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中国与沿线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积极合作,为进一步谋求发展共同谋划的世纪发展大战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将更加亲密,交流更加频繁,商贸更加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东方与西方市场互联互通的大路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中亚地区占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是东西往来的交通要道和必经之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进行,中国企业、资金必将掀起又一轮的走出去热潮。中亚地区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地区,将会吸引大量的中国投资,形成在中亚地区重要的中国海外利益。随着中国资金、技术、企业的大量走进中亚地区,维护中国在该地区的海外利益亦是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宗教问题尖锐,域外势力错综复杂,该地区的中国利益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如何在复杂的中亚局势中应对挑战,维护该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
中国海外利益是“在有效的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地域存在的中国利益,狭义概念是指中国机构和公民在海外的生命、财产和活动的安全,广义的概念包括在境外所有与中国政府、法人和公民发生利益关系的有效协议和合约,在境外所有中国官方和民间所应公平获得的尊严、名誉和形象”。维护中国海外利益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国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重要保障。“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海外利益延伸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要跟随到哪里。”维护好在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能够进一步推进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贸易往来。
2. 中亚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中亚地区的重要性。中亚地区是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自古以来中亚地区在世界格局中就占有重要地位,航海革命以前人类活动主要以陆路为主,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东西交流的必经之地、南北往来的交叉枢纽,成为了古代商贸丝绸之路的中枢。著名陆权论者麦金德提出:“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1] 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中亚地区作为世界岛区域,近代以来纷纷为世界各大势力角逐。中亚北邻俄罗斯,自然使得美国等西方势力为遏制苏联向外扩张进入该区域;南邻中东、波斯湾是世界上重要的原油产地,历来也是各大国的必争之地,作为紧邻该区域的中亚必然也会成为世界各大国注目的地方;西连东欧,东靠中国,中亚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不容小觑。作为这一交接区域,中亚并不仅仅因为其是交通枢纽的地位而受重视,自身也具有丰富的资源。“中亚地区的石油储量达2000亿桶,仅次于中东;天然气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排在俄罗斯和中东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中亚地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上世纪90年代通车的“新亚欧大陆桥”途径中亚地区,方便了亚欧地区的交流与往来。“从日本、南朝鲜至欧洲,通过新亚欧大陆桥,水陆全程仅为12000公里,比经苏伊士河少8000多公里,比经巴拿马运河少11000多公里,比绕道好望角少15000多公里。”
中亚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活跃的东亚经济圈途径中亚、西亚、东欧等地连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该区域涉及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亚作为必经之地,东西往来、南北联通的枢纽,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地位将更为重要。如下图1。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北、中、南三线组成,其中北线和中线都以中亚为枢纽,分别到达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中亚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同时中亚地区需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助力发展。第一,中亚地区国家基础设施薄弱,处于亚洲中部内陆地区,交通不畅。《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亚地区城市普遍面临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且资金缺口庞大的问题:既有基础设施(包括:煤气、水、电和下水道)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同时也缺少资金来维修和新建。” [4] 第二,中亚地区部分国家作为苏联的原料产地,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经济发展落后,急需要谋求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中亚地区提供了机会。“欧亚经济联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适合中亚国家发展并将给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中亚地区有充足的自然资源”。

Figure 1. The official map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图1. “一带一路官方版图” [2]
[5] 第三,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丰富,并且中亚国家的矿产业是各国的经济主要支柱,出口矿产占外贸的很大份额,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对中亚地区交通设施的完善,将会更进一步方便资源出口,向东运到中国,向西到达欧洲市场。
3. 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
建交以来在中亚地区形成的中国海外利益。中国与中亚国家自建交以来,就开展了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2000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为18.6亿美元,2008年达到252亿美元。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特别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中亚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形成了中国在中亚的海外利益。“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对中亚地区累计投资约86亿美元,涉及资源、机械、汽车、农业等多个领域。” [6] 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直接投资超过34亿美元。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在中亚地区中国形成的中国海外利益。2013年9月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11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主导成立了有80个会员国参加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中国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柱已基本完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大力开展。在这过程中,中国积极作为,推动中国资金、企业、技术走出去,特别是中亚地区承接了中国大量的海外投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了良好合作。第一,政治互信推动经济发展,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主席先后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与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至此中国已与中亚地区的所有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双方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2013年中亚四国与华贸易额达402亿美元,2014年贸易额达到450亿美元。第二,“一带一路”战略助推中国资金“走出去”投资中亚地区。中国企业、机构纷纷向中亚地区投资,建工设厂开发当地资源,走进该地区实现合作发展。丝路基金成立以来设立的首个专项基金就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根据框架协议,丝路基金出资20亿美元,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中哈产能合作及相关领域的项目投资。” [7] 亚投行首批确立的四个项目之一包括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联合融资建设连接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与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公路项目。第三,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形成中国在中亚海外利益。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使得中国资本、资金逐步向国外投资,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成为中国企业的热衷之地。“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的时候,签署了价值140亿美元的合作文件,并就180亿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 [8] 丝绸之路经济的建设实施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最大投资来源国,“截至2016年4月底,我对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5.1亿美元。据乌方统计,截至目前,我对乌直接投资和贷款超过65亿美元,合作实施项目70个。” [9] 。
4. 在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中国企业、资金大力走出去,投资、开发中亚地区,形成了重要的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利益。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利益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第一,在中亚的中国海外利益激增引起当地猜疑。2013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已全面建成了战略伙伴关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激增,涉及各个领域。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形成了在中亚国家大量的海外利益,引起了当地的警觉和猜疑,“哈萨克斯坦担心自己难以招架,对中国投资和移民进行了限制。吉尔吉斯斯坦希望增进与俄罗斯的关系,用来平衡北京的影响力。” [10] 当地一些媒体受外部势力鼓动认为中国在中亚地区是为了获取资源,对中国企业感到不满。吉尔吉斯斯坦当地居民针对中国参资的塔迪布拉克左岸金矿进行示威,虽然最终离开,“但他们要求政府禁止中国公民在矿区工作,并且只安排当地居民开矿。” [11] 这些问题对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二,中亚地区复杂的政治条件对中国海外利益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自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大多采取总统制,加入了独联体。中亚国家的总统制与西方不同,议会和立法对总统约束不大,加上总统一般都比较强势,使得中亚政治多为总统集权制,总统的权力较大。“其后果是:人走政熄,权利更迭对国内政局的走向影响较大;一国政治剧变和混乱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四国,而一旦反对势力与伊斯兰极端势力的能量同时释放,将导致整个地区的大动荡。” [12] 另一方面,域外大国的干涉增加了中亚局势的错综复杂。俄罗斯一直将中亚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警惕任何势力进入中亚。“中亚稳定是俄罗斯实现地缘安全的关键,也是其重建联盟的节点。普京执政期间曾多次表示,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并将欧亚经济联盟视为其第三个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外交目标。”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担心中国进入中亚地区。美国亦高度重视中亚地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借反恐之名,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进入中亚,并不断谋求在中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在中亚地区存在的美俄势力对中亚国家具有重要影响,亦会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对中亚的投资、建设等海外利益。
第三,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利益面临民族宗教问题、恐怖主义等的威胁与风险。中亚地区民族众多,中亚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据俄罗斯不完全统计有130多个不同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宗教信仰,中亚各国主体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另外中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认为本民族语言为母语。不同的民族,语言使得中亚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加上一些极端分子利用宗教信仰大搞恐怖主义,导致了中亚地区复杂的地域环境。恐怖主义如乌伊运、伊斯兰解放组织、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国内潜逃的分裂势力等在中亚地区甚为猖獗,“在美军和北约军队基本撤离阿富汗的背景下,中亚地区尤其是阿富汗交界的南部地区面临更严峻的安全形势” [13] 他们制造恐怖袭击、攻击驻外人员及财产,严重威胁在中亚地区的企业发展和人员安全。在中亚地区民族宗教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对中国海外利益具有重要挑战和威胁。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维护
第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建设中,中国与中亚国家搞好上层建构,制定双边、多边框架协议。“一带一路”战略中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和中线途径中亚地区,中亚地区的国家局势复杂,投资、贸易等相关法律不够健全,国内法律受个人影响较大,导致在该地区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具有不确定性。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维护好该地区的海外利益才能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取得成功,才能进一步实现东西贯通,南北联动的互联互通大格局。保护好在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切身利益,维护该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主体是中国国家,同时需要中亚国家的共同努力。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与中亚国家共同倡议维护本国内他国国家利益,制定多边协议,在维护各国海外利益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企业在海外投资风险多,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可为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各国投资者,提供法律保障及争端解决方案。” [14]
第二,中国政府提高保护海外利益的意识,积极行动,成立中国维护海外利益的专门机构。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利益是中国国家利益的自然延伸,维护海外利益是国家的基本职能,维护好在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建设,切实保护中国公民和法人安全” [15] 。中国政府主动展开行动,与所在国、当地政府协商合作,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维护当地的中国海外利益。外派机构加强与当地的沟通协调,提高风险防范措施、挑战处理能力。
第三,成立、加强民间组织,企业联合会等相关机构,对中亚地区进行风险评估。民间组织、企业联合会等在维护海外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官方、政府机构的有力补充。首先,在企业、投资进入之前在中亚地区进行风险预测,并对各行各业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指导中国企业低风险的进入当地。其次,民间组织应积极收集所在国信息,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及时与企业分享,制定措施,帮助企业能够很好的融入当地。最后,一旦面邻危机、发生危机后要及时应对,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充当政府、企业、当地的沟通人和协调人。另外非政府组织还应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正面的向中亚国家宣传中国良好形象,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民心相通工作。避免出现在缅甸密松水电站与当地人发生冲突导致停工事件的发生。
第四,借鉴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成功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在中亚地区维护利益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情况加以运用。一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一直高度重视运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大量走向海外、走向国际,在这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经验。中国企业在走向中亚的过程中,要总结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经验与不足,并结合当地情况加以运用。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国际市场,进行世界贸易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在维护其国家海外利益方面也具有很多经验和案例,中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走向中亚等地应该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在中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维护。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16] 保护中国海外利益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进中国发展,更好的运用国际市场。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利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进一步扩大。中亚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地区,是沟通东西市场互通有无,相互交往的重要枢纽。中国高度重视中亚地区,中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吸引了中国对中亚地区的大量投资。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有助于中亚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经济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助于中国化解产能过剩、拉动出口。在这过程中必须维护好中国在该地区的海外利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全的企业、人身、财产保护,这是推进中国企业、机构、资金等进一步投资的保障,只有中国海外利益得到维护才能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