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McClelland在其论文中提到了“胜任力”的概念,即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行为特征与个人条件,并在这之后,设计了行为事件访谈法来研究胜任力特征 [1]。从此学术界就从胜任力有关的各个方面展开了广泛探讨。其中,在胜任力的概念方面,较为详细的一种表述是与参照效标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的基本特质,如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区分高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2]。在胜任力的模型上,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冰山模型、洋葱模型、胜任力词典;其构建的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职能分析法、情景法、绩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多维度法、文献研评法、观察法等 [3]。
高校党建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全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因此其对于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的选拔也极为严格,分别要经过班级竞选、学生党支部讨论大会、老师党支部讨论大会等多个步骤。虽然汇聚多方意见,但具体成为党支部一员的要求尚不明晰,由此带来了诸多困惑。同时,国内关于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的分析成果还不够丰硕,因此本研究旨在建构高校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力特征模型,为渴望并积极向党组织靠齐的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一定方向上的帮助。
2. 高校本科生胜任力党支部成员胜任力特征模型
2.1. 概念界定
本研究就胜任力概念,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优秀组,即绩优组;一组为普通组,即绩平组。其中绩优组指进入了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成员,包含预备党员与党员,绩平组为有被选拔为发展对象机会却未选上的入党积极分子。
2.2. 行为事件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查技术,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途径 [5]。访谈内容主要是让被试回忆过去最成功与最失败的事情,并且要求回忆内容应包含情境、目的、行动、结果。
此次研究共选取了湖北大学教育学院6名党支部成员为绩优组,并随机选取6名满足成为发展对象时间要求的入党积极分子为绩平组。考虑到入党的性质,本次访谈要求访谈对象回忆在过去的1~2年里,从选择入党开始,在靠近党组织的道路上,自己最为成功的2件事与最为失败的两件事。访谈前事先告知访谈对象将会进行手机录音,在征求其同意之后严格按照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2.3. 编码
研究者查阅之前的相关文献,汇总了一系列特征。并据此对访谈稿进行特征提取。分别计算绩平组与绩优组的特征频次,进行对比、删减,讨论有争议的特征,初步得出包括积极主动、自信、责任感等在内的20个鉴别性特征。后研究者又邀请了3名党支部书记作为资深对象进行特征评价,频次为1~3,最终提炼出了15条胜任特征条目。分别是:积极主动(3),奉献、服务精神(3),压力应对能力(1),自我实现动机(3),成就导向(2),自警(1),责任感(3),专业知识(2),凝聚人心能力(1),党性坚定(3),见贤思齐(2),组织协调能力(1),作为学生、党员自我认知(3),人际理解能力(2),组织纪律性(1)。
2.4. 问卷编制与发放
依照特征条目表,将频次不小于2的特征词编制两道题目,将频次为1的特征词编制三道题目。最终形成初步的《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自评问卷》。选取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成员34名,依托问卷星平台发放电子版问卷,回收问卷34份,其中有效问卷31份。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3.1.1. 区分度检验
先对有效的31份数据进行项目的区分度检验,首先按照问卷总分进行降序排列,将测验的受测者分为高分组(前27%)和低分组(后27%),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求出高低分组在每个题项上的差异显著性,并将t值未达到显著性的题目删除,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第6题的独立样本t检验水平不显著,因此将此题删除,剩下33个题目。
3.1.2. 题总相关分析
对剩余题目得分与总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删掉结果不显著的题目,剩余33个题目。并且,对成绩和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显著。对剩余的题目(33个)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EFA)
本研究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检验,以确保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是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前提。研究者一般通过SPSS数据分析工具得到的KMO值进行衡量,KMO统计量的取值在0~1之间,KMO越接近1,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做因素分析并且KMO值在0.5以下则不适合做因素分析。本研究得到的KMO值为0.656,说明适合做因素分析。
对本研究中的33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删除题目时,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删除:1) 删除某因子下题目数小于3的题目;2) 删除在两个及以上的因子上的负荷值接近的题目;3) 删除因子负荷值小于0.5的题目。按照上述规则删除完毕以后,剩余16个题目,并最终提取出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成就导向,入党动机,自我认知,党性修养。四个因子累计解释的总方差为72.798%,其中因子1解释了19.33%,因子2解释了18.73%,因子3解释了18.287%,因子4解释了16.446%。量表的因子及因子负荷如表1。

Table 1. Questionnaire items and their factor loads
表1. 问卷各项目及其因素负荷
3.3. 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信度的估计完全采用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系数)和分半信度来评估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特征自评问卷的信度。结果如表2。

Table 2. Reliability of the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for the competency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Party branch members
表2. 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特征自评问卷信度
由上,优秀党员胜任特征自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分半信度为0.901,各分量表的系数都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信度。
3.4. 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
3.4.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用来评估测验题目是否充分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本研究通过专家判断法(邀请资深对象对本研究的变量进行了评估)和统计分析法(分半信度 = 0.901)的评估,表明本研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3.4.2. 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是指测验能测量某研究的理论构想或特质的程度。本次研究,采用结构效度来检验所提出的因子是否有效代表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的优秀特质。效度检验结果如表3。

Table 3. Validity of the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for the competency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Party branch members
表3. 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特征自评问卷效度
注:*表示0.05显著水平,**表示0.01显著水平。
各分量表和总分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各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06~0.607,因子2与因子3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这可能是因子2与因子3之间不够独立。总体看,该问卷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
3.4.3. 交叉效度
本次问卷发放采用电子版,共收集到40份数据,有效数据为32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个组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如表4。

Table 4. Difference in the competency factor scores between the excellent group and the performance group
表4. 绩优组和绩平组在胜任力特征上的差异
注:*表示0.05显著水平,**表示0.01显著水平。
由表4,因子4在两组上的差异不显著,因子2呈现边缘显著,因子1和因子3都显著,总分也显著。总体来说,该模型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因子1具有显著的区分度。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汇总、访谈、资深对象评价等步骤提取了15个胜任力特征,并据此自编《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自评问卷》。在经过数据分析后,又根据分析结果编制问卷且进行效度检验,最终建构了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力特征模型。该模型包含成就导向与自我认知两个因子,囊括了积极主动、责任感、执行能力、自警、挑战、理论素养、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这八个鉴别性特征。模型如图1,模型特征分析如下。

Figure 1. Competency model of undergraduate Party branch members
图1. 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力特征模型
4.1. 理论素养
理论素养是区分党支部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较为基本的特征。它是指坚定自我正确的入党动机,对于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论精神的学习。对于党支部的成员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而理论中体现的精神则需要不断的发现与遵从,这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良好途径,也是个人自然形成的理论素养。
4.2.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指的是个体能够觉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存在的不协调,并且能够很好的调节这种冲突。控制的方面既有自我的不良情绪,也有个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这也是一种较强自制力的彰显。党支部成员一般在面对工作和学习中的挫折时,都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冷静应对,以期达到最好的结果。
4.3.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指的是个体回顾过去的言行举止以及思想认识,分析其中的不当之处以及能够继续保持的行为并吸取经验。个体需要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评价,进而不断提升自己。身为党支部的成员,更需要撰写思想汇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会等来进行回顾与反思,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促进自我进步的行为。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汲取经验。
4.4.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从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指在学习党组织的知识和活动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各位优秀党员的相关事迹等来提升自我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指在行为上,积极主动找事做。对于党支部成员而言,生活中遇到他人有困难的时候,应积极主动上前助人,奉献自我,服务人民;参与团体活动或被赋予任务时,要饱含热情,主动认领,积极完成,不拖沓、不延时。
4.5. 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能始终谨记个人身上的职责。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做到有始有终,并且在事情出现失误的时候,能够主动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党支部的一员,本身就有两种责任。一种是大学生的责任,国家的未来扛在肩上,当代大学生应该释放自己蓬勃的青春,努力思考、积极创造,彰显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另一种是党支部成员的责任,既要履行自己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也应为身边人树立榜样。同时也要做好个人其它社会角色该做的事情,始终坚守自我身上的责任。
4.6. 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很好的完成既定的目标的能力,党支部成员则表现为在面对繁多的任务时也能够保持冷静,寻找对策来应对,以更好的达到组织安排的目标。一个任务或一句指令下达后,能够保证又快又好的完成。面对多件事情,能够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灵活应变,并贯彻到底的执行任务。
4.7. 自警
自警是指作为党的一份子,能够经常提醒自己牢记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遵守道德规范,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奉献自我。刘少奇同志在1939年发表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到的“慎独”是党员个性品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6]。这其中也包含了自警的意思,即无论在哪种场合,都应做到言行规范,警惕自己不良的想法或行为。
4.8. 挑战
挑战是指为了提升个人的能力,愿意去做一些高于个体现有能力的事情,通过高质量的完成度,自己得到锻炼和进步,进而获得成就感。党支部成员更愿意去不断挑战自我,而不是安于现状,待在“舒适圈”。这是一种进取心,表现为对知识的渴求、对任务的执着。作为本科生党支部的一员,不畏惧不退缩。既要提升自我理论知识水平,并不断尝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也应学会迎难而上,磨练自我坚韧品质。
5. 结论
本研究以查阅的文献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汇总特征,并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使用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建构了高校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力特征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成就导向与自我认知两个因素,其中有积极主动、责任感、执行能力、自警、挑战、理论素养、自我控制、自我反思八个胜任力特征。该模型能较好地体现出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的日常行为、遇事态度等方面,对于渴望进入党支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科生入党积极分子乃至群众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就被试来说,访谈仅选取了12人,每次发放问卷30人左右,数量较少;且被试来源不够普及,生态效度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最初的特征均来自访谈稿,可见访谈过程的重要性。但不同的访谈对象由不同的研究者进行访谈,存在的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访谈内容细节上的不同,也因此给特征的提取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希望之后的研究者能够在细节的把控上更加严谨,同时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高校的被试。
致谢
本研究是在我们与同伴协同合作下完成的,从最初的文献查阅到最后的完稿得到了心理学系老师的许多指导,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得到了被试的支持与信任。在此对这些老师与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湖北大学与湖北大学心理学系给予的开放、良好的平台供我们顺利地完成研究。
附录:
一、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我们的访谈,我们此次的研究是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建构。您的访谈结果均用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您的一切私人信息以及访谈内容将会被严格保密。论文完成后,录音将立刻被格式化。下面我们进入正式访谈。首先请您回忆一下在过去的1~2年里,从您选择入党开始,在靠近党组织的道路上,您觉得自己做的最为成功的两件事以及最失败的两件事情,对这些事件描述的越详细越好。
注意这些事件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与参与的人。
2.您在这件事情上扮演的角色与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完成的具体任务。
3.当时的情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境?这个问题是否需要看事情而定)
4.最初面对这个事件的时候,您的想法是什么呢?
5.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您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您是怎样看待这些困难的?
6.您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来完成这个任务?您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行动?结果如何?您当时以及后来对整个事件和您自己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7.您觉得这件事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您觉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件事情对您有什么影响?
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对于我们研究的支持与信任。
二、《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自评问卷》1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本问卷的目的是用于自我评价,没有对错与好坏之分,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真实行为表现来作答。请在填写基本信息后作答问卷部分。问卷部分包括行为描述和等级,在每一项行为描述右边,有相应的等级。等级由数字表示分为“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数字。请您认真阅读和填写所有题目,谢谢!
基础信息
1.您的政治面貌是( )
A.党员(及预备党员) B.入党积极分子
2.您大二一学年的成绩是否在年级前40%
A.是B.否
三、《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自评问卷》2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本问卷的目的是用于自我评价,没有对错与好坏之分,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真实行为表现来作答。请在填写基本信息后作答问卷部分。问卷部分包括行为描述和等级,在每一项行为描述右边,有相应的等级。等级由数字表示分为“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数字。请您认真阅读和填写所有题目,谢谢!
基本信息
1.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男性 B.女性
3.您的政治面貌是()
A.入党积极分子 B.发展对象 C.预备党员 D.党员
4.您上一学年的成绩是否在年级前40%
A.是B.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