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牛苦头铁矿区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中层状富铅锌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The Discovery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Rich Lead-Zinc Orebody in the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s of Tanjianshan Group in Niukutou Mining Area, Qinghai Province
DOI: 10.12677/AG.2017.73039, PDF, HTML, XML, 下载: 1,391  浏览: 3,47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坚润堂, 赵献昆, 杨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李加多:青海鸿鑫矿业有限公司,青海 格尔木
关键词: 青海牛苦头铁矿床滩间山群铅锌矿Qinghai Niukutou Tanjianshan Group Lead-Zinc Orebody
摘要: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及室内岩相学研究,初步确定牛苦头矿区M2磁异常区出露地层为早古生界奥陶系滩间山群,布设钻孔首次在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中揭露到层状富铅锌矿体,证明该区滩间山群中具有寻找厚大的富铅锌矿体的潜力。
Abstract: Through detailed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 and petrography study, it’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that the outcropping layer of M2 magnetic anomaly area in the Niukutou mining area is Tanjianshan Group. Through the drilling, it found layered rich lead-zinc orebody in the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s of Tanjianshan group. The research proves that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find thick and rich lead-zinc ore bodies.
文章引用:坚润堂, 赵献昆, 杨帆, 李加多. 青海省牛苦头铁矿区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中层状富铅锌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前沿, 2017, 7(3): 356-365. https://doi.org/10.12677/AG.2017.73039

参考文献

[1] 李世金, 孙丰月, 王力, 等. 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区斑岩型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矿床地质, 2008, 27(3): 399-406.
[2] 张晓飞, 李智明, 陈博, 等.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滩间山群矽卡岩化成矿作用[J]. 西北地质, 2012, 45(1): 40-47.
[3] 舒晓峰, 王雪萍, 张雨莲, 等. 青海虎头崖地区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的厘定及找矿方向[J]. 西北地质, 2012, 45(1): 165-173.
[4] 刘云华, 莫宣学, 张雪亭, 等. 东昆仑野马泉地区矽卡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5(3): 18-23.
[5] 王松, 丰成友, 李世金, 等. 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地质, 2009, 36(1): 74-84.
[6] 潘彤, 孙丰月. 青海东昆仑肯德可克钴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 地质与勘探, 2003, 39(1): 18-22.
[7] 王力, 孙丰月, 陈国华, 李碧乐, 迟效国. 青海东昆仑肯德可克金——有色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研究[J]. 世界地质, 2003, 22(1): 50-56.
[8] 丰成友, 王雪萍, 舒晓峰, 等. 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 2011, 41(6): 1806-1817.
[9] 丰成友, 赵一鸣, 李大新, 等.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矽卡岩类型和矿物学特征[J]. 地质学报, 2011, 85(7): 1108-1115.
[10] 杜玉良, 贾群子, 韩生福.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铜金多金属找矿研究[J]. 西北地质, 2012, 45(4): 69-75.
[11] 潘彤.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J]. 矿产与地质, 2008, 22(3): 233-235.
[12] 徐志刚, 陈毓川, 王登红, 等.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8: 1-138.
[13] 李智明, 薛春纪, 王晓虎, 等. 东昆仑区域成矿特征及有关找矿突破问题分析[J]. 地质论评, 2007, 53(5): 708-718.
[14] 许志琴. 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隆升机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7.
[15] 李洪普. 东昆仑祁漫塔格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0.
[16] 高永宝.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2013.
[17] 郭正府, 邓晋福, 许志琴, 等. 青藏东昆仑晚古生代末——中生代中酸性火成岩与陆内造山过程[J]. 现代地质, 1998, 12(3): 344-352.
[18] 刘成东, 莫宣学, 罗照华, 等. 东昆仑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来自锆石SHRIMP年代学的证据[J]. 科学通报, 2004, 49(6): 592-602.
[19] 丰成友, 王松, 李国臣, 等. 青海祁漫塔格中晚三叠世花岗岩: 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意义[J]. 岩石学报, 2012, 28(2): 665-678.
[20] 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 等. 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的岩浆底侵作用机制[J]. 中国地质, 2005, 32(3): 385-396.
[21] 李东生, 等. 青海省东昆仑斑岩及其成矿性探索研究[R]. 2008.
[22] 高晓峰, 校培喜, 谢从瑞, 等. 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J]. 西北地质, 2011, 43(4): 119-123.
[23] 伍跃中, 乔耿彪, 陈登辉.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初步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 35(2): 23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