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的“三全”育人从某个意义上看就是培养自由、完整的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总目标的贯彻。而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贯穿其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至今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与意义。
2. 马克思“完整的人”的内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提出“完整的人”概念,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现实的人的发展出发,是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石。
首先,“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从文本译法角度看,“完整的人”的思想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理论力量。在人民出版社在1979年版和1985年版的《手稿》中,“Totaler Menschen”都被译为“完整的人”,然而在2000年版的《手稿》中人民出版社又将其译为“总体的人”。只有1985年版将其译为“完整的人”,在1979年版中则采用了“十分完满的生命表现的人”的译法,而在2000年版中又被译为“有总体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无论是“完整的人”,还是“总体的人”,亦或是“十分完满的生命表现的人”,这些译法在本质上并无差别,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完整的人”的实质内涵。像“共产主义”、“人的复归”、“私有财产的扬弃”、“人的本质”这些字眼在经典著作中频繁地出现,其中都有密切的关联。在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分工”导致“人”成为机器,丧失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异化的、不完整的人的论述,如“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进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日益精致,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并变为机器,”( [2] , p. 14)“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2] , p. 54)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很容易带来存在方式的片面性,即不“完整”的人。
其次,“完整的人”的生成植根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人的生理存在的满足首先得益于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是人走进现实世界、避免异化的第一步,而对人的分析绝不能仅仅走在理论和逻辑的分析中。无论是生理生存,还是精神层面对立的解决,亦或是人本质的实现都需要实践的桥梁,因此,“完整的人”的生成需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正因为“完整的人”的生成需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我们需要对群体或个体在经历此刻不是“完整的人”,经过努力后不断走向“完整的人”的这一反复过程予以更多的支持与宽容。
再次,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及私有财产的扬弃指出“完整的人”意味着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 [3] “完整的人”将不仅能够通过实践,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因为富有和贫困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更表现在精神上。至此,青年马克思围绕“Totaler Menschen”谈人的发展问题,奠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旨归。
总之,马克思“完整的人”具有以下极其深刻的内涵:“完整的人”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的独立、自由的个体,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状态,意味着人本质的丰富性,在与世界的各种关系中能够以人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然而,自由、独立、完整三个关键词是当今大学生渴望却很难满足的重要特质。
3. “完整的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从“完整的人”角度考量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教育主体对“完整的人”的主导偏差,教育客体的片面发展以及教育环体对“完整的人”的负向影响都困顿了“完整的人”的生成进程。
3.1. 教育主体的主导偏差
首先,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把握不完整。本学科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但与其学术性并无矛盾。而对于二者的把握有时容易陷入迷雾。一方面,意识形态性容易把握不当,给学术性戴上“紧箍咒”。“在行政官僚制的等级秩序所生成的权力格局中,‘绝对服从’让我们的教育良知和生活智慧噤若寒蝉” [4] 。尤其是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复杂的国情和社会问题时,为了规避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很难向学生讲清社会问题的本质,忽视大学生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个性化需要,甚至蜻蜓点水、唯唯诺诺。以上种种容易造成大学生拒斥、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人”目标。
其次,教育主体在迎合学科交叉的势态中伤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完整性。在这一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成为相邻学科的“收容袋”,收纳得越多,也就越支离破碎。第一,研究主体泛化,学科门槛低。很多高校行政人员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学位作为最简单的学历镀金方式,以敲开职业晋升的大门。第二,研究领域宽泛,大到人类发展、国家政策,小到婚恋、人际交往等问题都喜欢借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外衣;第三,功能泛化。比较突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总是与政策文件与社会热点生拉硬拽捆绑到一起,似乎哪里需要理论“维稳”和政策“传声”,研究热点就会跟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包治百病的社会良药。思想政治教育看似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实则泛化“破碎”。“完整的人”的生成需要有学科尊严与学术独立品性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力的助推。
再次,教育主体评定标准存在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评定标准在衡量“完整的人”的感觉和特定的解放上存在一定难度。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多隐性因素造就评估难题。并非所有的感觉和特性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多变和隐蔽的教育效果难以评估;其次,隐性功能评价体系不完整。对这些感觉和特性的评估囿于时空的限制很容易陷入片面的评估指标中。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隐性功能评价主体模糊、缺位,评价体系不完整,教育主体被干扰因素“捆绑”,导致其教育功能“显形”更加困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评定标准在衡量“完整的人”的感觉和特定的解放上存在一定难度。
3.2. 教育客体的片面发展
“人类在其绝大部分时期内并不具有全面的主体性,他们是一种片面的人、畸形的人,” [5] 当学生被“占有式”的片面发展迷惑,为功利化的思想所浸淫,个性歪曲,理想信念不坚定时,就会严重影响了“完整的人”的生成。
首先,大学生存在“占有式”的片面发展。“占有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显著表现在于学生受到功利化思想的侵袭。一方面,功利化思想催生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另一方面,功利主义缺乏超越固有生存方式的勇气。如今的大学生个性十足、情感丰富,即使他们对“完整的人”有所期待,但是不免受功利主义环境的影响,难以突破世俗的藩篱。就如同“洞穴隐喻”,受制于陌生的生存环境与生存规则而不敢跑出来的人一样。
其次,理想信念松动。坚定、积极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对人本质追问的量变之一。然而,《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20》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索取与奉献等问题的关系存在“说不清楚”的状况,其实可以理解为并不认同,如何帮助大学生坚定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摆脱功利,实现大学生的自由与解放,值得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思考。
3.3. 教育环体的负向影响
“马克思从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本质以及人的社会性活动三个层面揭示出了劳动概念的人性意蕴。” [6] 在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劳动这一教育要素的忽视同样使大学生通往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途径变得坎坷。
首先,资本对劳动的排挤。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对资本的迷恋更易于带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等,社会风气也会愈加浮躁,最基础也最崇高的物质生产劳动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尊重。当代大学生在躁动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驱动下,容易倾向于对金钱、财富和权力的追求,并且将之作为确证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的标尺,忘记了对人自身的个性、能力、修养、内心的培育和关照。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通往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途径,“完整的人”是自由自觉发展的人,因而对劳动的排挤和轻视势必会造成会为“完整的人”的生成带来阻碍。
其次,自由时间的占领。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劳动时间分为“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并且把自由时间与人的自由自觉发展联系起来。一些大学生在躁动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驱动下,热衷于为自己幻想出来的利益蛋糕奔忙,忘记了对人自身的个性、能力、修养、内心的培育和关照。同时,随着社会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弱化了大学生对劳动的需求,他们可以不用知道某一劳动成果的形成过程,就能有条件享用甚至浪费。此外,临时性的、运动式的形式主义劳动取代自由的劳动,看似忙碌多彩,实则没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由劳动时间的挤压阻碍大学生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追寻“完整的人”的美好追求变得更加艰难。
4. “完整的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完整的人”的生成是其立命之所、根系所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把握和处理马克思所提到的一切关系与特性,共同推进“完整的人”的生成?
4.1. 教育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秉持“完整的人”育人理念
继承“完整的人”思想,既要关注人的理性思维,也要关注人的感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通过意识形态性彰显其理性思维,也要从其学术性中凸显感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在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寻求合适的发展点。既予以缜密的逻辑思维训练,也对生活实际问题予以回应,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第一,注重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谋求教育内容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既要关注人的理性思维,也要关注人的感性思维。在大学生三观不断确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给予扎实的理论知识,用虚拟问题将抽象的问题情景化,给予学生思维和逻辑的锻炼;也要注重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即时的回应,化解更多的实践难题。虚拟问题将给予他们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多样性的逻辑假设,从而生成理性和创新,而生活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与接受。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共同关注有助于大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审视人的自由与解放。
第二,注意教育方法的显隐结合消除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隔膜。一方面,既要发挥显性教育方法的优势,又要创新隐性教育方法。传统的好的显性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面对更追求自我和个性的大学生,隐性教育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隐性教育方法有利于“完整的人”发展丰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一切特性和思维的自由与解放。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的应用上要实现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合理嫁接。二者都需要站在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立场上。
第三,走出评估标准的“物化”迷雾,打破评估标准的机械化,树立教育评估的总体性方法,延长评估标准的时空维度。首先,要做好定性评估。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效性的量化评估标准。总结、探讨量化管理是对学生实现品德考核以及人才评价制度的创新之路。让“知”入心、“行”落地,“知”可考、“行”易量,“知”与“行”达到效统一与相互促进。其次,要坚守“教育主体”的完整性,既要依靠教育主体的评价机制,也要注意发挥同辈群体的互评优势,这种互评不一定要摆在桌面上,而是注意从同辈群体中获取学生发展状况的“一线”消息,不断提高评价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
4.2. 净化受教育者对“完整的人”的理解与期待
第一,祛除“功利化”思想的邪魅。“功利化”总是和“占有欲”相伴而生的,如果说“占有欲”是对生活范围的大面积侵略,“功利化”就是“占有欲”的集中表现,尤其是教育被工具理性挟持,成为个人谋求发展的,而要祛除“功利化”实现的邪魅,需要受教育者做到情感的充盈与心灵平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尤其突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充盈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充分发挥人的感性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与情感体验看做是人主体性的表征之一,是人通过对象性关系占有对象的本质力量而不是获取利益的工具,充盈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才能让人占有自己感性的本质。“完整的人”总是能摆脱功利化的邪魅,祛除功利化是“完整的人”的重要表现。
第二,鼓励大学生借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四史学习抚慰躁动的社会和躁动的心灵。功利夺走了很多人内心的朴素,他们被物欲绑架。而真正的朴素不在于衣着的简朴,而在于内心的充盈。“完整的人则是身体与精神合一、情意知融生与全面发展的人。” [7] 传统文化籍四史学习中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智慧,尤其是铿锵有力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能调动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一个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充盈、心灵平静的人,而只有内心充盈、心灵平静的人才会在日常生活中不至于迷失自我。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以正行。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到个人发展既要满足自身的理想追求也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路上要有大格局,在实现个人理想道路上要注重社会理想的实现,正确处理利与义、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讲究奉献不是否定获取,但是不能在利与义、奉献与索取之间锱铢必较,有大格局的人才能成大事;再次,要用“小行为”展现“大道理”,引导大学生把远大理想“落地”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4.3. 加强教育环体的催化作用
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不同。内在的精神活动与外在的身体活动统一于一个完整的人。
第一,加强劳动教育。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削弱资本对劳动的排挤。卢梭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或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还是富,是强或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8] 首先,正确理解劳动涵义。引导学生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的“劳动”与通俗意义上的“劳动”涵义的异同,正确认识物质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意义,掌握丰富、完整的劳动内涵;其次,祛除劳动耻感,在教育活动中要避免劳动是低等的、惩戒性的价值暗示。如不能把劳动作为惩戒学生的手段,不能宣扬规避物质劳动的职业选择是更理想的职业追求;再次,在劳动教育中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奉献性劳动,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文化。
第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拓展劳动形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强调了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育人”新载体与新方法。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学习,提升其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会社主义旗帜的认同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5. 结语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贯穿其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及教育环体的角度出发,审视“完整的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环体如何形成合力,促进“完整的人”生成,既是学科使命,亦是时代命题,需要不断挖掘其理论及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