较大,在治未病、中医体质辨识、慢病健康管理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但仍存在地域、作者机构分布不均衡、文献质量较低、期刊分布分散、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深度不够、跨机构合作不足等问题。建议相关研究学者在健康中国的“大健康”视野下,加强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医健康管理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中医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