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理解发明贯穿于整个检索的始终,在检索过程中阅读到的现有技术,也在不断地加强我们对构思并未明确完整记载于申请中发明的理解或者重新理解 [1] [2] [3]。即,理解发明和检索是相互促进、动态渐进向前的关系。但是在此过程中如何快速判断检索得到的对比文件是否是潜在的“发明最有希望的起点”,如何根据检索得到的现有技术反馈快速调整检索思路,这是现有检索实践中一直存在但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难点和痛点 [4] [5] [6]。
基于长期的检索实践,我们发现了一种对构思并未明确完整记载于申请文件中的发明比较有效的检索策略——“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排除不利条件法”。
2. “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
“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的主要步骤如下(见图1):“初步理解发明–初步检索–根据检索得到的相关现有技术的反馈,重新理解发明–再检索……还原完整的发明构思……–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初步理解发明可以帮助审查员提炼发明的构思,而基于发明构思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得到的现有技术,又可以加强审查员对发明的构思、产生背景、内在原理、技术发展脉络等方面的理解,进而加深审查员对发明的理解或者重新理解,基于此,再度调整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直到检索确定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否则,就重复上述“理解发明–检索–重新理解发明–再检索”的流程。
其中判断“是否得到合适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方法见图2,其主要判断流程是“优先判断相同领域对比文件–能否解决技术问题或是否存在解决技术问题的需求–是否存在不利条件–是否最小化修改–确定最有希望的起点”;若相同领域无合适最接近现有技术,则在不同领域对比文件中进行“能否解决技术问题–是否存在不利条件–是否最小化修改–确定最有希望的起点”的判断流程,最终判断是否得到合适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能否解决技术问题或是否存在解决技术问题的需求”是日常检索中筛选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常用考量因素。但“是否存在不利条件”、“是否最小化修改”则在对比文件筛选中考量较少。因为,“存在不利条件”出自美国专利局《2010 KSR新指南》,原文为“在Takeda案中……虽然在众多已知的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中,有一种明显表现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但是其已知的不利条件使其不适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并且使技术人员不考虑对其加以利用”;“最小化修改原则”出自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原文为“实践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通常对应于类似的用途,且为达到请求保护的发明需要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作出的改进最小”;二者均属于它局筛选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重要考量因素。

Figure 1. “Feedback” progressive search strategy flowchart
图1. “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流程图

Figure 2. The appropriate judging criteria for the closest prior art
图2. 合适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判断标准
下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是否存在不利条件”的判断标准和“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检索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3. “反馈式”渐进检索排除“不利条件”,得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理解发明可以促进检索,同样的,检索也可促进理解发明。“反馈式”渐进检索的核心就是通过检索得到的现有技术反馈出来的“发明的内在机理、发明所在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发明产生的背景”等,来准确把握还原发明完整的构思,进而基于构思合理调整检索思路,排除存在“不利条件”的“噪音”文献,快速检索获取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见图3)。

Figure 3. “Feedback” progressive search to obtain the closest prior art flow chart
图3. “反馈式”渐进检索得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流程图
3.1. 相关案情介绍
权利要求1:一种聚合物防静电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高分子聚合物80份、增塑剂1.6~2.4份、氢氧化镁1.6~12份、防老剂0~3.2份、GF 2.4~4份、偶联剂0.016~2份、导电组分CB 4~8份、硼酸锌4~8份、润滑剂0.8~4份。
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防静电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超高分子量PE和PA的混合物,且二者的用量比为5~10:1。
3.2. “反馈式”检索确定完整发明构思
按照“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先理解发明。申请文件记载了:1) 硼酸锌和氢氧化镁组合使用,可使阻燃性能变好;2) PA与GF组合使用,可使复合材料的防静电性提高。
根据上述记载,初步确定发明构思为:在聚合物防静电组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镁 + 硼酸锌”阻燃组分、GF和导电组分CB,从而得到一种防静电、阻燃性能优良的聚合物组合物。基于上述构思,进行初步检索发现,GF (玻纤)的常规作用是填充补强,并无防静电性,且其用量一般大于15份,即,远大于权利要求中的2.4~4份。因而,现有技术文献中存在“玻璃纤维出于增强的需要无法将用量调节至申请文件中的3~5份”的不利教导。故,检索得到的上述对比文件并不适合作为申请文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此时,根据初步检索得到的反馈“玻璃纤维无导电性”,重新理解发明。
重新阅读申请文件,发现申请文件中记载的“PA与GF组合使用,可使复合材料的防静电性提高”的技术效果在申请文件中并无任何性能测试数据加以证实。因而,对此展开现有技术调查,经检索发现一篇学位论文,其中介绍了:PA与CB、GF界面相容性优良,CB通过PA,包裹在GF表面形成防静电网络,从而使复合材料的防静电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而,根据上述学位论文可以确定了本申请中“PA与GF组合使用,可使复合材料的防静电性提高”的技术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在此基础,重新提炼本申请的发明构思:硼酸锌和氢氧化镁组合使用,在PA中加入GF和CB的组合,可以使CB的防静电性得到提高,进而得到一种防静电、阻燃性能优良的聚合物组合物。
3.3. 排除“不利条件”,检索得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使用NOT算符和同在算符S构建了“((玻璃纤维要素S炭黑S (导电OR抗静电)) AND聚乙烯要素AND聚酰胺要素) NOT (玻璃纤维OR GF) S (增强OR补强OR填料)”的检索式,尽可能排除存在“玻璃纤维用作增强材料”不利条件的“噪音”文献,检索“玻璃纤维 + 炭黑的组合可提高聚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抗静电性”的文献,迅速在不到20篇文献中筛选得到一篇X文献CN1240045A,其公开了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作为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可见,通过“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可以帮助理解发明的内在机理,加深对发明的理解,进而准确把握发明构思,构建合适的检索式,排除“存在不利条件”的文献,从而快速检索得到最接近现有技术。
4. 小结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可知,“反馈式”渐进检索策略可以促进申请文件发明构思的完整还原,帮助调整检索策略和检索式,快速检索获得对比文件。其中的“排除不利条件法”则可通过尽可能排除存在不利条件的“噪音”文献,高效获得对比文件。该方法为行之有效的检索判断方法,对提高检索质量和检索效能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