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的个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ading for Migrant Preschool Children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DOI: 10.12677/AE.2023.139989, PDF, HTML, XML, 下载: 164  浏览: 24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季 燕: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吴春颖: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流动学前儿童亲子阅读个案研究Migrant Preschool Children Parent-Child Reading Case Study
摘要: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亲子阅读是缩小教育差距,保障其学习和发展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走进流动学前儿童家庭,真实记录亲子阅读的过程。观察与访谈结果显示,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的开展情况不够理想,父母陪伴幼儿阅读的时间很少,家庭拥有的图书资源非常有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亲子互动不足,家长的指导策略单一。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水平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的职业和工作的时间、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幼儿自身对阅读的喜爱程度、阅读的环境、社区的支持等。基于此,从流动儿童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面提出教育建议。
Abstract: For migrant children, parent-child rea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narrow the educational gap and ensure their eq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is study records the process of parent-child reading in the migrant preschool children’s families.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show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e imperfect operation of parent-child reading; too little time parents spend with their children on reading; very limited books the family has; the insufficient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single guidance strategy parents have in the process of parent-child reading. The parent-child reading level of migrant preschool children i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 parents’ occupations and working time, parents’ understanding of parent-child reading, children’s love for reading, reading environment, community support, etc. Based on the above factors,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migrant children’s family, kindergartens and community.
文章引用:季燕, 吴春颖. 新发展阶段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的个案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9): 6354-636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9989

1. 引言

2020年10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作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变迁、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加速等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不断涌现。《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中指出,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给予流动儿童等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十年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阅读的起点在家庭,亲子阅读能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缩小教育差距,保障其学习和发展机会均等,奠定其后继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它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就所查阅的文献,对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的关注并不多,仅10篇以内,且文献揭示的都是存在的问题。张晓茹、卢清(2011) [1] 的调研发现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阅读活动存在意识淡薄、目标单一、内容狭窄、方式简单、环境不容乐观等问题;杨丹琴(2018) [2] 的研究显示大部分流动人员只认识到了亲子阅读的识字功能,对于亲子阅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鲜有重视。雷叔格等(2018) [3] 对深圳流动儿童家庭的调研发现,流动儿童的家长学历整体偏低,大多缺乏一定的教育自信与教育能力,且对公共图书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杨丹琴(2018)通过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从幼儿园、社区、政府和社工机构这四个层面提出教育建议。Dexter和Stacks (2014) [4] 研究了低收入流动儿童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共读行为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养方式越好、亲子共读的质量越高,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对促进流动儿童语言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邝宏达和徐礼平(2017)的概念辨析,“流动儿童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人口” [5] ,本研究中的流动儿童“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或一方父母一起生活、学习,不具有居住地户籍的3~6岁儿童”。研究者深入流动学前儿童家庭,对家庭中的亲子阅读场景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了解亲子阅读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创设、阅读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家长的指导策略等。在此,选取了两个流动儿童家庭,呈现实况并作出分析。

2. 家庭A亲子阅读个案研究

2.1. 家庭背景

幼儿基本情况:朋朋,男,大班,性格活泼开朗,精力充沛。

家庭结构:主干家庭,由幼儿、父母和外祖父母组成。

家长情况:父亲高中/中专学历,母亲初中学历,父母都是个体户。

家庭经济状况:月收入6000~8000元

家长工作时间:每天10小时以上

居住条件:租房

朋朋一家是做早点生意的,朋朋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朋朋一家三口的卧室是早点店里面的一间屋子,面积在十平方米左右,外公外婆则住在早点店旁边一间用挡雨布围成的简易塑料棚里。爸爸妈妈每天都很忙,凌晨两点就要起床准备早点,上午做生意,下午补觉,傍晚继续做生意,晚间8点左右入睡,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朋朋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店里看电视、玩玩具。

2.2. 亲子阅读的条件创设

(1) 亲子阅读的材料:朋朋家中一本幼儿图书都没有,甚至连成人看的杂志报纸也没有。对于家里没有书的情况,朋朋妈妈做了解释:“我们大人来N市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朋朋是今年刚来,以前都在安徽老家上学,在老家有很多课外书,但是今年来得匆忙没带过来,所以现在家里一本书也没有。”她又补充道:“我以前在老家上班,陪朋朋的时间也比较多,有时候和朋朋一起看一本书。不过他更喜欢一个人看,给他一本书,他自己就能看得津津有味,然后跑来和我们讲故事。但是现在做生意忙,每天半夜两点就要起床和面,包饺子和包子,白天又要做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管他。”

(2) 亲子阅读的空间:朋朋的卧室空间狭小,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没有专门供朋朋阅读或学习的区域。朋朋书包里有一本写了两行“小”字的田字方格本,询问得知朋朋平时在店里吃饭的桌上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

(3) 亲子阅读的时间:朋朋的父母和外公外婆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生意,根本没有时间陪伴朋朋,更不用说是亲子阅读了。

2.3. 亲子阅读的态度

(1) 幼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

研究者问朋朋喜不喜欢看书,朋朋果断地摇头说不喜欢,追问他喜不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他说:“不喜欢看书,我喜欢看《捷德奥特曼》(动画片名)。”

(2) 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

爸爸参与家庭教育不多,有空的时候会把从手机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孩子听,“昨天爸爸还给我讲恐龙的故事呢。”妈妈曾经在当地幼儿园做过教师,她对亲子阅读持肯定的态度:“有必要和孩子一起看书,因为这样可以多和孩子互动,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增加感情,也促进他各方面的发展。”

2.4. 亲子阅读的外部支持

朋朋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外来务工子女集中的郊区幼儿园,幼儿园提供的书籍只能在园内阅读,无法带回家庭。可能是因为朋朋刚来N市不久,所以家长认为没有从幼儿园获得关于早期阅读的帮助。

朋朋一家住在农贸市场附近,环境杂乱,未从社区获得任何关于亲子阅读的帮助。

3. 家庭B亲子阅读个案研究

3.1. 家庭背景

幼儿基本情况:牛牛,男,中班,性格腼腆含蓄,乖巧温和。

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

家长情况:父亲,初中学历,电焊工人;母亲初中学历,服装业(家中有一间放缝纫机的房间作为母亲的工作室)。

家庭经济状况:月收入6000~8000元

家长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以上

居住条件:租房

牛牛和父母租住在一个约90平方米的毛坯房里,虽然房子属于拆迁户小区,但这里环境比较优美,绿化很好,设施也十分完善,有小广场、健身器材等。爸爸每天工作都很忙,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妈妈在家里用缝纫机裁剪衣物,平时都是由妈妈负责牛牛的生活起居和教育,相当于全职妈妈。妈妈十分重视牛牛的早期教育,家中有黑板和白板,书桌上有珠心算算盘,墙壁上贴着数字卡和带拼音的识字卡。

3.2. 亲子阅读的条件

(1) 亲子阅读的材料

牛牛家里有《弟子规》《三字经》《成语故事》等书籍,这些书籍中的文字都有拼音标注,书中带彩色插图。此外,牛牛家里还有《幼儿园多元能力探索课程》系列图书,共六本,涉及到科学、语言、健康等领域,书本中每页都有彩色图片。

(2) 亲子阅读的空间

牛牛家空间较大,卧室有专门供孩子看书和写作业的桌椅,书桌中的一个柜子专门用来存放孩子的图书,但是书籍的取放不是很方便。

(3) 亲子阅读的时间

父亲每天在外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母亲在家边工作边照看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

3.3. 亲子阅读的态度

(1) 幼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

牛牛说自己很喜欢看书,喜欢和妈妈一起看书,并表示更喜欢看书里的图片。

(2) 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

牛牛的妈妈认为牛牛对看课外书不太感兴趣,“书桌里的书都是以前的,牛牛比较小的时候我会经常和他一起看书识字,但是现在看得比较少了。”牛牛的妈妈认为牛牛看的书已经够多了,现阶段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他的数学计算能力上,所以经常会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题给他,牛牛完成之后,再念给妈妈听,也是一种语言的锻炼。

3.4. 亲子阅读的过程及评析

好听的“成语故事”

时间:下午6:30~6:45

地点:卧室

背景:牛牛做完妈妈布置的数学作业便玩了一会,妈妈拿出一本《成语故事》问牛牛“你想不想看这本书?”牛牛点头回答说想看,并凑到妈妈耳边说喜欢和妈妈一起看。

过程:妈妈把书随便翻到一页,这个故事是《抱薪救火》,篇幅为两页纸,每一页上都有和故事相关的彩色插图。

牛牛指着书上的插图表示想听妈妈讲,妈妈在牛牛的书桌旁坐下来,指着图片问牛牛:“那你看他俩在干什么?”

牛牛想了一会儿,看着妈妈说:“不知道”。

妈妈用手指着右侧页面上方的插图说:“那你看这边一幅图。”

牛牛说:“他怕火。”

妈妈问:“这里有火是吧?”“是的。”牛牛回答。

“他用木头来救火,木头能救火吗?什么可以救火吗?”“水……”牛牛拖长了音慢慢答道。“对,他用木头救火那就越烧越大,是不是?”妈妈继续提问,牛牛顿了几秒仿佛在思考妈妈的话,然后点头道:“嗯。”

妈妈指着书本左边的插图问牛牛:“那你知不知道他们俩,他是跟他说什么?”牛牛摇头说:“不知道。”妈妈向牛牛解释:“他是告诉他,这边着火了,对不对?就这样,他抱薪救火,薪就是木头、柴火,知道吗?”牛牛说了声:“嗯!”表示理解。

接着,妈妈开始讲这个故事:“战国末期,秦国进攻魏国……”牛牛听得津津有味。

[评析]

在亲子阅读的发起和结束方式上,妈妈是此次阅读的发起者,她简单询问了牛牛的想法之后便开始了此次亲子阅读,一个故事读完之后就自然结束。

在亲子阅读的条件创设上,妈妈选择在晚饭前、牛牛做完数学作业之后,这时牛牛比较安静,易集中注意力。妈妈和牛牛在卧室的书桌前进行亲子阅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材料是带有彩色插图和拼音标注的《成语故事》,这本书虽然是少儿读物,但是文字所占篇幅多,图画只是点缀,对于中班的牛牛来说不是很适合,不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上,妈妈使用了图读法、朗读感受法等方法。妈妈首先运用图片引起牛牛的兴趣,并通过不断地提问帮助牛牛理解成语含义。妈妈朗读的语速比较慢,牛牛容易听懂,但是朗读得比较机械,没有感情,也未见任何动作,可见妈妈侧重于让牛牛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以达成知识目标为主。

在亲子阅读的互动上,此次亲子互动状况较差,妈妈没有亲子互动的意识。研究者观察到牛牛多次在回答问题时看着妈妈,可是妈妈只顾往下讲,没有和牛牛有任何目光交流,也没有肢体接触,这让此次阅读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知识的灌输,缺少亲子间情感的交流。妈妈能够主动向牛牛提问,虽然都是你问我答这种简单模式。牛牛在阅读中注意力集中,能较好地回答妈妈的问题,但很少主动提问。

3.5. 亲子阅读的外部支持

牛牛所在的幼儿园为亲子阅读提供了不少支持,比如《幼儿园多元能力探索课程》系列图书就是班上老师统一发给每个孩子的,牛牛的妈妈说:“这些书都是幼儿园发的,老师要求我们和孩子一起看,有几本我们已经看完了。老师有时候还会布置一些作业(书上的小问题),我就陪着牛牛一起看,讲给他听,他就会做了。”研究者发现这套书涉及各个领域,书中图画丰富,排版和绘本相似,适合幼儿阅读。

牛牛家所在的社区虽然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的拆迁户安置区,但是环境优美,社区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小广场边的长廊里有各种宣传,还有一个透明的“法治文化书橱”专门存放报纸杂志供居民取阅,定期更换公共图书资源。经过访谈得知,小区最近的宣传主题是“法治文化”,以前还做过“中国梦”“全民阅读”“文明生活”等主题的宣传。妈妈表示这些宣传孩子们虽然看不懂,但是对于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形成。可见,社区虽然没有直接介入家庭中的亲子阅读,但却通过宣传和提供图书资源起到了辅助作用。

4. 个案研究的结论和教育建议

(一) 两个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的比较

(1) 在亲子阅读的态度上,朋朋妈妈因工作经历对亲子阅读有一定的认识,但在朋朋父母的观念中,更注重幼儿的体育锻炼与自理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在老家,朋朋妈妈也更喜欢让孩子自主阅读,认为这样才能培养他的独立意识。朋朋自己对阅读所持的态度比较消极,研究者多次询问,朋朋每次都十分坚决地摇头说:“我不喜欢看书。”而在牛牛家里,阅读和学习似乎已成为母子间心照不宣的约定,家里的书籍因多次翻阅而显得陈旧。牛牛十分喜欢和妈妈一起看书,经常主动要求进行亲子阅读,

(2) 在亲子阅读的材料上,朋朋家里没有任何亲子阅读的材料,虽然朋朋妈妈解释是搬家没有带过来,但来N市之后,朋朋的父母从未给朋朋买过任何书籍。在牛牛家里,有《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书籍,墙上还有各种认物识字的画报,说明家中有一定的阅读材料,孩子能随时翻阅书籍,但书籍的种类和数量都很有限,无法满足幼儿多元阅读的需要。

(3) 在亲子阅读的空间上,朋朋家中没有书房或书桌,没有专门学习的地方,朋朋总是在店里的餐桌上完成幼儿园的作业。牛牛家虽没有专供牛牛使用的书房,但是妈妈在卧室里辟出一块靠窗的区域,放上卡通桌椅和一张小沙发作为牛牛的学习专用地,牛牛桌上台灯、算盘、书架等设施一应俱全,且光线充足,适合阅读,每次阅读,妈妈也总是把地点固定在牛牛的书桌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在亲子阅读的时间上,朋朋家的亲子阅读时间为零,父母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生意,空闲的时间往往用来娱乐或陪朋朋锻炼,从不陪朋朋阅读。牛牛的妈妈经常和牛牛一起阅读。虽然牛牛的爸爸每天在外工作,陪伴他的时间很少,但妈妈在家边工作边照看孩子,周末一整天都陪着孩子,平时也有充足的时间陪他读书讲故事。

(5) 在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上,由于朋朋家没有亲子阅读发生,所以无法对比两个家庭的家长指导策略。就牛牛家而言,指导策略比较单一,亲子互动状况较差,阅读行为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很少有情感的互动,无法让幼儿体验到亲子阅读的脉脉温情。

(6) 在亲子阅读的外部支持上,朋朋家所在的社区环境杂乱,缺乏管理,未对他们提供任何亲子阅读方面的帮助;幼儿园里的书籍也只能在园内阅读,不允许带回家里。而牛牛所在的社区和幼儿园则为家庭亲子阅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比如,牛牛家里有幼儿园发放的图书,老师也会定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社区文化氛围浓厚,有专门的书橱向居民提供书籍杂志,曾经做过阅读方面的宣传。

(二) 教育建议

(1) 流动儿童家庭:让亲子阅读成为习惯

亲子阅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阅读理念。流动儿童家长应当正确地看待亲子阅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多方面价值,尤其是情感价值,摒弃早期阅读等于早期识字的错误观念。

流动儿童家长的学历普遍偏低,家庭的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家长一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从而导致无暇顾及亲子阅读,即使有,时间也较短。所以,家长自己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养能力,比如,主动向幼儿老师和优秀的家长请教经验,通过网络的教育资讯充实自己,在亲子阅读中实现亲子共成长,提高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

(2) 幼儿园:让亲子阅读走向科学

多数流动儿童就读的幼儿园,因为各种资源的匮乏,在家庭教育指导上不得力。物质资源匮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环境的创设没有跟上。幼儿园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重任,比如,开展读书节活动,请家长和幼儿每天共读打卡,一开始会让家长觉得很麻烦,但是时间长了,外在的压力会逐渐转变为内在的需求,帮助家长养成习惯;又比如,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请每位小朋友带一本绘本(幼儿教师对所带的绘本提明确的要求)到班级,这样班级就有30本绘本,教师在每本绘本后面附上一个小本子,幼儿可以在园内自由读,周五每人带一本绘本回家,在小本子上写下亲子阅读的心得,同时还可以看到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阅读体会,互相学习。

幼儿园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请学前教育的专家、幼儿教师、优秀家长,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亲子阅读方面的资讯,解答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早期教育观念,激发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教育合力。

(3) 社区:让亲子阅读得到支持

亲子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是催化剂。比如,个案朋朋和牛牛所在的社区环境不同,也导致家庭中亲子互动的质量不同。如果可能,依托社区开展社会工作介入,开展志愿者活动,深入流动儿童家庭进行现场指导;建立流动图书馆,举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以弥补流动家庭客体化的资本缺失。

社区中的公共儿童教育机构与设施要发挥其积极效用,比如,社区中的儿童图书馆、儿童文化中心、儿童友好家园等,要关注流动儿童家庭等弱势群体,扩大宣传,适当减免其费用甚至免费,组织流动儿童和家长到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听取讲座等。

学习型社会氛围的影响,势必会带来流动儿童家庭阅读环境的改变,共同为孩子铺设一条经由阅读通往成功学习的道路。

5. 结语

早期阅读在儿童一生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流动儿童是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产物,特殊的家庭环境导致他们在教育的获得上处于不利地位,而良好的亲子阅读是缩小教育差距,保障其学习和发展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后继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新发展阶段3~6岁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社会支持研究》(批准号:D/2021/04/84)以及2020年度奕阳教育研究院青年学者研究资助项目《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EI-QXZ-202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晓茹, 卢清. 流动家庭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上海松江区为例[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1(10): 47-50.
[2] 杨丹琴.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亲子阅读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福州市W幼儿园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18.
[3] 雷叔格, 韩岩, 倪士光. 深圳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状况调研报告[J]. 社会与公益, 2018(3): 72-81.
[4] Dexter, C.A. and Stacks, A.M. (2014)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Parent-Child Shared Reading Practices,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Famil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28, 394-410.
https://doi.org/10.1080/02568543.2014.913278
[5] 邝宏达, 徐礼平.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随迁儿童的界定及其关系[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7(2):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