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师范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未来教师。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师范生专业特点及其培养要求,专业课程特别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德之人,也需培养其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使之能成为未来的育德之师 [1] 。教育部在2021年4月出台的《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将师德师风作为中小学教育等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第一标准,要求师范生能理解学科课程育人功能,能在教育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之有机融入教学。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基础教育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院校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魏昌武等 [2] 提出为提升地方高校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应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思政教育,构建“心理学”课程思政体系;张登玉等 [3] [4] 提出课程思政的策略包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师德师风教育;刘小云 [5] 提出历史学师范专业课程思政着力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突破口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实践课程思政一体化推进及变革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林霞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系统分析与深入讨论,力求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鲜明特征、必要性以及实施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旨在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为如何更好实现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提供具体实践参考;刘吉俊等 [7] 结合英语专业教学特点,分别从加强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顾佳丽等 [8] 提出了凝练教学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探究教学模式、探索实施路径、提升育人能力、设计教学方案、引入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组织教研活动、开展特色活动等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注意到,大多学者是对整体师范生的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或针对化学、物理、历史学、英语等专业师范生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但很少有学者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实际数据开展分析的更少。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现状,本文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面向湖南省多所地方高校的数学师范生搜集调查数据,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湖南省地方高校进一步提高数学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数据的检验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调查问卷紧扣“课程思政”这一主题,从数学师范生对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意义、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目的、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特点、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素材、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方案、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实施等方面进行设问,以期全面了解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了解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的基本状况;第二部分旨在了解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和课程思政能力的现状。调查问卷的具体设问如表1所示。

Table 1. Question setting for survey questionnaire
表1. 调查问卷的设问
借助“问卷星”平台对湖南省多所地方高校的数学师范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25份,调查对象的结构如表2所示。

Table 2. Structure of survey subjects
表2. 调查对象的结构
运用“问卷星”平台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对调查数据的信度进行检验。一般认为,克隆巴赫信度系数越大,说明测量的可靠性越高,若克隆巴赫信度系数在0.6以下则需要重新修订问卷。通过检验,本调查问卷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值为0.746,说明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运用“问卷星”平台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KMO值对调查数据的效度进行检验。一般认为,KMO值在0.8以上,说明调查数据的效度很合适;在0.6~0.8之间,说明调查数据的效度较合适;在0.6以下则说明调查数据的效度很差。通过检验,本调查问卷的KMO值为0.815,说明本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可以用来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总体现状分析
3.1.1. 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
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通过对编号分别为Q5与Q7这两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Table 3.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表3. 对课程思政概念的了解程度
由表3可知,仅有62.83%的数学师范生完全可以区分或大致可以区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这两个概念,高达60.94%的数学师范生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课程思政”在中小学被称为“学科德育”。为了进一步了解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对编号分别为Q6、Q11、Q12和Q13这四个问题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Table 4. Mastery of basic in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表4. 对课程思政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
由表4可知,仅有26.12%的数学师范生表示对“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仅有49.17%的数学师范生表示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楚在中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的基本特点;仅有42.83%的数学师范生表示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楚在中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的内容框架;仅有42.35%的数学师范生表示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楚在中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的具体内容。
综合表3与表4可知,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概念和课程思政基本信息的了解程度不高。
3.1.2. 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重视程度
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编号为Q10这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Table 5. Importance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表5. 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重视程度情况
由表5可知,高达97.18%的数学师范生认为在中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由此可见,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很高。
3.1.3. 数学师范生对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观能动性通过编号为Q14这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Table 6. Develop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表 6. 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观能动性情况
由表6可知,虽然有13.65%的数学师范生表示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在观摩课堂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德育内容,但有高达81.18%的数学师范生表示会在观摩课堂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关注德育内容。由此可见,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观能动性是较强的。
3.1.4. 教师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
湖南省地方高校教师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通过编号分别为Q8和Q9这两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a) 开设“中小学德育”相关课程情况 (b) 教学中提及“中小学德育”有关内容情况
Figure 1.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图1. 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情况
由图1可知,有81.88%的数学师范生表示学校开设了与“中小学德育”相关的课程,有高达91.29%的数学师范生表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提及或偶尔提及“中小学德育”有关的内容。由此可见,湖南省地方高校教师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
3.2. 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的人口变量学差异分析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对于数学师范生的基本情况,有性别、所在年级,政治面貌和未来打算任教学段等人口变量学。考虑性别、政治面貌和未来打算任教学段可能对本研究的问题没有很大影响,故下面重点分析不同年级的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与分析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现状总体情况类似,通过四个方面来分析不同年级的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
3.2.1.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
湖南省地方高校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了解程度通过编号分别为Q5、Q7这两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Table 7.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表7.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了解程度情况
由表7可知,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大三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了解程度最高,大一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了解程度最低;每个年级知道“课程思政”在中小学被称为“学科德育”的情况相差不大,了解程度都比较低,但大二的数学师范生对其了解程度最低。由此可见,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大三的学生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相比于其他年级要高一些,但了解程度总体偏低。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通过对编号分别为Q6、Q11、Q12和Q13这四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对Q6、Q11、Q12和Q13这四个问题的选择是非常清楚、比较清楚或者一般清楚,则认为该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基本信息的清楚掌握,结果表8所示。

Table 8. Mastery of basic in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表8.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
由表8可知,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的大三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相比于其他年级是较高的,大二与大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相差不大,大一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最低。
3.2.2.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湖南省地方高校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编号为Q10这一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Table 9.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表9.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情况
由表9可知,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大一学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相比于其他年级相对较高,而其他三个年级的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相差不大。
3.2.3.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湖南省地方高校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编号为Q14这一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

Table 10. Develop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表10. 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情况
由表10可知,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大一学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主观能动性相比于其它三个年级的数学师范生相对较高,但和大二、大三学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主观能动性相差不大,而大四学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主观能动性最低。
3.2.4. 教师对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
湖南省地方高校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通过对编号为Q8和Q9这两个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Table 11.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表11. 教师对不同年级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情况
由表11可知,湖南省地方高校教师对大四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最高,对大二与大三数学师范生的培养重视程度次之,而对大一数学师范生的培养重视程度最低。
4. 基本结论与建议
4.1. 基本结论
由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对于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现状,从总体上看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教师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同时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和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观能动性也比较大的,而数学师范生却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偏低。这一结果表明,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较强但能力亟待提高。同样说明湖南省地方高校已按照相关政策,实施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但在数学师范生对于课程思政意识的提升与能力的提高上并不明显,仍需进一步落实。
从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来看,湖南省地方高校不同年级的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现状同样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大四的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视的,但大一的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和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观能动性比其他三个年级高。这一结果表明,教师对培养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数学师范生对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观能动性不成正比。对于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同样表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原因可能有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数学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意识与与能力的授课方式不受师范生的喜欢,最主要应该是学校的激励制度和相关的条件支持。
4.2. 建议
数学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教育质量。数学师范生现阶段是受教育者,而数学教师是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力军,是落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同时学校是进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平台。下面,结合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 数学师范生不仅要努力掌握和钻研数学专业课知识和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还要加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培养,明白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意义、目的、特点、素材、方案、实施,强化学习动机。
2) 强化课程建设管理,修订教学大纲(质量标准),结合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 [9] ,在数学师范生的课程考核题目中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师范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养、道德情怀等方面,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数学师范生的学习任务,强化数学师范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安全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3) 结合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需要和数学课程特点,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统筹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加强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10] [11] 。
4) 把课程思政要求纳入数学教师教学培训、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中,增强数学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12] ,养成主动研究、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
5) 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体现课程思政要求 [13] ,督促数学教师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的作用,让教师对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效果加强引导和指导。
6) 强化激励机制 [14] 。通过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对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的教学改革项目给予奖励。同时鼓励相关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为数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5. 结语
为了对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本文以湖南省地方高校的数学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首先从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意义、目的、特点、素材、方案、实施等六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通过线上问卷发放的形式,共获得425份有效问卷,同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然后对调查问卷的数据从总体和人口变量学两方面对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结论提出了几点建议。后续将以本文研究结论为依据构建湖南省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提高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研究课题“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课程思政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RKSZY2212)。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