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苏新医学院, 主编. 针灸学[M]. 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73: 1-25.
|
[2]
|
潘桂娟. 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1): 3-5.
|
[3]
|
陈玄(陈云寿). 易学, 中医学与现代物理[M]. 贵阳: 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70-182.
|
[4]
|
张秉武. 从人天合一理论导致的关于经络本质的假说[J]. 青医学报(青岛大学医学院), 1961, 1: 7-9.
http//www.qigonghk.com/qigong/qigong61.htm
|
[5]
|
王竹溪. 统计物理学导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 163-172.
|
[6]
|
陶必修. 人体经络的电磁学性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9, 43(3): 59-60.
|
[7]
|
陶必修, 陶必贤. 人体经络的控制论模型[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0, 3(1): 31-35.
|
[8]
|
杜春梅, 崔建国, 田丰. 二维相空间中肌电信息熵的计算[J]. 控制工程, 2006, 13(増刊): 107-109.
|
[9]
|
周世勋. 量子力学教程[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1- 25.
|
[10]
|
郭硕鸿. 电动力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19-45.
|
[11]
|
郭光灿, 金怀诚, 谢建平. 光学, 原子物理[M].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0: 30-34.
|
[12]
|
M. B. 维若格拉多娃, O. B. 鲁登科, A. П. 苏哈鲁柯夫, 著,王珊, 编译. Ţeοрия Волң(波动理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36-41, 214-220.
|
[13]
|
C. Sybesma, 著, 沈淑敏, 王大成等, 译. An introduc-tion to biophysics(生物物理学引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7- 30, 116-194.
|
[14]
|
卢喜烈, 谭学瑞. 心电图随身手册[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15.
|
[15]
|
李瑶. 细胞生物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8-21, 64-65.
|
[16]
|
李尔炀, 蔡志强. 生物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78-87.
|
[17]
|
张惠中. 临床生物化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81-84.
|
[18]
|
饭田修一, 大野和郎, 神前熙等, 合编, 张质贤等, 译. 物理学常用数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109-157.
|
[19]
|
杨国胜. 骨肿瘤组织介电常数的测量[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1, 18(4): 244-245.
|
[20]
|
张羽. 电化学疗法及微量生物样品介质介电常数测量的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