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措施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in Public Institutions
DOI: 10.12677/SD.2024.142037, PDF, HTML, XML, 下载: 309  浏览: 511 
作者: 程 炎, 王 岩*: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北京
关键词: 信息技术预算管理一体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Public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Measures
摘要: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太稳定,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事业单位大多面临着愈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同时“十四五”报告中也强调了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预算和绩效管理,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规范预算管理工作,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机制。对财务预算而言,引入信息化技术,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但从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机制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实施一体化管理,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概念以及总结了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stability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st public institutions are facing a mo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lso stressed the need for public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budge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work, standardize budget management, and build an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For financial budget, 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work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funds. However, from the present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process in public institutions.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better implement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summari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budget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the pertinence solution strategies.
文章引用:程炎, 王岩. 探讨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措施[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2): 288-293.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2037

1. 引言

近些年来,政府为了提高市场经济收益、稳定市场经济、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将财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财政部也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以此指导各事业单位按照统一标准来构建预算管理一体化机制,以科学的规范为参照,将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主要指的是“制度 + 技术”的管理机制,是一个在事业单位内部应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它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打造的一个财务管理系统,里面结合了核算模块、内控模块、采购模块等等,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结合一体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对具体经济活动加以计算,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推动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政策经营。

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概述

预算管理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预算制度 + 信息技术”的管理机制,以信息化手段驱动实现预算制度现代化,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在系统内部实现预算的计划、编制、调整、资金拨付、收支、核算、决策、审计、考核等等财务流程。在这个系统中,采用统一的预算编制,以财务预算系统为核心,连接其他系统,并整合为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1] 。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践行我国财政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运用了系统化的制度思维和信息手段加以推动财政改革的总体构想,利用信息数据重新建构起统一的预算规则,加快实现预算制度改革目标,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3.1. 增强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

长久以来,事业单位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数据标准,导致国库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等系统对接口不一致、不兼容,导致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开使用。因此,在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统一财务编制数据,有助于政府统一规范标准,统一数据和传输标准接口互联互通,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3.2. 减少财务管理工作量,提高财务数据质量

全国各地在建设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操作平台,不同类型的信息平台,对于数据的精细要求也不同,造成的数据准确性有误,财务数据的质量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统一会计核算规则,连接统一口径,将各层次、各类型的环节引入预算管理的流程中,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相互补充与融合,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

3.3. 有效促进财务预算理念与方式变革

预算管理一体化转变了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加入了信息技术,实现了制度与技术的融合的创新型管理机制。它将大数据、云计算理念与财务预算管理理念规则相加,嵌入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准确高效弥补了传统预算管理的缺陷,运用数据增加了财务信息透明度,增强了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度,同时也增加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深度校对。

3.4. 有利于积极应对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

近年来,我国财政经济总量放缓,财政更加围绕“六稳六保”的方面展开工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市场主体经济、居民安稳就业的工作等等。财政资金压力加大,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目前深化改革的经济主体,可以用全局的思维实现对经济的统筹规划,减少国家财政资金的浪费,节约政府运行成本,有效地缓解经济压力,有利于积极应对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 [2] 。

4. 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4.1. 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意识不足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特点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在预算管理当中,但是,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特点,在财务管理方面强调会计核算,并没有强调信息技术,甚至有一部分人员认为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与其他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就不加以配合,这使得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一体化管理难以展开,流于表面。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对待预算一体化普遍存在着随意的态度,忽视了执行的力度,严重影响了预算工作的政策开展。

4.2. 没有建立完善的一体化预算管理制度

当前的事业单位内部开展预算一体化的工作时,由于工作人员对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一体化预算管理制度相应机制,这样会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下降。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由国家政府拨付,需要合理地对资金进行调配,用于服务广大群众。但并没有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对资金进行管制、分配和约束,进而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3. 预算管理一体化监督机制缺失

完整的监督机制可以保障预算一体化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推进预算一体化的制度向着更加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的方向前进。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一体化的重视及领导,导致缺乏完善的预算一体化管理制度,同样也就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部分事业单位为了推进预算一体化的管理也制定了相应政策制度和规范要求,但是忽视了对一体化管理的监督机制,导致预算一体化无法在事业单位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目前事业单位仍然对待预算一体化认识较浅,不能够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预算管理,信息技术的不规范和复杂、信息数据的不全面,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没有投入足够的力量,执行力度也不足,因此,导致监督机制无法有效地进行监控。第二,缺乏外部监督。社会公众对于事业单位的了解过少,国家机关监督机制不了解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转,也不定期进行监督,这些都会导致预算一体化管理无法正常地推进,甚至会影响事业单位之间的资源配置 [3] 。

4.4. 财务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进最关键的基础就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人员专业性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财务管理一体化是否能够正常实施和落地。但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尚不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财务人员容易待在舒适区,对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热点缺乏关注,无法理解信息技术在财务预算当中的应用,仍然采用传统的预算方法,对信息技术不加以支持,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一体化制度体系无法实施。第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信息技术对现在的生活方面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部分财务人员对信息技术不能熟练地理解、应用,因此,无法完成业务数据的收集与填报,不会操作复杂的系统界面。第三,专业信息系统人员为了系统运行的便捷,会设计出难以操作的界面系统,不理解财务方面基础的知识,无法满足财务预算管理的需求,不明白财务预算申请、采购、支出、审批等等的流程,所以,系统的节点不具备便捷性,这样反而会降低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进度,给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带来低效、高错误率的不利影响。

4.5.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功能不够完善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立是对预算收支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它推动了预算管理与其他业务之间的互联,推动了预算项目的监督与执行。但现阶段,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功能不够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平台包含众多,涵盖了基础信息的创建、项目库建立、统一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规则、预算审批系统、预算执行监督、会计数据核算、预算指标标准等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数功能仍然未开发。再者,在进行资金申请的时候,一项业务收支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而当出现纰漏的时候,只能进行全部修改,导致预算效率低下,拉低了项目的进度。第二,政府采购支出的手续复杂,比如涉及公务用车费用时,财务人员需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申请采购项目的预算指标。在批复之后,还要根据公务车使用需求,在平台上进行采购计划的制定,再登录采购网,进行项目立包,与预算明细进行一一对应,再从网上商场进行一系列程序;在合同签订之后,再回到预算管理平台进行资金支付 [4] 。

5.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改进措施

5.1. 加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认知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是将新信息技术与财务预算管理进行融合,使信息技术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全流程当中,新技术的变革不仅对预算管理是一项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此,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认知。具体有以下两点:第一,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预算管理的认知,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的作用,加大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与监督能力,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进行预算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信息数据在预算管理的价值。第二,财务管理人员作为预算管理的领头人物,应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不断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预算结构、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加强财务动态监督,推进传统预算管理向信息技术预算一体化的转型,将编制工作细化,提高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财务向高精细、高精益的方向发展 [5] 。

5.2. 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战略发展目标,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事业单位的收支、采购、编制、监督、执行等各方面,通过科学地编制预算,进行会计数据核算,财务数据的分析,创建年度、季度、月度报表监测分析,进行动态监督,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管理朝向高水平、高质量地发展 [6] 。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遵循自上而下及上下结合的方式,让领导管理层参与其中,甚至做好带头作用,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计算,提高财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利用数据的动态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大执行力度等等,将这一平台切实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这样更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7] 。

5.3. 健全一体化预算监督机制

健全多方位、多角度的预算一体化管理监督机制,首先,应该加强事业单位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向财务部门开通权限,可以及时地获取其他部门的业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设立专业审计部门,招聘或者外聘专业的审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时刻抽查,尽可能发现所在问题,避免出现低效率、浪费、随意的问题出现,将审计任务控制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后审计存在浪费的现象,从源头控制风险,加大惩罚力度,从严处理。其次,改变现阶段单一的监督机制,全面把控现金流、业务流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切实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监控作用,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绩效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平台将财务数据进行汇总汇报,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后,要加强外部监督,国家政府机关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监督审计,事业单位人员要确保财务数据公开、透明,在单位网站进行详细公开,自觉接受国家政府、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法律法规的监督,全面落实监管任务,完善预算一体化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进“互联网 + 财务预算”的管理模式,加大惩戒力度,全面健全一体化预算监督机制。

5.4. 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只有加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视,才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进展,从源头上解决预算管理一体化所面临的困境。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理念,事业单位领导管理层,可以通过会议、讲座等各种方式进行一体化的宣传,让员工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保证员工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可以依法办事、依规办事,提高自我监督的能力,让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得到真正执行,不至于流于表面。其次,预算管理一体化与传统的模式不同,较为复杂,面临的困难较多,因此,要使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顺利推进,就要对系统维护人员、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都进行系统培训,系统维护人员不仅要掌握系统检查与维护的知识,还要了解基础的财务知识,财务人员也要掌握一体化的组成、各界面模块的操作运用,了解业务收支、明确财务职责,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联系,积极参与预算一体化管理工作,促进公司内部形起良好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氛围 [8] 。

5.5. 加快对各功能模块的完善

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主要包括预算模块、政府采购模块、资产管理模块等,模块众多,流程复杂,层次丰富。因此,必须优化财务系统的内部模块,加快建立完善各功能模块,进而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第一,在系统中增加绩效评价模块,制定奖惩制度,形成全链条的绩效评价管理,对项目预算的执行和绩效指标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的浪费情况出现,优化财政资金的资源和科学配置,发挥员工绩效考核的优势,提升财务人员在一体化工作中的积极性。第二,将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相连接,将业务的收支情况、资产使用情况、合同管理等情况纳入财务系统的平台之中,有利于提高业务运行的效率,增加业务的公开透明度,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第三,将决策监督机制和政府政策报告纳入管理平台当中,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在界面中直接转入政府界面或者决策与监督界面,提高财务人员提升信息数据的效率,直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数据的差错率,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建立全过程流程机制与动态监督的反馈机制,将这些数据纳入年度财务报告中。这些对策可以真正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落实,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行速率,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 [9] 。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预算一体化管理,打破了传统预算模式,强化了对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财务数据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推动了事业单位的运行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10]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认知、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健全一体化预算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加快对各功能模块的完善,真正将财务职能落在实处。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刘芳.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应用分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10): 37-39.
[2] 丛颖莉.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核算管理一体化[J]. 财会学习, 2022(16): 77-79.
[3] 李静. 浅析预算管理一体化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会计, 2022(4): 68-70.
[4] 王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初探[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3): 50-52.
[5] 孟洁.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措施探讨[J]. 财会学习, 2023(36): 74-76.
[6] 邓少青. 浅析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的现状与建议[J]. 商讯, 2023(24): 132-135.
[7] 董赛赛. 基于财务管理一体化体育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中的“业财融合” [J]. 纳税, 2023(35): 79-81.
[8] 王爱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J]. 西部财会, 2022(2): 4-6.
[9] 黄璐.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思考[J]. 财富生活, 2022(2): 91-93.
[10] 刘柏凤.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 2023(34):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