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1] 。由此,创新创业教育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决心 [2] 。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社会意义来看,创业既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创新,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地域而言,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藏族大学生创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边疆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鉴于此,为提升藏族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对其社会支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2. 样本介绍
从2020年1月到2023年8月,通过收集网络案例、查阅学术论文和实地调研,课题组共收集了370个藏族大学生创业的案例,这些创业案例主要发生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涉藏州县。2023年7~8月,笔者在X自治区和S省进行了实地调研,对7名藏族创业者和3名创客空间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在此之前(2020年11月到2021年5月),课题组主要采用的数据收集方式是网络访谈,对X自治区和S省8名藏族青年创业者进行了线上访谈。此外,2019年笔者曾对江西省JGS大学10名藏族大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了跟进研究(其中1名同学创业),并对3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访谈,相关数据在本课题中也得到了应用。创业受访者信息详见表1。

Table 1.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young entrepreneurs who received interviews
表1. 接受访谈的藏族青年创业者基本信息
3. 藏族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情况
已有研究表明,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三个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3] 。2019年,在第二届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上,一位国家级创业培训师提到,藏族青年创业的最大优势是政策支持 [4] 。相关文献、笔者收集的案例和个案访谈数据也验证了这位创业导师的判断。具体来看,藏族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对创业的资金支持、福利保障和观念引导,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推动,以及内地企业对藏族大学生创业的对口支援。
3.1. 资金支持和福利保障是创业的前提条件
地方政府以出台政策的方式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资金支持,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并能够有效提升创业项目成功落地的概率。以X自治区为例,仅2017年设立了20亿元就业创业基金,并为大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办公场所和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创业者税收,提供社保补贴和创业补贴 [5] 。2018年9月,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细化了对高校返乡创业者的资金支持。例如,保障6~10万元的返乡创业启动资金,给予5000~6000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并发放月度生活补贴,补贴最多可达3年;给予场地租金和水电费月度补贴,每年最高可支持2.64~2.88万元,补贴时间最长可达5年;在创业贷款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贷款实行免抵押担保政策,由创业担保基金予以全额担保 [6] 。此外,从2020年起,创业者开始获得住房公积金补贴。注册1年及以上的创业者,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享受10年内不同比例的住房公积金补贴 [7] 。此外,为提高创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推行“一张表、一套资料、一个窗口”登记,让高校毕业生办理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时最多跑一次。还成立了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协会,指派专门的创业指导师,实行定向跟踪辅导 [8] 。
X自治区各县市也积极响应双创政策,推动当地大学生创业。例如,L县发布《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县人社局2010农牧民培训方案》 [9] 。M县为大学生创业者免费提供场地、办公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并创建了“民族手工艺 + 电商 + 科技模式”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10] 。L市印发《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11] 、《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 [12] ,规范就业创业扶持基金支出,落实对高校毕业生、农牧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
“我们的县政府特别尊重和支持民族文化产业,邀请浙江嘉兴旅游协会会长来我们县谈旅游资源,这对我们正在做的旅游产业有很大的帮扶作用。我们很需要政府的这种支持(小尼,男,藏族旅游开发,2020年12月11日)。”
举办创业大赛或创业优秀成果展览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展示创业项目的机会,提升项目和产品的知名度。截止到2023年,X自治区举办了六届自治区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13] 。某创业协会副总经理在访谈中提到:“我们会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提升创业项目的知名度(创业协会副总经理,女,2023年8月7日)。”“为了让创业者在展销会上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创业项目和产品,我们帮他们设计了企业宣传展板,并在一次性纸杯上印上企业名字、创业者名字和企业二维码。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扫码关注(某众创空间企业服务人员,女,2023年8月15日)。”一位从事药材种植的访谈对象反馈道:“我被市里推荐到自治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后来我又被推荐参加福建省的青年创业大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提升了创业项目的知名度,也开拓了我的眼界(西洛,男,藏药种植,2023年8月9日)。”此外,在创业优秀成果展销会上,一些创业者通过展示产品获得了社会企业的青睐,签署了投资协议。2016年,在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成果展上,共销售了270万元的创业产品,签订了300万元的投资协议 [14] 。另外,创业大赛和展销会也有利于帮助社会公众了解创业,并激发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创业浪潮中来,尤其是通过大赛或展销会达成的孵化项目更能切实有效地激发青年创业者的热情 [15] 。
3.2.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利于提升创业意向
除了在资金上对创业者给予支持,还应在观念上进行引导,以提升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创业的认可度和接纳度。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藏族大学生对公务员等事业编制有强烈的偏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校毕业生开始转变就业观念,到私企就业 [16] 。但大多家长很难接受私企 [17] ,更难以接纳风险较高的创业。“私企的待遇很不错,我将母亲从农村接到城市。母亲看到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很开心。但是每次妈妈回到那边(村里),亲戚跟她说的时候,她又有那种忧虑吧。因为农村那边还是觉得公务员最好,他们会说让孩子再考考公务员吧(次仁,男,2019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建筑公司职员、汉藏互译创业者,2019年11月25日)。”另一位访谈对象回应道:“据我了解,来自牧区的学子大多不会选择创业,因为很难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就家长来说,也难以接受孩子上完大学后不考公务员而去创业(小曲,男,2016届毕业生,法学专业,县法院工作人员,2019年10月31日)。”“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比较支持大学生创业,但社会和家长对子女创业还不太能理解。家长希望我们踏踏实实工作,担心我们创业失败欠钱(顿珠,男,农产品种植和建筑业,2020年11月17日)。”
针对这一情况,2019年8月,X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毕业生家长邮寄了一封信:《致全区高校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写道,“高校毕业生选择什么样的岗位就业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切的问题。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想方设法拿出公职岗位,开展公开考录。另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从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启动资金等方面,支持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区外就业和自主创业……公职岗位是就业的渠道,但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能够通过‘公考’实现就业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仍然需要面向广阔的市场就业。”各县市的人社部门也在毕业季发布类似的信,鼓励毕业生在区内企业、区外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 [18] 。此外,L市制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宣传工作方案》,通过进校园、企业、基地、村居和家庭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转变就业观念 [12] 。
3.3. 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政府多次发布红头文件,推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2016年9月,X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如下建议: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根据创业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休学年限 [19] 。除了认定创业学分、休学创业保留学籍,还为在校学生提供税务培训、贷款政策宣讲 [20] ,组织创业成果展 [21] 。此外,内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也开拓了内地求学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视野和就业选择。藏族创业青年吉加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3年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使吉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校得知吉加有创业想法,在创业政策解读、手续一站式服务上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如今,吉加成功创办了两家公司,为社会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 [22] 。一位曾在内地求学的大学毕业生回忆说:“在江西上学时,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这使我了解到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我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学校的支持下创业。寒暑假在一些大城市打工时,很多创业项目对我也有影响。毕业后,我申请到了创业补贴,实现了创业梦,做汉藏英翻译服务(2019届毕业生,社会工作专业,私企职员) [16] 。”
3.4. 内地企业对藏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施了对口帮扶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各省市的对口支援。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口支援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调整,开始关注青年返乡创业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其中对藏族青年就业创业的支援主要体现在:双方签署就业创业协议,邀请藏族青年到支援方城市参加创业培训、参观创业园,吸纳藏族青年到区外就业创业等。在全国持之以恒的支援下,藏族青年创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返乡创业大学生尼玛普尺参加了上海援藏联络组举办的日喀则新媒体红人特训营,学到了市场营销和媒体平台推广手段。此外,她还萌生了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型旅游项目的想法 [23] 。为转变M县藏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2019年11月,西藏江苏商会与M县共同推出了“格桑花开”藏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南京特训营。参加特训营后,原本待业在家的32名藏族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 [24] 。2023年6月,在L市举办就业援藏专场招聘会,吸纳藏族毕业生到广东就业 [25] 。在广州、深圳和佛山等7个支援市建立区外就业创业基地8个,邀请L市藏族青年赴粤就业见习、就业培训 [26] 。
4. 社会支持的不足与对策
在国家各部门的支持下,藏族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纷纷成功落地。但后期运营往往面临多重困难,甚至出现了创业公司倒闭的情况。2023年8月,一地市级创业协会副总经理在接受笔者的访谈时说:“我们这条(创业)街上存活下来的只有1%。有的是自身原因,当然也有环境原因,比如我们这个小地方人流量少,能承接的项目也不多(创业协会副总经理,女,2023年8月7日)。”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创业失败率在不同级别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数据。在大城市的众创空间,内孵企业大多运营良好,能够通过年度考核,继续留在众创空间。以L市一众创空间为例,2019年的评估公告显示,上百家企业中仅有3家不合格,3家因没有提交评估材料被一票否决。
关于创业失败的原因,多数访谈对象和众创空间工作人员认为,这与创业者个人的能力、毅力和个人资源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社会支持的不足也被很多创业者屡次提出。首先,创业培训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应付,没有干货(扎西,男,新媒体创业者,2023年8月9日)”、“创业培训内容总说不到点子上(阿桑,女,农产品加工,2023年8月18日)”、“作为优秀创业代表,我很荣幸能到四川学习,但我们参观的地方大多是博物馆,其实我们最想看的是外面的创业项目(西洛,男,藏药种植,2023年8月9日)”,鉴于上述经历,创业者们建议创业培训应根据创业者的需求深化培训内容,为创业者提供真正需要的知识和资源。其次,虽然早在2018年X自治区就已经出台有关“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的政策,但在部分县市尚未真正实现,存在手续繁琐、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高的情况。“注册公司的手续比较麻烦,经常遇到工作人员推来推去的情况。服务态度不好,使用一些非常专业的术语,我不是特别能听懂。有一次去银行办手续,我跑了3天,每次工作人员都告诉我又少了材料。她为什么不把所有材料一次性都告诉我呢(阿桑,女,农产品加工,2023年8月18日)。”另外,“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周期比较长,比如启动资金和生活补贴的发放需要等很久(顿珠,男,农产品种植、建筑,2020年11月17日)。”鉴于此,创业受访者建议简化繁琐的手续,办理流程明了可查询,少一些不必要的证明材料,真正实现手续审批“最多跑一次”。第三,县市地区人才资源不足,创业招工存在难题。“在地级市创业,需要自己是全才,即管理者、财务和公关人员,因为这里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用人成本高。既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索性先招进来慢慢培养。但经过几年的培养,他就走了。我这里相当于是一个孵化基地,发工资孵化人才。如果在北京,随便就能找几个人,很快就把小视频做好了,成本较低(扎西,男,新媒体创业者,2023年8月9日)。”第四,不完善的物流服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新鲜度。“一个快递送到周边城市的乡村需要4~5天的时间。我的辣椒酱是不加防腐剂的,路上耗费了太久的时间,这会大大缩短它在买家手里的保质期。另外,很多物流公司不能配送到村里,中国邮政虽然能够打通最后一公里,送货到村,但拒绝运送装有辣椒酱的玻璃瓶,担心破碎后弄脏别人的快件(阿桑,女,农产品加工,2023年8月18日)。”因此,提升物流速度、送货到村和扩大物流物品范围是创业者的迫切需求和现实建议。
5. 结语
近些年,创业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选择。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和内地企业的支持对藏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成为创业项目得以成功落地的重要保障。在后期运营期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会接踵而至。此时,培育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和竞争力,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显得尤为必要,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基于实地调研和访谈数据,笔者认为,未来的社会支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应提升创新创业培训的针对性,这有利于提升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简化创业的审批手续,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第三,出台奖励措施留住人才,保障县市地区创业所需要的人才资源质量和数量;第四,完善物流网络,提高物流速度,真正实现打通最后一公里。
基金项目
本篇论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及四省涉藏州县青年返乡创业的社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原项目名称:乡村振兴背景下藏区青年返乡创业的社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1CMZ046)、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20)基金项目“在赣求学藏族毕业生就业特征及对高校藏族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建议”(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JY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