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中“海归”身份建构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Th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Overseas Returnees in News Discourse—Take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 for Example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国家针对留学归国人员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出,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逐年递增,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海归群体”成为社会的焦点,各种媒体关于“海归”的报道使得人们对“海归”群体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归”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6月4日第6版发布的“第四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举行”作为研究样本,以此了解“海归”在官方主流报纸媒体中的形象。该研究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系统功能语法为手段来分析官方主流报纸媒体如何通过文本对“海归”身份的话语建构以及如何影响大众思想的形成与转变。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ous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returnees studying abroad, the number of returning students from oversea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hich has become an sig-nificant force for China’s development. The “returnee group”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ety, var-ious media reports on “returnee” have made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returnee group” different. The article takes the “Returnee” reports of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elects the “Fourth Returnee Chinese Dream Annual Ceremony” released on the 6th edition on June 4, 2018 as a research sample to understand “returnees” image in the official mainstream newspaper media .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as a means to analyze how the mainstream newspaper media con-structs the discourse of “returnee” identity through texts and how it affects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popular thinking.
文章引用:尹琪琪. 新闻语篇中“海归”身份建构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0, 8(1): 48-5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1007

1. 引言

“海归”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的访谈节目中,2002年人民网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释,特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以及留学归国人员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归国就业创业,正在并且已经形成了一股“海归潮”,成为推动中国发展新兴的重要力量。《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313.2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2]。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磁体”效应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海归”群体的迅速增长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关“海归”成功事迹的报道层出不穷,认为“海归”是国际知识与技术溢出的一种有效渠道,对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做了开创性贡献 [3]。与此同时,“海归”就业困难、学术不良的新闻也时有出现,甚至有媒体将回国后未找到合适出路的“海归”群体戏称为“海龟”(海归)、“海带”(海待)等。一方面有人觉得“海归”是人才,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海归”群体良莠不齐。很多人对于留学生的了解都建立在各类媒体所传达的相关信息之上,而媒体文本生产者的报道方式影响“海归”身份塑造,从而导致人们对“海归”群体的认知差异。因此“海归”的身份建构问题、媒体话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以及话语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

中国官方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报道是展示中国留学生面貌以及人们了解其群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世界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它发行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塑造“海归”群体的媒介形象和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海归”的报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

2. 理论背景

批评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而批评性话语分析则是对其的继承与发展。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用于关注语言与社会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费尔克劳的语篇实践、沃达克的语篇历史方法、范戴克的社会认知方法等 [5]。语篇实践方法是费尔克劳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语篇研究方法,它是学术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1989年,费尔克劳提出了话语的三个维度,即文本、语篇实践与社会实践,三者是有机结合的一个完整统一体。文本是对内容进行语言学描述,语篇实践是连接文本和社会实践的桥梁;社会实践主要分析语篇与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的关系 [6]。1989年,费尔克劳进一步提出了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三个步骤:1) 对文本的形式特征进行描述;2) 解释文本与交际的关系;3) 说明交际与社会情景的关系 [7]。费尔克劳德的三维模式分析方法对于大众语篇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范式 [7]。

新闻话语蕴含话语、社会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影响读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新闻话语一直都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海归”新闻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海归的媒体身份建构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运用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分析方法,对《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6月4日第6版发布的“第四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举行”新闻文稿分析官方主流报纸媒体如何通过文本完成对“海归”身份的话语建构。

3. 语料分析

3.1. 文本分析

韩礼德将及物性描述为:“把经验世界分成易操作的一组过程” [8]。它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在该新闻语篇中,六种过程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Table 1. Process distribution of transitive system

表1. 及物性系统的过程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言语过程(67%)占据了该新闻语篇的绝大部分。其次分别为心理过程,物化过程和存在过程。

3.1.1.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它通常有两个参与者:“说话人”(Sayer)和“受话人”(Receiver)。“说话内容”(Verbiage)指的是传递给受话人的某个信息。言语过程指通过说话交流的过程。它有助于揭示文章的意识形态。

例1: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谈到,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需激发精神的力量。当今世界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形成,这需要我们大公无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天下命运相连,凝心聚力奋斗前行,这是21世纪海归们应具有的精神信仰和共同使命。

例2: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海外华侨华人与广大留学人员以自身优势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在中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国提升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进入了新时代,遍布世界各地数千万华侨华人,是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资源,也是未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强大动力和优势。

在以上示例,“说话人”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受话人”是与会人员以及该新闻所面向的大众读者。此篇报道大量采用了间接引语的表达,倾向于引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看法,在说话者的偏好上体现了对于“海归”群体的肯定态度,而且转述他人的话很容易将个人的思想掺杂进去。例1中,通过言语过程,采用间接引语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海归”群体应具有大公无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凝心聚力奋力前行的共同使命,这既是对“海归”群体的期望也是对于他们的高度认可。例2中,同样是通过“指出”这一动词的言语过程,采用间接引语的方式肯定“海归”群体作为中华文化传播者的重要角色,认同其在中外交流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赞扬“海归”群体为中国提升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塑造了一个热爱祖国,积极进取的“海归”身份。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海外版》整体上塑造了一个脚踏实地工作,敢于创业,积极进取的“海归”身份。通过对于“海归”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我们认为官方主流报纸媒体目的在于展示国内有利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留学人才回到祖国就业创业。

3.1.2.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涉及身体动作,这个过程是由动作者(Actor)、目标(Goal)以及动态动词构成。物质过程是指做事情的过程,这个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针对于目标(Goal)。它同样有助于揭示文章的意识形态。例如:

例3: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海归群体思想观念调查报告(2018)》在下午举行的分论坛和海归高层次人才与地方政府交流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围绕“高层次人才与地方改革创新”“新时代创新创业与海归新作为”“改革开放再出发与中国品牌全球化”三大核心议题交流,为改革发展新阶段建言。

例4:广大海归群体要继续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为实现新跨越注入强劲动力。

在例3中使用“围绕”“建言”两个词展现出动作者对于目标行为的高度期望,也是从侧面反映出官方主流媒体对“海归”群体的认可,“海归”群体作为“高层次人才”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地就业创业,能够推动地方改革创新。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归”群体抓住时机,投身国内经济建设,加快实现中国梦进程。在例4中使用了“继续”“凝聚”“注入”等动词同样展示了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海归”群体将会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增砖添瓦。同时国内有利的发展环境也能够给“海归”群体提供更宽更广的发展平台,这也势必会吸引大量留学生群体回国就业创业,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才外流。

3.2. 话语实践分析

话语实践解释文本和话语实践之间的关系,即文本被看做生产(交际)过程的产品和解释过程的资源。在这一层面,本文将从消息来源、转述形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3.2.1. 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是指报道者向读者展示报道的来源。在新闻语篇中,报道者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张健将新闻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即具体来源、半具体来源和不明来源三类。具体来源是指报道者详细说明话语的发出者;半具体来源是有选择性的提供关于话语发出者的消息;不明来源是完全省略了信息源 [9]。三种新闻信息来源的不同一定程度上表明新闻记者的立场以及其所代表的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在本文所分析的新闻语篇中,三种信息来源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Table 2. Process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source

表2. 信息来源的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具体信息来源所占比例最高为73.3%,其次为半具体来源为26.7%。

通常新闻报道为了表示其公正客观,采用四类信息提供者的信息:政府、普通民众、以学者为代表的精英人士和相关企业。《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道“第四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举行”在报道“海归”时大量引用在政府机构任职的各类学者精英的话语,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以及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使得新闻报道有据可依,公平公正,避免主观评价,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此篇新闻报道大量采用具体信息源,能够侧面展示官方主流报纸媒体对于“海归”群体是持肯定态度,建构了一个热爱祖国,积极进取的“海归”形象。

3.2.2. 转述形式

根据费尔克劳转述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话语,不对语言进行修改,并且带有引号。间接引语是在保留说话人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语言形式的加工。两种转述形式都会一定程度上嵌入报道者的观点和立场以及隐藏在报道者背后报纸媒体的意识形态。在本文所分析的新闻语篇中,两种转述方式的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Table 3. Process distribution of paraphrasing

表3. 转述方式的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间接引语所占比例最高为100%。

本文分析的新闻语篇大量使用间接引语,但在转述过程中相对使用“谈到”、“表示”、“指出”、“分享”等大量转述动词,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使得报道有据可寻,真实可信。在上一个例句中转述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的话肯定了“海归”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中坚作用。类似的转述话语掺杂着个人的主观意识,也是官方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态度,这也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认知,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递给读者。

3.3. 社会实践分析

根据费尔克劳三维框架理论,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话语与社会环境的联系。费尔克劳认为语言和社会实践二者紧密相连,语言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层面强调话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

在历史方面,海外留学可追溯到几百年前。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海外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依据时间划分,“海归”群体可分为五代。第一代“海归”群体出现在清朝末期,120名官派留学生分别前往美国和欧洲学习富强的科学技术。他们是促进中国现代化开端的关键性群体。第二代“海归”群体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前往日本和欧洲学习技术和政治制度以求救亡图存。第三代“海归”群体是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出国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青年,对中国教育、科技以及国防实力的增强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第四代“海归”群体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前往苏联和东欧学习工程技术的青年。第五代“海归”群体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在课程结束后返回国内就业创业的青年群体。第五代“海归”群体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远远超过前面四代。在中国,海外留学有几百年的发展史,绝大多数“海归”对中国的发展都做了重要的贡献。

在经济方面,前四代“海归”选择出国留学主要原因是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大多数“海归”是抱着救亡图存,救国图强的理念投身于祖国建设。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所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我国对于海外人才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场”效应,越来越多的选择出国留学并在完成学业之后回国工作,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政策和时代背景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为“海归”群体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政策便利。我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为全体留学人员指明了方向;同时,各地方政府也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帮扶政策优惠且精准。为了支持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国际和各级政府都推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包括项目孵化、资金支持、税务减免、一线城市落户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留住“海归人才” [3]。在我国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为“海归”群体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得我国对于海外人才吸引力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体”效应。

在文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中国人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深刻的情感连接,曾在异国他乡求学生活的“海归”群体更是如此。留学群体的文化传统、心理习俗、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深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据《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的原因中,“情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占据了43.7%。这高比例充分说明国内文化环境对于留学人员的重要性。

4. 结论

以上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模式分析方法,通过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以及社会实践分析,对《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6月4日第6版发布的“第四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举行”新闻文稿分析官方主流报纸媒体如何通过文本完成对“海归”身份的话语建构。我们可以发现:1)《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于“海归”的身份建构相对客观,整体上塑造了一个热爱祖国、脚踏实地工作、敢于创业、积极进取的“海归”身份。2)通过分析《人民日版海外版》对于“海归”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官方主流报纸媒体目的在于展示国内有利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留学人才回到祖国就业创业,从而避免过多人才外流。

参考文献

[1] 周欣媛. 第四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举行[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6-04(06).
[2] 张涵. 中国国情力 《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R]. 2018.
[3] 杨芳娟, 刘云, 梁正. 高端科技人才归国创业的特征和影响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8(8): 1421-1422.
[4] 杜小娟.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留学生报道特点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6.
[5] 胡安奇, 肖坤学. 2018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5): 135-136.
[6] Fairclough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7] 田海龙. 语篇研究: 范畴, 视角, 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144-145.
[8] Thompson, G. (2004)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Hodder Arnold, London.
[9] 张健.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