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磷酸生产过程中,净化工序通常采用硫化物脱砷,由此产生大量的硫化砷渣,磷酸生产厂多采用就地掩埋或囤积贮存砷渣的方法处理。该砷渣是非晶型物质,自身活性高,在酸碱环境中均易溶出砷 [1] [2] [3] [4],溶出的砷一旦进入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虽然砷具有较强的毒性,对环境危害大,但砷同时也是化工、冶金、农业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资源。如何经济、有效地减轻含砷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废砷渣中的砷加以回收利用,一直是磷酸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国内处理硫化砷渣的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 [5]。干法投资高、对生产设备要求高、能耗大、砷回收率低,而且会产生有害粉尘,已逐渐被淘汰。湿法工艺简单、能耗少、对环境污染小,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砷渣处理方法,主要有硝酸氧化浸出法、硫酸高铁高压浸出法 [6]、硫酸高铁法 [7]、硫酸铜置换法 [8]、加压氧化浸出法 [9] 和碱浸法 [10] [11] 等。这些方法均采用单一浸出剂浸出砷,而且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硝酸浸出法会产生NO和NO2,严重污染环境,对设备要求高;硫酸浸出法使用的发烟硫酸难控制,硫酸耗量大,产生废水废气;硫酸铜置换法成本高,工艺复杂,耗时长,砷最终产品化比率低;硫酸高铁法需在高压下操作,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压氧化法只能处理砷含量低于15%的硫化砷渣,且成本高,能耗大,工艺复杂,砷浸出率低;碱浸法的后续氧化处理和还原结晶耗时长。开发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砷渣处理回收工艺对于磷酸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是在前期以NaOH和NaClO作复合浸出剂浸出砷 [12] 的基础上,对氧化脱硫后的浸出液进行还原、冷冻结晶回收砷的工艺研究,为磷酸废砷渣的砷回收利用提供新的环保且成本低的解决方案。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原料:以广西防城港某化工厂提供的含砷废渣为原料,经NaOH和NaClO浸取、氧化脱硫后的含砷溶液。该溶液pH为9.5,砷含量为21.83 g/L。
试剂:三氧化二砷,光谱纯(PT),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研发中心;氢氧化钠、硝酸、硫酸、碘化钾、酒石酸钠、硫代硫酸钠、淀粉指示剂、碳酸氢钠、碘液,均为分析纯(AR),汕头西陇化工厂。
主要仪器与设备:JA2003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KB-501A超级恒温水槽,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101-型鼓风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DF-101B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机,巩义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2.2. 实验原理
2.2.1. 还原反应
复合碱浸–氧化脱硫后的溶液中,砷主要以AsO3− 4形式存在。用硫酸调节pH值,通入SO2气体把As5+还原为As3+。主要反应式如下 [13]:
(1)
反应式(1)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 = −52.82 Kcal/mol [14],式中,G代表吉布斯自由能,ΔG代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量。ΔG < 0,故反应可自发进行,即反应(1)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2.2.2. 冷冻结晶
还原反应得到的HAsO2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因此常温下HAsO2以液态形式存在。根据HAsO2的溶解度特性,即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也就是温度降低,溶液中HAsO2的饱和浓度降低,易形成过饱和,实验选用降温结晶方法使HAsO2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固态HAsO2加热脱水即得As2O3晶体。主要反应如下:
(2)
(3)
冷冻结晶过程(2)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 = −223.13 Kcal/mol [14]。因ΔG < 0,反应(2)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2.3. 实验方法
2.3.1. 工艺流程
本实验对复合碱浸–氧化脱硫后的浸出液进行SO2还原,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得到HAsO2溶液,然后进行冷冻结晶得HAsO2晶体,实现砷的回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3.2. 还原反应
将氧化脱硫后的浸出液进行蒸发浓缩,并添加活性炭脱色,达到一定浓度时停止加热,过滤。
取滤液200 ml置于300 ml烧瓶中,用硫酸调节溶液pH值、恒温磁力搅拌器调节并控制反应温度,间歇式通入1.3倍理论量的SO2气体,达到要求的反应时间后,停止反应,过滤。用李志强论文附录1 [14] 中的方法分析滤液砷含量,计算HAsO2一次结晶率,即还原反应过程中自然析出HAsO2晶体中的砷占溶液中总砷的质量百分比。以HAsO2一次结晶率来衡量不同因素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2.3.3. 冷冻结晶
取还原后的滤液适量,用硫酸调节溶液pH值,放入冰箱中进行冷冻结晶。达到设定时间后,取出抽滤,滤饼用少量水清洗、烘干。分别对滤液和滤饼的砷含量进行分析,计算砷结晶率,即碱浸–氧化脱硫后的浸出液经还原反应、冷冻结晶得到的HAsO2晶体中砷占溶液总砷的质量百分比。以砷结晶率衡量冷冻结晶效果。
3. 结果和讨论
3.1. 还原反应
3.1.1. 还原时间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在溶液五价砷浓度为33.10 g/L、pH为0、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反应器中通入定量SO2气体进行还原反应,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生成HAsO2。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Figure 2. Effect of reduction time on primary crystalization rate of HAsO2
图2. 还原时间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从图2可知,反应时间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较大。还原反应时间越长,砷还原率越高,生成的HAsO2越多,HAsO2的结晶率就越高。当反应到2.5 h时,五价砷还原率上升幅度减小,HAsO2结晶率增加幅度减小。反应到3 h时,反应基本达到平衡,HAsO2的结晶率基本稳定。综合考虑,选取3 h为最佳还原时间。
3.1.2. 还原温度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溶液中五价砷浓度为33.10 g/L、pH为0、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通入定量SO2气体进行还原反应,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

Figure 3. Effect of reduction temperature on primary crystalization rate of HAsO2
图3. 还原温度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从图3可知,温度对砷的还原反应影响较大。在30℃~70℃范围内,温度越高,反应生成的HAsO2越少,HAsO2的结晶率也越低。30℃时,还原率最高,HAsO2的一次结晶率为53.45%。然后,随温度升高,砷还原率逐渐减小,生成的HAsO2减少。50℃以后,反应生成的HAsO2随温度升高急剧减少。70℃时,反应不能进行,即不能生成HAsO2。因为在酸性溶液中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即溶液中可参与反应的SO2减少,还原效果变差。其次,还原反应(1)是放热反应 [14],温度升高会使还原反应逆向进行,使As5+转为As3+的反应不充分,不利于HAsO2的生成。第三,温度越高,HAs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越大,结晶越少甚至不能结晶析出。可见,常温,即30℃为适宜温度。
3.1.3. 溶液pH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在温度30℃、溶液五价砷浓度33.10 g/L、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通入SO2气体进行还原反应。因碱性条件下,SO2气体在溶液中会反应生成亚硫酸盐,造成SO2气体浪费,实验选取pH值为0~6。pH值对HAsO2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Figure 4. Effect of solution pH on primary crystalization rate of HAsO2
图4. 溶液pH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从图4可知,pH在0~4范围内,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五价砷还原率逐渐降低,生成的HAsO2逐渐减少。当pH在4~6范围内,还原生成的HAsO2随pH值升高而迅速减少。因为SO2气体在酸性介质中有较强还原性,pH值升高,溶液酸性减弱,SO2的还原性也就减弱。实验结果显示pH为0时,HAsO2的一次结晶率最高,达53.85%,故选择溶液pH为0。
3.1.4. 溶液中砷浓度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在溶液温度30℃、pH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通入SO2气体进行还原反应。浸出液原料分别蒸发浓缩到不同的砷浓度,考察溶液砷浓度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Figure 5. Effect of As5+ concerntration in solution on primary crystalization rate of HAsO2
图5. 溶液中As5+浓度对HAsO2一次结晶率的影响
从图5可知,反应液中五价砷的浓度越高,HAsO2的结晶率也就越高。因为体系中五价砷浓度越高,还原生成的三价砷浓度就越高,从而更易在酸性环境中形成HAsO2饱和溶液,形成晶核、析出HAsO2晶体的机会就越大。但溶液的五价砷浓度越高,反应液蒸发浓缩消耗的能量越大。综合考虑,选取含砷反应液的五价砷浓度为33.10 g/L。
3.2. 结晶工艺
3.2.1. 温度对砷结晶率的影响
在溶液pH为0、冷冻结晶3 h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溶液温度对HAsO2结晶的影响,结果见图6。

Figure 6. Effect of freezing temperature on arsenic crystalization rate
图6. 冷冻温度对砷结晶率的影响
由图6可知,砷的结晶率随溶液的温度升高而下降。在温度为−20℃到−10℃时,砷的结晶率由90.62%降为87.57%。溶液温度从−15℃升高到15℃时,砷的结晶率下降幅度较大。超过15℃后,砷的结晶率低于40%。温度低时,HAsO2的溶解度降低,易形成过饱和而析出HAsO2晶体。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砷结晶率等因素,选择最佳结晶温度为−15℃,此时,砷结晶率为90.22%。
3.2.2. 冷冻结晶时间对砷结晶率的影响
在冷冻结晶温度为−15℃、溶液pH为0的条件下,结晶时间对砷结晶率的影响如图7所示。

Figure 7. Effect of freezing time on arsenic crystalization rate
图7. 冷冻时间对砷结晶率的影响
从图7可知,随着冷冻时间的增加,砷的结晶率显著升高。结晶时间达到2.5 h后,砷的结晶率随时间增加而趋于稳定,因为大部分HAsO2已结晶析出,相变反应基本达到平衡。考虑到晶体的生长稳定,选择3 h为适宜的结晶时间。
3.2.3. 溶液pH对砷结晶率的影响
在冷冻结晶时间为3 h、温度−15℃的条件下,溶液不同酸度对砷结晶率的影响见图8所示。

Figure 8. Effect of solution pH on arsenic crystalization rate
图8. 溶液pH对砷结晶率的影响
从图8知,pH值升高,酸度减弱,砷结晶率随之下降。由于HAsO2的弱酸性特性,当溶液酸性越强,HAsO2的溶解度就越小,溶液越易达到饱和而析出HAsO2晶体。考虑到酸性较强时,体系中可能产生副产物,影响晶体纯度,而且溶液酸性强对生产设备要求高,故选择适宜的溶液pH为0。
4. 结论
1) 复合碱浸–氧化脱硫后的含砷溶液,用SO2作还原剂,HAsO2的结晶率与还原时间、还原温度、pH值、溶液砷浓度有关,而反应时间和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30℃,还原时间3 h,溶液pH0,反应液五价砷浓度为33.10 g/L。此时,HAsO2一次结晶率可达53.85%。
2) 还原后的溶液进行冷冻结晶,砷结晶率与结晶温度、时间和溶液pH值有关,而温度和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适宜冷冻结晶条件是:温度−15℃,溶液pH0,冷冻时间3 h。此时,砷结晶率为90.22%。
本研究采用降温结晶法不仅能回收砷,而且结晶后的废液还可返回工艺过程循环利用,有利于环保,但与传统硫化砷渣处理工艺相比,结晶率没有较大提高。采用复合法碱浸回收砷的工艺,如何能得到高产率结晶,仍需进一步研究。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304)。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