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胆囊息肉,全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突入胆囊腔内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相关病变的总称,一般无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于体检时才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梗阻性黄疸,严重者会存在粘连、内瘘、肠梗阻或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还可能会并发胆囊结石、胆囊炎、癌变等。随着现代人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息肉已经变得比较普遍,尤其伴随体检的普及,胆囊息肉的患者已从中老年群体覆盖到了青年群体。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中医的干预从中药和针灸两方面入手,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bstract:
Gallbladder polyp, full name of gallbladder polypoid disease, is a general term for localized polypoid bulge related lesions that protrude into the gallbladder cavity caused by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various pathogenic factors. Generally, it has no clinical symptoms, and most patients are only found du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Some patients will suffer from biliary colic, nausea and vomiting, 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dyspepsy,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 In severe cases, there will be adhesion, internal fistula,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ymptoms, and may also be complicated by gallstones, cholecystitis, cancer and so on. With the change of modern living and eating habits, gallbladder polyps have become more common, especially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gallbladder polyps patients have cov-ered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groups to young group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polyps, the interven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tart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linical practice.
1. 引言
西医学中,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及形成机制较为复杂,结合目前研究来看胆囊息肉形成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BMI等 [1] 。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彩超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因此腹部超声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性 [2] 。胆囊息肉是一种胆道系统比较常见的病变,约占所有人群的5%,多为良性病变,癌变及有癌变倾向的为6%左右 [3] 。从西医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来看,主要以手术治疗法为主,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有多种治疗术式:开腹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失去了胆囊,改变了胆汁代谢的生理过程。对于功能正常的胆囊为良性息肉而被切除未免可惜。同时,胆囊切除术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亦引起了术者的高度重视 [3] 。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治疗者对其中医的病因病机也有了较详细的认识,累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对于息肉直径 < 5 mm的更是取得了较好疗效 [4] 。
2. 胆囊息肉的中医病因病机
虽然在经典的中医古书中并没有胆囊息肉这一病名,但是中医对于此病的认识却早已有迹可寻,《内经》中即有诸多相关论述。息肉在古代被称作“瘜肉”,《灵枢经·水胀》记载“夫肠蕈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表明息肉系外邪侵袭导致气机郁阻,瘀血留着而产生的。《灵枢·胀论》有云:“胆胀者,胁下痛胀,苦中苦,善太息。”同时《灵枢·经脉》述:“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与胆囊息肉的临床表现相符 [5] 。总结来说,本病多以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感染邪毒等病因而引起,病机以肝气不畅,气机阻滞,脾虚不运,痰浊内生,湿热、瘀血为主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发展为有形之息肉 [6] 。根据本病的病症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的“胁痛”、“胆胀”、“痞满”、“癥积”、“肠蕈”等病的范畴。
3.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辨证分型,临床中医师在治疗该病时是根据古书中记载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一种是将经典中的方剂进行化裁,另外一种是采用自拟的经验方进行治疗,有的医家从经脉角度进行分析,运用针灸的方法选取主穴,再根据兼证选取配穴进行治疗,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尤其是针药并用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更是显著。
3.1. 中药治疗
胆囊息肉病位位于胆,且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密不可分 [7] ,为本虚标实之证。肝主疏泄,调节一身之气机,宜疏不宜滞;胆为中清之腑,宜清不宜浊,二者互为表里,同司疏泄,保持中焦枢机开合畅通,全身气机运行正常,故情志不遂日久导致肝胆疏泄失常,肝胆气乱为胆囊息肉发生的前提 [8] 。胆囊息肉的发生除与情志不遂、肝胆气乱相关外,还与饮食损伤(过食生冷辛辣肥甘厚腻之物)、肝胆宿疾(急慢性肝炎、胆道结石等)等原因关系密切。
以上因素交互杂合致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则胆汁排泄受阻,胆腑浊而不清,最终致湿热蕴结、痰浊瘀滞、水湿浊毒结与胆中,日久损伤经络,结聚而成息肉。常用中药配伍中,主药常选取柴胡、郁金、半夏、白术、茯苓、薏苡仁、当归等,柴胡可疏肝解郁,疏散胆腑郁热,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促进胆汁的分泌 [9] ;郁金可疏泄肝胆气滞、清热凉血,既能降血脂,又可促进胆囊收缩,加速胆汁代谢,抑制息肉形成;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健胃除痞、降逆止呕的功效,能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白术具有燥湿健脾的作用,可促进胆囊排空和提高免疫力;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可促进脂类代谢、抗感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10] ;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水渗湿清热的功效,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改善作用 [11]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可增加机体抵抗力,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肝细胞修复,促进胆汁代谢的保肝利胆作用 [12] 。兼胁痛加白芍、炒川楝子以柔肝缓急止痛;泛酸加吴茱萸、黄连以清泻胃火抑酸止痛;纳差加谷芽、麦芽、鸡内金以消食和胃;便溏加党参、苍术燥湿健脾益气;黄疸加茵陈、车前子(包)清热利湿退黄;便秘加大黄(后下)、枳实通腑泻热;合并结石加海金沙(包)。
孙英浩团队,在治疗胆囊息肉运用经验方,泄浊解毒汤,该方组成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的加减,二方合用通腑泄浊,活血利水解毒。药物组成为柴胡、郁金、半夏、白芍、枳实、香附、当归、川芎、白术、茯苓、薏苡仁、大黄、甘草,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以上药物合用,有行气通滞、利水渗湿、化浊解毒之功效,标本兼治,虚实同调,抑制炎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最终减小甚至消除胆囊息肉 [13] 。
李素领以化瘀通络的治法贯穿于治疗胆囊息肉的全过程,化瘀兼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配合健脾消痰利气和配伍酸涩消积化癥即以通络四味为基础,取三七粉活血化瘀消肿,莪术破血行气消积,皂刺消肿通络排脓,炮山甲搜风通络,再配伍茜草、白及、山楂、乌梅酸涩收敛,加以柴胡、青皮、郁金、金钱草疏肝行气,通利胆腑,为引经药可直达病所,再根据湿热、痰凝的不同程度进行适当加减,规律服药2~3个月后,方可取得预期效果 [14] 。
左道奇自拟消息胆宁丸,以和解少阳之经典方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对就诊患者症状进行分析,男性37岁患者于五年前胆囊炎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经多方治疗未愈,近一年来右胁下疼痛伴随低热恶心腹胀,伴随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整体分析,症属肝失疏泄、胆腑郁热,湿热蕴结于中精胆腑日久损伤胆络,则气滞血瘀,形成息肉。该方组成为柴胡、青皮、枳实、金钱草用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赤小豆、郁金、香附子、琥珀用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半夏、鸡内金用以燥湿化痰消积;黄芩、贯众、板蓝根、千里光用以清热解毒,通利腑气,再配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利胆、散结消肿之功效 [15] 。
此外还有三金排石利胆胶囊、双花连胆汤、文金散、陷胸三金汤等中成药或是方剂,都在应用于胆囊息肉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都处于75%以上甚至更高,虽然方名各式各样,但是归纳到一起无非就是以祛湿、消痰、化瘀三方面为主,其他为辅,而且每个方剂中应用中药的种类以及用量的变化也不是很大,可谓是万变不离其中,在临床应用上也未出现过明显的副作用。
3.2. 针灸治疗
从经脉角度,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胆失调达,气滞血瘀而伤及胁络;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积湿生热,肝胆失疏泄调达,经脉气机阻滞。针灸通过针刺穴位,调整经络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进而达到治疗胆囊息肉的目的。由于在中医学上,胆囊息肉形成的病因病机类似于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故可参考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针刺方法。常选用胆囊穴、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太阳、曲池,备用穴为脾俞、肝俞、肾俞、胆俞、梁门、滑肉门、上脘、期门、大肠俞,具体根据主要症状和兼证进行主穴与备用穴的相配,如有压痛点也可适当进行针刺。具体针刺手法一般以泻法为主,对胆汁进行诱导疏通,通利胆道,防止胆汁淤积,促进肝脏机能,使胆道正常活动,达到治疗目的 [16] 。
楚佳梅主任医师用针灸治疗胆囊息肉,男性患者35岁,2018年11月12日于该医院就诊,就诊时诉于2017年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一年后复查上腹部B超,发现胆囊息肉增大达切除标准,求保守治疗遂来此就医。自述于2015年开始常熬夜,嗜食肥甘厚腻,饮酒无节制,无运动,伴随口苦、恶心等症状,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数。楚主任先对其进行辩证分析,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论为癥积–肝胆湿热型,应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应用脐针结合传统针灸治疗。患者仰卧位,露出肚脐,于“山泽通气”法所指的艮位和兑位脐壁上各刺1针,先针艮位(脐内右下方),后针兑位(脐内左方),方向以神阙为中心,针尖向腹部左下方和右侧方做放射状斜刺,巽位(脐内右上方)向左上方即病位胆囊处刺1针,3针的针尖与脐壁的角度均为30˚~45˚,进针深度约半寸;在色素沉着处用碘伏棉签消毒后进针,垂直入针,深度约半余寸。体针取中脘穴、下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丰隆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直刺1寸,留针30分钟,每周3次以疏肝利胆,行气化瘀,提升正气。治疗一周后,患者口苦、疲倦等症状较前减轻,一月后,复查上腹B超,可见胆囊息肉明显减小,针灸保守治疗有效 [17] 。
胆囊息肉形成归根到底乃不通所致,脐针六十四卦中的“山泽通气”,取“脐内八卦全息图”的艮位与兑位,先艮后兑,艮是山,兑是泽,此法为通之大法。脐针取“巽”位一是根据易医学的“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的原则,取胆对应的巽位治疗本病;二是根据脐针的打枪理论 [18] ,操作时针尖需对准胆囊的解剖部位进针,达到气致病所之功效。体针选穴,中脘下脘两穴配伍可调理气机升降,使胆气下降;气海可推动气血运行,活血祛瘀;足三里可通调腹气,健运脾胃,配伍丰隆以化痰除湿;阳陵泉可疏通胆经经气,引气淤下行 [19] ;三阴交既能补虚健脾、化湿导滞,又可行气化瘀;太冲可通达三焦原气,激发抗邪的经气 [20] 。诸穴合用共奏疏利肝胆、活血化瘀、行气化湿、软坚散结之效,进而达到治疗胆囊息肉的目的。
唐博祥老中医治疗胆囊息肉时,主穴多选用肝俞,胆俞,胆囊,阳陵泉,太冲等穴位,配穴根据其伴随症状进行选取,如兼腹部胀满疼痛者加中脘,下脘,足三里以消胀除满;兼气虚者加气海,关元以补气;兼肝郁胁痛者加期门、行间以疏肝解郁止痛;兼湿重者加三阴交以利水渗湿;兼便秘者加天枢,大横,曲池,合谷以通利大便。双侧取穴,同时注重中医整体观念,分别针刺背腹部任督二脉以调整人体小周天,留针适当时间,每周一次。针刺上述穴位,以疏利肝胆气机,气通则血行,血行则瘀散结消,可刺激胆汁的分泌与胆囊胆管收缩,防止胆汁淤积,促进胆汁排泄,进而加强胆囊的排空作用 [21] 。
4. 总结
对于胆囊息肉的中医药治疗,尽管各医家药物配伍及拟方思想不尽相同,但在本病病因病机上的认识是达成一致的,都是由于肝气郁结,胆失疏泄,气郁不畅,血行受阻,脉络阻塞或饮食厚味,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蕴蒸,湿与热结中精胆日久煎汁伤及胆络,最终形成有形之息肉。可以说痰、湿、瘀血贯穿病程始终,是其中医病理核心,故治疗方法也是相似的,都以开郁散结、清热祛痰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健脾行气,临床治疗上都得到较好疗效,还需注意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提升人体正气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且控制药量,以防止助息肉之生长起到相反作用。此外,针灸作为中医的外治方法,效果不容小觑,选取肝胆经上的穴位,如阳陵泉,太冲以疏肝利胆,再根据具体症状及兼证配伍其他穴位,适当采用补泄的手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如采用针药结合的办法,将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中医人应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摸索,发展以及完善相关的治疗方法,以减少由于西医治疗切除胆囊引起的并发症,为胆囊息肉的患者群体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