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社会的百年巨变,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岁生日献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辉历史,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门必修课(马桂花,2021)。
我们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学习党史既是继承与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是领悟党的方针、坚定党的信念,增强对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习党史能够让我们增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与工作能力。党史的学习,有利于保持党的优秀传统作风,有利于严格遵守党的方针与政策,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强化党员的党性,做到以身作则,奉献在前,带头其模范先锋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史学习教育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要素、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支撑、抵制错误思潮的重要保障(叶福林,2021)。因此,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党史学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大学生党史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如下:首先,是对党史学习意义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对党史学习大多具有理性而正确的认识。在研究学者(赵文,2014)的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同政治面貌学生中,党员赞同学习党史具有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的比例最高,达64.6%,而团员和群众表示赞同的分别占56.9%、35.5% (卡方检验P < 0.01)。其次,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党员学生比非党员学生对党史学习更有兴趣,自主学习党史的意愿更强。接着,在了解党史学习的途径与方式时发现,政治理论课等作为高校进行党史教育的传统途径与方式,仍然是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学习党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最后,在检验党史学习效果时发现,在“学习党史是否丰富自己党史知识”的问题上,党员的认同态度最高。对于“学习党史以后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的说法,党员学生更加认同党史学习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等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目前,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学生党史学习的成效差异明显,对党史知识、党史理论的学习掌握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不同政治面貌学生中,党员学生相对于非党员学生有更多参加课外党史教育如党课、党日活动的机会,因而他们党史学习的情况相对较好(赵文,2014)。造成大学生党史学习知行不一、知情脱节等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大学生党史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枯燥、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主动了解掌握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学习行为特点和党史学习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开展党史教育,积极创新;努力充实调整党史教育内容,改进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使党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相结合。在教育方式上,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党史教育通俗化、生动化、年轻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和热情。
2. 突出标记和知识导图的相关研究
根据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媒体的有意义学习具有双重通道,是基于视听发生的(范泰洋,郑丽萍,2020)。学习者可以从文本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参与选择、组织、以及整合的过程。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学习设计良好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文本和图片)要比学习纯文本内容的效果更好(Imhof et al., 2012)。如果多媒体材料中能包含文本中所描述概念的空间关系,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Carney & Levin, 2002; Imhof et al., 2012)。所以,当在学习党史材料这类型的文章时,如果没有提供相关的表征材料,那么需要学习者自己生成和建构相应的学习辅助工具,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但是,也有调查研究发现,在学习动态内容时,学习者很容易只是提取显著的信息,而忽视一些虽然微弱但是相关的信息(王燕青等,2019)。
2.1. 突出标记
突出标记是指通过使用不同颜色、下划线、斜体或者是加大字体字号来突出显示文本的功能,以突出文字内容的重要性,是一种常见的学习辅助方式。突出标记的优点是它简单、易于使用,无需任何训练。重要的是,突出标记文本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突出标记在理论上讲对任何应用它的人都有好处,其应用的领域也几乎可以是无限的,比如高校大学生日常在复习知识点或背诵词汇时会运用彩色荧光笔标记出重点,方便进行记忆。有研究表明,利用突出标记学习文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频繁、更早地注意到突出标记的信息,而未突出标记的文本只在最初引导注意,而后来学生更多地关注突出标记文本,来增进学习效果(Scheiter & Eitel, 2015)。当六年级的学生被要求阅读一篇包含下划线文本(实验者提供的标记)的文章或同一篇纯文本文章时,研究人员发现阅读突出标记的段落的组比阅读的纯文本段落的组表现更好,他们在完成测试的时候完成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
突出标记促进了选择相关的信息等此类低层次的处理,在学习党史材料时可以适当对关键信息进行标记,这样有助于理解此类较难领悟的学习资料,从而提高学习的成绩。眼动追踪分析研究也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发现:在突出标记条件下的学生与纯文本组相比,花了更多的时间来观察突出标记的文本的那一部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在认知加工方面,提供突出标记的文本似乎比要求学生突出文本更加有效。
2.2. 知识导图
另一种提高学习能力的方式是使用知识导图(Fiorella & Mayer, 2015)。知识导图指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的一个结构图表,可以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将知识导图嵌入不同类型文本结构的学习方式,通常与不易理解的文本材料相关联。使用知识导图的目的是对文本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处理,以便识别文本结构,梳理文章脉络,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
知识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考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具体的讲,就是说相对于同一个主题的知识导图来说,由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思考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知识导图也不同。知识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
知识导图促进了深层次的加工处理,如选择、组织、整合相关信息等。因此,在学习党史材料时添加此种学习辅助工具,比没有此类辅助工具的一堂课(即纯文本)更能改善学习结果。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绘制有关学习内容的图画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策略(Leutner & Schmeck, 2014)。因为当学习者进行绘图时,会运用自己的先验知识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组织、整合,并将这些认知加工的过程,通过绘图实现外部可视化(van Meter & Firetto, 2013)。在大规模的研究中,Ponce等人(2012)发现学生在使用知识导图时接受了实践活动,并且当这种方式被纳入语言艺术课程中时,通过标准化测试发现他们的阅读理解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 总结
为了提高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党史教育更加通俗化、更易理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可以采取突出标记和知识导图这两种学习辅助工具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从而加强党史理解程度。突出标记促进了选择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识导图则是促进了选择、认知、整合等认知加工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