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菊科蚂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 Bunge),为中国特有植物,本属仅此一种 [1] 。菊科绝大多数为草本,国产本科木本植物仅见于帚菊属(Pertya Sch-Bip.)和蚂蚱腿子属 [1] [2] 。蚂蚱腿子较特殊,一些特征,如花冠形态,和帚菊属的植物有所不同,但分子系统学等证据倾向将蚂蚱腿子归并为帚菊属 [3] [4] 。蚂蚱腿子呈小灌木状,头状花序单生于侧生短枝端。雌花与两性花异株,雌花具舌状花,淡紫色。冠毛多列,两性花花冠白色,筒状、二唇形,外唇舌状。瘦果圆柱形,冠毛多白色。蚂蚱腿子的植株低矮,树形奇特,常早春开花,耐寒且耐干旱,非常适合冷凉地区栽植观赏,可用于基础种植,或作地被植物。
蚂蚱腿子属于较典型的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河南,山东及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在陕西秦岭地区和毗邻的湖北也有发现。蚂蚱腿子多生于阴坡山地林缘和灌丛一带,局地可形成优势种,返青时羊喜采食其嫩叶。由于其特殊的形态以及中国特有属性,在研究菊科植物分类进化,区系地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湖北西北部是本种植物分布的最南端,以往在郧西县上津镇有记录,由于上世纪过度采伐和放牧等导致的环境破坏,多年来蚂蚱腿子在湖北未见踪迹。
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国家林业局启动的第二次全国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调查过程中,笔者一行在十堰市郧西县五龙河自然保护区,经过长期的重点考察,终于在其核心区,重新发现了蚂蚱腿子的原始种群,并且保存完好。主要结果如下:
2. 调查结果
1) 分布地点。分别在属于郧西县五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个乡,即三官洞乡和安家乡,发现蚂蚱腿子的自然群落。观察发现蚂蚱腿子在局地形成优势物种。
2) 海拔范围和经纬度。三官洞乡的蚂蚱腿子分布(见图1)的海拔上下限为910~1000米的范围,落差约为90米,大多在阴坡灌丛下,坡度大约为35˚,面向东北方向;而安家乡的蚂蚱腿子海拔约为580~585米的缓坡上,紧邻山村公路,光照强烈。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

Figure 1. New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yripnois dioica Bunge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图1. 蚂蚱腿子在湖北西北部的分布
3) 物候期与植株高度。蚂蚱腿子先叶开花,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5月下旬开始结果。雌花花冠紫红色,两性花花冠白色。果为瘦果,密被毛。植株高度为0.8~1.8米,大于其他地方植物志记载。
4) 我们对两个分布区域的蚂蚱腿子进行了群落样方调查,根据分布的海拔上、下限,勾图计算出三官洞乡的分布面积约为4500 m2,即3公顷;而安家河乡分布面积为总面积为900 m2,即0.6公顷。一共选取了3个样地,样方面积为4 × 4 m,每个主样方再设置4个同等大小的副样方。三个群落分别为:化香灌丛,海金子 + 黄栌灌丛,山胡椒灌丛。群落物种统计如表1。
5) 蚂蚱腿子数量统计。
① 计算出现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指物种在群落(生境)的出现度;n指物种在群落
(生境)中出现的主、副样方总数;N1指主样方数;N2指副样方数;② 量算植物群落或生境面积S;③ 物种在某种植物群落中每hm2的数量:
。其中,Ni指物种在第i个样方中的数量;Si指物种在第i样方的面积;④ 计算目的物种总量
。蚂蚱腿子在三官洞乡约为5625棵,在安家河乡约为180棵,总计约5800棵。
6) 群落描述。山地小局域分布。山坡阴面,石壁旁,石缝中,簇状集中分布。一般在灌丛下,光照

Table 1.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of Myripnois dioica Bunge in Wu-Long-He Nature Reserve of Yunxi, Hubei Province
表1. 湖北郧西五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蚂蚱腿子分布信息
*指蚂蚱腿子在群落中所占的盖度。
稍弱,湿度中等,通气适中。成片生长,种群结构稳定,个体健康,就地保护状况十分良好。
标本引证:湖北:郧西 黄仁煌(1975)3427(HIB);郑重(1973)1078(HIB);王恒昌(2016)鄂–郧西–五龙河–蚂蚱腿子-01,02,03(HIB);山西:T. Tang(1929)1587 (PE);孙 曹(1983)2(PE);山西调查队(1956)407(PE);北京:谢磊(2005)2005005(PE);关克俭(1974) 74034(PE);河北:Anonymous(1959)1090(PE);关克俭(1958)5430(PE);河南:徐粹新(1974)36(HENU);黄土调查队(1983)796(WUK);陕西:张志英 (1963)16078 (PE);候喜祥(1973)868(WUK);辽宁:李书心(1959)180(PE);王崇书(1959)3743(IFP)。
3. 意义与建议
蚂蚱腿子原生地上世纪在湖北消失后,在郧西县五龙河自然保护区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随着国家天保林工程计划的多年实施,封山育林,植物得以修生养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自行修复。湖北省为本种植物分布的最南端,此次发现为探讨这一稀有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生物地理,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该小片种群保护区的核心区,地僻人稀,山势陡峭,加上道路崎岖,幸而保存。但是周边地区也可能有潜在的分布,考察队注意到当地次生林较多,以前的砍伐痕迹明显,而次生林中也可能会有残存,所以建议当地林业部门重点关注,设立保护区小区。在绿化造林等林业活动中也应保存原生植被,丰富乡土树种。
致谢
本文得到“湖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的资助。华中师范大学刘胜祥教授在野外调查和论文写作中给予了指导,谨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