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1]。SHPT不仅是CKD患者的并发症,而且也是CK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CK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及预后 [2]。SHP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呈现发病率高,控制达标率低的趋势,严重影响着透析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3]。目前,SHPT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腺体切除手术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微创术。对于药物难治性SHPT,外科切除是指南推荐的主要方式 [4],但有部分患者因为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原因,不能耐受或不愿进行全身麻醉下外科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技术是治疗难治性SHPT的另一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痛苦小、可反复施行、疗效确切等优点。现将我院30例尿毒症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射频消融结果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0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尿毒症伴难治性SHPT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 [5] [6] 1) 年龄18~75岁,规律性每周三次血液透析;2) 严重SHPT,iPTH持续 > 800 pg/ml;3) 具备至少一枚甲状旁腺增大的影像学证据,如高频彩色超声显示甲状旁腺增大,直径 > 1 cm并且有丰富的血流 [7]。排除标准: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发现颈部以外存在异位甲状旁腺者;3) 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操作患者;4) 术前候镜检查有异常且影响发声的患者;5) 无法完成随访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消融治疗同意书,研究方案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2. 术前准备及方法
2.2.1. 术前准备
所有病人术前需完善血常规、生化、iPTH、凝血、心电图、胸部X片、超声心动图、甲状旁腺彩超、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及候镜检查。术前1天行无肝素血液透析1次。
2.2.2. 仪器设备与方法
1) 射频消融系统:使用绵阳立德公司生产的射频消融系统,射频治疗仪主机型号 RF-120S,射频输出功率最大为200 W,频率为480 KHz,温度监控:5℃~95℃,阻抗监控:10~800 omhs,冷却泵:VP01。所选射频针的型号:立德公司生产一次性单极射频消融电极针,电极针18-07s07F。
2) 彩色超声诊断仪: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7C彩超诊断仪,配备高频线阵探头,频率12 Hz。
3) 超声造影剂:使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研制的造影剂,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剂量4.8 mg/5 ml,使用前向瓶内推5 ml生理盐水,充分摇匀后,于RFA术前及术后经静脉迅速推注1.2 ml混悬液,后再快速推注5 ml生理盐水。
4) 射频消融方法:在消融前行超声检查及造影明确甲状旁腺位置、大小,数目,并设计安全消融路径。患者取仰卧位,将软枕置于其颈后以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处皮肤。将0.9%氯化钠注射液在超声引导下注射至甲状旁腺周围,建立隔离带,与周围组织间距5 mm使腺体与周围组织分离以保护颈动脉及喉返神经,防止消融过程热损伤。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置入甲状旁腺内开始消融,使用立德射频消融仪,频率设定为200~500 kHz,功率设定为30~35 W,消融从旁腺下方开始逐渐往靠近探头方向行移动消融,使气体覆盖腺体,消融后立即行超声造影,腺体无增强意味着消融完全。消融一侧后,嘱患者说话,观察有无声音改变,无声音改变继续对侧消融。如果出现发音嘶哑或呼吸困难则立即停止消融手术。术中记录每枚甲状旁腺消融的时间及功率。
2.2.3. 术后处理
1) 所有患者术后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给予冰敷手术部位6 h,观察有无抽搐、四肢麻木等低钙表现;有无声音嘶哑,评估有无喉返神经损伤。2) 术后定期检测血清钙、血清磷、血iPTH 情况,根据患者症状及血钙情况调整补钙剂量 [8] [9]。
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1) 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后第1 d、3 d、1 w、1 m、3 m、6 m、10 m (最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0 m)的血清钙、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生化指标,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2] 指南建议CKD5期及透析患者iPTH应维持在正常高限的2~9倍(130~600 pg/ml),血钙2.10~2.37 mmol/L,血磷1.13~1.78 mmol/L (CKD 5期及透析患者),0.87~1.48 mmol/L (CKD 3~4期),钙磷乘积 < 55 mg2/dl2 [9] [10]。
2) 术前、术后临床主观症状骨关节痛、皮肤瘙痒等进行观察。
3) 手术的成功率以术后iPTH下降率大于术前的50%,手术复发以术后6个月iPTH上升超过300 pg/ml复发,KDOQI指南把甲状旁腺激素(iPTH) < 100 pg/ml作为低转运性骨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2] [10] [11]。
4) 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主要统计术后对喉返神经的损害如声音嘶哑、失音、吞咽困难等,以及伤口感染情况和术后出现严重低钙血症导致的四肢抽搐情况。
5) 对比术前、术后使用补钙、降磷药物及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药物的情况。
统计术前使用补钙药物(碳酸钙D3、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降磷药物(醋酸钙、碳酸澜、司维拉姆)及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药物(骨化三醇、阿尔法骨化醇、骨化三醇注射液、西钠卡塞)等。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基线情况
30例患者均为血液透析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5.10 ± 12.01 岁;透析龄3~7年,平均透析龄3.9 ± 1.6年;随访时间:5~16月,平均随访时间10.8 ± 3.6月。通过高频超声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核对甲状旁腺数目及大小,甲状旁腺大小平均为15.8 ± 2.6 mm;甲状旁腺数目中三个甲状旁腺有4例,五个甲状旁腺有2例,24例患者为四个甲状旁腺。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和皮肤瘙痒,分别为10例和7例,其中5例既有骨痛又有皮肤瘙痒,其他患者无明显表现,具体见表1。
4.2. 血生化指标比较
所有患者血清iPTH、P 在术后均明显下降,术后与术前相比,P < 0.001,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 d与术后1 w相比,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w、1 m、3 m、6 m、10 m相比,P > 0.05,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术后1 w血iPTH、P趋于稳定,术后随访无明显反弹现象,考虑消融成功。术后血钙有明显下降趋势,经药物治疗后好转,具体见表2。

Table 2. Changes of iPTH, Ca and P after operation
表2. 术后iPTH、Ca、P变化情况
注:★与术前比较p < 0.001;△与术后1天比较p < 0.05;□与术后1周比较p > 0.05。
4.3.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30例患者中有10存在不同程度骨痛,7例存在皮肤瘙痒,5例患者同时存在骨痛和皮肤瘙痒。手术后上述患者骨痛和皮肤瘙痒明显好转。3.4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100%,6个月均无复发。术后并发症常见为声音嘶哑和低钙抽搐,声音嘶哑在6 m内均可逐渐恢复,术后给予补钙后抽搐得到缓解。术后出现低转运骨病6人,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严重临床表现,具体见表3。

Table 3.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表3. 术后并发症情况
4.4. 术前、术后用药比较
术后iPTH、P明显下降,处于达标范围内,故所有病人停用降磷及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药物,因存在低钙血症,需要口服补钙治疗,具体见表4。

Table 4. Drug us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表4. 术前、术后使用药物情况
5. 讨论
继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SHPT)主要发生在慢性肾脏病晚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不断刺激甲状旁腺,引起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从而出现骨骼畸形,骨关节痛,皮肤瘙痒,异位钙化,心血管钙化等并发症,早期SHPT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控制,然而一旦出现甲状旁腺结节样增生,药物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SHPT出现甲状旁腺增生后,多数为同时或先后出现4枚甲状腺旁腺增生 [7],本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人为4枚甲状旁腺增生,但仍存在3枚、5枚甲状旁腺增生情况,故在术前需要通过彩超及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进行明确增生甲状旁腺数目,避免手术遗漏,影响消融效果。
SHPT发病早期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患者药物控制不理想,甲状旁腺结节样增生导致PTH不断升高,继而发展成难治性的 SHPT。目前中华医学会制定的CKD-MBD诊治指南、美国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日本透析学会诊治指南,均推荐甲状旁腺切除术(PTX)作为SHPT药物治疗无效的首选方法 [2] [5]。研究表明PTX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由于术中甲状旁腺定位问题,术后复发,以及二次手术等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微创这一概念逐渐深入到外科与内科治疗的各领域,热消融(包括微波、射频、激光消融)技术作为微创的前沿已成功运用到多个领域的治疗,并得到了广泛的一致认可 [12]。目前尚无公认的介入治疗SHPT适应证,因此目前认为,其治疗指征可与手术治疗相同,甚至对于早期SHPT但存在甲状旁腺结节者,也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13],因此我们的试验以外科手术指征作为参考。
本研究发现消融后iPTH值及钙、磷值均明显下降,术后当日iPTH即有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周内iPTH水平直线下滑,1周后趋于稳定,因此术后效果的评价应在射频消融术后1周。本研究发现,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以骨关节痛、皮肤瘙痒缓解较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且具有良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因此射频消融术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消融后均会出现低钙血症,但未出现较严重低钙血症抽搐患者,并且经过补钙后血钙能够得到恢复。消融后部分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等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但可自行修复,且未出现明显对周围脏器热损伤等并发症。KDOQI指南把甲状旁腺激素( iPTH) < 100 pg/ml作为低转运性骨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2],本研究发现消融后患者血清iPTH明显下降,部分患者iPTH值波动于100 pg/ml,但平均值在指南要求范围之内,射频消融术后低转运骨病发生率低。由此,充分体现了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患者所服用的补钙、降磷、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药物明显减少或停用,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因此,射频消融术治疗SHPT在疗效、症状缓解方面有明显作用,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微创、痛苦小、操作简便、可反复施行等特点,值得广泛推广。
然而,由于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射频消融术治疗SPTH的远期效果如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死亡等还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