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太阳花社区为例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 in the Floating Children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the Taiyanghua Community
DOI: 10.12677/AE.2018.83029,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1,557  浏览: 2,885 
作者: 王 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刘 倩*: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太阳花社区创新建议Floating Children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Community of Taiyanghua Innovation Proposal
摘要: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从“单身迁徙”到“举家移居”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又出现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引发多方关注和研究,让流动儿童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先通过厘定流动儿童和社区教育的相关概念,再结合太阳花社区解释社区教育的创新实例,最终提出建议指导现实中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
Abstract: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which the floating children has derived in the process of a single person’s movement being re-placed by whole family migration. The education of these floating children has raised the concern of all society since it is the problem badly needs to be dealt with to provide those floating children with relatively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our society. We are going to pro-pound the proposal to direct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of floating children in reality through col-lating then stipulating the conceptions of floating children and the education of community; fur-thermore, the new mod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Taiyanghua community is referred in our dissertation.
文章引用:王震, 刘倩.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太阳花社区为例[J]. 教育进展, 2018, 8(3): 172-178. https://doi.org/10.12677/AE.2018.83029

1. 引言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 [1] 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7亿,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处于“流动”之中,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1亿人。截止2014年底,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79.5%,仍有超过200万的流动儿童未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只能在民办学校或者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但这类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条件简陋、教育质量也相对较差。在学校内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又面临着父母的缺位,而这些教育上的空白都需要社区教育来填补。

流动人口所在的社区是其生活的场所,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较之于其它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有目标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受众对象广泛等诸多优势。加强社区教育,有助于提升流动儿童所享受的教育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2. 相关概念界定

1) 流动人口

改革开放以后,人口在地域之间的流动限制放宽,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于是针对流动人口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流动人口”是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与户籍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当“流动人口”刚刚进人研究视野时,这一概念一度泛指常住户口人口之外的所有人口,包括在非户籍地长期居住人口、短期逗留人口和“流量”。后来,流动人口的界定逐渐统一为户口登记地与现居住地分离、但长期居住的人口 [2]。

2)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概念与留守儿童的概念是相对的,它们都是在流动人口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者们大体上是从流动群体的居住特点、群体生活特点、承担的相关权利、义务及充当的角色等方面来进行不同定义的。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的子女,年龄大致处于6~16岁的范围。他们随父母或亲人流入某城市,有一定的学习资质,但由于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同时又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最终成了被“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称为“流动儿童” [3]。

3)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 [4]。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5]。总的来说,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这个范围内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性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内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4) 三者关系明晰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以流动人口子女为指向,以流动人口子女及其父母和社区其他成员为目标群体 [6]。开展流动儿童社区教育,还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因为大部分流动儿童无法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在一些条件简陋的民办学校接受的教育又无法满足其根本需要,此时社区教育的作用就得以凸显。社区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教育的力量和资源,提高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水平与促进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他们所在城市的教学体系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流动人口流入地取得共同进步的举措。处于思想成型时期的青少年得到全面的接纳、道德引领、学业上得到关怀,并且向孩子们提供健康、全面发展的机会,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水平 [7]。

3. 太阳花社区案例

1) 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

开展流动儿童社区教育项目的其实是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以“让流动儿童在上海有‘家’的感觉;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宗旨,致力于为流动儿童创造更有爱的社区环境与家庭环境,并以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和户外拓展活动为手段,帮助流动儿童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才能与自信。服务中心的前身是由上海市闸北区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于2003年发起的“太阳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项目”(简称“热爱家园太阳花项目”)。

2) 基本课程设置

a) “晚托班”托管服务

每周二至周五晚孩子放学后至18:30,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提供托管和作业辅导服务,培养小朋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特别说明的是,晚托班注重作业方法的改进和作业习惯的养成。晚托班招生对象为两年及以上在外面没有报商业晚托班家长有这方面的托管需求,自制性相对较强的小朋友。

b) 合唱课程

每周六上午10:00~11:30,由专业的合唱老师和钢琴伴奏老师主讲,以乐理知识教授为辅,以学习唱歌为主,并通过孩子们自己创造歌词和音调来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学会合作,创造和欣赏音乐美,学习到一定程度会有外出表演机会,招生对象为两年及以上的小朋友。

c) 棋类课程

国际象棋启蒙课程,每周六13:30~15:00,由高校国际特长生主讲,通过国际象棋学习锻炼专注力、观察力、耐挫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到一定程度会有外出交流比赛机会,招生对象为面向一到二年级的小朋友。

中国象棋启蒙课程由高校象棋特长生主讲,每周日10:00~11:30,由高校象棋特长生主讲,通过中国象棋学习,锻炼专注力观察力,耐挫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到一定程度会有外出交流比赛的机会,招生对象为一至三年级的小朋友。

围棋启蒙,每周日13:30~15:00,由精通围棋且有授课经验的太阳花职员主角通过围棋学习锻炼专注力、观察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到一定程度会有外出比赛交流机会,招生对象为二到四年级的小朋友。

d) 读书类课程

毛毛虫读书会,每周日10:30~11:30,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并阅读图多字少的绘本(图画书)为主,借助手指画、国画、表演影像等资料的辅助形式多方面,激发小朋友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基于故事想象力与创造性,招生对象为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小朋友。

小蜜蜂读书会,每周日13:30~15:00,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主讲,阅读文字较多的绘本及桥梁书为主内容涉及经典儿童小说童话神话故事的通过分角色朗读及生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小朋友对于阅读特别是文字阅读的兴趣并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基于故事的想象力,招生对象为一至二年级的小朋友。

e) 其他课程

趣味科普课,每周日15:30~17:00,由企业志愿者主讲,初中通过各种科学小实验,培养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招生对象为三至五年级的小朋友。

手工课程,每周日13:30~15:00,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主角通过开展折纸、彩泥、废物DIY以及简单模型制作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协作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主要面向一至二年级的小朋友。

财富加油站,每周日15:30~17:00,由经过专门培训接受授课经验的太阳花职员主讲主要通过团队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建立对于储蓄、风险控制、团队合作、预算成本利润和分享,捐赠以及健康财富观的基本概念,培养未来的经济公民,招生对象为三到五年级的小朋友。

3) 创新之处

a) 课程设置富有特色

从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的项目来看,不仅仅包括对于孩子课业学习上的辅导,绝大多数课程的设置更符合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其他社区教育模式不同的是,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的课程更多偏向于兴趣类的课程。大多数流动儿童在放学以后,要么就是回家自己玩,要么就是帮着父母干活,课余生活非常乏味和单调,而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但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

b) 收费标准合理

机构目前开设的这些课程每学期的收费最多不超过百元,收费标准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且对于家庭确实困难无法支付费用的,机构准予免除费用。流动儿童也能够参加像城市孩子一样的兴趣班,在心理上也能给予他们教育公平的暗示,对于自我的认知也会有所提高,使之更好融入社会。

c) 课程专业性和针对性强

从目前开展的项目介绍可知,几乎所有的兴趣类课程都是由拥有一定专业性知识的人员来负责,比如说合唱团就有专门的声乐老师和钢琴老师,棋类课程由高校相关领域特长生或者精通围棋且有授课经验的太阳花志愿来负责的。这些专业性人员进行课程的教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孩子接受更加专业化的兴趣培养。且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适龄项目,比如读书课程中毛毛虫读书会和小蜜蜂读书会,面向的对象不一样,书籍选择也不一样,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相应有所变化。

d)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引进来”主要指的是项目吸收了很多高校志愿者,让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大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循循善诱,给孩子们讲述很多励志的故事。参与课程的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乏有从农村一步步走向大学的案例,这些鲜活的案例能够使受助孩子们产生共鸣,老师此时再做以引导说明只要孩子努力,也可以考上好大学,拥有崭新的生活和更美好的未来,就可以极大激发了孩子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而且大学生的支教是孩子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可以让他们拓宽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了解新鲜的事物,更新自己陈旧的认知。另一方面,合唱课程和棋类课程中,孩子学到一定水平可以外出参加比赛,实现“走出去”,这有利于流动儿童和外界进行沟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 不足之处

a) 缺乏寒暑假课程设置

尽管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目前开展的课程已经囊括了孩子放学和周末的课余时间,没有寒暑假的课程。但对于家长们来说,暑假和寒假,这两个假期才是让家长困扰和烦恼的。孩子放假了,但是他们仍然需要上班,仍需要奔波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送去一般的兴趣班,费用太高,他们无力承担,所以要么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独自玩耍,要么只能送回老家亲人帮忙照看。

b) 缺乏对于儿童安全教育的课程

由于流动人口居住的社区大都处于城乡交接区域或者是城中村地带,生活环境和人口成分相对复杂,父母不可能时刻守在自己孩子身边,孩子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儿童安全教育课程是基础性课程,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也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c) 社区教育队伍稳定性不高

从目前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设的课程可以看出,十个课程中有七个由大学生负责主讲或组织,只有三个课程是聘请专人或有社区职员进行授课,对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依赖非常严重。这个特殊的人员结构决定这个队伍的大部分力量处于频繁的流动状态,大学生很可能有其他事情会影响课程进度,另外大学生也只是定期来社区教授课程,人员也会定期更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8]。

d) 社区教育中缺乏对于家长的引导

太阳花社区所有开设的项目仅仅面向孩子,缺乏对家长的引导。家庭教育的好坏关乎孩子的未来。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普遍面临以下问题:① 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一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文化修养不高,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出力不从心。② 教育时间不足。家长大多工作辛苦繁忙,双休日乃至节假日也在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③ 教育方式失当。部分农民工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感受,难以跟孩子平等民主沟通,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冷静理性地与孩子对话交流,而是直接采取压制、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 [9]。

5) 相关建议

社区教育在我国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立学习型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0]。社区教育目前还面临诸多方面的困境,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逐步完善。针对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提供的社区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建议。

a) 仍需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作为社区教育的中介和载体,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也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 [11]。

首先,社区应当提供寒暑假的相关课程,比如培养孩子日常生活技能为主,例如洗衣、做饭、制作手工艺品等,同时兼顾课业的辅导。这不仅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动手及自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体谅父母平日的艰辛,有助于营造更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建设水平。

其次,目前儿童被拐卖事件屡见报端,孩子由于年龄小,容易受陌生人诱拐,所以应当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儿童防拐课程,提高孩子对于陌生人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应当教授孩子对于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比如面临火灾、地震、盗窃等情形)该如何正确处理,锻炼孩子的危机处理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应对方法,能够保护好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12]。

b) 加强社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应当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社区作为一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流动儿童在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可以通过发挥社区人力资源得到提高 [13]。比如社区内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而从太阳花社区目前开设的课程来看,授课的主力军是高校。

大学生志愿者,所以应当更多引进一些拥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才,他们能够全职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这些工作人才对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要进行统一的培训,因为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所以对于揣摩孩子的心理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提高社区教育的水平和发展的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必不可少。

c) 建立以家庭教育为辅的联动机制

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的另一重要支撑是家庭教育,流动儿童家长对于社区教育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区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家长学会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加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活动或者社区论坛形式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并逐渐加深对社区教育的了解。通过拍摄孩子们的视频和照偏,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更重要的是明白社区教育并不单单是把孩子集中起来一起玩,而是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同时还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快乐。如果家长有什么意见和意见也可以直接在论坛上发表,形成双向互动和沟通反馈机制。

其次,社区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教育分享会,或者邀请在此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开办讲座等让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应从目前的“中心”位置上退下来,站到孩子的背后去,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尊重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愿望和想法 [14]。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不再只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而适当的鼓励、温暖的怀抱、悉心的陪伴才是更有效的做法。这些不仅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实现对于孩子成长道路的正确引导。

4. 未来展望

流动儿童同样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需要接受更高质量水平的教育,为成为城市未来的新公民做好准备。社区教育在新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社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期待在未来社区教育方面,针对流动儿童的理论研究能够更加完善,实践经验能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新公民计划[M]//流动儿童蓝皮书: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 北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6.
[2] 张展新, 杨思思. 流动人口研究中的概念、数据及议题综述[J]. 中国人口科学, 2013(6): 102-112.
[3] 李俊. 流动儿童学习中心建设研究[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8(3): 50-55.
[4] 张漪泓. 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北京某社区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5] 李昕. 农民工子女共享城市社区教育服务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 关凝.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探讨——以T机构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7] 杨金纳. 城中村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社会学硏究——以南宁市万秀村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8] 吴小贻, 王文广. 基于高校服务社区视角下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的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1): 54-56.
[9] 李昌周.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J]. 文教资料, 2016(14): 154-155.
[10] 郝俊英. 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出路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 (17): 150-152.
[11] 杜君英.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职教论坛, 2012(12): 49-51.
[12] 关凝.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探讨——以T机构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13] 陈婷婷, 陈伙平. 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J]. 理论观察, 2012(1): 63-64.
[14] 李荣华.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兰州城区为个案[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05.