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后溪穴临床应用浅析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ouxi Point in “Zhen Jiu Ju Ying”
DOI: 10.12677/tcm.2024.134109, PDF, HTML, XML, 下载: 127  浏览: 243 
作者: 郄丽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程为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针灸聚英》后溪穴临床应用“Zhen Jiu Ju Ying” Houxi Point Clinical Application
摘要: 《针灸聚英》后溪穴相关条文详细记载了后溪穴的腧穴定位、刺法灸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对《针灸聚英》有关后溪穴的相关条文进行系统研究,总结高氏对后溪穴穴位的特征的理解及经验,以期提供后溪穴现代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
Abstract: The relevant articles of Houxi point in “Zhen Jiu Ju Ying” detail the location of Houxi poi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Zhen Jiu Ju Ying” on Houxi poin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 Gao’s treatment of Houxi point, and hop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ouxi point.
文章引用:郄丽琼, 程为平. 《针灸聚英》后溪穴临床应用浅析[J]. 中医学, 2024, 13(4): 702-706.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4109

1. 引言

《针灸聚英》 [1] ,明嘉靖十六年初刻,全书4卷。该书汇集各家针灸学说及医理、歌赋,发其精要,产其精微,取其精华,会其枢要,编撰而成,为后世针灸学家所尊崇。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其穴性为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2] 、清热截疟 [3] 、舒筋止痛、强壮督脉,为古今针灸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腧穴之一 [4]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此经脉从手走头,贯穿人体上肢背面尺侧,左右共有38穴 [5] ,为多血少气之经。《针灸聚英》记载:“后溪主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巅疾,臂肘挛急,痂疥。”《针灸聚英·经脉交会八穴歌》云:“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后溪作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又与足太阳膀胱经同气相求,故又擅长治疗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及膀胱部位之疾病 [6] 。下面将对其主要主治病证总结分析,以期在临床中择其穴性,辨病取穴,获得更好的疗效。

2. 辨病虚实,择时而针

《针灸聚英》卷一:“手太阳小肠脉所注为输木,小肠虚补之。”《针灸聚英》卷二:“补用申时,后溪穴为输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申时(下午3时到5时)膀胱经当令,膀胱五行属水,水生木,当小肠病症为小腹部冷痛、喜温喜按、肠鸣泄泻、夜尿频多、小便清长等虚证时,在下午的3时到5时取后溪穴补其母。“泻用未时,小海为合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未时(下午的1时到3时)小肠经当令,小肠五行属火,小海五行属土,火生土,小海为小肠经的子穴,当小肠经实热证,如发热口渴、心烦失眠、小便短黄等症状时可以在下午的1时到3时针刺小海穴泻其子。《灵枢·经脉篇》云:“小肠经主液所生病”,小肠接收经胃初步消化吸收后的水谷之物,并通过人体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其精华者变为水谷精微,其糟粕者变为食物残渣,最后水谷精微被小肠吸收,食物残渣被输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故小肠经主液所生病症。《针灸聚英·百症赋》记载:“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也”。《医宗金鉴》曰:“寝汗等症,先砭后溪穴,开通脉道,无不愈矣”。《灵枢·决气篇》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津液都是人体内正常的水液,可以相互转化。盗汗即睡眠中汗出,醒后自止。盗汗之病机即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后溪属于小肠经,汗为心之液,心与小肠相表相求,里,同气故后溪可以治疗盗汗。周荣福用后溪治疗盗汗80例,总有效率为96.3% [7] 。

3. 后溪申脉,治癫狂痫

后溪之后,与前相对,指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后溪与督脉相通,督脉“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有调整后背督脉气血之功。溪,穴内气血汇聚之所。《针灸聚英·六十六穴阴阳二经相合相生养予流注歌》曰:“小肠后溪输火,癫痫并项强,目生翳还生,一刺后溪穴,神功妙不轻。”《针灸聚英·拦江赋》曰:“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癫狂是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内伤,导致阴阳失调,神机逆乱而发病。癫狂为病,与阳跷有关,阳胜则狂,阴胜则癫,狂证则多病起急骤,表现为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气力逾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重阳证,癫证多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等重阴证 [8] 。西医认为,癫痫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具有反复性短暂性特点的慢性脑部疾病。《针灸聚英·神应经》记金门及水沟,再兼一穴是申脉,按穴治之载:“癫疾前谷后溪穴,解溪此疾廖。”《针灸聚英·经脉交会八穴歌》云:“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且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全身阳气,而“阳主神也”,督脉经气的通畅调和是神志正常的前提。小肠经与心 经互为表里,心藏神而主神志,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是神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保证神志正常的前提 [9] 。故后溪可以通过督脉濡养脑府、调理神志,同时可以沟通心经气血、宁心安神,使“形与神俱”,神安则神志病除。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与通于阳跷脉的申脉穴相伍,申脉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足太阳膀胱经、阳跷脉均入络于脑,脑主神志,两穴配合使用治疗癫狂。迟旭等研究发现后溪穴可以引起扣带回等多处脑内功能区的激活改善该区域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精神症状 [10] 。何二帆 [11] 等同时针刺后溪、申脉穴能显著改善脑血流量,减少血管痉挛,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粘稠度,稳定血液内环境,促进微循环,进而调整脑部供血,用以治疗癫痫疾病。洪东营 [12] 研究古代针灸治疗癫狂的腧穴配伍规律中后溪的使用频次居前位。李岩 [13] 研究后溪穴古代的临床应用中后溪穴单穴治疗癫狂的频数百分比为9.3%。

4. 针灸并用,合治疟疾

《针灸聚英·铜人》:“针一分,留二呼,灸一壮。”高氏认为一分是针灸针的0.1寸,一寸为2.5 cm,二呼指的是两次呼吸的时间长度,正常情况下平均一分钟是16次呼吸,二呼是7秒左右的时间,一壮指的是一个艾炷。《千金》云:“日正午,气注心经,未时注小肠经。”高氏认为未时(下午的一点到三点)是艾灸后溪穴的最好时间,此时正是气血在小肠经的运行时间。《针灸聚英》记载着后溪对疟疾的治疗“时疫痃疟–寻后溪”。《针灸聚英·玉龙歌》记载“实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及时轻。”疟疾是感受疟邪后,人体邪正交争出现以汗出,头痛,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素问·刺疟》记载:“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高氏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疟疾一般以针刺为主,主穴是大椎、陶道、中渚、后溪、间使。在针刺时毫针常规针刺,在发作前2小时针刺较佳,针刺可留针至既往发作时间已过再出针,在针刺感应不显时加艾灸,用艾炷隔姜灸,每穴各灸5~7壮,每日一次。此法有疏导督脉,和解少阳,祛邪截疟的作用。有研究称,针灸能促使疟疾患者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血清补体值显著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改善,抗裂殖性较低且容易抑制或杀死疟原虫。张化楠等艾灸后溪穴治疗麦粒肿,艾灸3炷为1次,治愈率为84% [14] 。

5. 循行所过,主治所及

《针灸聚英·神应经腧穴证治歌》曰:“肩背酸疼治风门,肩井中渚支沟焚,后溪腕骨委中穴,次第治之病不存。”《灵枢·经脉》记载:“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下膈,抵胃,属小肠。”因小肠经循行过肩,又有肩脉之称,所以可以治疗肩痛,符合“是动则病,咽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针灸聚英·通玄指要赋》曰:“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此是因后溪穴循行所过,主治所及,可以治疗头项强痛。《针灸聚英》记载后溪治“牙齿腮肿喉咽”有效。《针灸聚英·神应经腧穴证治歌》曰:“肘挛曲泽及肩髃,少海间使与后溪。”《针灸聚英·神应经腧穴证治歌》曰:“头痛……后溪合谷穴……;耳鸣……后溪腕骨中渚同;鼻有息肉……后溪前谷委中强。”因小肠经循行到头,所以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病症。苏永忠等采取后溪穴灵龟八法开穴针法联合当归四逆散治疗神经根型劲椎病,可以显著解除麻木现象,减少痛感,促使颈椎机能康复,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5] 。万兆新 [16] 的实验也表明采用后溪透刺合谷,能够使脑梗死后四肢肌张力增高病人的肌张力明显降低,提高肢体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因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可以治疗痛症。《针灸聚英·百证赋》曰:“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因环跳通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两穴同气相求,可以治疗腿疼。因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可以治疗腰背强痛,筋骨痛。林祥军缪刺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疏通腰间经脉气血,解除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痛苦,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7] 。权婧宜等发现后溪还可治疗骨转移癌痛 [18] 。

6. 诸穴配伍,治疥癣疮

《针灸聚英·神应经腧穴证治歌》曰:“疥癣疮兮曲池攻……大陵合谷后溪同……”《证治准绳·疡医》曰:“夫疥癣者,均因脾经湿热,及肺气风毒,客于肌肤所引起。风毒之浮浅者为疥,风毒之深沉者为癣。盖癣则发于肺之风毒,而疥则兼乎脾之湿热而成也。二者皆有细虫而能传染人也。”《医学入门》云:“疥癣皆因血分燥热,风毒为外因,内外因相合而致病。”《外科启玄》卷一:“疮之一字,所包括者广矣。虽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其名一止大概而言是也。”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皮损初起为尖针大小的丘疹或水疤,并可见到隧道,疥虫常埋藏在隧道的一端,多出现在指缝和腕屈面 [19]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太阳经主一身之表,督脉统摄诸阳,后溪通于督脉,可以鼓舞阳气,驱邪外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小肠与心相表里,通过“实则泻之”之法,通过泻后溪以泻心火,从而治疗因心火偏亢导致的瘙痒、疮疡等疾病 [20] 。赵爱文 [21] 等研究后溪治疗急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4.6%。由此可以看出后溪配伍其他穴位还有治疗疥癣疮外科疾病的作用。李慧文 [22] 等研究后溪配伍其他穴位还可治疗荨麻疹。

7. 小结

根据书中记载,后溪穴多针灸兼施,常用“针一分,留二呼,灸一壮”的手法。根据各种病症的发展状况和缓急范围,在操作步骤上也要灵活调度,但总体上坚持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基本原则。后溪穴在《针灸聚英》基础上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可以治疗多种病症,主要还是与其归经、特定穴的性质关系密切,现将其应用规律总结如下: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根据小肠经的循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后溪可以治疗肘臂挛急、肩痛、头项强痛、耳聋目赤等症;根据子午流注,病症虚实,可以在申时针刺后溪治疗小肠经虚证如小腹部冷痛、喜温喜按、肠鸣泄泻等症,也可以在未时艾灸后溪治疗疟疾;因后溪为八脉交会穴,后溪申脉配伍治疗癫狂痫等神志病;又因后溪是特定穴,五输穴中的腧穴,可以治疗痛症,而通过针刺后溪穴,不仅可以激发小肠经经气,发挥其主液的功能,而且可以疏通气血,调和营卫,调整阴阳,使汗出有度,达到治疗盗汗,汗不出等水液病症的作用。后溪配伍其他穴位还可以治疗疥癣疮外科疾病。综上所述,后溪穴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掌握后溪穴的作用特点,可以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高武. 针灸聚英[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 宋全枚, 朱永政, 贾仰理, 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后溪穴现代主治优势疾病和配伍规律[J]. 山东中医杂志, 2020, 39(11): 1153-1160, 1165.
[3] 俞淑铧, 高锋. 后溪穴探析[J]. 湖北中医杂志, 2023, 45(11): 46-49.
[4] 叶星兰, 顾梦宇, 彭新, 等. 后溪穴治疗颈肩腰腿痛机理发微[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 38(3): 62-64.
[5] 许能贵, 胡玲. 经络腧穴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6] 盛青云, 吴清明. 《针灸大成》后溪穴临床应用浅析[J]. 河南中医, 2021, 41(2): 279-283.
[7] 党香玲, 高普轩. 针刺后溪穴治疗盗汗80例[J]. 中国针灸, 1994(S1): 228.
[8] 欧林宏, 张万里, 乔英杰, 等. 针灸调理胃肠治疗癫狂理论概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5(4): 554-558.
[9] 汪子栋, 姜婧, 史术峰, 等. “通督启神”针法治疗神志病的理论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 22(8): 2641-2646.
[10] 迟旭, 鞠琰莉, 孙申田. 针刺中渚后溪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4): 843-844.
[11] 何二帆, 汤继芹, 张永臣. 八脉交会穴后溪与申脉主治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2): 270-271.
[12] 洪营东. 探索《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狂证的经络运用规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13, 22(3): 11.
[13] 李岩. 后溪穴古代临床应用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14] 张化南, 胡继远. 艾灸后溪穴治疗麦粒肿[J]. 针灸临床杂志, 1994(1): 45.
[15] 苏永忠, 林锦德, 李世刚, 等. 后溪穴灵龟八法开穴针法联合当归四逆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10): 61-63.
[16] 万兆新, 罗琼. 合谷透刺后溪穴治疗脑梗死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22): 125-127.
[17] 林祥军. 缪刺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 20(13): 99-101.
[18] 权婧宜, 梁诗敏, 李敏. 基于古代文献探讨后溪穴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理论[J]. 时珍国医国药, 2021, 32(4): 935-937.
[19] 张海. 中西医结合治疗疥疮82例临床体会[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 31(5): 599.
[20] 俞淑铧, 高锋. 后溪穴探析[J]. 湖北中医杂志, 2023, 45(11): 46-49.
[21] 赵爱文, 田昌. 后溪穴治疗急性荨麻疹56例[J]. 中国针灸, 2004, 24(9): 640.
[22] 李慧文, 聂晶, 鲍身涛. 鲍身涛外治六经法治疗荨麻疹临床经验[J]. 北京中医药, 2018, 37(6): 52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