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 1773),因鱼鳞细小而得名。分类地位属于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细鳞鲑被列为中国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俗称:山细鳞鱼、江细鳞鱼(东北)、闾鱼、金板鱼、闾花鱼、花鱼(陕西)、小红鱼(新疆)、梅花鱼(甘肃)。英文名:Lenok。为黑龙江流域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肉质肥美,含脂量高达(3.8%~7.7%),个体较大,一般重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8公斤,另外,卵也非常名贵,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有关细鳞鲑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细鳞鲑物种保护,细鳞鲑与其他物种杂交,细鳞鲑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细鳞鲑生长发育规律,细鳞鲑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细鳞鲑生长特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细鳞鲑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旨在阐述养殖环境条件下其生长规律,为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2. 材料方法
2.1. 材料
试验期间,细鳞鲑幼鱼采用的饲料为宁波天邦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虹鳟鱼成鱼配合饲料,营养成分见表1。试验用细鳞鲑F2来源于河北省昌源虹鳟鱼良种场,自2015年3月15日左右受精卵开始孵化(日平均孵化温度10℃,孵化期约20天)至2016年3月28日试验时约一周龄。用精确度为0.1 g的电子秤测量鱼体重,用精确度0.1 mm的游标卡尺测量鱼体全长。
2.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保定市涞源县昌源虹鳟鱼水产良种场,水源为地下水,流水养殖,溶解氧7.0 mg/L以

Table 1. Ingredients of feed in the experiment %
表1. 试验用饲料营养含量 %
上,pH7.0~7.8,水温为保持在10℃~12℃。
2.3. 养殖管理
细鳞鲑养殖池为水泥池,规格8米×30米×1.2米,水深0.6米,池内约有1万尾一龄鱼种。试验自2016年3月28日开始,至2016年5月22日结束,开始时测量鱼的初始体重与初始全长,以后每隔7天测量一次鱼的体重和全长。每次测量随机抽取50尾进行测量。每天投喂两次,早8:00与下午5:00,每次投喂量为鱼体重1%~2%。每隔15天清污一次。
2.4. 数据的处理
测定的数据采用计算机软件Excell与SPSS进行统计分析。参数及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与全长的关系:W = aLb [1] (W——鱼体重,L——鱼体长,a——肥满度系数,b——异速生长系数);
体重与全长的瞬时生长率:ICR = (lnY2 − lnY1)/(t2 − t1) [2]
(ICR−瞬时生长率,Y1 − t1时全长或体重,Y2 − t2时全长或体重);
生长指标:GT = lnL2 − lnL1 [3] (GT——生长指标,L1、L2分别为时间t1、t2的全长);
生长常数:GC = (lnL2 − lnL1) × (t1 − t2)/2 [4] (GC——生长常数,L1、L2分别为时间t1、t2的全长);
生长量:IA = W2 − W1(IA——生长量,W1、W2为时间t1、t2的体重);
相对增长率:RIR = (W2 − W1) /W1 × 100% [5] (RIR——相对增长率,W1、W2为时间t1、t2的体重);
肥满度 [6] :K = 100 × W/L3 (K——条件系数,W——鱼体重,L——鱼体长)
3. 结果
3.1. 生长数据
细鳞鲑的生长情况如表2所示,平均体重31.05 g、平均全长15.32 cm的细鳞鲑经过56 d的饲养,平均体重达到59.63 g、平均全长达到18.73 cm;由表内数据分析还可看出,试验期内全长瞬时生长率、全长日增长量、全长相对增长率都是随着试验进行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升高,呈波浪形;均在383日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5、0.091 cm、3.835%;体重瞬时生长率、体重日增长量、体重相对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升高,呈波浪形,383日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24、1.019 g、18.495%。肥满度先降低,再升高,369日龄最小,404日龄最大。
3.2. 生长式型
对细鳞鲑全长(L)、体重(W)与时间(t)的关系采用Excel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如图1所示,细鳞鲑体重、全长与时间呈指数关系。体重(W)与日龄(t)的关系式为W = 0.4392e0.0121t (R2 = 0.9757)。经SPSS方差分析,F = 280.960 (P = 0.000),说明体重与时间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经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检验中的t = 16.762 (P = 0.000),表明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细鳞鲑全长(L)与日龄(t)之间的方程式为L = 4.4785e0.0035t (R2 = 0.9913)。经方差分析,F = 796.843 (P = 0.000),表明全长与时间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经回归分析,回归系数t = 28.228 (P = 0.000),表明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细鳞鲑属于典型的冷水性鱼类,

Figur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total body length in days of Brachymystax lenok
图1. 细鳞鲑全长和体重与日龄的关系

Table 2. Growth date of Brachymystax lenok
表2. 细鳞鲑的生长数据
生长期较长,自然条件下3~4龄以上才能达到性成熟,幼鱼生长期也较长,不同于凤鲚 [7] 、太湖银鱼 [8] 等生长期较短的鱼类,可简单拟合出生长方程。本研究生长数据只有两个月,只反映出细鳞鲑幼鱼1龄阶段的生长情况,因此采用华元渝与胡传林 [1] 的研究方法,以W = aLb模型拟合细鳞鲑体重与全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方程为W = 0.0027L3.4106 (R2 = 0.9776)。经SPSS方差分析,F = 400.263 (P = 0.000),体重与体长之间有显著;经回归分析,回归系数t = 20. 001 (P = 0.000) ,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
3.3. 肥满度
肥满度又叫条件系数,是用来量度鱼体营养状况、丰满程度以及环境条件的重要指标 [9] 。由图3

Fig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total length of Brachymystax lenok
图2. 细鳞鲑体重与全长的关系

Figur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ness and day-age of Brachymystax lenok
图3. 细鳞鲑肥满度与日龄的关系
可以看出,细鳞鲑的肥满度在0.795~0.908,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体变化不大。
4. 讨论
4.1. 生长系数
细鳞鲑体重与全长公式W = 0.0027L3.4106,b > 3,表明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细鳞鲑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这个结果与薛超等 [10] 、刘海峡 [11] 、高祥云 [12] 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投喂饲料和试验环境不同有关;上述研究的是秦岭细鳞鲑的野外种群的生长特性,而本研究的细鳞鲑F2的亲本来源于吉林延吉,二者遗传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次,细鳞鲑的野外种群与养殖群体的生长环境和饲料种类也不同,导致二者生长特性有所不同。
4.2. 肥满度
肥满度是一种表征动物的生理或营养状况的形态生理指数 [13] ,用于分析不同饲养条件下动物的生长状况或繁殖能力与个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鱼类在不同的年龄与生长阶段,肥满度会有所变化。细鳞鲑肥满度由图3可以看出,肥满度变化呈“V”字型,变化范围0.795~0.908。李延松等 [14] 测定出黑龙江段细鳞鲑5月份雌性亲鱼的肥满度为1.3182,雄性肥满度0.9902。郭文学等 [15] 测定了哲罗鲑(♀) × 细鳞鲑(♂)杂交子代全年肥满度变化范围0.49~0.98。本研究测定结果低于黑龙江段野生鱼,高于哲罗鲑(♀) × 细鳞鲑(♂)杂交子代,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李延松采集的样品由各年龄段组成,本研究中都是同一批次的1龄鱼,故二者肥满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生长环境和饵料种类也不同,亦导致二者存在一定差别。(二)哲罗鲑(♀) × 细鳞鲑(♂)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与纯种细鳞鲑存在本质差异,故二者肥满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4.3. 生长常数
随着鱼类的生长发育,生长常数也会有所变化,但在同一生长发育阶段生长常数则较接近;因此,生长指标常可用来划分其生长阶段,还可用作比较其生长速率。本研究中,细鳞鲑1龄鱼的全长生长指标与全长生长常数如图4所示:全长生长常数波动较大,从355日龄的0.72上升到362日龄的0.11,接着下降到376日龄的最低点0.011,再上升到383日龄的最高点0.132,接着下降到397日龄到0.055,再上升到404日龄的0.118。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因素有关:(一)本实验由于条件限制,时间较短,不能完全反映细鳞鲑的生长特性。(二)与疾病发生有关,369日龄后细鳞鲑出现“烂眼病”,摄食减少,进而影响了细鳞鲑生长发育;376日龄达到死亡高峰,随后通过治疗病情得到极大的缓解。

Figure 4. Curves for growth constant and growth target of Brachymystax lenok
图4. 细鳞鲑全长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与日龄的关系
5. 结语
细鳞鲑是我国一种典型的冷水鱼类,具有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极具开发价值。细鳞鲑历史上在我国北方地区多有分布,但是随着原产地环境的破坏与物种保护不利等因素,分布区域逐渐缩小,资源量也日趋减少,其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文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细鳞鲑生长式型、肥满度和生长常数等内容,初步揭示了养殖条件下细鳞鲑的生长特性,为细鳞鲑的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其养殖技术成熟完善;进而对于提高冷水鱼养殖效益,以及通过增殖放流恢复细鳞鲑自然资源,都有积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后奖励项目,编号16256703H;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编号HBCT2013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