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贵州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省,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就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更是有“世界第一大苗族村寨”之称,因此在贵州黔东南地区保存有较好的苗族原生态化。图腾就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典型文化类型,黔东南苗族图腾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文化价值巨大,在国家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贵州作为民族文化最为繁复的地区之一,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依托自身的民族特色资源,打造多彩贵州的旅游品牌形象,通过挖掘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黔东南图腾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也为大众提供更加多元的美学元素,帮助设计师启发灵感、成为提高设计审美的重要途径。
2. 黔东南苗族图腾的类型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人们常常把各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因于鬼怪神灵的存在。因此,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敬畏之情,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大多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而图腾则是各原始部落和氏族最初信仰的象征。“图腾”一词来自于外来语,是个舶来品,它来源于印第安的方言“totem”,意思是“亲属”或者“标记” [1] 。最早见于1791年英国约翰·朗格的《一个印第安议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清代严复在1903年翻译英国甄克思《社会通诠》一书时,第一次把“totem”翻译成“图腾”。对它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首先,图腾被用作各个部落的标志,以区分不同的部落,同时也是维系部落凝聚力的象征。其次,图腾被视为氏族祖先的化身,这主要与祖先崇拜有关。例如,黔东南苗族将枫树、蝴蝶、鸟等视为自己的祖先。最后,图腾被看做氏族的保护神,被认为能够庇护氏族成员。而所谓的“文化图腾”,则是由图腾意象衍生而来的一系列文化现象。苗族人为了表达对图腾的崇敬之情,通常会将图腾形象装饰在日常生活的服饰、器具、家具中。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各种祭祀仪式来展现自己的图腾信仰。在公共艺术中常见的蝴蝶、牛、龙、鸟、鱼等苗族纹饰符号不仅起到了美化装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符号背后蕴含了丰富的苗族图腾文化,集中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精髓。
2.1. 鱼图腾
在黔东南地区,鱼图腾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装饰和大型节庆活动中苗族人的服饰装饰。在建筑装饰方面,西江千户苗寨的一些公共建筑的窗户上可以看到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鱼图腾。这些鱼图腾主要采用浮雕或镂空雕刻等手法,寓意着年年有余。此外,该地区的风雨桥的立柱上也可见到鱼图腾的装饰图案。这些鱼图腾以浮雕为主,一方面展示了渔业在黔东南地区苗族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寄托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服饰装饰方面,黔东南苗族人民在节庆活动中常常身穿盛装,这些盛装上点缀着各种鱼纹饰。这些鱼纹饰造型多样、结构简洁、色彩丰富,寓意深远,具有鲜明的苗族审美特色。无论是在建筑装饰还是服饰装饰方面,鱼图腾都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意义,成为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鸟图腾
在黔东南地区的凯里、丹寨、黄平、雷山等县的苗族人自称“嘎闹”,他们认为自己是鸟的后代,因为鸟孕育了他们的祖先。因此,鸟图腾成为他们氏族的象征符号。在黔东南地区的丹寨、雷山、榕江等地,有一种名为“百鸟衣”的苗族盛装非常流行。这种苗服主要以鸟纹饰为主体,色彩鲜艳,衣裙边缘镶嵌着白色羽毛,非常精美独特,直到现在,黔东南苗族在服饰、配饰和刺绣花纹等工艺造型上仍然多以鸟为主题。鸟纹饰也经常作为组合元素出现在黔东南的公共艺术中。例如,在雷山县和麻江县的一些公共建筑的外墙装饰上,可以看到鸟纹饰作为装饰元素。这些鸟纹饰造型轻盈、精巧,鸟儿身上覆盖着柔软、纤长的羽毛,翅膀张开呈翱翔状,尾巴上的羽毛随风飘动,鸟嘴尖尖,整体呈现出鸟儿自由自在的状态,展现出鸟纹饰特有的飘逸感。
2.3. 龙图腾
在黔东南地区的公共空间中,龙图腾作为纹饰符号蕴含着苗族人民对龙的特殊情感。他们崇拜龙,认为龙具有强大的超自然能力,可以主宰整个民族的兴衰。龙纹是黔东南苗族服装中常用的图案之一,苗族人会自由创造并绘制在他们的服饰上。龙纹是由各种动物形象组合而成的图案,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兴旺发达,代表着人的最高理想和追求。黔东南苗族服装上的龙形象头大身短、肥满可爱,被视为能够维护村寨安宁、施雨给大地、让万物复苏、赐福于人类的神物形象。同时,龙也可以用来象征孕育:龙身上长出花蕾,结出果实,用繁殖力强大的鱼虾形象作为龙的身体,借物拟人来形容苗族人多子多孙 [2] 。宋兆麟先生在《雷山苗族的招龙仪式》中提到,苗族的祭龙仪式是崇拜龙图腾的遗风。祭龙时,接龙路旁会插上许多竹子并拴上纸人,妇女们则持酒在村头相迎,并向龙叩头,据说这是在向龙要小孩。由此可见,祭龙的主要目的是繁衍子女和生育后代。
2.4. 牛图腾
在黔东南地区的公共艺术中,牛图腾是一种常见的苗族纹饰符号。苗族人民认为,牛不仅是祖灵的象征,还是农耕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牲畜。根据苗族先民的观念,牛创造了天地山川,因此被视为苗族的祖灵意象,从上古神话传说中对苗族祖先蚩尤的形象描述可以看出,蚩尤的头部长有一对大角或头戴牛角,这表明苗族先民认为蚩尤和牛一样强大无比。在黔东南地区,常见的牛银角头饰是图腾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牛角头饰一方面表达了苗族人民崇尚壮美的审美倾向,希望通过牛角装饰自己,增强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表达了农耕时代苗族人民对牛的喜爱和依赖之情。在黔东南地区的黄平县,苗族人民还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牛王节”,以表达对牛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2.5. 枫木——蝴蝶图腾
在苗族人民的观念中,蝴蝶被视为枫木的直接化身,对蝴蝶的崇拜本质上是对枫木的崇拜。这是因为枫木在苗族人民心中具有“生命”和“生殖”的内涵,能够结出各种种子,开出各种花朵。蝴蝶作为卵生动物,其强大的繁衍能力成为苗族先民崇拜它的主要原因。苗族先民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像蝴蝶一样繁荣昌盛,因此常常将蝴蝶纹饰应用于服饰、银饰中的银项圈、银压领、银吊饰上。黔东南苗族对枫木和蝴蝶纹饰的喜爱寄托了他们对幸福生活和子孙繁荣的美好期望。在黔东南地区的公共艺术中,蝴蝶纹饰是典型的苗族图腾纹饰之一。在苗族节庆活动上,苗族人民穿的盛装的头饰和服饰中就有许多以蝴蝶纹饰作为装饰。这些服饰中的蝴蝶纹饰色彩鲜艳,通过不同的色块碰撞展现出蝴蝶特有的绚丽和生机。虽然蝴蝶的造型通常由苗族妇女的个人审美主导,形态各异,各具特色,但她们都使用了弯曲的线条组合,通过精心设计呈现出蝴蝶的纤细美,通常,蝴蝶纹饰还会与花草植物纹饰组合搭配,整体造型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营造了和谐共生的环境氛围。
3. 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
苗族自古以来便是“以钱为饰”的民族,苗族的银饰设计本身含有本民族文化、生活、风俗等元素在其中,自从我国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银饰变成了大家所喜爱的一种首饰品,银饰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在市场中的推动下,对于银饰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受到关注。从银饰设计的角度来看,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图案设计
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的图案设计在银饰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们会根据图腾元素的形状、线条和色彩等特点,进行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将其融入到银饰的造型中。苗族银饰以其独特的均衡、连接、对称和放射等造型结构,以及纹理效果和艺术观赏性强的特点而闻名 [3] 。在图案设计上,苗族银饰追求视觉感,情感表诉丰富,且广泛运用动植物元素,如蝴蝶妈妈、鸟、牛、鱼等造型作为设计元素(见图1)。这些传统纹样以符号为造型元素,运用夸张变形手法进行设计,具象纹样和几何纹样相互组合,形成了丰富的结构纹样形式。苗族银饰的戒面、耳坠、手链等饰品均采用这些造型结构进行设计,其纹理效果和艺术观赏性极强。通过精细的雕刻和镂空技术,使得银饰上的图腾元素更加立体、生动,增强了银饰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Figure 1. Kaili handmade Miao silver jewelry (Intangible heritage project Miao silver jewelry represents the inheritor,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master Li Zhengyun works)
图1. 凯里手工苗族银饰(非遗项目苗族银饰代表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正云作品)①
3.2. 寓意象征
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设计师们会根据苗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选择合适的图腾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银饰的设计中。苗族人在设计过程中注入了丰富的美术元素,为普通形象或神话故事中的图腾纹样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图案造型优美古朴,主要以圆形、方形、菱形等几何符号为主(见图2)。苗族人结合这些几何符号创造出了银饰图案中常用的龙凤图案,龙凤图案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在中国人心中是吉祥的神灵化身。苗族人以龙凤图案为尊贵的象征,在服饰和银饰上广泛应用,并设计出多种变化造型,通过寓意和象征,银饰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4] 。

Figure 2. Kaili handmade Miao silver jewelry (Intangible heritage project Miao silver jewelry represents the inheritor,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master Li Zhengyun works)
图2. 凯里手工银花丝摆件(非遗项目苗族银饰代表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正云作品)②
3.3. 创新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黔东南苗族银饰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设计师们会将传统的图腾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通过运用新的材料、技术和设计手法,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民族特色的新款式。首先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苗族银饰在设计中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例如,在银饰品的花纹设计中,既借鉴了苗族的动植物纹样,也借鉴了几何纹样,在运用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与变异,以适应当代的美学要求。其次,苗族银饰品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地融入了其它民族的元素。例如,苗族银饰中经常出现的龙、凤、蝴蝶等图案,既包含着苗族文化的特色,又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使得苗族银饰更具特色。再次是工艺技术的创新融合,苗族银饰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工艺技术,如铸炼、捶打、镂空、刻花等(见图3)。这些工艺技术的融合运用,使得银饰在造型和纹理上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同时在材料与技术的创新融合,苗族银饰以白银为主,但也会根据需求加入其他金属元素,如铜、锡等,不同金属的融合使得银饰在颜色、光泽和质感上更具变化 [5] 。同时,新技术的引入也丰富了银饰的品种和款式,如采用现代铸造技术制作大型银饰等。这些创新融合不仅丰富了银饰的款式和风格,也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巧妙的图案设计、寓意象征和创新融合,使得银饰更加精美、独特,充满了艺术感和民族特色。
4. 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现代首饰艺术作为现代手工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首饰截然不同特点是现代首饰的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更为现代化,在材质的选择上更为大胆,对形式美感的体现更为多元化。现代首饰从服装设计等艺术其他的门类中独立出来,表达的情感更具有独立性、对外来文化的融合态度更为客观,使其更具有艺术性。尤其是在银饰设计中尤为如此,银饰作为大众日常佩戴饰品的主要元素之一,在设计以及制作工艺上更加具有可塑性和佩戴价值。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宝协)基金调研显示,2022年中国银饰银器市场规模约为65亿元,其中足银饰品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925时尚银饰市场规模约为27亿元,银器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
从世界白银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国内的白银需求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在银饰方面的需求略有下降,但是市场需求量仍然巨大(见图4)。根据中宝协2022年发布的《2022中国银饰银器产业白皮书》指出,银饰在我国已经具有高度饰品化特征,并且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多家具有独特设计能力的企业开始涉足银饰品类。这些企业以对标国际时尚银饰品牌为目标,推出了设计及工艺附加值较高、具有独特品牌调性的银饰品牌,例如设计师银饰品牌何方、泽格尔(ZEGL)、尤目(YVMIN)等。此外,综合珠宝品牌也更加关注时尚银饰领域,通过采用“线上直播 + 线下销售”的模式,推出了时尚化的饰品系列,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至此,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趋势如下:

Figure 4. Domestic silver demand by use, 2020~2022 (Source: World Silver Institute)
图4. 2020~2022年国内白银需求,按用途划分(数据来源:世界白银协会)④
4.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将传统的苗族图腾纹样与现代的图案设计相结合,或者将传统图腾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再创作,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6] 。比如,通过作者走访中国黄金、周大生、周大福、银纪等出售银饰品的品牌门店以及在线上网店中的调查来看,在进行银饰设计时,有许多借鉴的苗族的鱼图腾进行工艺雕琢,同时借鉴现代的简约风格和流线型设计,或者采用流行的色彩和材质,让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 [7] 。在其文化内涵上也是将其视为为有多子多福的寓意,主要是应用在手镯、项链、耳饰等饰品上。
4.2. 跨文化元素的借鉴
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也呈现出跨文化借鉴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将其他民族或文化的图腾纹样引入到银饰设计中,或者将苗族图腾与其他民族或文化的图案进行巧妙地结合,从而创造出独特的银饰作品。银饰设计中经常借鉴其他文化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这些神话传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银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例如,银饰中的双鱼图案,就是借鉴了北欧神话中的斯库尔迪神话,寓意着阴阳相合和生命轮回。
4.3.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和工具,对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制作效率和品质,同时为银饰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绘制和设计苗族图腾的图案,并可以通过软件进行细节调整、色彩搭配和3D建模等操作。设计师可以使用CAD软件来绘制银饰的图案和形状,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设计稿制作成实际样品,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合金铸造技术,传统的银饰制作多采用纯银手工雕刻或铸造,而现代技术则可以采用合金铸造技术,将银与其他金属元素进行混合,得到不同颜色、质感和用途的合金材料。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合金铸造技术制作出具有苗族图腾特色的银饰,并利用不同合金的特性来丰富银饰的质感和色彩。
4.4. 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将苗族图腾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银饰作品,或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苗族图腾图案、颜色、材质等,设计师会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制作,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可以在银饰中融合流行文化、动漫卡通、艺术等元素,将传统苗族图腾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银饰作品,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4.5.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使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发展的工艺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银饰作品的品质和价值。例如,设计师可以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木质材料来代替部分金属材料,既保留了银饰的质感又减少了资源消耗。银饰设计中可以采用循环再利用的理念,将废弃的银饰进行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例如,设计师可以收集消费者淘汰的银饰,经过重新设计和制作,将其转化为具有苗族图腾特色的新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银饰设计可以将文化传承和可持续性相结合,通过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设计师可以采用传统的苗族手工艺技术来制作银饰,同时引入现代设计和制作工艺,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推动苗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银饰品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关于在银饰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个性化、文化内涵、工艺技术的创新要求,黔东南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苗族图腾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更加出色的银饰作品。
5. 结语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购买银饰品时,更加注重设计、造型、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在银饰设计中具有极高的特色和文化价值,而苗族图腾文化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则更加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贵州黔东南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这里保存了较好的苗族原生态文化,苗族图腾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典型类型,黔东南苗族图腾文化保存完整,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苗族图腾的类型进行介绍,分析了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并得出了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今后的应用趋势。
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黔东南苗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也为大众提供更加多元的美学元素,帮助设计师启发灵感、成为提高设计审美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图腾文化的挖掘,在宏观层面上来说,不仅丰富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库,同时也为文化再生产、文化再利用做出一份贡献;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对于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的挖掘与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文化变现的一条发展路径,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气,同时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总之,黔东南苗族图腾元素在银饰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注释
①图1来源:《2022中国银饰银器产业白皮书》上篇-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250432
②图2来源:《2022中国银饰银器产业白皮书》上篇-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250432
③图3来源:https://cbu01.alicdn.com/img/ibank/2016/472/255/2835552274_1744987991.jpg
④图4来源:《2022中国银饰银器产业白皮书》上篇-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25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