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叠词分布情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共收录重叠词906个。从词性上来看,主要分为形容词、名词、拟声词、动词、副词、助词和叹词,还有一些是没有词性标记的。具体分布情况为:形容词527个、名词127个、拟声词74个、动词20个、副词49个、助词1个、叹词2个、数词1个。由此可知,在收录的重叠词中,形容词最多,名词次之,而助词、叹词和数词是极个别的,见表1。从词语结构形式上来看,重叠词的结构主要有AA式、ABB式、AAB式、AABB式、ABCC式、AABC式。具体情况为AA式421个、ABB式251个、AAB式51个、AABB式96个、ABCC式26个、AABC式61个,见表2。

Table 1. Part of speech distribution of overlapping words
表1. 重叠词词性分布

Table 2. Structural types of repetition words
表2. 重叠词结构类型
2. 《语法讲义》中重叠式的分类
2.1. 重叠式形容词
1) 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A),重叠形式是“AA儿的”。比如:沉–沉沉,乖–乖乖,好–好好等。
2) 基式是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有:“AABB”和“A里AB”两种。比如:马虎–马马虎虎,神道–神神道道,忙叨–忙忙叨叨等。
3) 基式是“通红、碧绿、锃亮、冰凉”一类双音节状态形容词,重叠形式是ABAB (词典中未收录)。
4) 基式是双音节拟声词,重叠式是“AABB”(词典未收录)。
2.2. 重叠式名词
1) 黏着语素的重叠,基式为黏着语素,如哥哥、姐姐、舅舅、妈妈、妹妹等。(这一类词的“哥、姐、妈、妹…”等可单独出现,重叠以后更加亲切。)
2) 音节的重叠,如公公、老老、姥姥、奶奶、狒狒、猩猩、蝈蝈儿、蛐蛐儿、饽饽等。(这一类词的“公、老、姥、奶…”等从不在别的场合出现,本身没有意义,也就是叠音词,是单语素词,重叠以后才能表达意义。)
3. 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提到,在研究重叠式时,要注意其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 [1],因此这一节把重叠词按照词性和结构进行分类,进而讨论其语音特征。
3.1. 形容词
在形容词中,重叠词的形式主要为:
1) ABB式,如白皑皑、白花花、矮墩墩、白晃晃、白茫茫、白蒙蒙、碧油油、颤巍巍、颤悠悠、潮呼呼等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关于ABB式形容词的注音,在凡例中主要介绍了三种类型:(a)“BB”注作阴平,如“黄澄澄、文绉绉”注作:huángdēngdēng、wénzhōuzhōu;(b)“BB”作本调,如[热腾腾] rèténgténg (口语中也读rètēngtēng);[沉甸甸] chéndiàndiàn(口语中也可读chéndiāndiān);在注音后面的括号内注明口语中本调变读阴平。(c)“BB”只注本调,如“金灿灿、香馥馥”注作jīncàncàn、xiāngfùfù [2]。
2) AA式,如皑皑、蔼蔼、昂昂、斑斑、彬彬、勃勃、灿灿、苍苍、怅怅、沉沉等等;
在所收集的AA式形容词中,我们发现,它们的语音没有变化,均为原调。
3) AABB式,如半半拉拉、巴巴结结、躲躲闪闪、病病歪歪、颤颤巍巍、颤颤悠悠、大大咧咧、大大落落、跌跌撞撞、断断续续、等等;
AABB式形容词,基式为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AABB,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其余重叠式无语音变化,读为原调。
4) AAB式,如麻麻黑、麻麻亮、蒙蒙亮、喷喷香、飘飘然、团团转;
AAB式中,只有麻麻黑mámahēi和麻麻亮mámaliàng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其他都为原调。
5) ABCC式,如羞人答答、可怜巴巴。AACC式,语音无变化。
3.2. 名词
名词中,重叠词的形式主要为:
1) ABB式:如艾窝窝、爱窝窝、蚕宝宝、大猩猩、独苗苗、姑姥姥、姑奶奶、姑爷爷、黑猩猩、老奶奶等等;
ABB式中,第三个音节一般读轻声,少数例外,如蚕宝宝cánbǎobǎo,读原调。
2) AA式:公公、㞎㞎、姑姑、哥哥、宝宝、本本、饽饽、道道儿、调调、兜兜等等;
AA式重叠式中,亲属称谓一类的重叠式如:哥哥、姐姐、舅舅、爸爸、妈妈、妹妹、奶奶等,第二个音节由原调变为读轻声,第一个音节如果原来是上声,在重叠式里则变为半上 [3],如“姥姥、嫂嫂、婶婶、姐姐”等;亲属称谓以外的重叠式第二个音节一般读轻声。
3) AAB式:代代花、玳玳花、滴滴涕、敌敌畏、兜兜裤儿、分分钟、哈哈镜、芨芨草、急急风、拉拉蛄等等;
4) AABB式:方方面面、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男男女女、头头脑脑、祖祖辈辈、坛坛罐罐、风风雨雨;
AAB、AABB式名词的语音无变化。
4. 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
4.1. 基式、重叠式、语法功能的定义
在对重叠词进行研究时,朱德熙(1982)指出要注意“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 [1]。因此,本章将对词典中的基式和其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进行比较。
“基式”就是词语重叠之前的结构原型,重叠式是合成词中用两个相同语素相叠的方式构成的。“妈妈”是由“妈”重叠而成的,我们说“妈”是“妈妈”的基式,“妈妈”是“妈”的重叠式 [1]。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由于词的结构形式,词性等的变化,基式和重叠式在语法功能上是有一定差异的。
4.2. 重叠式语法功能
4.2.1. 形容词
1) 重叠式充当状语,包括AA式、AABB式、ABCC式。例如:
AA式:匆匆上了火车。
AABB式:巴巴结结地做着事情。
ABCC式:儿子眼里含着泪,可怜巴巴地瞅着他。
2) 重叠式充当补语,包括ABB式、AABB式、AAB式。例如:
ABB式:他长得矮墩墩的。
AABB式:车厢里的人挤得密密匝匝的。
AAB式:听了几句奉承话,他不由得飘飘然起来。
3) 重叠式充当定语,包括AA式、ABB式、AABB式。例如:
AA式:茫茫的大草原。
ABB式:白皑皑的雪铺满田野。
AABB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
4) 重叠式充当谓语,包括AA式、ABB式、AABB式、AAB式、ABCC式。例如:
AA式:夜幕初落,四野苍苍。
ABB式:收棉季节,地里一片白花花的。
AAB式:天麻麻黑了。
AABB式:你谈问题要和盘托出,不要躲躲闪闪。
ABCC式:小姑娘又黄又瘦的,可怜巴巴的。
4.2.2. 名词
1) 重叠式充当主语、宾语,包括AA式、AABB式、ABB式、AAB式,其词性与基式一样。是名词。例如:
AA式:完成任务的道道儿就多了。(主语)
AABB式: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很干净。(主语)
他们夫妻一起经历了二十年风风雨雨。(作宾语)(转引自《名词重叠的类型学研究》)
AAB式:有些问题,过去可能需要三五天,现在仅用分分钟就能得到处理。(宾语)
ABB式:录取分数是硬杠杠,成绩低于分数线者一律不得录取。(宾语)
2) 充当定语,包括AA式、AABB式、AAB式,例如:
AA式: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品。(转引自《汉泰语名词重叠式比较研究》)
AABB式:要办好一件事,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作定语)
AAB式:网上转账只是分分钟的事儿。(作定语)
4.3. 基式与重叠式语法功能的异同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重叠式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对应的基式。ABB式和AAB式对应的基式有AB和BA两种;AABB的基式有AB和ABB两种 [4]。下面笔者将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出现的例句,对动词和,名词重叠式和基式用法的不同进行讨论。
1) 重叠式ABB、AAB–基式AB
亮光光(亮光) 亮堂堂(亮堂)闹哄哄(闹哄) 平展展(平展)
黏糊糊(黏糊) 喷喷香(喷香) 飘飘然(飘然)婆婆家(婆家)
轻飘飘(轻飘) 热乎乎(热乎)热辣辣(热辣)直溜溜(直溜)
忙叨叨(忙叨) 甜腻腻(甜腻) 歪道道儿(歪道) 阴沉沉(阴沉)
阴森森(阴森) 赤裸裸(赤裸)滴溜溜(滴溜)独苗苗(独苗)
干巴巴(干巴) 姑爷爷(姑爷)骨碌碌(骨碌) 光溜溜(光溜)
空荡荡(空荡) 空洞洞(空洞)冷清清(冷清)
① 听了几句奉承话,他不由得飘飘然起来(谓语)
喝了几杯酒,脚下不觉有些飘飘然(宾语)
他骑上白马飘然而去(状语)
② 赤裸裸的侵略行径(定语)
他言辞赤裸,毫无顾忌(谓语)
③ 过去干巴巴的沙荒地,如今变成了米粮川(定语)
话说得干巴乏味(补语)
④ 她走在光溜溜的冰上有点儿害怕(定语)
孩子们脱得光溜溜的在河里洗(补语)
鹅卵石的表面很光溜(谓语)
⑤ 陀螺在地上滴溜溜地转动(状语)
眼珠滴溜儿乱转(状语)
⑥ 通跨院儿的月亮门儿冷清清地开着(状语)
后山游人少,显得很冷清(补语)
⑦ 大家闹哄了好一阵子(谓语)
大街上总是闹哄哄的(谓语)
由上述例句我们可总结出,重叠式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成分,基式一般可作状语、补语、宾语、谓语、定语成分,而从重叠式与其所对应的基式各自所作成分来看,他们并不都是一致的,重叠式和基式在句中作不同成分,比如飘飘然(作谓语和宾语)——飘然(作状语)、冷清清(作状语)——冷清(作补语)。
2) 重叠式ABB–基式BA
乱纷纷(纷乱)闷沉沉(沉闷) 香喷喷(喷香) 圆滚滚(滚圆)
圆溜溜(溜圆)凉冰冰(冰凉) 黑漆漆(漆黑)红通通(通红)
黑黝黝(黝黑) 绿油油(油绿)
① 圆滚滚的小肥(定语)
腰身滚圆的母牛(谓语)
② 一片黑黝黝的松林(定语)
原野上一片黝黑(谓语)
③ 没有路灯,街上黑漆漆的(谓语)
洞内一片漆黑(谓语)
④ 整天待在家里,心里闷沉沉的(谓语)
会上没有人发言,空气很沉闷(谓语)
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定语)
⑤ 小脸儿冻得红通通的(补语)
脸冻得通红(补语)
⑥ 他心里乱纷纷(谓语)
纷乱的脚步声(定语)
由上述例句可见,重叠式ABB和其对应的基式BA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有相同的,有不同的,相同的如闷沉沉——沉闷、黑漆漆——漆黑,都可作谓语,红通通——通红都可作补语;不同的如圆滚滚(作定语)——滚圆(作谓语)、黑黝黝(作定语)——黝黑(作谓语)、乱纷纷(作谓语)——纷乱(作定语)。但总体来说,重叠式和基式在句中的用法主要都是作谓语、定语、补语。
3) 重叠式AABB–基式AB
半半拉拉(半拉)巴巴结结(巴结) 躲躲闪闪(躲闪)
方方面面(方面)疙疙瘩瘩(疙瘩) 马马虎虎(马虎)
神神道道(神道) 祖祖辈辈(祖辈)疯疯癫癫(疯癫)
忙忙叨叨(忙叨) 风风雨雨(风雨)男男女女(男女)
熙熙攘攘(熙攘)
① 一般书报他巴巴结结能看懂(状语)
他工作一直很巴结(谓语)
② 你谈问题要和盘托出,不要躲躲闪闪(谓语)
小王躲闪不及,和他撞了个满怀(谓语)
③ 他成天神神道道的(谓语)
这个孩子特别神道(谓语)
④ 要办好一件事,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定语)
优势是在我们方面,不是在敌人方面(宾语)
⑤ 几十年风风雨雨磨练了他的意志(主语)
风雨无阻(主语)
⑥ 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讲给他们(状语)
他原本是学医的(状语)
⑦ 近来身体还马马虎虎(谓语)
这人太马虎(谓语)
⑧ 工作做了个半半拉拉就扔下了(补语)
过了半拉月(定语)
由上述例句可见,重叠式AABB与其对应的基式AB所作成分不都是一致的,相同的有躲躲闪闪——躲闪、神神道道——神道、马马虎虎——马虎,重叠式和基式都作谓语;风风雨雨——风雨,重叠式和基式都作主语;不同的有巴巴结结(作状语)——巴结(作谓语),方方面面(作定语)——方面(作宾语),半半拉拉(作补语)——半拉(作定语)。
4) 重叠式AABB–基式ABB
密密匝匝(密匝匝) 慢慢悠悠(慢悠悠) 忙忙叨叨(忙叨叨)
满满当当(满当当) 满满登登(满登登) 慢慢騰騰(慢騰腾)
慢慢吞吞(慢吞吞) 密密麻麻(密麻麻) 颤颤悠悠(颤悠悠)
急急巴巴(急巴巴) 颤颤巍巍(颤巍巍)
① 挑着满满当当的两桶水(定语)
过往的车子,都满满当当地载着建筑材料(状语)
家具、电器把屋里摆得满当当的(补语)
② 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登登的(补语)今年收成好,仓库里装得满登登。
③ 说完就忙忙叨叨地走了(状语) 一天到晚忙忙叨叨的(谓语)
④ 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为什么要急急巴巴地叫他回来?(状语)
⑤ 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定语)
⑥ 车厢里的人挤得密密匝匝的(补语)
⑦ 她慢悠悠地向我们走(状语)
⑧ 这样慢腾腾地走,什么时候才能走到(状语)
⑨ 他说话做事总是慢悠悠的(谓语)
⑩ 肩上的扁担颤悠悠的(谓语)
由上述例句可见,重叠式AABB和基式ABB的语法功能有同有异,相同的有满满登登——满登登,重叠式和基式都作补语;不同的有满满当当(作定语、状语)——满当当(作补语)。笔者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没有密匝匝、密麻麻、忙叨叨、急巴巴、慢慢悠悠、慢慢腾腾、慢慢吞吞、慢吞吞、颤颤巍巍、颤巍巍、颤颤悠悠的相关例句,但是密密麻麻例句后说也可用密麻麻、密密匝匝的例句后说也可用密匝匝、慢腾腾的例句后说也可用慢慢腾腾和慢吞吞、慢悠悠例句后说也可用慢慢悠悠;颤颤悠悠的解释后面有颤悠悠,慢慢吞吞的解释后面有慢慢腾腾,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重叠式和其基式的语法功能相同,即密密麻麻——密麻麻都作定语,密密匝匝——密匝匝都作补语,慢慢腾腾——慢腾腾、慢慢吞吞——慢吞吞都作状语,慢慢悠悠——慢悠悠都作谓语。
5. 重叠式语法意义
5.1. 重叠式形容词语法意义
朱景松(2003)在《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中指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需要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适的确认 [5]。目前学界关于形容词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以下观点:
1) 重叠式可以表示程度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中指出:形容词重叠式在状语和补语两种位置上带着加重或强调的意味,在定语和谓语两种位置上表示轻微的程度 [6]。
比如:雷在远处闷沉沉地响。沉沉加深了闷的程度,闷沉沉表示很闷的意思。
小脸儿冻得红通通的。通通加深了红的程度,红通通表示很红的意思。
2) 形容词重叠之后有主观性的意义
朱德熙指出“形容词重叠式与原式在词汇意义上,其实是一样的,它们区别在于原式只表示属性,重叠式同时还带有说话的人对于这种属性的主观评价。换句话说,重叠式还包含着说话人的感情在内。” [7]
比如:没有路灯,街上黑漆漆的。黑漆漆既表达了黑的意义,也表达了害怕的意义。
山洞深处阴森森的。阴森森既表达了山洞的阴沉,同时有害怕的意义。
3) 重叠式表示某种性质变为状态的意义
重叠式形容词的语法意义之一,就是形成了某种状态意义,王力(1943)、吕叔湘(1980)都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重叠式形容词的状态意义。朱德熙(1956)也把重叠式形容词归入状态范畴。这些都表明,前辈们都关注并重视重叠式的状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把状态作为重叠式形容词的语法意义之一。
比如;慢悠悠就有一种缓慢的状态。例:她慢悠悠地向我们走来。
满满登登很满的状态。例: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登登的。
5.2. 重叠式名词语法意义
1) 亲属称谓的名词重叠能让称谓更加亲切,如爸爸、妈妈
2) AABB式重叠式与量有关,可以表示一类,有“多、繁多”之意,包含着“所有的”的意思。如男男女女、家家户户
6. 结语
在收录的动词、名词重叠式中,有些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基式,有些则不能。我们将重叠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其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探讨,并与对应基式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迪比分析。最后考察了动词、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