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罗荣渠 (1993) 现代化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
|
[2]
|
金耀基 (1999) 从传统到现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
|
[3]
|
[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1988) 文明经受着考验. 沈辉, 等,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杭州.
|
|
[4]
|
张海鹏, 李细珠, 转引 (2006) 论日胜为宪政之兆. 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
|
|
[5]
|
中国史学会, 编 (1959) 伧父: 立宪运动之进行.辛亥革命第四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
|
[6]
|
张海鹏, 李细珠, 转引 (2006) 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 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
|
|
[7]
|
[美]费正清, 赖肖尔 (1995) 中国: 传统与变革. 陈仲丹, 等,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
|
|
[8]
|
高放 (2012) 清末立宪史. 华文出版社, 北京.
|
|
[9]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 编 (1979)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 中华书局, 北京.
|
|
[10]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 编 (1979)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 中华书局, 北京.
|
|
[11]
|
虞和平 (2007) 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
|
|
[12]
|
康有为 (1902) 公民自治篇. 新民丛报, 第5, 6, 7期.
|
|
[13]
|
梁启超 (1999) 答某君问德国日本裁抑民权事. In: 沈鹏, 等, 编, 梁启超全集第二册, 北京出版社, 北京.
|
|
[14]
|
张枬, 王忍之, 编 (1960)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
|
[15]
|
马小泉 (2001) 国家与社会: 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 河南大学出版社, 开封.
|
|
[16]
|
[美]塞缪尔∙亨廷顿 (200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王冠华, 等,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
|
[17]
|
岑树海 (2004) 从政治发展看近代中国议会内政党的产生. 人文杂志, 2, 134-139.
|
|
[18]
|
康有为 (1982) 民政部准帝国统一党注册论. In: 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 编, 康有为与保皇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
|
[19]
|
邱钱牧 (1991) 中国政党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太原.
|
|
[20]
|
萧功秦 (2002) 清末新政与当代变革研究: 范式转换的意义. 浙江学刊, 1, 9.
|
|
[21]
|
季明 (2011) 浅谈改革顶层设计. 岭南学刊, 2, 5-8.
|
|
[22]
|
高旺 (2003) 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