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出现耐药菌的风险。I类切口手术又称清洁手术切口,指的是手术部位在人体的无菌部位,手术部位局部无损伤、无感染,且不是人体与外界相连接的腔道器官。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公立医院在对I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有规范的使用方案。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我院骨外科一区2019~2020年338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一步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骨外科一区2019~2021年338例I类切口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2020年168例,2020~2021年170例。病例年龄范围为8至92岁。
2.2. 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2015版)》 [1] 和《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二版)》 [2] 对上述病例进行医嘱点评。从围手术期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药品选用的品种、给药时机及用药时长进行评价,并通过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病例年龄组成
在338例病例中,50岁以上的病例有227例,占68.2%。65岁以上的病例有102例,占30.1% (见表1)。
3.2. 病例的手术部位
在338例病例中,我院骨外科施行的I类手术切口的手术,手术部位在脊柱的病例共有287例占总例数的84.9% (见表2)。

Table 2. The surgical site of cases
表2. 病例的手术部位
3.3. 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
在338例病例中,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共有328例占97%,无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有10例占3% (见表3)。

Table 3. The proportion of antibiotics used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ype I surgical incision
表3. 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
3.4. 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
在338例病例中,使用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共有316例占93.5% (见表4)。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病例共有7例占2.1%,当患者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时,选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可避免过敏反应发生 [3]。同时也有部分病例使用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曲松钠作为围手术期时的预防用药。
3.5. 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
在338例病例中,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均在术前的30至6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进行输注给药。
在用药时长上(见表5),预防用药时长大于48小时的共有170例占50.3%。

Table 4. The types of antibiotics used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ype I surgical incision
表4. 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

Table 5. The duration of antibiotics used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ype I surgical incision
表5. 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长
4. 讨论
我院骨外科在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这与病患的年龄,手术的部位密切相关 [4] [5]。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2015版)》指出,高龄是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手术部位涉及重要脏器,若发生感染会危及生命时,即可在围手术期时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通过统计患者的年龄与手术的部位,发现我院收治的病例多为年纪较大的病患,且手术部位大部分是脊柱,导致在围手术期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
在选择抗菌药物的品种时,应符合安全、有效、经济这三个条件,针对敏感菌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可以减少耐药菌的出现。而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常发的是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 [6],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使用建议,选择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感染。抽取的病例中,我们发现有少数病例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曲松钠作为预防用药,而三代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应使用在II类和III类的手术切口的预防用药上。在I类切口上应用,有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同时也导致病人的用药费用增加 [7]。而在无药敏检测下应用头孢硫脒,因政策的规限,使得病人只能自费使用,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时,应多从实际出发选用抗菌药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当明确了病患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时,针对革兰氏阳性菌,我们可以使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作为替代使用 [8]。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上,所有的病例都在术前30至60分钟或在麻醉开始时输注抗菌药物。但是在使用时长上,有50.3%的病例是用药时长大于48小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文件要求,若高感染风险的预防用药亦应不超过48小时。超时限使用抗菌药物,不但不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反而会有感染耐药菌株的风险 [9] [10] [11]。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了病患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降低了耐药菌株的出现几率。我院骨外科在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总体情况较好,但是在选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上和在用药的时长上,仍有不足。我们应进一步针对目前的问题,对医嘱进行干预,提高临床在使用I类手术切口上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