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伴随着老上海怀旧风潮和中古家具的兴起,大众对于民国时期生活方式及室内陈设产生了强烈的怀念情感。民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了立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西方文化艺术思想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景的变迁,进而导致了民国时期人们审美视觉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是月份牌广告艺术的黄金时期,“月份牌”是随促销商品赠送给顾客的一种类似卡片或挂历的商品海报,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洋广告与本土年画的逐步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的室内陈设更是反映了人们对于西方艺术和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众多优秀设计师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欣赏的作品,使得中国家具开始走上了中西兼顾、洋为中用的全新发展道路,不断吸收西式家具中奢华开放的特点同时继承了中式家具含蓄典雅的风格,最终在装饰艺术、现代主义和现代风格等方面实现了融合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月份牌室内陈设下的现代设计的风格和特征,对民国不同时期的月份牌广告画进行样本选择和分类,重点分析20世纪30年代现代室内的场景与家具陈设,从中探讨西方设计对月份牌中现代家具的影响,呈现出民国时期家具极大的“开创性”和“包容性”的风格特点。
2. 图片选择与样本分析
笔者搜集清末民初至1940年代月份牌广告画共计799例,样本筛选源于五本图册及一些网上素材,根据时间线索的顺序,笔者统计出月份牌总量及室内陈设相关占比。首先,可以将民国月份牌划分为六个阶段:1. 古典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古画风格;2. 相辅相成阶段——洋文化入侵及本土化,画面开始表现女性形象,无室内背景装饰衬托;3. 发展阶段——辛亥革命后的月份牌,以国画衬景,开始出现周慕桥、冯润之等专业月份牌画家;4. 变革创新阶段——五四运动后(20世纪20年代)月份牌,月历逐渐消失而展现商品,开始出现都市场景,代表画家有郑曼陀、谢之光等;5. 鼎盛阶段——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常以都市一角或室内一角衬景,代表画家有杭稚英、倪耕野等;6. 没落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月份牌,多为爱国、抗日题材。从图1可看出,月份牌广告画数量在30年代到达鼎盛阶段,其中室内相关部分呈波折上升趋势,30年代与室内相关的样本占比37.23%。20~30年代新文化运动和国货运动的开展,带动月份牌广告迅速发展。由于30年代后期战争的开始,迅速走向了衰落,但其中与室内相关的图像样本占38.27%,保持上升趋势。

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and proportion of calendar plates and their indoor related quantities from 1890 to 1949
图1. 1890~1949年月份牌与其室内相关数量分布、占比①
其次,根据画中室内装饰特点,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中式传统风格的作品,二是西式现代风格的作品。图2呈现不同时期月份牌的中式传统风格与及西式现代风格的变化趋势,在1890至1949年间,月份牌广告与西式现代室内风格及家具相关的数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结果表明,在1890~1949年,月份牌广告画中现代室内题材达到了两个最高点,其一是10年代占比71.43%,其二便是30年代占比76.47%。相反,在1900至1949年间,月份牌广告与传统室内风格相关的数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而言,20世纪20至30年代是月份牌广告画发展较快的时期,其数量较其他时期的多;20世纪40年代月份牌中与室内相关题材所占比例最多,虽然由于社会动荡月份牌绘制技术越发粗制滥造,并且战争期间月份牌题材常常是爱国、抗日主题,数量也明显减少,但是展现室内场景的部分却有所增加。

Figure 2.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indoor styles, furniture, and Western modern indoor styles related to furniture in the calendar from 1890 to 1949
图2. 1890~1949年月份牌中传统室内风格、家具与西式现代室内风格、家具相关占比②
在20世纪初,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在月份牌广告画中,出现了许多描绘西方事物和西式室内的内容,这些与当时普通市民的生活有着明显差异的场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笔者以月份牌中的室内风格与家具为切入点,结合题材风格,深入探讨月份牌中室内家具陈设的艺术风格演变,着重比较分析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民国时期的室内风格与家具。
3. 月份牌中西式现代的家具配置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大众开始抛弃长袍马褂、大襟小袄,穿着西装旗袍,继而出现煤气、自来水、电灯、电话……这些西方工业革命的科技和现代文明生活进入到国民生活中。从20世纪初风靡全世界的“装饰艺术运动”开始,影响了那个时代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层面,从飞机、火车、建筑的设计,到室内装潢、家具、绘画……文化生活。对月份牌广告画而言,20年代的月份牌画作主要是将时装女性与欧式建筑、生活方式“组装”到一起,而到了30年代,月份牌中西式生活场景摆脱了20年代的矛盾嫁接感,西式现代风格的月份牌更加整体、统一。一系列的变化更是改变了大众对西洋物件看法,自20世纪30年代起,像上海的普通家庭都开始接受西方家具,西式现代家具开始供不应求。
西式现代家具,从流行风格上讲,意为有最新设计;从时间上看,起于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其真正开端为1919年包豪斯的创立,顺应了大工业生产发展的潮流,而这个时间段,大致与民国处在同一个时期 [1] 。现代家具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等等。其中,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对当时的民国影响最大。
4. 月份牌中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陈设配置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迅速流行,并波及世界各地。装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许多艺术风格和运动有关联,不仅汲取本土的传统艺术、当代的艺术运动,也有他国的文化艺术,例如古埃及的装饰艺术、立体主义、现代主义、舞台艺术、构成主义……装饰艺术运动具有多样化的包容性,不仅可以适应于西方文明,也能够很好地融合入东方的文化景观中。因此,当装饰艺术传入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视觉的狂欢。20世纪20年代初,在法留学归来的大学生以及来华的法国设计师,引入了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
到了20年代后期,上海的中、外籍设计师们开始主动学习、借鉴美国式的装饰艺术风格。S·J·海克斯等人开设的上海美艺公司从代理伦敦、巴黎的一些家具、纺织品,到20年代后期转向主做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成为了当地最早从事装饰艺术设计的美术公司。装饰艺术运动的热潮自然也被广告商和月份牌画家所注意。
1920年代,谢之光为恒信洋行绘制的月份牌广告画,女子站立在摩登房间中插花,屋内的书桌、椅子都以藤编制成(图3(a)) [2] 。藤编家具在历史中已存在很久,早在16世纪以前中国就已使用藤制作家具,到了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相当流行,装饰艺术运动时期也有许多独具风格的藤编家具造型。一张1920年代古董装饰艺术藤编扶手椅(图3(b)),椅子形状优美,采用箭头编织设计以及编织钻石设计,保留其原始的自然饰面和装饰颜色,颜色是栗色、黄色、绿色和黑色。受装饰艺术影响的藤编家具有弯曲、尖型的框架,曲面的扶手、状似喇叭的椅腿,和多种宛如竹篮织网的图腾。在视觉设计上常常包括锯齿型设计、箭头式样、钻石型和钻石群聚的样式。徐咏青、郑曼陀为中国南洋烟草公司绘制的月份牌也出现了类似的藤编家具配置,椅背和扶手处都有平缓的弧度,以及竹篮织网的图腾(图3(c)) [2] 。当时装饰艺术运动对中国设计影响之大,更是时髦、前卫、国际化的代名词,而月份牌画家本身就对西方新潮事物有所关注,自然会将展示现代前卫的装饰主义设计风格带入到画面中。
(a)
(b)
(c)
Figure 3. (a) Xie Zhiguang, Hengxin Yanghang Calendar Poster, 1920s; (b) Swicker armchair; (c) Xu Yongqing and Zheng Mando, Chinese Nanyang Brothers Tobacco Company, month mark, 1920s
图3. (a) 谢之光,恒信洋行月份牌,1920s;(b) 藤编扶手椅;(c) 徐咏青、郑曼陀,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月份牌,1920s③
5. 月份牌中现代主义风格的家具陈设配置
“现代主义”,就设计领域而言是指始于20世纪初期,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设计流派。主要包括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包豪斯风格等一系列艺术流派。其中包豪斯是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日后也成为所谓的“国际风格”的代表。
(a)
(b)
(c)
Figure 4. (a) Hu Bo-Xiang, Taki-ding Trade Department Month Plate, 1930s; (b) Chair B34; (c) Hu Shan, the star in the pole chair
图4. (a) 胡伯翔,泷定贸易部月份牌,1930s;(b) B34椅;(c) 坐在钢管椅上的明星胡珊④
大约在30年代上海的月份牌里出现了现代主义风格中的钢管椅,20世纪30年代,杭稚英为泷定贸易部创作的月份牌(图4(a)) [3] ,画面中女子所坐的椅子整体由钢管构成,与马歇尔·拉尤思·布劳耶在30年代为Thonet公司设计的4把B34餐椅十分相似(图4(b))。布劳耶作为包豪斯的学生,在1925年设计了第一次应用新材料弯曲钢管制作的家具——瓦西里椅,首创了世界钢管椅的设计记录。这股现代设计新风潮也吹到了国内,钢管家具受到了时尚界人士的青睐,例如,《百年衣裳》的第五章节里有张明星胡珊的照片,照片中女子坐在新材料制成的钢管椅中,显得十分时髦、大方(图4(c)) [4] 。明星胡珊坐的这把钢管椅与月份牌中的椅子扶手进过简化处理,不使用帆布而用钢管取代,座面持水平,椅腿则只有两条,并将受力点放置在与地面接触的U形钢管上。在20世纪30年代,包豪斯风格风靡全球,对众多设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月份牌画家自然而然地将现代主义家具融入到了画面中 [5] 。
1930年代功能主义的钢管椅出现,与装饰艺术风格大量运用于月份牌中,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人们逐渐了解同时间的西方正在盛行的事物,少了时间的隔阂,审美也逐渐拉近,于是大众对于西方的想象有了新的面貌 [6] 。
6. 结语
月份牌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折射了当时社会审美观念的演变和艺术趋势的转变。月份牌艺术及其中室内陈设风格逐渐展现出更加西方化、现代化的特征 [7] 。通过描绘现代城市场景、展示西方风格的室内家具陈设等元素,这种西式现代场景的描绘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转变,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西方文化、技术和生活方式的渴望与追求。它体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对于现代性的追求,他们不忘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 [8] 。这种融合了西方设计和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力,更是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的见证,引导大众对月份牌下室内陈设与现代生活的认知与接受。
注释
①图1来源:作者制作
②图2来源:作者制作
③图3来源:(a) 参考文献 [3] 113
(b) https://www.rubylane.com/item/679002-D2812/Antique-Art-Deco-
(c) 参考文献 [3] 71
④图4来源:(a) 参考文献 [6] 181
(b) https://mr.baidu.com/r/19WCqkWEfL2?f=cp&u=6e18c73821829405
(c) 参考文献 [4] 226
NOTES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