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提出
据统计,目前中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其中肢体残疾人数近2500万,占29%,在残疾人群体中占比最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7)。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残疾群体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特别关注。”2018年中国残联代表表示,让特殊群体从生活中获得更大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件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事情(韩正,2018)。因此,对于肢残群体幸福感及其他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1. 残疾人幸福感研究
幸福感是人在意识到本身需求获得满足以及目标得以实现时而出现的一种精神情绪上的状态(钱皎月,李萌,张银铃,2013)。前人已对残疾人的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兰继军和刘彤彤(2018)发现残疾人的幸福感不高,主要表现为生活满意度低;作为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效能感、自尊感在残疾大学生自我污名化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刘莎,门瑞雪,范志光,2020)。前人研究还认为不同年龄段、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对残疾人的幸福感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先天残疾人幸福感高于后天残疾人,可能是由于后天意外致残比先天更难接受更难习惯;残疾人随着年龄增长幸福感水平有所提高;女性残疾人的幸福感高于男性残疾人(钱淼,2013;陈振旗,2010)。
致残程度和致残时间也被认为是影响残疾人幸福感的因素。Uppal (2006)发现残疾人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残疾程度加深而下降;Lucas (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之后一般会伴随有中等到较高程度的幸福水平下降,其适应水平并不随着时间变化而显著变化。
1.2. 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
残疾人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缺乏,更需要外界的支持与保障,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指人于社会网络中所得到的心理、外界物质条件两方面支持,这些支持能缓和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精神紧张状态,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刘晓,黄希庭,2010);而李梦琪等人(2016)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残疾人社交范围受限,各项活动缺乏,周围关系不够紧密(万书玉,2007)。
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有较高相关度,更多的社会支持能让人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且人的心理资本和对于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影响着人的主观幸福感(杨哈韬,吴文媛,2009);王玉(2015)研究发现残疾人的感戴可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来影响主观幸福感。残疾人得到来自家人、亲友、政府等精神与物质的支撑越强大,即社会支持越多,越有利于其内心保持充盈,减轻残疾所带来的困扰,从而更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但社会支持如何通过提高残疾人的心理功能或能力从而提高其感受幸福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1.3. 心理资本与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资本是人在身心成熟过程中发展出的有益心理发展得更积极的状态(Luthans & Youssef, 2004),主要包括自信(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韧性(resiliency)四要素。四种积极心理资本是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所培养的重要积极心理因素,促使个体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Luthans et al., 2007)。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影响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高的心理资本代表着心理越可塑造,会更有利于培养在工作场合的幸福感(Avey, Luthans, Smith, & Palmer, 2010)。心理资本作为一种心理能力或心理资源,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幸福感的提高可通过激活个体内生动力、提高工作自主性、培养正向情绪和满意度来实现;另一方面幸福感能通过降低个体负面反应而提高(张西超,胡婧,宋继东,张红川,张巍,2014)。因此,拥有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残疾人心理功能的提升。
1.4. 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王杨阳等人(2021)在对残疾人就业的研究中得知社会支持可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乐观程度、自信程度、心理韧性等越强(郭薇,刘连龙,2014),也越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建设和积极品质的提升,进而促进个体产生和发展出更多的利他行为(邵洁,胡军生,2018)。这说明社会支持一定程度有利于培养残疾人的积极心理功能。
虽然前人对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都做了不少研究,如社会支持方面(吴渭,刘永功,曹丽敏,2014;兰继军,刘悦,赵辉,杜娟,吴靖萱,2016;李祚山,齐卉,2018)、幸福感方面(兰继军,刘彤彤,2018;王庭照,刘华兰,2019;郎瑞,2019)、心理资本方面(蔡翮飞,余秀兰,2019),但是针对残疾人群体而言,关于三者的共同关系研究甚少。研究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三者间的关系,即内部充盈、外部支持如何作用影响内在动力从而让个体保持积极状态,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残疾人群体,探究心理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同时,结合残疾人的大数据——《中国残疾人统计年鉴2020》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该年鉴对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工作,如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最新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收录,展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使用该年鉴数据与研究所得进行结合分析与验证。
综上,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既可以通过直接作用提高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又可以通过增加心理资本来提高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即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采取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经线上调查(网络交流)与线下调查(走访残联),选取了226名肢体残疾人,并向其发放纸质或网络问卷,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226份,将填写时间过短及问卷得分超过三个标准差的极端值视为无效问卷,予以剔除,最终有效问卷204份(男性117名,女性87名,平均年龄43.3岁)。有效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此外,通过数据库获得14,560个关于2019年残疾人各项情况的数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0)。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valid subjects
表1. 有效被试部分基本情况表
2.2. 研究工具
2.2.1. 总体幸福感量表
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应用于判断个体对幸福的感受,共25题,9题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幸福度越高。量表区分度和内部效度较好,重测一致性为0.8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制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括3个维度(主观主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共10题,得分高,表示被试的社会支持多(吕小红,2019)。重测信度为0.92,各项目一致性于0.89~0.94之间,信效度较好(肖水源,1994)。
2.2.3. 心理资本量表
采用张阔制订的《心理资本问卷》(PPQ),包括4个维度(乐观、韧性、希望、自我效能),共26题,得分高则代表被试心理资本水平高(朱思施,2019)。全问卷α系数为0.90,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李晖,孙青,王冬桂,周洪波,2020)。
2.3. 研究程序
从网络平台上以及走访残联寻得226名肢体残疾人,通过各方面信息考察以确保肢体残疾人身份的真实性,对该226名肢体残疾人进行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担任主试,告知被试研究用途及保密原则等,并指导被试规范填写问卷,要求其一次性填完问卷。问卷施测同时收集被试人口统计学资料。
通过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20)获得14,560个关于2019年残疾人各项情况的数据,并将量表得分与年鉴数据库的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包括就业、维权、扶贫等方面。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分析方法有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并将量表得分与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对肢体残疾人总体幸福感、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2)。
Table 2. GWB, PPQ and SSRS of physically disabled persons
表2. 肢体残疾人总体幸福感、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现状表
由表2可知,在总体幸福感方面,肢体残疾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与总体幸福感问卷理论中值(67.5, t(203) = 9.59, p < 0.001)差异显著,据总体幸福感量表计分规则可知肢体残疾人总体幸福感处于一般的水平。在心理资本方面,肢体残疾人心理资本得分与心理资本问卷理论中值(104, t(203) = 11.04, p < 0.001)差异显著,据心理资本量表七点得分法可知肢体残疾人心理资本得分处于一般的水平。在社会支持方面,肢体残疾人社会支持得分与社会支持问卷理论中值(38.5, t(203) = −5.24, p < 0.001)差异显著,据社会支持量表四点计分规则可知肢体残疾人所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
对三个变量(社会支持、心理资本、总体幸福感)得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见表3),各变量间呈中等正相关。
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ables
表3.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
注:**指p < 0.01。
3.2. 基本信息在不同变量的得分差异
为详细了解肢体残疾人的性别、从事职业、居住地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龄、致残时间等条件在各量表的差异,对其进行F检验,结果发现:1) 不同职业在幸福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得分上差异显著;2) 婚姻状况在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显著。已婚残疾人显著高于其他婚姻状况的残疾人,丧偶的残疾人得分比未婚、离异的残疾人高;3) 居住地区在心理资本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居住于城市的残疾人在心理资本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居住于农村的残疾人;4) 受教育程度在心理资本上差异显著,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残疾人心理资本得分较低;5) 年龄在社会支持的得分差异显著,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在各量表的得分皆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残疾人;6) 致残时间在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上得分皆存在显著性差异,致残时间在十年以上的残疾人在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致残时间的残疾人。部分得分差异如表4所示。
Table 4. Basic information score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variables (N = 204)
表4. 基本信息在不同变量得分差异情况(N = 204)
3.3. 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以心理资本为自变量和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为显著的预测变量,β = 0.64, t(202) = 11.87, p < 0.001,心理资本单独解释了总体幸福感得分变异性的41% (R2 = 0.41)。以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和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为显著的预测变量,β = 0.50, t(202) = 8.12, p < 0.001,社会支持单独解释了总体幸福感得分的变异性的25% (R2 = 0.25) (见表5)。
Table 5.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WB by PPQ and SSRS
表5. 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分别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解两者的联合解释力,本研究以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为自变量,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均可显著进入回归方程,两个变量的联合解释力为0.43,即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可联合解释总体幸福感变异的43%。标准回归方程式为:总体幸福感 = 0.53 × 心理资本 + 0.20 × 社会支持。表明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均存在影响(见表6)。受交互作用的影响,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分别对总体幸福感的单独解释量不等同于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的联合解释量,且联合解释量不能是两者单独解释量的简单相加。
Table 6.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WB by PPQ and SSRS
表6. 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摘要表
综上,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均为总体幸福感的显著回归预测变量。
3.4. 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采用温忠麟(2004)等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如图1所示)和Hayes (2012) SPSS宏中的Model4 (Model4为简单的中介模型),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Figure 1. Mediation effect test program
图1.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
结果表明:1) X→Y路径的回归方程为:
(p < 0.001),该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偏回归系数c = 0.50,显著(p < 0.01),95% CI (0.38, 0.62)。2) X→M路径回归方程为:
(p < 0.001),该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偏回归系数a = 0.57,显著(p < 0.01),95% CI (0.45, 0.68)。3) X、M→Y路径回归方程为:
(p < 0.001),该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偏回归系数b = 0.53,显著(p < 0.01),95%CI (0.40, 0.66),偏回归系数c' = 0.20,显著(p < 0.01),95% CI (0.07, 0.32)。这表明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总体幸福感(直接效应量为0.2,相对效应值为40%),且当放入中介变量后,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依然显著(中介效应量是0.3,相对效应值为60%)。另外,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影响的直接效应及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的上、下限不含0 (见表7),说明社会支持除了能直接预测总体幸福感,还能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预测总体幸福感。该直接效应(0.20)和中介效应(0.30)各占总效应(0.50)的40%、60% (见表8和图2)。
Table 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mediating effect value
表7. 中介效应效应值95%置信区间
Table 8. Mediating effect analysis results (N = 204)
表8. 中介作用分析结果(N = 204)
注:**p < 0.01。
3.5. 数据库数据与调查问卷数据的相关分析
为拓宽研究结果适用性范围,本研究从大数据视角下结合研究中总体幸福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三变量对肢体残疾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肢体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与大数据库中多项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标(如就业、维权)呈现显著正相关(见表9和表10)。
Table 9.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mployment statistics and questionnaire data
表9. 就业统计资料与问卷数据相关性
注:*指在p < 0.05;**指p < 0.01。
Table 10.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ights protection statistics and questionnaire data
表10. 维权统计资料与问卷数据的相关性
注:*指在p < 0.05;**指p < 0.01。
4. 讨论
本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肢体残疾人样本的总体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得分都处于一般水平,社会支持得分较低。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预测肢体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还能够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预测总体幸福感。残疾人在人口学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总体幸福感与大数据库中多项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标(如就业、维权)呈现显著正相关。下面针对以上结果展开讨论。
4.1. 肢体残疾人调查问卷得分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探讨肢体残疾人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现状、特点及关系。从问卷得分来看,肢体残疾人样本的总体幸福感得分和心理资本都处于一般水平,可能是因为两个量表本身具有相关性,且心理资本能够预测总体幸福感,即肢体残疾人个体的心理资本能够影响总体幸福感,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Avey, Wernsing, & Mhatre, 2011; Li, Ma, Guo, Xu, Yu, & Zhou, 2014; 郎瑞,2019)。从心理资本量表各因子来看,韧性和乐观因子能解释总体幸福感,这可用已有的研究结论来解释,即韧性可以通过影响个体对事件的感觉和认知来影响他们对事情的不同反应(Britt & Adler, 2001; Scheier, Carver, & Bridges, 2001)。如高韧性者在面对消极事情的时候,会对事情进行客观评价并合理化该事件的意义,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而高乐观者可以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来减少压力,同时采取更主动的方式来调节负性情绪。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得分较低,这与残疾人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受限有关。从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来看,主观支持能够显著预测总体幸福感,说明主观体验情感支持在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
4.2. 中介效应结果讨论
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预测肢体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还能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预测总体幸福感,这符合本文最初的研究假设。虽然目前面向残疾人群体的相关研究甚少,但前人研究发现,老年人和大学生、医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石惠,2013;王良纯,2014;周洋,2015)。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更多的社会支持能让被试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杨哈韬,吴文媛,2009;王玉,2015),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也影响着其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越高会更有利于培育在工作场合的幸福感(Avey, Luthans, Smith, & Palmer, 2010)。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至少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面向的适用群体也更为广泛。
4.3. 人口学特征的差异讨论
4.3.1. 职业差异
调查中有1/3以上残疾人无职业,除却残疾人自身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如新冠疫情的影响等。个体户残疾人经济来源不稳定,而无业残疾人更是没有稳定的经济和生活保障,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较低,导致个体户、无业残疾群体在心理资本以及总体幸福感得分上比其他职业残疾群体低,其中无业残疾群体平均得分最低,无业残疾人无法从职业中获取相应劳动价值与自我价值,因此更难获得自我认同。
4.3.2. 婚姻差异
拥有或曾经拥有过伴侣的残疾人能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及幸福感、拥有更丰富的心理资本资源。一方面,拥有或曾拥有过伴侣的残疾人在客观方面有更多陪伴与支持,来自伴侣及其家庭、子女等人的支持与照顾,能够从客观上使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及幸福感。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诸如“先成家、后立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俗语,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加剧未婚或已离异的残疾人的孤独感与无助感。而残疾群体因其身份特殊性,比正常人需更多的社会支持,说明了残疾伴侣在其社会支持系统中有更为重要的角色地位。
4.4. 数据库与问卷得分的相关讨论
4.4.1. 就业指标数据与问卷得分的相关
残疾人心理资本水平受就业率影响较大,按比例安排就业(即用人单位需按单位职工人员数量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安排合适工种和岗位)与其心理资本、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皆呈现显著正相关。因此相对来说,按比例安排就业的方式更利于残疾人心理健康发展。
4.4.2. 维权指标数据与问卷得分的相关
残联协助提出的议案数量以及残联办理的人大与政协的意见、提案数量都与残疾人的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有着显著的中等正相关,说明残联协助提出议案的数量越多残疾人的社会支持感与心理资本越充盈。残联的提议有助于残疾人在法律法规中获益,提案数量越多越有益于全面保障残疾人的各方面权益。
5. 结论
肢体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和心理资本水平一般,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并且不同职业情况和不同婚姻状况的残疾人其幸福感、社会支持以及心理资本水平差异大。另外,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与大数据库中多项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标(如就业、维权、扶贫资金、康复关爱服务、托养服务、无障碍建设)同趋势发展。而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预测肢体残疾人的总体幸福感,还能够通过心理资本的作用来预测总体幸福感。
6. 建议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有关部门应完善公共设施,提高人文关怀与社会支持,从社会支持不同角度去完善残疾人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残疾人权益,这需要政府重视并协助人大执法检查及专题调研,政府与社会各界人士应积极协助人大代表提出合理议案与办理可行建议;应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增加无障碍建设检查次数与加大其检查力度,以及加快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市、县的进程,积极跟进无障碍建设情况。同时因地制宜地建立更多完善的托养服务机构,在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服务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政府可与社会各界合力广泛宣传平等观念,改变社会大众对于残疾群体的认知并提高其对残疾群体的接纳程度,使残疾群体能够感受到更温暖、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的进程。
2) 从残联角度出发,各地方残联应建设平台,举办心理咨询会、联谊会、家庭建设会等平台来促进残疾人的自我认同,改变其消极的自我观,并可借此及时、准确地向残疾朋友解读最新的残疾政策、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内容,提高残疾群体的社会建设责任感,促使其自立自强;还可成立一个希望之家,用以旧帮新的方式,通过积极生活的残疾人现身说法,来对其他残疾人进行及时温暖的心理疏导,助其走出阴霾;可组成非营利性的家庭建设会,向残疾群体提供婚姻家庭相关知识介绍和咨询、培训及管理服务等,同时开展对残疾人婚姻家庭的调查研究,从而可为在婚姻家庭方面遇到困惑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情感咨询,帮助残疾群体共创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
致谢
冯俊业和丁美延等同学参与了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工作和数据统计分析,在此表示感谢!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pdjh2021a0304)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