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荷兰64杨1995年国有法库县三尖泡林场开始引进,引进后林场在5个工区小面积试验、试栽,通过几年的观察,认为荷兰64杨具有速生性、抗寒性较强的特点,2001年全县开始推广荷兰64杨,为了更好地了解荷兰64杨的生长习性,我们于2016年开始对荷兰64杨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地概况
法库县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长白山山脉与阴山山脉余脉交汇处,辽河右岸,位于东经122˚44'23~123˚45'14,北纬42˚8'46~42˚39'29,总面积2320 km2,自然地貌特征为“三山一水六分田”,法库县地势呈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丘陵平原相间。西部多丘陵岗地,东部多漫岗平原,平均海拔高度在150 m左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地区,年均气温7.5℃,1月平均气温−12.5℃,1月最低气温−34.4℃ (2001年1月14日),7月平均气温23.8℃,7月最高气温37.5℃ (2000年7月8日),无霜期15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87 mm。平均日照时数2800.8小时,而4~9月份农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平均为1521小时。多年平均0℃以上积温3624.3℃,3℃以上积温3618.6℃,10℃以上积温3219.3℃,生育期4~9月份多年平均积温3124.2℃。调查地选择在法库县依牛堡子镇三尖泡村。林地处辽河中游,多分布在辽河北岸的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06 m,坡度4˚,林地土壤主要是棕壤土、沙壤土。有机质含量相差较大,土壤肥力高低不一。
3.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3.1. 调查内容
调查地造林品种为荷兰64,栽植株行距均为2 × 6 m,造林时间为2016~2018年春,苗木规格为二根一干(苗根2年,苗干1年),苗木平均胸径1.8 cm,苗木高2.8 m;二根二干(苗根2年,苗干2年),苗木平均胸径2.2 cm,苗木高3.5 m。A调查区:地块名是苗圃地,面积6.53 hm2,土层厚度1.5 m以上,地下水位在1 m以下,3 m以上,土壤PH值为7.0,沙壤土;B调查区:地块名是王家坟,面积6.37 hm2,土层厚度1.0 m,地下水位在3 m,土壤PH值为6.5,棕壤土;C调查区:地块名是齐家林,面积3.25 hm2。土层厚度1.5 m,地下水位在1.0 m,土壤PH值为7.5,沙壤土。D调查区:地块名是汤家林,面积10.2 hm2,土层厚度1.0 m,地下水位在3 m,土壤PH值为6.8,棕壤土;E调查区:地块名是中工林,面积6 hm2。土层厚度1.5 m,地下水位在1.0 m,土壤PH值为7.0,沙壤土。F调查区:地块名是代荒地林,面积4.5 hm2。土层厚度1.5 m,地下水位在1.0 m,土壤PH值为6.5,棕壤土。
3.2. 调查方法
科学设置标准地,在A调查区、B调查区、C调查区、D调查区、E调查区、E调查区、F调查区,每个调查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地块,每个地块选取20株树,共60株树,进行调查。为避免人为造成误差,每个区域在选择地块时,充分考虑地块位置的高低、方位、方向等自然条件,因为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生长量也会发生变化,病虫害发生情况也会随着变化,因此,在每个区域选择标准地时,必须考虑自然条件因素。
3.2.1. 生长量调查
对六个调查区内的,在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测量树高、胸径,调查时间为2020年~2022年,每年10月调查,主要调查树高,胸径。
3.2.2. 病虫害调查
病虫害调查在2020年~2022年,每年4~10月进行调查。
3.2.3. 除草剂药害调查
病虫害调查在2020年~2022年,每年4~8月进行调查。
4. 调查结果
4.1. 生长量调查 [1]

Table 1. Questionnaire on growth of Dutch poplar 64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表1. 不同立地条件荷兰64杨生长情况调查表
通过调查,荷兰64杨在株行距2 × 6 m密度下,前5年长势都很好,沙壤土地块不论是树高,还是胸径都好于棕壤土地块,5年后由于株间郁闭,造成生长缓慢,因此5年后必须及时隔株间伐,通风透光,解决光照问题,调查结果,详见表1。
4.2. 病虫害调查
通过调查,荷兰64杨病害法库地区主要有腐烂病、溃疡病,虫害有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蛀干害虫主要有杨干象、青杨天牛,食叶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美国白蛾等 [2] 。蛀干害虫不管是幼龄林和中龄林都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同时也发现有大青叶蝉危害的现象,腐烂病、溃疡病多发生在6~7年生以上的树,详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pests of Dutch poplar 64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表2. 不同立地条件荷兰64杨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4.3. 除草剂药害调查
荷兰64杨对林地周围玉米地里的除草抗药性较强,每年5~6月份影响较大,特别是距离玉米地300 m以内的幼林树,影响较大,主要表现树叶表面凸凹不平,叶片边缘向背面卷起,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荷兰64杨的生长。
5. 杨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问题
5.1.1. 荷兰64杨栽植密度不合理、林分质量低
在荷兰64杨造林中,密度太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浪费了苗木和人力,而且杨树生长空间狭小,林木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互相争光争肥,极易产生个体间生长分化,栽植后,没有几年就需要间伐,否则就会滋生病虫害,形成低产林,荷兰64杨在栽植株行距为2 × 6 m情况下,只能维持5年,如果5年后不间伐,6~7后就会发生枯枝和溃疡病现象。
5.1.2. 有的造林地块不适宜荷兰64杨
杨树栽培的理想地点是河流两岸或者地下水,比较适中的平原地区(地下水位1~2 m)。特别是像荷兰64速生杨,一般来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5 g∙kg,速效N大于40 mg∙kg,速效P含量高于0.5 mg∙kg,速效K含量大于20 mg∙kg,就可满足杨树的正常生长需要 [3] 。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土壤pH值等也是影响杨树生长的主要指标。用荷兰64造林,沙壤土表现最佳,其次是棕壤土,土层厚度1.0 m以上,pH值6.5~8.5。
5.1.3. 个别地块栽植荷兰64时,定干偏低
这主要采用的是二根二干以上的苗木,为了整齐,定干高度2.2 m左右,剪口下是二年生以上部位,树长成后,剪口处出现大的凸起,苗齢越大,表现越突出,造成木材利用率低。
5.1.4. 荷兰64杨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注重造林,轻视管理,特别是对幼龄林和中龄林,不能及时抚育管理,不能合理修枝、追肥、除草等,造成树势较弱,病虫害严重。
5.2. 对策与建议
5.2.1. 根据荷兰64杨对光照的要求,科学设计
荷兰64杨树是喜光的长日照植物。栽培中,密度配置的方式和大小必须考虑的就是它的需光性,荷兰64是美洲黑杨,欧洲黑杨,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虽然不像胡杨派和白杨派的树种最喜光,但是如果光照不足,也影响生长发育,设计时不但考虑每亩株数,还有考虑行的方向,建议用荷兰64杨造林时,株行距采用4 × 5 m、4 × 6 m,不提倡株行距2 × 6 m的,5年后间伐。如果培养小径材的,株行距采用3 × 5 m也可以,同时必须是南北成行(南北距离小,东西距离大)。
根据栽培目的,造林设计初期也可以适当密植,但荷兰64杨林郁闭后,及时间伐,确保荷兰64杨合理的生长空间,以提高树势,增强杨树抗病虫能力,减少传染病虫害。
5.2.2. 根据荷兰64杨对土壤的要求,科学选择造林地块
必须做到“适地适树适品种”进行造林,要充分利用地力,用荷兰64杨造林,优先选择河流两岸或者地下水,比较适中的平原地区(地下水位1~2 m)。土壤方面优先选择沙壤土、其次选择棕壤土。
5.2.3. 荷兰64栽植后合理定干
不管采用几年生的苗,必须在1年生段上,中上部饱满芽处定干,同时适当疏去过低的分枝,提高造林成活率。
5.2.4. 加强林木的管理,确保达到速生、丰产
重视林木的抚育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合理施肥
杨树的生长,除了水分条件以外,要想长得好,丰产、速产,必须合理施肥。
2). 合理间作
一般间作物以花生、地瓜、土豆、油菜等低矮农作物为主,也可种植绿肥。要根据树龄的不同来选择所种的作物,以不互相影响为主,避免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农作物,也不宜间种谷子、糜子等对树有影响的作物。
3). 中耕除草
一些林间杂草,特别是一些高大的杂草对于土壤水分和营养的争夺都是十分严重的,及时有效地除草对于树木正常生长是非常必要的。
4). 修枝管理
科学修枝是杨树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修剪掉一些侧枝,枯枝,确保树干通直圆满无节疤。修枝能使主杆的发育加强,大大改善材质。
5.2.5. 发展荷兰64速生林,病虫害防治是关键
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4] 。尽可能地协调运用栽培控制技术,物理机械控制技术,生态控制技术和生物控制技术 [5] 。
对于蛀干害虫的杨干象除了严格检疫、加强监测外,对幼树,应在4月中、下旬树液开始流动时,40%氧化乐果1份兑10份水配成药液,用毛刷在幼树树干2 m高处,涂10 cm宽药环1~2圈,如发现蛀干害虫,小面积的蛀干害虫,以根部注药效果最好,大面积的干部害虫,以干部注射药液方法防治。
对于蛀干害虫的青杨天牛除了加强产地检疫外,要把好造林地复检关,剪除苗圃虫苗虫瘿集中烧毁。5月上旬~6月中旬,在树冠、树干上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00~3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40%杀螟松800倍液、40%氧化乐果800倍液2~3次,消灭成虫和虫卵。
对于食叶害虫,用高压喷雾泵对叶面喷洒药液的方法及时防治。
对于大青叶蝉发生每年严重的地块,10月上旬~11月上旬,在产卵前,往树上和地面杂草上,根据当年发生情况喷2~3次杀虫剂。
对于发病较轻的树,采取剪除病枝、刮除病斑、喷洒或涂抹化学药剂的方法进行防治和控制,每年坚持树干基部秋冬涂白,过密的林分应间伐,改善杨树生长环境条件。
对已经大面积死亡或者药物防治没有希望的树,应采取皆伐方法,对伐除的病腐木进行焚烧或深埋,或高温处理,杀死病菌。
6. 结论
1). 法库县自然条件适合荷兰64杨的发展,但最好选择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沙壤土,因为沙壤土栽培荷兰64杨,无论是树高,还是胸径,都优于棕壤土。
2). 荷兰64杨在病虫害方面,病虫害发生率沙壤土比棕壤土低,在同等条件下,无论什么土壤,树龄越大,病虫害发生率越高。
3). 荷兰64杨,在法库地区造林,建议的株行距是4 × 5 m,500株/公顷或4 × 6 m,417株/公顷,不提倡先密植,再间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