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如何评价课程,构建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成为高校在探索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 19号)与《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厅字[2020] 1号)、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 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切实有效的高校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从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评估来看,还存在着评价理念陈旧、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定量评价指标等问题。本文结合北京物资学院2021~2022学年第2学期开展的本科课程评估工作,构建了学校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程评估的工作实践中。
2. 文献综述
郭睿 [1] 认为高校课程评估是高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评估中开展较早、较多,且效果明显,受到普遍欢迎的一种评估。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实行的课程评估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专业评估组成部分的课程评估;二是某门课程的校际评估;三是校内优秀课程和合格课程评估;四是校内教学检查性评估。王根顺等 [2] 认为高等学校课程评估,即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单元组成——课程的特征,根据理论和教学原则提供的规律认识,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手段努力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为实现该课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对课程及其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而进行的评判,给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王桂林等 [3] 认为课程评估是根据人才培育目标对课程建设的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是检验课程建设工作的一个必要手段。蔡映辉 [4] 认为课程评估就是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标准,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对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仅是理论研究或仅是建立了一级评价指标,还没有更为详细的观测点。本文详细阐述北京物资学院的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构成指标及观测点,使课程评估工作做到从定性评价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3. 构建高校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以“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OBE课程理念作为高校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评估的基本原则。
3.1. 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评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重点评估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的达成情况,并将学生满意度作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3.2. 评估主体多元化
为保证课程评估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正性,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应以学生评价为主,同时适当结合领导、督导专家、同行等主体的评价。
3.3. 定性评价指标与定量评价指标相结合
为提高课程评估的科学性,在设计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定量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的分值,能更容易发现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教学与管理工作水平。
3.4. 持续改进
课程建设永无止境,尤其对于评估成绩良好以下的课程,更要做好课程设计,丰富课程内容,改进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
4. 构建高校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等全过程的评估。
4.1. 课程目标
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导向,课程目标主要考查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中的毕业要求、培养标准之间的契合度与支撑度;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等。因课程类型不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类型,构建不同的课程教学大纲质量评价量表。北京物资学院的教学大纲质量评价量表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质量评价量表、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评价量表和理论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评价量表。表1为其中的理论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评价量表。该评价表共有8个主要评价指标、46个观测点,主要来源于《北京物资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5] ,并通过与督导老师、教师及学生交流首先确定了主要评价指标的分值,而后对每个观测点进行了赋值。

Table 1.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cale for the teaching syllabus of theoretical practice courses
表1. 理论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质量评价量表
4.2.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主要考查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如是否按照教学大纲设置课程章节;是否上传教案、PPT等课程资料;是否提供学生自学的音视频资料;是否设置作业题目等。北京物资学院的课程建设情况主要评价慕课平台上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表2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评价量表。该表共有2个主要评价指标、11个观测点,主要来源于《北京物资学院本科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6] ,赋值方法同表1。

Table 2. Online course resourc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scale
表2. 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评价量表
4.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主要考查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强调教学内容要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利用“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丰富课堂互动形式,实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等。
课程实施情况既有领导、督导、同行等主体对课程的评价,更有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评价,各评估主体所占权重分别是:领导(10%)、督导(30%)、同行(10%)、学生(50%)。表3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该表共有7个主要评价指标、7个观测点,主要来源于《北京物资学院课堂教学管理规定》 [7] ,赋值方法同表1。

Table 3.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scale
表3.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4.4.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重点评估学生的能力、素质、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包括教学过程性考核评价(包括出勤、讨论、作业、测试等)与教学结果性考核评价(包括期末试卷命题、试卷评阅与归档),表4为期末试卷命题评价量表。该表共有5个主要评价指标、39个观测点,主要来源于《北京物资学院本科生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办法(修订)》 [8] ,赋值方法同表1。

Table 4. Evaluation scale of final examination paper proposition
表4. 期末试卷命题评价量表
5. 课程评估工作实践
2021~2022学年第2学期北京物资学院按以上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对全校343门本科课程开展了课程评估,目的是评选出10%~15%的优秀课程,打造校级“金课”,同时对评估结果为待改进的课程限期整改或停开,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调整。本次主要对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实施、期末试卷命题、期末试卷评阅与归档等方面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教师、学生的建议,确定了各项指标所占权重,其中,教学大纲评价为10%、建课评价为10%、督导课堂教学评价为20%、学生评价为40%、教学过程评价为10%、期末试卷命题评价为5%、期末试卷评阅与归档评价为5%。课程评估的时间安排见表5。

Table 5. Schedule of course evaluation
表5. 课程评估的时间安排
2021~2022学年第2学期的课程评估结果如下,343门课程中课程评估总成绩为90分及以上的32门、80分(含)~90分(不含) 185门、70分(含)~80分(不含) 83门、70分以下3门,另外40门课程因为缺项,无成绩;全校课程的平均成绩为83.2分,课程情况整体良好。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各学院课程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反馈,各学院也积极配合进行整改,其中有一个学院的课程平均成绩低于全校的平均成绩,说明该学院的教学管理特别是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学校对该学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加大了课程建设整改力度。经过整改,学校课程建设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 结语
课程评估是高校检验课程建设、实施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将存在的问题清楚的反映在评价量表中,便于老师理解相关制度及标准,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升育人能力。随着课程评估工作的深入,可以不断加入适合本校课程的新的评估指标,调整各项指标的权重,力求真实地反映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充分发挥评估的诊断和反馈等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致谢
感谢北京物资学院校教学督导组组长郝玉柱老师对本文的指导。
基金项目
北京物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0542101004);北京物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054220072220)。
NOTES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