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哲学(I):基本概念
The Philosoph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 Basic Concepts
DOI: 10.12677/HJCE.2016.53008, PDF, HTML, XML, 下载: 2,837  浏览: 7,8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宋强辉*:后勤工程学院,岩土力学与地质环境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都江堰;李晓雷: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关键词: 岩土工程工程哲学岩土工程哲学环境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摘要: 岩土工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与挑战,充满了哲学的命题,要求我们研究岩土工程学与哲学的关系,从哲学高度来认识岩土工程问题。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理解分析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汲取工程哲学的成果,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出发,基于岩土工程学科中的系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综合性思维等科学哲学思想,提出关于岩土工程的哲学思维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岩土工程哲学,并重点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探讨。
Abstrac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full of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so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risk and challenge and full of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Consequently, it asks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and to research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from the philosophy point of view.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applying the viewpoints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absorbing the results of engineering philosophy,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philosoph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ch as systemic thinking, creative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 new discipline about 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alled “Philosoph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related basic concepts were discussed deeply.
文章引用:宋强辉, 李晓雷. 岩土工程哲学(I):基本概念[J]. 土木工程, 2016, 5(3): 59-67. http://dx.doi.org/10.12677/HJCE.2016.53008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20-125.
[2] 李伯聪. 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2: 1-452.
[3] 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M]. 徐韦曼,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2.
[4] 李伯聪. 关于工程思维[A]. 工程与哲学[C].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107-117.
[5] Bucciarelli, L. (2003) Engineering Philosophy. Delft University Press, Delft, 23-75, 77-97.
[6] 杜祥琬. 对工程哲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7(2): 24-25.
[7] 徐匡迪. 发展工程哲学 落实科学发展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90-92.
[8] 余道游. 工程哲学的兴起及当前发展[J]. 哲学动态, 2005(9): 71-75.
[9] 汪应洛, 王宏波. 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21(9): 59-63.
[10] 陈凡, 张铃. 当代西方工程哲学述评[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23(4): 62-65, 87.
[11] 殷瑞钰. 建立工程界和哲学界的联盟, 共同推动工程哲学的发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21(9): 56-58.
[12] 丁玉琴, 张永兴, 何跃. 岩土工程中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应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6, 15(1): 16-19.
[13] 沈珠江. 工程哲学就是发展哲学——一个工程师眼中的工程哲学[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1(2): 115-119.
[14] 殷瑞钰, 汪应洛, 李伯聪, 等. 工程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360.
[15] 张业成, 高庆华, 马宗晋, 张梁. 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32.
[16] 杜祥琬. 工程师要研究和运用工程哲学[N]. 光明日报, 2004-12-23.
[17] 门福禄. 岩土力学研究观点、方法若干问题之我见[J].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23(2): 280-282.
[18] 沈珠江. 岩土力学研究方法评述[M]//龚晓南, 李海芳. 岩土力学的工程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3-7.
[19] 薛守义, 刘汉东. 岩体工程学科性质透视[M]. 河南: 黄河水出版社, 2002: 序, 1-7, 61-96, 240-250, 295-311.
[20] 陈正汉. 关于土力学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的思考[J]. 力学与实践, 2003, 25(6): 59-62.
[21] 陈正汉. 关于土力学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的思考(续)[J]. 力学与实践, 2004, 26(1): 63-67.
[22] 王钟琦. 岩土工程价值观[C]//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 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76-89.
[23] 李广信. 岩土工程的若干哲学思考[M]//李广信. 岩土工程50讲——岩坛漫话(第二版).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3-49.
[24] 严春风. 土木工程哲学[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148.
[25] 顾宝和. 浅谈岩土工程的专业特点[J]. 岩土工程界, 2007, 10(1): 19-23.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T 50279-2014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
[27] 薛守义. 高等土力学[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7: 1-3, 24-28, 142-151, 270-299.
[28] 沈珠江. 理论土力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 序, 1-29, 320-322.
[2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北京: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4: 1070-1147.
[30] 宋强辉. 单体滑坡动态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 后勤工程学院, 2011.
[31] 殷瑞钰. 工程演化论初议[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09, 1(1): 75-82.
[32] 殷瑞钰. 哲学视野中的工程[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8(1): 1-5.
[33] 陈凡, 蔡乾和. 中外工程哲学研究之比较[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31(4): 82-87.
[34] 岩土工程的现状和未来[OL]. http://www.docin.com/p-513968655.html, 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