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专业承诺的概念最先是源自于学者们对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进行的一些探讨,组织承诺最先是由贝克在1960年提出的,Lachman和Aranya指出专业承诺表明认同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或目标并表现为自己愿意为了目标而奋斗前进,并将其作为自身的追求(Lachman & Aranya, 1986)。后来Meyer, Allen, & Smith (1993)通过对前人提出的专业承诺的理论模型发展继承,提出了如今最为认可的情感、规范和继续承诺三维度论(Meyer, Allen, & Smith, 1993)。而国内最早关于专业承诺的研究是源于连榕等人,他们通过对比国外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的定义从而提出了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概念,即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连榕等,2005)。
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水平是反映大学生学习心态的不可或缺的评估标准(王亚琨等,2011),针对大学生专业承诺问题普遍的现象,展开对大学生目前所处专业承诺及学习倦怠水平的调查,对不同年级和性别以及不同学科分类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和专业承诺水平进行分析找到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帮助指导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感,提升对专业认可程度,从而提高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进而帮助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运用量表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燕山大学的不同年级、学科和性别的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水平展开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了289份,回收率达到了96%,其中男性136人(47.0%),女性153人(52.94%),文科111人(38.41%),理工114人(39.45%),术科64人(22.15%),大一79人(27.34%),大二57人(19.72%),大三82人(28.37%),大四71人(24.57%)。
2.2. 测量工具
采用的《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是由连榕编制,题目数27,该量表的维度共有四个即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量表为5级评分制,Cronbach a系数为0.927,信度和效度指标较为良好。
同时采用连榕、杨丽娴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题目数20,该量表的维度共有三个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此量表是5级评分制,Cronbach a系数为0.865,信度和效度指标较为良好。
2.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专业承诺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3.1.1.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描述统计
正如表1,大学生专业承诺在得分上总体表现为良好,均值达到了3.24 (中间值为3),分维度规范承诺均值明显高于专业承诺的均值水平。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表1.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描述统计
3.1.2.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性别差异
正如表2所示,专业承诺在性别水平上有差异,但并不显著(P > 0.05),但分维度规范承诺上还是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而在继续,理想和情感承诺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着显著差异(P > 0.05),女生在专业承诺以及各分维度均值水平上得分均高于男生。

Table 2. The t-test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表2. 大学生专业承诺在性别上的差异T检验
3.1.3.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年级差异
正如表3所示,对专业承诺的年级水平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专业承诺四个维度在年级的均值比较中略有不同,但各维度在年级水平上的F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中大三年级的专业承诺水平在均值上较其他三个年级呈现较大差异。

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grade class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表3. 大学生专业承诺在年级分类上的方差分析
3.1.4.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专业分类差异
如表4所示,对专业承诺的专业分类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专业承诺的四个维度在专业分类的均值比较中略有差异,但各维度在专业分类水平上的F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中文科的专业承诺水平在均值上较其他两个专业呈现较高状态。

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in professional classification
表4. 大学生专业承诺在专业分类上的方差分析
3.2. 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如表5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他们二者的各个分维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P < 0.05)。其中,学习倦怠的分维度成就感低与专业承诺的所有维度均达到显著的负相关(P < 0.01),情绪低落与专业承诺中除组织承诺外的其他三个维度均达到显著负相关(P < 0.01);情感承诺这个维度与学习倦怠的所有维度均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P < 0.01),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在除行为不当的学习倦怠其他分维度上均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P < 0.01)。

Table 5. The correlation matrix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learning burnout dimensions
表5. 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各维度的相关矩阵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3. 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如表6所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与情绪低落存在显著的多重线性关系。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可以显著预测情绪低落这一维度(R 2 = 0.174);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可以显著预测行为不当这一维度(R 2 = 0.111);可解释的变异量达到了22.1%,这说明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可以显著预测成就感低这一维度(R2 = 0.221)。

Table 6.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o learning burnout
表6. 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特点
研究表明(表1),专业承诺水平超过均值,总体来看较为良好。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情感认可度较好,并且主要表现在认同所学专业的规范,继续学习自己的专业是出于对自己选择的专业负责任的考虑即规范承诺上。
男女生在总承诺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规范承诺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在专业承诺得分上,女生均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连榕在对性别这个被试特征分析时得出大学男生在理想承诺上好于女生(连榕等,2006),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相较于男生表现出更高的专业承诺的水平,这可能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社会期望,不仅是学校规则的遵守者,在专业技能,就业,工作水平方面也对女生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要求反映在专业承诺水平上表现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得分对比以往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专业承诺在年级和专业分类上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专业承诺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从总体来看,大三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最高,表现为除组织承诺外的其他三个维度上均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在规范承诺上大一年级得分最低。近年来考研热度逐年增加,大三是一个转折点,面临就业跟考研的抉择,选择考研就意味着专业技能素养等方面的提高,这一要求就需要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认可度必须跟上投入度,即从另一方面来说提升了专业承诺的水平。文科的专业承诺水平较其他两个专业呈现较高状态。文,理科学生在继续和规范承诺维度上相较于术科学生得分较高。理工科学生在理想承诺上高于文科,术科学生。
4.2. 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学习倦怠的概念是源于人们是对“职业倦怠”的研究,Freudenberger等率先将“职业倦怠”引入了心理研究的领域,他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于个体一直工作却无法释放压力,身心俱疲的状态(Freudenberger & Richelson, 1980)。随着课题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高校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职业倦怠的相似症状。杨丽娴在对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它们是呈负相关,回归分析后进一步表明情感承诺这个维度对学习倦怠影响最大(杨丽娴,2004)。Matti Kuittinen & Matti Meriläinen (2011)在对芬兰的大学生进行研究时也发现了在总的学习倦怠水平上,45%的受访者会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但商业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Kuittinen & Meriläinen, 2011)。国内学者们也开始对学习倦怠关注起来,连榕等人对学习倦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学习倦怠指的是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连榕等,2006)。
本研究在对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相关矩阵进行探讨时,发现专业承诺的分维度情感承诺这一因子与学习倦怠的各维度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 < 0.01),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即情感承诺可以预测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当前考研热度的提升,多数学生面临专业选择时仍是坚持学习所学专业,表现在投入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完成后所带来的学业成就感,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个体的情感需求,表现在专业承诺上就是情感承诺水平的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倦怠水平。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改变个体的行为,使得大学生投入更多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关系,对它们二者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专业承诺的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这两个分维度是学习倦怠极其重要的预测变量,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这两个维度得分越高,学习倦怠水平就越低。继续承诺主要表现在学生出于自身能力,就业前景,经济方面等因素考虑仍愿意继续留在本专业进行学习,这些实际因素决定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投入度,投入度越高,相应的继续承诺,情感承诺水平越高,学习倦怠就会越低。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主要表现在在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上,从而使得他们倾向于继续学习、从事专业研究,但并不能很好的达到对所学专业的理性认知。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1) 大学生专业承诺所达到的水平不高。2) 在性别水平上,专业承诺和分维度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和专业分类水平上,专业承诺都未达到显著差异;学科分类上,文科,理科的学生专业承诺水平高于术科。3)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各维度上均呈显著负相关。4) 专业承诺可以负向预测学习倦怠。5) 学习倦怠的产生关键在于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具有清晰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