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全科医学是服务社区及家庭、整合各种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范围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可以极大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尚处于发展阶段,全科研究生作为全科医生队伍的核心力量,更应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引领全科医学的发展。
2. 全科研究生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将3年的研究生教育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毕业时同时取得毕业证和规培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离不开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而全科研究生是全科医生队伍的核心力量。在2012年,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设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全科医学领域”,奠定了全科医学发展的基础。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在2015年已初步形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全科专硕研究生学位教育并轨的培养模式。截至2016年底,全国具有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单位113个,2016年授予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266人。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中强调:“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要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生源类型由非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规范为临床医学的本科学生,全科医生队伍整体水平不断增长 [1] 。2018年,全国全科医生达到30.9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的数量达到2.2人,基本完成了所制定的到2020年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虽然全科医生的数目在不断增长,但是其中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十分缺乏 [2] 。截止2016年底,全科医生的学历仍以本科和专科学历为主,占到了37.4%和38.4% [3] 。
因此,作为经过高等教育的全科专业研究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以及带教能力,使得他们可以针对基层现状做出思考,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又可以引导基层全科医生进行全科诊疗工作。全科师资是进行全科医学培养的中坚力量,将毕业后的全科研究生融入师资队伍能够极大地提升全科师资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师资队伍的壮大可以推动基层全科医生素质的提升,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 [4] [5] 。为了切实提高全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为全科研究生们创办了“青年科研论坛”,构建形成了一套提升全科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体系,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3. 提高全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3.1. 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
提升全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可以促进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这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学学科的形象和全科医生的自信,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 [6] 。但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全科医学科研工作的主体,而工作在一线的全科医生发表科研论文数量较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科研能力仍有待提高 [7] 。金光辉等人 [8] 调查了115名全科医生,研究结果显示有66名(57.4%)全科医生未发表过论文,87名(75.7%)全科医生未主持过课题,74名(64.3%)全科医生认为进行科研的目的主要是出于晋升职称的需要。可见目前全科医生还没有较好的科研产出能力,并且很多全科医生是由于晋升职称的要求被动的进行科研工作,还没有形成通过科研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良性科研氛围。所以全科研究生毕业后应具备较强的科研和带教能力,将毕业后的全科研究生融入师资队伍提升师资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推动基层全科医生素质的提升,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 [8] 。
3.2. 提升全科医疗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全科研究生融入社区的师资队伍以后,可以引导基层全科医生进行更加规范、高效的诊疗工作;全科研究生毕业后依托社区开展临床研究能真实的反映社区群体和个体患者的医疗需求,提升全科医疗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基于这些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卫生政策也能够促进基层卫生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因此,应该在全科医生研究生阶段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完善全科医学科研体系建设,加强全科医学学会、高校全科医学学系及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学科室之间的科研交流和合作,形成全科医学科研合作网络。通过不同途径提高全科医生的科研能力,建立临床实践和科研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好的开展社区研究,为提升全科医疗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9] 。
4. 开展青年科研论坛提升全科研究生科研能力
4.1. 论坛基本情况
青年科研论坛由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8月主持创办至今,于每周二下午18:00在本科室示教室开展 [9] 。该论坛由本科室学科带头人负责,建立“青年科研论坛”微信群和开通“青年科研论坛”微信公众号,提前安排各周期的学习任务,并进行总结反思。每个周期先由专人负责选取几篇高质量外文文献,然后开展论坛的学习工作,具体为:第一周和第二周由三个人(两人讲解,一人总结)解读文献,每人时间限制在20 min左右,最后由导师进行总结批评;第三周由另一研究生对前两周所讲文献中感兴趣的某一基础实验、临床研究方法或疑问进行学习汇报,并就文献内容给出自己的思考;第四周为科研学习进展汇报日,每人制作总结PPT进行汇报,书写科研成长日记,同时导师对每人的科研工作进行下一步指导并对科研成长日记进行检查。青年科研论坛周期循环模式(见图1)。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导师对各季度和本年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Figure 1. Youth research forum model chart
图1. 青年科研论坛模式图
4.2. 论坛目前取得成就
青年科研论坛模式从2020年8月创办以来,参与论坛的全科研究生科研能力逐步提升,取得了诸多成就(见表1)。

Table 1. Postgraduate students present articles in the Youth Research Forum
表1. 青年科研论坛中研究生发表文章
4.3. 青年科研论坛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科研论坛以一个月为周期循环开展,要求每名全科研究生都要熟知所讲文献,且参与频率高,对于临床轮转的全科研究生来说,论坛的开展确实会占用其部分时间 [10] ,因此,本论坛以季度为单位提前选好所讲文献,并发至微信群,给大家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此外,由于每次所讲PPT均为中文语言,部分人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并未提升,基于此,要求每位讲者在制作课件时应加强必要的中英文对照模式。应继续探索完善青年科研论坛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使全科研究生的培养得以优化,以提高青年科研论坛的实践价值。
5. 讨论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全科医生队伍的培养也愈发重要。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素质全科医生的储备力量,其科研能力对促进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与提升全科医疗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意义。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在长期的全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总结不足,并加入一种独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青年科研论坛。根据开展青年科研论坛的经验可知,其在提升全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动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长远来看,可储备大量高水平的全科医师,推动基层全科医生素质的提升,促进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由于全科医师服务基层的特殊性,通过青年科研论坛模式培养出来的全科医师,可开展基于社区的研究,促进更好的了解社区群体和个体患者的需要,引导广大基层全科医师提升全科医疗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研究 [11] 指出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应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激发科研热情;加强研究生自身内在素养,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为他们营造学术环境,引导树立科研思维;并加强科研管理,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开展。青年科研论坛的建立就是为全科研究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每月考察其科研状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虽然目前这种模式仍存些许不足,但全科研究生们也取得了诸多成就,可见举办青年科研论坛对于提升全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一种有效方法。
科研创新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其最终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全科医学是服务社区及家庭、整合各种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范围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具备良好科研能力的全科研究生毕业后将是促进全民健康的中坚力量。青年科研论坛模式能促进全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全科医生,推动全科医学的迅猛发展,同时,这对于全科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实践,相信在今后的应用中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