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老年群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提出,社区老年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也被人们所普遍认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1] 。2023年11月17日,在2023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上,提出去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2.8亿,占比达到了19.8%,今年会超过20%,这意味着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未来还会加速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可能会有5亿老年人,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进一步推动完善社区养老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推动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2.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样本,在处理时,先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选用高级检索模式,以“社区老年教育”为关键词,时间节点设置为2010年0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发表的文献,总数为707篇文献,除去新闻、报纸等与研究内容不符的文献,最后人工筛选出剩余有效文献为259篇。
CiteSpace软件是近年来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的热门软件之一,具有综合性性、动态性的特点,主要用于研究某学科领域的热点、趋势等分析。本文旨在用CiteSpace对我国社区老年教育进行科学可视化分析,明晰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提出对策。
3. 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 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从发文量时间可以洞悉某一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在2010年~2023年10月31日这段时间里,从年度发文量进行分析来看,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时间段,2010~2015年为缓慢发展阶段,这段时间总体发文量较少,2016年~202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段时间总体发文量迅速增加,其中2020年发文量达到最大为41篇,这段时间的快速增加与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国家层面,2016年,我国为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科学发展,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也颁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进一步保障其发展。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相继出台与社区老年教育有关的相关法规条例如《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等,由于国家发展的需要,所以社区老年教育这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此,2015~2020年这段时间总体发文量得到了极大增加。2021年至今处于发展较为稳定,由于2023年检索时间截止10.31日,并非全年发文量,预估2023年的发文量为36篇,整体趋势平稳趋向于上升,以上表明社区老年教育属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未来学者对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仍会继续深入且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Figure 1. 2010~2023 annual publications on community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图1. 2010~2023年社区老年教育年度发文量
(二) 发文机构分析
发文机构指的是某一领域研究的专责机关。本文选取发文篇数 ≥ 4的机构呈现,如图2所示。其中,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发文量最多,共发表7篇;接着是四川开放大学,共发表6篇,然后是西南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各发表5篇。从发文机构的类型看,主要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

Figure 2. From 2010 to 2023,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on community pension education in China
图2. 2010~2023年我国社区养老教育研究发文机构分布
(三) 发文作者共现分析
CiteSpace中的作者共现分析可以看出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 [2] ,将时间划分设定为自2010年1月起至2023年10月止,时间切割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设定为“合作作者”,精简设定为“Pathfinder”,其它选项保持不变,开始运行得到2010~2023年社区老年教育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图3左上角显示的节点数量N共218个,连线数量E为72条,网络密度为0.003,可以看出,作者之间联系较为简单且较多的为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单位,与外来机构的作者联系较少,由此可以推断出,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者虽然存在少数联合撰写,但主要还是以个人发表为主,该领域的研究暂时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落,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Figure 3. Cooperative network map of author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图3. 社区老年教育作者合作网络图
4. 社区养老教育研究热点、演进与趋势分析
(一)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可以展现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关键词重复次数和中心性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某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关键词和重要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频数越高,重要性也就越强。
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将时间划分设定为自2010年1月起至2023年10月止,时间切割设置为1年,精简设定为“Pathfinder”,“Threshold”设置为5,即选择出现频次 ≥ 5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2010~2023年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从绘制的网络密度和规模来看,节点共225个,连线383条,密度为0.0152。社区老年教育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表明社区老年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延展性。由关键词中心性和关键词频次推断可知,“老年教育”“社区”“社区教育”这三个关键词的节点规模最大,说明学者主要围绕着这几个大方向进行相关研究。此外,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依次还有终身教育、教养结合、开放大学等。根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及关键词高频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围绕老年教育以及社区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展开,涉及到社会工作、发展、课程建设等众多领域,研究较为分散,且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

Figure 4. Co-occurrence map of keyword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图4. 社区老年教育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1.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表1. 社区老年教育研究高频关键词
2) 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通过从关键词,可进一步生成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5所示。在CiteSpace软件聚类知识图谱中,Q值和S值是两大重要评价指标,Q值表示关键词的聚类效果,值越大则关键词聚类结果越好,0 < Q < 1,当Q > 0.3时表示聚类结果是显著的,通过软件我们得到的Q值为0.5524,反映了聚类结果较为理想。S值表示检验聚类结果中单个聚类的同质性程度,网络同质性指标,S > 0.5为合理的,S > 0.7为高效率,此聚类中S值为0.862,表明聚类的图谱有效,能够进行下一步研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聚类看出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并进行分析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根据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CNKI数据库中关于我国社区老年教育高频关键词主要可以归纳为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社区老年教育内涵及相关概念研究,其代表词主要包括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社区等;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探究,关键词主要包括教养结合、社会工作、开放大学、互联网+等;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关键词主要包括终身教育、发展路径等;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关键词主要有老龄化、老年人等。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 map of community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图5. 社区老年教育关键词聚类图谱
(1) 社区老年教育内涵及相关概念研究
在近十年来,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内涵及相关概念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社区老年教育概念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界定。陈乃林将“社区老年教育”界定为:以社区为特定场域,以老年人群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交流和有组织学习活动的总和 [3] 。李盛聪、李宜芯等人将社区老年教育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的组织机构,根据老人的身心特点和社会的要求,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方式对老人实施全面教育和学习支持的活动 [4] 。张红霞指出社区老年教育主要是指利用社区内部丰富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面向社区老年人群体,以推动老年人群健康发展与获得更好的社区教育服务为目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泛称 [5] 。乔维德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就是以社区内60周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为教育对象,依托社区资源开展的旨在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命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各类教育活动 [6] 。李敏、刘华富指出社区老年教育是指依托社区开展包含学校教育、活动中心、居家入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7] 。在涉及社区老年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关系时,杜嵩泉和游璇指出实际上,老年教育自走入社区的那一刻起,就与社区教育、社区活动、老年生活等社区中的诸多要素融合为一体,并不断突破自身形成以老年生活为依托的新的教育生活有机体 [8] 。于娜也同样指出,老年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社区放在主要地位,完善社区老年教育办学条件,加强重视社区老年教育,丰富社区老年教育教学形式,加大社区老年教育宣传 [9] 。由此可见,学界对社区老年教育内涵的理解囿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范畴,要么把社区老年教育看作是社区教育的一种,是社区教育在内容上的扩充;要么就是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的一种,是老年教育在范围上的延伸。
(2) 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探究
对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探索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方式,邬晶晶指出:“教养结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教育是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教育可以促进更好地养老,解决老龄化问题;二是鉴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教育不但要以健康老人为对象,“需要照护的老人”也应享有被教育的权利,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基层老年学习形式,让老年人能就近便捷快乐地学习,还要将优质老年教育资源输送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 [10] 。耿智利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应从赋权增能角度出发,健全老年教育保障政策和措施,重塑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智慧,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参与等,从而加快建设新型老年教育 [11] 。林隽提出“互联网+教育”应用于社区老年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化解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手段的局限,更能够极大地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老年教育的教与学生态,较好地满足老年学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12] 。张红霞强调“互联网+”、开放大学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耦合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一种高效、开放的大教育模式,开放大学依托“互联网+”技术更加突出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开放教育理念与模式。陈葛佳指出老幼耦合模式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即在社区中建设老年人和幼儿的活动场所,让老年人和幼儿能够彼此陪伴,依托社区的力量着重为老年人提供多元的学习和交流的媒介,让他们感受新生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5]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大致形成了赋权增能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职业学校和开放大学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模式、老幼耦合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互联网+”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六种社区老年教育模式。
(3) 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
终身学习和社区老年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区老年教育本身就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终身教育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3] 。高迪指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老年教育,要实现普惠公平、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社区老年教育,就必须放眼于终身教育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大教育格局之中。将终身教育视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社区老年教育从教育理念、发展思路、资源融通到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受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将社区老年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主体和重点,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社会载体和教育基础,认为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应做到充分、均衡、可持续发展 [14] 。雒真同样指出社区是开展老龄教育的重要场所,积极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主张通过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健全教育管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多元发展 [15] 。吴艳也认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树立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可以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风尚,有利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 [16] 。
(4) 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老年教育的个体价值就在于认知自我,革新自我,激发生命活力 [17] 。积极老龄化不仅强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强调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意愿与权利,强调充分参与社会发展进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人数不断增加,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以老龄化为背景研究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教育也是研究的重点。江孝松和肖铭指出坚持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对现有的老年教育目标与内容、方式与方法、沟通与衔接、支持与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教育养老、促进社区和谐、提升生命质量,是对我国老年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全面化构建的重大实践,认为依托社区开展的老年教育是对积极老龄化理论的深度实践,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构建有效的社区老年教育路径是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化,有利于推动社区文化繁荣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18] 。路长明等人认为,在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社区老年教育和社区治理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主张从完善社区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师资力量的发展对策,增强社区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是老年教育 [19] 。
(二) 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热点演进与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绘制关键词突现图谱可以展现未来的研究趋势,如图6所示。根据该图可知2015年之后的关键词主要有教养结合、课程建设、老龄问题、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等。其中强度最大的是教养结合为2.37,在之后有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相关词出现,且教学模式第一次出现的时间是2021年一直延续至今,表明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手段的和形式,从侧面反映社区老年教育对质量的发展重视。

Figure 6. Keyword emergence statistics
图6. 关键词突现情况统计
社区老年教育是在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关注到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在推动建设学习型国家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实践中,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将继续得到不断的深化发展。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 研究结论
通过对2010年~2023年有关社区老年教育主题的259篇中文期刊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多年来学者们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老年教育发展从体系化建设逐步延续到多元化融合,内容的专业度和实践性也越来越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文献计量上看,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时间段,2010~2015年为缓慢发展阶段,这段时间总体发文量较少,2016年~202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段时间总体发文量迅速增加,2021年至今处于发展较为稳定,整体趋势平稳趋向于上升,以上表明社区老年教育属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未来学者对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仍会继续深入且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从规模角度分析,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研究深度和广度会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教育角度分析,随着互联网和养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的模式、资源、理论以及质量都会不断进行创新,形成“多层次、多学科”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
从发文机构和研究者合作关系来看,在发文机构方面,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发文量最大;接着是四川开放大学,然后是西南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可以看出主要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而执行机构如养老院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发文量较少。在作者方面,作者之间联系较为简单且较多的为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单位,与外来机构的作者联系较少,虽然存在少数联合撰写,但主要还是以个人发表为主,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落,作者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社区老年教育的由横向往纵向的发展,联合创新研究将逐步成为主流,推动形成网络化、协同化的理论研究 [20] 。
从研究主题上看,研究主题不断深入。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的支持和有关政府的重视,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保障,能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终身教育、老年化、互联网+和养教结合等领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社区老年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从宏观角度来看,社区老年教育研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心理等各个方面,多学科融合为其研究提供了多样化视角。从微观层面来看,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热点由以理论研究为主逐步转向实践探索,尤其越来越重视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的解决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研究紧跟时代的脉搏,研究内容随着教育政策方针、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转变。如远程教育、“互联网+”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等的出现,促进了老年教育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的转变,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二) 建议
(1) 跨学科领域协同创新,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
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研究的数量和种类都偏少,社区老年教育研究亟须扩展视野,应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开放协作为原则建立交流沟通平台,构建学术发展共同体,实现跨学科、跨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相互联系,充分挖掘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机会,深入进行学术探讨,开拓思维,集中力量,提高研究质量,产生系统、持久、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向科学化、多元化、前沿化发展,使老年教育的研究成果更具实践性。
(2) 进一步加强课程研究,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
我们从关键词以及研究热点可以看出,课程建设,课程开发等都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我国老年群体的不断增加,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出现了课程内容与形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的问题,大多数为集体教学,且主要以唱歌跳舞为主,课程资源相对有限,无法真正照顾到老年人的兴趣,改善老年群体退休之后精神空虚等问题。社区老年教育应该满足“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真正了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充分研究,保障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发展程度的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发展权利,丰富学校的课程建设,比如增加养生保健、时事政治等一些课程,同时在开展形式方面也应该加强对互动式教学娱乐形式的研究,避免知识性过强造成的课程枯燥。
(3) 加强对教师授课方式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面临教师素质高低不一,缺乏优质教师的情况,而在社区老年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应加强对教师授课方式的研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是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学环节的研究,如何既做到根据老年人的相关需求,又可以结合学习者自身的情况,做好社区老年教育过程中的设计者角色,其次是如何做好优质资源的汇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丰富资源,如何更好将这些优秀资源为老年人所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和老年之间的关系,让教师成为老年真正的朋友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中,应加强对教师授课方式的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切实保障教育教学效果。
(4) 加强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机制的针对性研究
社区老年教育作为广大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基础性工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各地发展的经济水平,老年人口规模等差异,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研究,同时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避免千篇一律的发展机制。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做到统筹兼顾,调动国家、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强管理,推动和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机制。
总之,本文通过对259篇有关社区老年教育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展现其近十年的发展状况,探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热点。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样本筛选可能存在偏差,全面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研究也表明,未来社区老年教育领域的研究之路仍然漫长而艰巨,未来还需多加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