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作为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以不完全可逆的持续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其主要特征,多与肺部接触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所引起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目前COPD虽然可以进行预防与治疗,但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于COPD稳定期的治疗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活动能力等,做到早治早防,降低其致死、致残率。2013版诊治指南 [1] 提出,对COPD稳定期的患者实行教育和管理,包括戒烟、缩唇锻炼、远离吸入性粉尘烟雾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及对疾病的处理能力,配合管理、加强预防,维持疾病的稳定;药物治疗主要有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药、激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以上药物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也能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根据2011版中医诊疗指南 [2] ,对于稳定期的治疗,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及急性加重的减少方面疗效较单纯西医药治疗好。紫金牛、铁扫帚是贵州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苗族止咳化痰平喘民间验方中的主要药物。使用苗药紫金牛、铁扫帚煎剂对COPD稳定期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证患者进行治疗,评判苗药紫金牛、铁扫帚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苗药的推广及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本研究所收集病例均来自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好转出院后的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证病例68例。
2.2. 药物来源
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均从贵阳市太升中药批发市场购买,由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统一进行煎制或由病人自行进行煎煮。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 50 µg/250 µg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2.3. 诊断标准
2.3.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肺功能分级及稳定期COPD综合评估分组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1] 的标准。
1)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2) 体征:视诊见桶状胸、呼吸浅快、缩唇呼吸等;触诊双侧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等;听诊呼吸音低,呼气延长,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
3) 病史:吸烟史、有害物质接触史、呼吸系统疾病史、家族史及发病年龄和好发季节等。
4) 肺功能显示具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 < 0.70)。
5) 胸部X线检查示慢支炎、肺气肿体征。
2.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COPD稳定期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证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2] 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 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主症: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盗汗。
次症:口咽干燥,痰少色白质粘,咳痰不爽,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等。
舌象:舌质暗红、紫黯或有瘀斑,苔少或薄腻。
脉象:脉细涩。
诊断:①喘息、气短,动则加重;②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③易感冒;④腰膝酸软;⑤头晕或头昏,耳鸣;⑥痰少色白质粘,咳痰不爽;⑦盗汗;⑧手足心热;⑨唇甲紫绀,面色青紫;⑩舌质紫暗,苔少或薄腻,脉细涩。具备①、②、③中2项 + ④、⑤中1项 + ⑥、⑦、⑧中2项+⑨、⑩中1项。
2.4. 纳入标准
1) 符合COPD西医诊断标准,COPD综合评估为B组。
2) 中医辨证符合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证候。
3) 目前处于临床稳定期。
4) 年龄在45~85周岁之间。
5) 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5. 排除标准
1) 年龄 < 45周岁或 > 85周岁。
2)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3) 合并哮喘、支扩、结核或者呼吸系统其他原发严重疾病者。
4) 合并肿瘤及严重脑、肾、心、消化、血液系统或其他疾病者。
5) 近1月内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或服用其他中药者。
6) 各种精神病及痴呆患者。
7) 怀疑或确有严重饮酒史、药物滥用史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8) 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9) 不愿意参加研究者。
2.6. 剔除及终止标准
1) 用药过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
2) 试验期间发展为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者。
3) 参与研究期间并发严重疾病者。
4) 依从性差,不遵医嘱用药,不按时用药或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及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1] 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指导管理和治疗,嘱其戒烟、远离烟雾和职业暴露环境、加强体育锻炼等。西药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50 µg/250 µg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60泡/盒,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日早晚各1次。苗药治疗组予苗药紫金牛、铁扫帚煎剂口服,每次100 ml,每日3次,饭后1小时服用,同时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日1次。教导病患正确使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后,温水漱口。两组患者均以12周为疗程,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为两组患者建立COPD健康管理档案,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病程、吸烟史、住址等一般资料,定期随访。
3.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2.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分别于就诊时、治疗12周后对患者中医主、次症(喘息、气短、乏力、自汗、咳嗽、咳痰、易感冒、腰膝酸软、口唇紫)积分各进行一次量化评估,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来评判中医证候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量化评分标准,症状按照线性量法,按4分制:正常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3分,进行评分。
3.2.2. 肺功能
使用我科意大利科时迈肺功能诊断仪测定入选患者的—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FEV1%预计值。测定时间为就诊当天、治疗12周结束后当天肺功能指标,观察患者FE1/FVC%和FEV1%预计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此评判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情况。
3.2.3. CAT评分
分别于就诊入组当天及治疗12周结束当天对患者进行CAT评分,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CAT评分变化对COPD患者进行症状评估,以此来评估其生活质量的改善。CAT分值处于0~40分范围,0~10分为“轻微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21~30分为“严重影响”,31~40分为“非常严重影响”。整个问卷由患者本人独立完成,经检查无漏答当场收回。
3.2.4. 六分钟步行试验
在治疗前后分别让每位受试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嘱患者在试验前2小时内勿做剧烈运动,选一段长约40 m且无人干扰的病房走廊标定起始点和折返点,保证走廊的空气流通,测试前告诉患者尽可能快速行走,必要时自行调慢速度或稍事休息(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喘促等应立即停止测试),测试全程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记录患者六分钟的步行距离(6MWD)及SPO2下降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D及测试过程中SPO2下降值变化评价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步行距离与运动耐量、心肺功能呈正比关系,以300、375、450米为分界分为I-IV四个等级。
3.3. 疗效评定标准
3.3.1. 一般疗效评定标准
本研究综合肺功能、CAT评分、6MWD、SPO2下降值等综合评价患者的总体疗效及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等。
3.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要求采用尼莫地平法。见表1。

Table 1. 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
表1. 疗效评判标准
疗效积分% = (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 100%。总有效率/% = (临床控制人数 + 显效人数 + 有效人数)/总人数 × 100%。
3.4. 安全性评价
记录研究期间因用药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使用不良反应观察表,记录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名称,开始发生时间及日期,结束时间及日期,不良事件严重程度,针对不良事件是否采取措施,对研究药物的影响,与研究药物的关系,所发生不良事件的结局,患者是否因此次不良事件退出试验等。
3.5. 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统计用
表示,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烟龄及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的组间比较根据正态与否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之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根据差值正态与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性别、职业等计数资料比较用c2检验,等级资料:如中医证候疗效,用Wilcoxon秩和检验。当P > 0.05时说明数据无差异,无统计意义;当P < 0.05时表明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
4. 结果分析
4.1. 研究完成情况
研究完成时共有8例病例中途脱落退出,其中西药对照组、苗药治疗组各4例,2例(西药对照组1例、苗药治疗组1例)因不能完全配合肺功能检查退出,3例(西药对照组2例、苗药治疗组1例)因不能按时用药退出,2例(苗药治疗组2例)因不能坚持口服汤药而退出,1例(西药对照组1例)因拒绝继续治疗而退出,故最终完成并纳入研究的病例共60例,西药对照组和苗药治疗组各30例。
4.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职业、烟龄等资料比较情况
治疗结束时,完成研究患者共6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年龄54~80岁,病程9~23年;女性13例,年龄59~79岁,病程10~21年。苗药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年龄56~80岁,病程7~20年;女性12例,年龄58~81岁,病程9~22年。西药对照组职业非高危24例、高危6例,烟龄0~52年;苗药治疗组非高危27例、高危3例,烟龄0~50年。详见表2、表3、图1。

Table 2. Sex, age and course of disease compared ( x ¯ ± s )
表2. 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Table 3. Smoked compared ( x ¯ ± s )
表3. 烟龄比较(
)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烟龄比较用秩和检验,性别构成和职业比较选择Pearson Chi-Square检验,P > 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烟龄、病程、性别、职业等一般资料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4.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4)

Table 4. Pulmonary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 ¯ ± 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治疗后苗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 < 0.05。
1) 两组治疗前、后FEV1/FVC%组内比较:西药对照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故用秩和检验,Z = −4.597,P = 0.000 < 0.01,说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显著改善;苗药治疗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用配对样本t检验,t = −8.973,P = 0.000 < 0.01,说明苗药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明显改善。
2) 两组治疗前、后FEV1/FVC%组间比较: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t = 0.391,P = 0.697 > 0.05,无统计学意义,故无差异;治疗后:t = −2.032,P = 0.047 < 0.05,说明两组治疗后FEV1/FVC比较有差异,苗药治疗组改善较西药对照组明显。
3) 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组内比较:西药对照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故用秩和检验,Z = −4.351,P = 0.000 < 0.01,说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有显著改善;苗药治疗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用配对样本t检验,t = −8.456,P = 0.000 < 0.01,有统计意义,说明苗药治疗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4) 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组间比较: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t = −0.217,P = 0.829 > 0.05,无差异;治疗后:t = −2.015,P = 0.049 < 0.05,说明两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有差异,且苗药治疗组疗改善较西药对照组明显。
4.2.3. 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见表5)
1) 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组内比较:差值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选择Wilcoxon秩和检验,西药对

Table 5. The CAT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x ¯ ± s )
表5. 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治疗后苗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 < 0.05。
照组:Z = −4.406,P = 0.000 < 0.01,可认为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CAT评分有差异;苗药治疗组:Z = −4.646,P = 0.000 < 0.01,说明苗药治疗组治疗前、后CAT评分也有差异。两组治疗后CAT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2) 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组间比较
治疗前: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于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 = 1.030,P = 0.307 > 0.05,故统计无差异;治疗后: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Z = −2.802,P = 0.005 < 0.01,说明两组治疗后CAT评分有显著差异,苗药治疗组改善较西药对照组明显。
4.2.4. 两组治疗前后6MWD及SPO2下降值比较(见表6)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D组内比较:差值均不满足正态分布条件,所以选用Wilcoxon秩和检验,西药对照组:Z = −4.290,P = 0.000 < 0.01,故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6MWD有差异;苗药治疗组:Z = −4.783,P = 0.000 < 0.01,说明治疗前后数据有统计差异。两组治疗后6MWD均有改善。

Table 6. Comparison of decreased values of 6MWD and SPO2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 )
表6. 两组治疗前后6MWD及SPO2下降值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治疗后苗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 < 0.05。
2) 两组治疗前、后6MWD组间比较: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都满足方差齐性,故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t = 0.341,P = 0.734 > 0.05,说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t = −2.390,P = 0.020 < 0.05,可以认为两组治疗后存在差异,说明苗药治疗组6MWD较西药对照组改善明显。
3) 两组患者SPO2下降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西药对照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故用配对样本t检验,t = 8.548,P = 0.000 < 0.01,故统计有意义,说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SPO2下降值有改善;苗药治疗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Z = −4.617,P = 0.000 < 0.01,说明苗药治疗组治疗前后SPO2下降值有差异。
4) 两组治疗前、后SPO2下降值组间比较:治疗前:满足正态分布,故用成组t检验,t = −0.081,P = 0.936 > 0.05,故无差异;治疗后: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Z = −1.974,P = 0.048 < 0.05,说明两组治疗后SPO2下降值有差异,且苗药治疗组改善较西药对照组明显。
4.2.5. 两组治疗前后单个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7)
经统计分析,上述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数据及其差值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Table 7.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x ¯ ± s )
表7.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治疗后苗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 < 0.05。
1)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均有统计差异(P < 0.05),说明两组治疗后单个症状、体征均有改善。
2) 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治疗前:上述症状、体征组间对比均无差异(P > 0.05);治疗后:各症状、体征组间对比除乏力、腰膝酸软外其余均有统计意义(P < 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症状、体征,但在喘息、气短、自汗、咳嗽咳痰、易感冒、口唇紫等方面,苗药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见表8。

Table 8. The scores of TCM symptoms and sig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8.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统计结果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治疗后苗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 < 0.05。
4.2.6.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9)
对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进行等级资料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Z = −2.225,P = 0.026 < 0.05,说明两组疗效之间对比有统计意义,苗药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Table 9.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9.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3. 安全性分析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5. 结论
COPD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闷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易反复起病,迁延不愈,属于中医“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尤其“肺胀”与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最为接近。肺胀由多种慢性肺部疾病反复发作,绵延不愈,肺脾肾三脏俱损而致痰瘀互结阻滞气道,肺气壅滞,不能敛降,气还肺间引起 [4]。肺胀病位最先在肺,然后侵及于脾和肾,最后病及于心。《类证治裁·喘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肺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久病肺虚,母病及子,金不生水,肾气虚衰,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肺气上浮无法下行而加重COPD患者喘息、气急、吸多呼少等。正气亏虚为人体病虚之根,《难经·八难》有云:“气者,人之根本也。”久病伤阴,肺虚及肾抑或肾虚及肺,均可致肺肾阴虚,故COPD患者常气阴两虚,气虚行血无力易致气滞血瘀。肺脏久病,伤及于脾,子耗母气,脾之运化失司,水湿凝痰,痰浊内滞,阻塞气机,亦可致气滞血瘀,故痰瘀互阻为COPD常见证型。由此可见,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证为COPD常见证型。
紫金牛、铁扫帚均为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贵州民族苗药,为贵州苗族止咳化痰平喘民间验方中的主要药物。在贵州生长于大部地区,性平,味辛、苦,具有止咳化痰、解毒止痛、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跌打损伤、筋骨酸痛等 [5] [6] [7]。2005版《中国药典》以矮地茶之名将紫金牛新纳为传统化痰止咳、利湿、活血药,以药典的功能、主治、归经等为准,性平,味辛、微苦,归肺、肝两经,具有止咳化痰、利湿、活血功效,主治新久咳嗽、湿热黄疸、痰中带血、跌打损伤。紫金牛化学成分有香豆素类化合物岩白菜素,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杨梅苷、山奈酚,醌类化合物及多酚类化合物紫金牛素、紫金牛酚I和紫金牛酚II、恩贝素、杜茎山素,三萜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紫金牛的有效成分岩白菜素(矮茶素1号)被证实有止咳、祛痰、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 [8]。铁扫帚,又名夜关门、三叶公母草、铁马鞭、鱼串草、绢毛胡枝子、苍蝇翼,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胡枝子属植物截叶铁扫帚,以根和全株入药,性平,味甘、微苦,入肺、肝、肾经,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益肺阴、补肝肾、消肿散瘀、清热利湿、消食除积等作用,主要用于支气管炎、咳嗽、泄泻、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胃肠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9] [10]。铁扫帚所含石竹烯等萜类成分具有平喘、止咳、抗真菌等作用,丁香烯则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是治疗慢支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11]。
COPD稳定期痰瘀内阻兼气阴两虚是一种复合中医证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促、汗出、胸痛、乏力、盗汗、口唇紫等,舌质暗红、紫黯或有瘀斑,苔少或薄腻,脉细涩。本研究选用贵州化痰止咳平喘民间验方紫金牛、铁扫帚对该证型进行治疗。通过对该病重要的单个临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苗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喘息气促、易感冒、乏力、汗出、胸痛、口唇紫与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1),说明两组对于COPD稳定期痰瘀内阻兼气阴两虚均有良好的疗效;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除易感冒外,其余临床证候均有明显差异(P < 0.05),且苗药治疗组平均积分低于西药对照组,说明除易感冒外,苗药治疗组对于该病其他临床证候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苗药治疗组在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及总有效率方面高于西药对照组,且无效例数少于西药对照组,说明苗药治疗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亦优于西药对照组。考虑紫金牛与铁扫帚二药合煎有相生、相成之效,味辛、苦、甘,能行、能散、能泄、能补,故能祛瘀、化痰、降逆平喘、滋阴提气,使咳嗽止、喘自降、痰瘀消、闷缓舒、疼痛散、气阴补,故能缓解咳嗽、咳痰、喘息气促、汗出、胸痛、乏力、口唇紫等症状。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苗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我们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1%perd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 < 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pred均有改善,但苗药治疗组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说明苗药紫金牛、铁扫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稳定期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患者的肺功能。考虑为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化痰、祛瘀、之功,通过减少气道黏液的分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使得肺通气量增加,残气量减少,肺的顺应性得以改善,从而保障了有效的通气/血流比,气体正常交换,患者的肺功能得以改善。使用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对COPD稳定期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同时对其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检测其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并测其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值,以此来评价患者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等的改善程度,其法简便易行、安全性高、经济适用,易于被接受,被广泛用于心肺疾病患者中。通过对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苗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6MWD及SPO2下降值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1);治疗后同一指标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 < 0.05)。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都有所改善,但以苗药治疗组改善明显。考虑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合煎发挥其化瘀、祛痰、补肺益肾之用,使得瘀血散,痰饮化,则壅塞之肺气得以宣降,肺气降则津气通调,治节诸脏而令协调。助心行血,血行充沛,则活动耐量增加,助胃腑之气通调,则运化复常,纳运功能正常,则肌肉有力,从而达到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痰瘀互阻兼气阴两虚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的目的。
基金项目
DCN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信号传导通路的干预及苗药对其影响。项目编号:贵州省科技厅立项资助(黔科合SY字(2013) 3071号;补肾苗药双肾草通过HPA轴调控COPD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贵州省卫生厅立项资助(黔省专合字(2012) 189号;苗药紫冬煎对COPD大鼠DCN、TGF-Smads信号通路的干预及对不同时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项目编号: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QZYY-2015-017);苗药验方久喘煎对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研究。项目编号: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 7258号);苗医药基本理论的深化、拓展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J重大字[2015]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