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课程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表现形式之一则为调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这一调整不仅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种选择,而且还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的推动提供了人才储备。而浙江金华近年来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以金华中欧(中亚)班列运营为代表,金华已成为“一带一路”浙江枢纽当中的重要节点。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金华这一典型地区的中学小语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以便做好与大学小语种教学的衔接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小语种人才。
2. 研究现状梳理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小语种教学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现将相关文献按研究重点进行梳理,予以分类,呈现如下:
2.1. 小语种教学的需求研究
有关小语种教学的需求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小语种教学的必要性上。这部分的研究一般从当前的时代背景谈起,分析在此背景下为什么需要小语种教学?从而又引出其他相关研究,如小语种语言保护问题。相关研究有章文君(2008)、吴虹(2011)、张海水(2017) [1] [2] [3] 等。
2.2. 小语种教学的问题研究
有关小语种教育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上。从教学方法来看,研究涉及师资、教学手段、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结合的研究等。如张丽娜(2018)、钱绎菲(2020) [4] [5] 等;从教学内容来看,研究涉及到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内容等。如田琰(2009)、李永村(2015) [6] [7] 等。在教学环境方面,Stern (1975) [8] 认为在课堂教育环境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并分析这些事件,不要被细节所淹没,这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有直接的意义;Harley (1987) [9] 认为,关于人们如何在教育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话题,根据统计数据,未来应关注学习者在课堂上做什么,而不是老师在做什么。
2.3. 小语种教学的对策研究
针对小语种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在教学方法上,面对传统教学方法刻板老套,形式单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问题,罗曼荣(2012) [10]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此外还有许帅(2014)、刘东霞(2017) [11] [12] 等。在教学内容上,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薄红昕(2016) [13] 认为高校应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性较强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一专多能的多元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环境上,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情景式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完成自身知识的建构,在情景练习中实现协作、会话和语言的实践应用。相关研究如辛子昱(2017) [14] 认为高校要开展情境语言习得,在研究当地国际交流活动具体项目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虽然我国小语种教学起步较晚,但在学者们的研究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综合小语种教学已有研究发现,其研究深度、层次和范围等都还存在不足。如在研究深度上,有关小语种教学的论文研究还不够深入,且缺乏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在实证调查的研究中也只进行了表层分析,略显浅薄和简单。在层次和范围上,在涉及更为广泛的小语种种类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语种教学研究。
由此,本文以浙江金华地区的中学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分析了这一地区开设小语种的情况;小语种教育的问题;小语种教育的前景这三方面的内容。本次实证调查的成果不仅能为中学小语种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和学习建议,提高中学小语种教学质量,为高校小语种教学打下铺垫,而且还有利于学校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为浙中地区开展小语种教育的中学提供经验借鉴,推动金华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除了实践意义以外,在理论意义上,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大外语研究者更深入地探索外语教学,丰富和完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3. 金华地区中学开设小语种的情况
金华地区共有9个县市区,据金华市教育局统计,2019年金华市共有普通中学251所(民办60所),其中高中71所(民办29所),初中180所(民办31所)。本文以金华市区教育局直属的13所高中(民办5所)为调查对象,对其小语种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中选取了两所学校作为案例分析,公办和民办各1所,其中公办称为“金华市公办X中学”,民办称为“金华市民办Y中学”。

Table 1. Survey data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ority language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in Jinhua City
表1. 金华市区高中开设小语种情况调查数据
3.1. 金华市区高中小语种教育情况
据笔者调查,在金华市区13所普通高中当中,有12所(民办5所)开设了小语种课程。其中开设日语课程的学校最多,为12所(民办5所),占比100%;开设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学校各1所,占比均为8%,且学校性质均为公办;开设俄语课程的学校为0 (见表1)。此外,我们还得知,最早开设小语种课程的学校为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开设语种为德语。
在师资方面,我们发现各学校的小语种教师主要来源于校外培训机构。据笔者统计,小语种师资完全依靠培训机构派遣的学校有9所(民办3所),占比75%;完全为学校自聘的学校有2所(民办1所),占比17%;两种情况兼有的学校有1所,占比8% (见图1)。

Figure 1. Survey results of the nature of minority language teacher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in Jinhua City
图1. 金华市区高中小语种教师性质调查结果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是金华市区高中的小语种教育已发展起来,表现在开设学校多和涉及语种广两个方面,但开设日语的学校数量占压倒性优势;第二是金华市区高中的小语种师资性质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但向培训机构派遣型一边倒。
3.2. 金华市公办X中学小语种教育情况
金华市公办X中学创办于1986年,现为浙江省二级特色高中。截至2021年,开设的小语种课程有日语和法语,其中日语课程开始于2016年,法语课程开始于2019年。师资性质完全为培训机构派遣型。在师资配备方面,日语共配备4名教师,法语共配备1名教师。其中4名日语教师当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2名,有留学背景的教师为3名,80后教师为1名,90后教师为3名;仅有的1名法语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且有留学背景,为90后教师。
关于学生情况,我们对近三年的毕业生数进行了统计。由于法语截至2021年还未有毕业生,在此仅列出日语的情况,见表2。
据笔者调查,X中学会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一次日语试听课,学生可自愿参加,若有意向将日语作为高考外语,可报名参与日语班学习。但即使报名学习日语,也不会重新组成新的班级,只有在上日语课时,学生才会聚集在一起,即所谓的“走班制”。
关于教学情况,X中学开设的小语种科目名为《高考日语》和《高考法语》,一周为8个课时,日语使用的教材为《标准日本语》和《新编日语教程》,法语使用的教材为《走遍法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采取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注入语法知识为主,对新课标提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度不高。

Table 2. Survey results of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learning Japanese from Jinhua public X middle school
表2. 金华市公办X中学日语毕业生数量调查结果
3.3. 金华市民办Y中学小语种教育情况
金华市民办Y中学创办于2015年,是金华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寄宿制民办普通高中。2019年开始开设日语课程。师资性质为培训机构派遣和学校自聘兼有型,其中培训机构派遣教师为2名,学校自聘教师为1名。3名日语教师当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1名,有留学背景的教师为2名,此外,3名教师均为90后。
关于学生情况,我们对近两年(截至2021年仅有两届毕业生)的毕业生数进行了统计,详见表3。

Table 3. Survey results of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learning Japanese from Jinhua private Y middle school
表3. 金华市民办Y中学日语毕业生数量调查结果
据笔者调查,Y中学2019年开设日语课程时,先从2018届学生开始,也就是说学生在高一课程结束时才开始学习日语。当然,从下一届2019届开始,同X中学一样,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一次日语试听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要从英语换到日语,授课方式同样也是实行“走班制”。
关于教学情况,Y中学开设的小语种科目名为《日语》,一周为6个课时,2020届和2021届毕业生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日语》。但2020级使用的教材为《新编日语教程》,而2021级使用的则为《标准日本语》,可见该校在教材选择上还处在摸索阶段。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都是零基础学习,且学习周期短,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采取的是速成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对发音不太重视,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也是停留在应付高考的层面上。
4. 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育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育在高中阶段已逐渐发展起来,但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以下聚焦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分析目前金华地区小语种教育出现的相关问题。
4.1. 课程设置问题
基于本次抽样调查结果可知,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的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样性。此外,从公办X中学的课程名《高考日语》、《高考法语》也可看出,为高考而设置课程的色彩浓厚。这些现象都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相悖。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不同需求,保证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也就是说要以关注学生不同需求为前提,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等多样化类型的课程。必修课程为学生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开设,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为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不同需求开设。以高中日语课程为例,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结构如图21所示。

Figure 2. Diagram of Japanese course structure
图2. 日语课程结构示意图
从上图可知,目前金华地区高中的小语种课程结构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无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划分,在兴趣类、实用类、第二外语等方面还未涉及。
4.2. 师资配备问题
在师资配备方面,从图1我们已经得知,依赖培训机构派遣师资的学校占大多数。这样会导致小语种科目更加滑向边缘化,学校不自主招聘小语种教师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学校不重视小语种学科的一种表现。此外,学校把小语种教育完全外包给培训机构也会导致学校难以进行教学的整体规划与学科建设。
除以上问题以外,青年教师偏多也是一大问题,由于金华地区的中学小语种教学近几年刚兴起,招聘的教师基本上是国内应届毕业生或者从海外回国发展的年轻人才,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教师还未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教学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容易出现学生听课吃力、课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另外,调查还发现,金华市区配备小语种外教的高中尚未出现。外教在写作、会话等语言技能教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金华市区的培训机构以及学校在引进外教资源方面并未关注,由此会造成原本应注重应用的小语种教学演变成“哑巴式”的应试教学。
4.3. 教学研究问题
据调查发现,截至2021年金华市教育局还未设立小语种教研室和教研员,造成中学小语种教学缺少专业指导的局面。此外,小语种教师的校际交流也远远不够,由于培训机构之间处于竞争关系,这一因素也给校际课堂教学观摩、教研交流活动造成了很多不便。
除了市内校际交流不够以外,小语种教师走出去参加专家讲座、走访小语种教育发达地区等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为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给予的资金支持不够充分。此外,由于大部分教师为机构派遣型,无评职称的压力,撰写教学研究相关论文的意识也不够高。
5. 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育的建议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得知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育还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以下我们就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研究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育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5.1. 增加兴趣类活动,实行学分制管理
由于金华地区大部分中学的小语种教学尚未形成规模,完全按照新课标提出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去进行课程结构设置是不切合实际的,但可以每周安排一个课时进行兴趣类、实用类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暂时从平时繁重的词汇语法学习中脱离,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小语种的兴趣和潜能。
等到选择小语种的学生数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实行学分制管理,开设二外和选修课,这样可以让将英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学生也能接触到小语种的学习,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同时还可以让英语班的学生和小语种班的学生有机会同在一个课堂学习小语种,能够起到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5.2. 引进自聘型师资,加强与高校合作
学校过度依赖培训机构派遣小语种教师这一现象是制约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育发展的最大掣肘。因此,学校应重视小语种教育,将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大学校自主招聘小语种教师的力度,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其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外籍教师,这样可以给小语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可以与金华市的高校合作,聘请高等小语种教育的专家作为客座讲师,定期邀请来进行指导。
5.3. 设立市级教研室,鼓励走出去学习
作为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用工”,还要做知识的“创造者”。要想当一名会创造知识的教师,教学研究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为了提高小语种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首先市教育局要设立小语种教研室和教研员,并定期对各学校的小语种教学开展培训和督导工作。同时,各学校要鼓励小语种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6. 结语
本文在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的背景下,对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华地区的中学已突破“外语 = 英语”的传统观念,小语种教育已逐渐发展起来;二是小语种教育尚未与金华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缺少实用类教学活动;三是教育局以及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主导小语种教学活动,而不是外包给民间机构,加大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金华市社科联年度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金华地区中学小语种教学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B2021062)的研究成果。
NOTES
1《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