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ciss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out College Students
摘要: 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恋特质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现有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有的研究只探讨了自恋的某几个方面,而有的研究者在其研究中并没有对被试的自恋人格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郑涌和黄藜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和郑日昌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24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大学生的自恋人格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进而对自恋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无极端现象出现。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上、科目上以及大学生自恋人格在年级上、科目上的差异不显著;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年级上以及大学生自恋人格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 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性自恋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隐性自恋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弱。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a growing body of studies begin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hurdles yet to be overcome. Some researches did not cover all aspects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while some studies did not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 this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and then to verify their relationship. 249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to perform questionnaires about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are in the medium rang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rade, while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nder.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文章引用:贾砚璞, 丁书英 (2019).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心理学进展, 9(3), 576-584.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3072

1. 问题提出

1.1. 自恋

自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爱恋上了自己,核心的特点为自我夸大(郑涌 & 黄藜,2005)。但到目前为止,自恋尚无一个明确且统一的定义。1898年,Havelock首次提出自恋一词(Rosenthal & Pittinsky, 2006)。弗洛依德在1914年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并将自恋归于精神分析范围(吴芸杉 & 张进辅,2010)。随后,不论是临床领域的病态自恋还是非临床领域的自恋人格,都受到研究者极大关注。随着对自恋问题的深入研究,自恋是一种人格特质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他们认为没有绝对的自恋和非自恋之分,每个个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恋,只有处在极端水平上的自恋才是病态的自恋,但这种病态自恋所占的比例很小。因而自恋是一种综合化的人格构造。这种人格构造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自身,具有自我夸大、自我优越性、自我爱恋等特点(丁书英, 毕重增,& 刘凯歌,2017)。

目前,被学术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自恋结构有两种:一种是自恋的“连续体说”,另一种是自恋的“两形式说”。自恋的连续体说:自恋是一个连续体,没有绝对的自恋和非自恋之分,每个个体都有不同水平的自恋倾向;中等水平的自恋是常态的自恋,处于极端水平的自恋才是病态的自恋。这种观点主要依据个体在自恋人格问卷上的得分分布状态——从高到低,呈现连续的分布状态,自恋的两端分别是健康的自尊和自我机能的失调。自恋的两形式说:1991年,Wink将自恋分为隐性自恋和显性自恋。Wanton和Rathvon等人对两种类型自恋的异同进行研究。国内郑涌和黄藜(2005),也把自恋分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两者包括的维度:权欲、优越感、特权感、自我钦羡、易感质。其中权欲和优越感是前者特有维度,易感质则是后者特有维度,特权感和自我钦羡是两者共有维度。郑勇等人研究发现:显性自恋和乐观、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健康的指标变化趋势一致,与抑郁、焦虑、敏感等心理异常症状的变化趋势相反,隐性自恋则与心理异常症状变化趋势一致(郑涌 & 黄藜,2005)。

国内外研究者就自恋进行了大量研究。美国心理学家Campbell研究自恋与恋爱关系表明了自恋与恋爱质量和恋爱幸福感关系密切(Campbell, 1999)。Rose在2002年探究两种类型自恋和幸福感关系,发现显性自恋者的幸福感水平高,而隐性自恋者的幸福感较低,并认为是自尊水平的不同导致了此种结果。国内王晓明和孙莎莎等人对自恋、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自尊在隐性自恋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是对先前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王晓明 & 孙莎莎,2014)。黄藜等人研究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显性自恋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症状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黄藜,2004),这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及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曾欣虹的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关系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积极完美主义与显性自恋关系显著,而消极完美主义与隐性自恋关系显著(曾欣虹,2012)。孙璐以及杨良群、陈彦宏研究认为:大学生隐性自恋与恋爱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隐性自恋越明显,大学生获得的恋爱满意度越低(孙璐,2010)。尚修芹等人发现,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产生不同类型的自恋。父母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显性自恋人格的形成关系更为密切。这对于探讨自恋人格障碍的形成以及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推进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尚修芹,2006)。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个体更加关注自身及自我实现,自恋人格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2.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也被称为社会适应性或社会适应行为。到目前为止,社会适应能力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Leland和Cone将社会适应定义为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并形成不同的心理适应状态,强调两者间交互作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朱智贤则定义为个体的社会适应就是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张春兴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调整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以符合社会要求的标准和规范,从而与社会形成和谐关系……因此,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使自己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标准,从而自己与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不断调试自己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就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宋之帅、冯兰等人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相关,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宋之帅,尚广海,& 冯兰,2014),为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理论基础。郝宗英对情绪智力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各因素及总分存在正相关关系,个体的情绪智力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郝宗英,2012)。卓兰芳和汪秀英研究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力的关系,研究发现:查阅资料、上网聊天等合理使用网络的方式有助于社会能力的提高;使用网络摆脱烦恼或逃避不良情绪的病理性的网络使用方式则会损害社会适应能力,即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卓兰芳 & 汪秀英,2008)。这有利于引起社会对个人网络使用方式的重视与正确引导,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张译允研究发现:师范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越强,社会适应能力也越强(张译允,2010)。吴城城研究发现,团队合作学习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郭英和陈李笑对中职生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如下: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特质关系密切,社会适应能力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郭英 & 陈李笑,2013)。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个体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对于个体自身的完善、还是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1.3. 自恋与社会适应能力

国内外存在一些自恋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周晖、张豹等人探讨了中学生自恋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恋与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良好变化趋势一致,自尊在两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周晖 & 张豹,2009)。姜红梅和于红军研究自恋人格、社会适应和自尊关系,研究发现:社会适应在自恋和自尊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社会适应对于提升具有自恋人格个体的自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姜红梅 & 于红军,2015)。虽然这些研究都表明了自恋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周辉等人的研究中采用的自恋量表为其自编的非临床人口的自恋人格问卷,其中只测量了被试的显性自恋,并没有对自恋的各个侧面进行考察;另外,周辉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那大学生的自恋是否也呈现同样的特点呢?又由于大学生涵盖不同学科,那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的自恋又是否存在差异呢?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在姜红梅等人的研究中,虽然既包含了显性自恋又包含了隐形自恋,但并没有考察大学生自恋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我们不清楚大学生的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年级以及学科上是否存在差异。

因此,基于以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适用于中国人的自恋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施测,旨在探讨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不同性别、年级以及学科上的特点,并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以下假设:1)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无极端现象出现。2)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年级、科目上存在显著差异;3) 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性自恋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隐性自恋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弱。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择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共249名。其中男生104人;文科79人;大一73人,大二61人,大三69人,大四46人。

2.2. 研究工具

自恋人格量表:由西南大学郑涌和黄藜在2005年编制,问卷包括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两个分量表。显性自恋分量表包括30个题目,隐性自恋分量表包括15个题目。两个分量表有7个重复题目,故最终呈现28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的方法。量表维度:权欲、优越感、特权感、自我钦羡、易感质。其中权欲和优越感是显性自恋量表特有维度,易感质则是后者特有维度,特权感和自我钦羡是两者共有维度。显性自恋人格问卷α系数为0.832,分半信度为r = 0.705;后者的α系数为0.770,分半信度为r = 0.606。已被心理学界学者认可和使用,信效度良好。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由郑日昌编制(1999年),共有20个题目。量表有三个维度: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采用三点计分方法,有反向和正向计分题目,奇数题为正向计分,依次记1,2,3,偶数题为反向计分,依次记3,2,1;以总分来表示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该量表a为0.702,信效度符合要求。

2.3. 施测方法

由于研究涉及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因此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发放问卷。在各个年级不同班级的课间时间发放问卷,主试宣读指导语并告知填写注意事项,另外强调保密性原则,使其放心填写。被试填写问卷时,如果有疑问,主试给予详细解答。填写时间为25分钟,时间到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

2.4. 数据处理

运用spss20进行分析。采用描述分析法,探讨自恋人格、社会适应能力总体特点;对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关系进行分析时,采用双变量皮尔逊相关分析法。

3. 结果

3.1.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总体特征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平均分处于分数中间位置(量表得分范围在28~140之间),无极端值出现,显性自恋高于隐性自恋的平均值,见表1

Table 1. The descri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rcissistic

表1. 大学生自恋人格总体描述性统计结果

注:N代表样本容量,MIN代表最小值,MAX代表最大值,M代表平均数,SD代表方差,*代表在0.05水平上(双侧)差异显著,**代表在0.01水平上(双侧)差异显著。另外,由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都包括特权感和自我钦羡两个维度,有重复题项,为使研究结果更加明朗化,本研究只对隐性自恋中的权欲、优越感维度及隐性自恋中的易感质维度进行探讨。

3.2.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差异检验

首先,本研究想检验不同性别、年级、学科背景的学生的自恋人格是否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恋人格总分、显性自恋、隐性自恋、权欲、优越感、易感质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性别上,大学生自恋人格总分、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存在显著差异,权欲、优越感、易感质维度男女得分也存在明显差异,即男生在各项上的得分均高于女性(如表2)。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恋人格总分、显性自恋、隐性自恋、权欲、优越感、易感质维度进行了F检验。结果发现,在年级上不存在差异,P > 0.05 (如表3)。最后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科目方面,自恋总分、显性自恋、隐性自恋虽有差异但不显著,权欲和优越感维度在科目上差异也不显著,P > 0.05。而易感质维度在科目上差异显著,且理工科学生的自恋水平无论是在总分还是在各维度上均高于文科,p = 0.026 (见表4)。

Table 2.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narcissistic

表2.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性别差异

Table 3. The grade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narcissistic

表3.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年级差异

Table 4. The subject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narcissistic

表4.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科目差异

*:p < 0.005。

3.3.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特征

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得分处于分数中间位置(量表得分范围在20~60之间),并且无极端值出现,见表5

3.4.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检验

首先,本研究想检验不同性别、年级、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

Table 5. The descri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表5.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描述性统计结果

性别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男女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差极小,P > 0.05 (如表6)。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F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四社会适应能力最高(如表7)。最后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s,在科目方面,社会适应能力在文理科上存在一些差异,文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稍高于理工科,但总体差异不显著(见表8)。

Table 6.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表6.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Table 7. The grade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表7.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年级上的差异

Table 8. The subject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表8.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科目上的差异

3.5.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最后,本研究要探讨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变化趋势一致,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隐性自恋与社会适应能力变化趋势相反,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非常明显;其中显性自恋中的权欲和优越感维度与社会适应能力也存在正相关关系,隐性自恋中的易感质维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见表9

Table 9.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narcissistic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表9.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p < 0.01。

4. 讨论

4.1.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总体特征及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无极端现象出现。这印证了本研究的前提假设及正常状态下的自恋是一个连续体,并没有绝对的自恋与不自恋之分,只有自恋水平高低之分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所包括的维度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人认为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及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与信任高于女性,男性的成长自然存在些优越性,可能会增强获得权力和特权的欲望,且这些正是自恋人格所包含的维度。由此看来,自恋人格在科目上存在的微小差异的原因即理科生自恋水平稍高于文科生,原因也可能如以上所述,因为研究发现理工科多为男生,文科多为女生。与周辉研究不同的是,其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自恋存在年级差异,而本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恋人格在年级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有研究表明个体在童年中晚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恋,在青少年期其自恋水平没有明显变化(Barry & Lee Rowland, 2015; Trzesniewski, Donnellan, & Robins, 2008)。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学生的自恋存在年级差异,而本文大学生的自恋却没有存在年级差异。

4.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特征及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

同自恋人格一致,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无极端现象出现。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是个体生存生活的必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尤为重要,而这些都属于社会适应能力范畴。大学阶段的个体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更应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各种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促使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会过低;由于涉世未深,受外在环境因素制约,因此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并不能达到很高水平,因此适应力中等水平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发现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略高于其他年级同学,可能是因为大四同学大部分已迈入社会实习工作以及大学四年的自身经历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4.3.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变化趋势一致,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隐性自恋与社会适应能力变化趋势刚好相反,即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非常明显。有研究证实显性自恋的个体拥有高自尊,自我扩张,自信程度较高,社会适应能力较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而隐性自恋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表现出更多的自卑,这种人格特征下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较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特权感和优越感是显性自恋所包括维度,与显性自恋一致,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易感质是隐性自恋所包括的维度,与隐性自恋一致,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

4.4. 不足及展望

由于理论实践经验不足,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 研究变量方面,本研究只选取了两个变量且只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并未深入探讨是否有其他中介变量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对影响两者关系的其他变量进行探讨。2) 研究工具上,研究工具单一,仅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结果,存在主观性。今后研究可以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等方法,更好的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3) 样本选取上,样本容量选取较少且取样范围只是同省的三所学校,研究结果的推广程度较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容量和取样范围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推广度。

4.5. 教育意义

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本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教育意义:1)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启示教育工作者们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给予不同的关注,这种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会更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本研究另一个重要结论是大学生的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隐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如果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话,那他们的自恋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但这一结论需要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明。

5. 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自恋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无极端现象出现。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上、科目上以及大学生自恋人格在年级上、科目上的差异不显著;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年级上以及大学生自恋人格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 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性自恋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隐性自恋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弱。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曾欣虹(2012).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的关系研究. 安康学院学报, 24(2), 27-30.
[2] 丁书英, 毕重增, 刘凯歌(2017). 公共型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14(4), 27-31.
[3] 郭英, 陈李笑(2013). 中职生人格特质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 教育学术月刊, No. 6, 54-58.
[4] 郝宗英(2012).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荆州: 长江大学.
[5] 黄藜(2004).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6] 姜红梅, 于红军(2015). 大学生自恋人格、社会适应和自尊关系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No. 7, 136-139.
[7] 尚修芹, 洪何露, 张燕(2006).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6(5), 366-368.
[8] 宋之帅, 尚广海, 冯兰(2014).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实证研究. 福州大学学报, 28(5), 80-84.
[9] 孙璐(2010). 大学生隐性自恋及其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10] 王晓明, 孙莎莎(2014). 大学生自恋、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35(1), 123-132.
[11] 吴芸杉, 张进辅(2010). 自恋研究概述.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7(2), 85-87, 89.
[12] 张译允(2010). 师范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8(6), 709-712.
[13] 郑涌, 黄藜(2005).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 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 心理科学, 28(5), 1259-1262.
[14] 周晖, 张豹, 郑珊珊(2009). 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1), 41-45.
[15] 卓兰芳, 汪秀英(2008). 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4(3), 292-293.
[16] Barry, C. T., & Lee-Rowland, L. M. (2015). Has There Been a Recent Increase in Adolescent Narcissism? Evidence from a Sample of At-Risk Adolescents (2005-2014).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7, 153-157.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5.07.038
[17] Campbell, W. K. (1999). Narcissism and Romantic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1254-127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7.6.1254
[18] Rosenthal, S. A., & Pittinsky, T. L. (2006). Narcissistic Leadership. Leadership Quarterly, 17, 617-633.
https://doi.org/10.1016/j.leaqua.2006.10.005
[19] Trzesniewski, K. H., Donnellan, M. B., & Robins, R. W. (2008). Do Today’s Young People Really Think They Are So Extraordinary? An Examination of Secular Trends in Narcissism and Self-Enhance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181-188.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2008.0206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